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家庭生计资本、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认知与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行为--以江西省873个农户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廖冰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8-609,共12页
以江西省873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KAP理论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家庭生计资本、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认知与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行为三者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认知在农户... 以江西省873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KAP理论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家庭生计资本、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认知与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行为三者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认知在农户家庭生计资本对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意愿、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行为作用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意愿在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认知、农户家庭生计资本对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行为作用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认知对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行为具有主导作用,农户家庭生计资本对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意愿具有主导作用。基于此,从强化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认知和提高家庭生计资本两方面提出合理引导规范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行为的对策建议,为管理职能部门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家庭生计资本 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认知 人居环境整治付费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内部收入差距与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意愿
2
作者 付鑫 赵月峰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91,共3页
建立合理的付费制度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维护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本文运用有序logit模型探索村庄内部农户收入差距对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意愿的影响,运用bootstrap法讨论个体规范的中介效应,运用分组回归法讨论社会规范的调节效应。结... 建立合理的付费制度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维护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本文运用有序logit模型探索村庄内部农户收入差距对农户人居环境整治付费意愿的影响,运用bootstrap法讨论个体规范的中介效应,运用分组回归法讨论社会规范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村庄内部农户收入差距对其人居环境整治付费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个体规范在村庄内部收入差距影响人居环境付费意愿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3)社会规范作为调节变量弱化了村庄内部收入差距对农户人居环境付费意愿的负向影响。因此,缩小同一村庄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强化个体规范和社会规范的作用,提高农户的付费意愿,才能更好地建立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人居环境整治 付费意愿 个体规范 社会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付费制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3
作者 李越 《农业展望》 2024年第7期25-32,共8页
建设和运营资金保障不充分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农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处于主体地位。探索农民付费制度是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不足难题、健全长效管护机... 建设和运营资金保障不充分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农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处于主体地位。探索农民付费制度是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不足难题、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河南省为例,基于典型案例调研和农户问卷调查,以农村改厕、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垃圾处理三大领域为重点,深入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付费制度的可行性、实现方式及效果,系统总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付费制度的经验与问题,为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付费制度、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持续性长效投入机制提供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民付费 长效投入机制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户人居环境整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凡 邵俊杰 周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担负着组织农民和发展农民的重任,还具有乡村治理的功能。农村集体经济对于人居环境整治的作用是乡村振兴乃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该研究基于2020年中国社... 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担负着组织农民和发展农民的重任,还具有乡村治理的功能。农村集体经济对于人居环境整治的作用是乡村振兴乃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该研究基于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利用Mv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户人居环境整治行为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主要发现如下:①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能够显著提高农户采用科学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和使用卫生厕所的概率,该结论不受变量设定方式和干扰性因素等影响,并且通过了内生性检验,具有非常强的稳健性。②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村庄公共事务支出力度和农户收入水平,满足了人居环境整治所需资金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进行两阶段联合付费的俱乐部物品属性。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和公共事务参与程度,提升了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换言之,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可以将经济资源转化为治理资源,促进和美乡村建设。③在过度依赖政府转移性收入的村集体中,农户采用科学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和改厕的可能性越低;老龄化程度越高的家庭,农村集体经济激励农户生活污水改善的行为越会受到掣肘。该研究结论表明,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多途径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尤其是经营性收入,以便将经济资源转化为治理资源,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人居环境整治 二部制付费 Mv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愿外化为行为是否有效:生态服务付费与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提升 被引量:3
5
作者 田蓬鹏 潘子纯 朱玉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115,共14页
沿着“付费意愿-环保行为-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的研究过程,利用OLS和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生态服务付费意愿与环境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付费意愿的村民有更强的环保意愿和倾向,能通过促进自我环保行动、带动邻里行动及配合监督村干部... 沿着“付费意愿-环保行为-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的研究过程,利用OLS和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生态服务付费意愿与环境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付费意愿的村民有更强的环保意愿和倾向,能通过促进自我环保行动、带动邻里行动及配合监督村干部行动,实现意愿到行为的外化,同时通过环保基础、资金保障、制度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机制等村庄保障的调节确保付费意愿外化为行为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提升。意愿外化为行为并非一直有效,付费意愿对环境效果提升效应因地区、意愿强度、环境水平和人居环境整治类型的异质性而不同。即是说,只要“意愿-行为-效果”的路径畅通和村庄基础等外部情景保障到位,就可通过提高村民环境保护的意愿,使得意愿外化为主动参与环保行为和影响他人环保行为,从而提高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付费 付费意愿 环保行为 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行为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邹国良 刘娜娜 梁雁茹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68,共8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以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农村居民为博弈主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行为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了三方主体的初始意愿和政府规制对三方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以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农村居民为博弈主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行为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了三方主体的初始意愿和政府规制对三方主体行为策略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规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博弈系统演化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投机罚金、合作奖励和政府对农村居民的参与奖励。(2)与提高地方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力度和惩罚力度相比,提高地方政府的激励规制初始意愿更能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项目的顺利落地实施。(3)农村居民参与PPP项目的初始意愿的提升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参与收益。最后,为促进PPP模式在农村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可持续改善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人居环境整治 PPP 合作行为 演化博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研究--基于四川省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32
7
作者 唐洪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共8页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双栏模型,基于四川省780份农村居民调查问卷,研究居民垃圾分类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居民对垃圾分类政策和分类标准具有普遍了解,对可回收生活垃圾多选择到废品站出售的处理方式,对不可回收垃圾多采取堆...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双栏模型,基于四川省780份农村居民调查问卷,研究居民垃圾分类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居民对垃圾分类政策和分类标准具有普遍了解,对可回收生活垃圾多选择到废品站出售的处理方式,对不可回收垃圾多采取堆肥和村集体集中处理的方式;②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和支付意愿较高,但参与程度较低;③环境认知、人力资本质量、物质资本、经济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和参与程度;人力资本数量显著负向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参与程度;社会地位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意愿,显著负向影响参与程度.在推动农村垃圾分类试点过程中,要准确识别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主体,着实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行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双栏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娱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43-48,共6页
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顺利进行,进而顺利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天津市为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采用排序Logit模型,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农户参... 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顺利进行,进而顺利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天津市为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采用排序Logit模型,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天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农户的收入对农户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正影响。为提高农户参与意愿,应首要考虑加强身边人的支持,同时加强对整治含义及整治规定的宣传,重视对参与整治的意义及整治必要性的宣传,加大对参与会获得益处的宣传,拓宽整治的宣传渠道,加强对收入较高农户的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户 参与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