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9—2020年长江经济带(江苏段)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及人类活动驱动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珂 王玉军 李胤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2,共6页
协调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推动我国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现有研究中,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驱动之间的响应关系缺少时空对应的数据支持、影响过程不明的问题,本文充分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技术在处... 协调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推动我国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现有研究中,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驱动之间的响应关系缺少时空对应的数据支持、影响过程不明的问题,本文充分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技术在处理和提取时空信息上的优势,以长江经济带江苏段沿江县区为例,利用1999—2000年、2009—2010年和2019—2020年3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通过RSEI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1999—2020年间区域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规律,并引入人工不透水面(IS)及夜景灯光(NTL)等时空信息指标,定义各县区IS面积占比和IS区域NTL辐亮度均值,用于定量探究不同区域、不同强度下人类活动(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1999—2020年间,江苏省沿江各区县城镇化区域及其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其中,2000—2009年间,研究区各县区IS区域面积快速增加,导致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而2010—2020年间,部分城镇化区域绿化面积增加,促使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缓慢提升。②研究区各县区IS面积占比与其RSEI均值呈现明显函数负相关性,而IS区域NTL辐亮度均值与其RSEI均值的函数负相关性相对减弱,尤其是IS面积占比超0.3的县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复杂性增强,其详细函数模型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RSEI 长江经济带 人工不透水面 夜景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