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美学批判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9,共6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考察了国民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和人的劳动的异化,指出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积极的扬弃的结果,应该是我们"作为人"来进行生产劳动。同时,针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精神哲学的抽象性和虚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考察了国民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和人的劳动的异化,指出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积极的扬弃的结果,应该是我们"作为人"来进行生产劳动。同时,针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精神哲学的抽象性和虚幻性,马克思揭示了意识或自我意识的异化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明确了自然的、现实的、感性的人是在其类生活中确证类存在和类意识的彼此统一。由此,社会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扬弃了异化的共产主义才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作为总体的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那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则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最终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存在 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学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乌托邦的多重美学基础
2
作者 周均平 邹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150,共12页
审美乌托邦的多重基础,主要是指支撑审美乌托邦得以奠基或成立的多层面、多维度的事实和学理依据。这是审美乌托邦赖以安身立命的一个基本性和前提性的重要问题。审美乌托邦如同乌托邦一样,至少应有历史、现实、人学和美学等多重基础。... 审美乌托邦的多重基础,主要是指支撑审美乌托邦得以奠基或成立的多层面、多维度的事实和学理依据。这是审美乌托邦赖以安身立命的一个基本性和前提性的重要问题。审美乌托邦如同乌托邦一样,至少应有历史、现实、人学和美学等多重基础。关于乌托邦及审美乌托邦的历史基础、现实基础和人学基础,学界已有较多关注,而且在这些方面,审美乌托邦与乌托邦区别不是很大,它们并不直接突出地体现作为二者基础的事实和学理依据的特殊性。审美乌托邦的美学基础,则是其多重基础中的重中之重,是直接决定其独特性质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语义美学基础、人学美学基础、文艺创作美学基础和理论美学基础四个维度或层面。它们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奠定了审美乌托邦的深厚根基,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乌托邦 人学美学 多重美学基础 理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