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美学批判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9,共6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考察了国民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和人的劳动的异化,指出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积极的扬弃的结果,应该是我们"作为人"来进行生产劳动。同时,针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精神哲学的抽象性和虚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考察了国民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和人的劳动的异化,指出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积极的扬弃的结果,应该是我们"作为人"来进行生产劳动。同时,针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精神哲学的抽象性和虚幻性,马克思揭示了意识或自我意识的异化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明确了自然的、现实的、感性的人是在其类生活中确证类存在和类意识的彼此统一。由此,社会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扬弃了异化的共产主义才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作为总体的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那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则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最终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存在
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学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乌托邦的多重美学基础
2
作者
周均平
邹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150,共12页
审美乌托邦的多重基础,主要是指支撑审美乌托邦得以奠基或成立的多层面、多维度的事实和学理依据。这是审美乌托邦赖以安身立命的一个基本性和前提性的重要问题。审美乌托邦如同乌托邦一样,至少应有历史、现实、人学和美学等多重基础。...
审美乌托邦的多重基础,主要是指支撑审美乌托邦得以奠基或成立的多层面、多维度的事实和学理依据。这是审美乌托邦赖以安身立命的一个基本性和前提性的重要问题。审美乌托邦如同乌托邦一样,至少应有历史、现实、人学和美学等多重基础。关于乌托邦及审美乌托邦的历史基础、现实基础和人学基础,学界已有较多关注,而且在这些方面,审美乌托邦与乌托邦区别不是很大,它们并不直接突出地体现作为二者基础的事实和学理依据的特殊性。审美乌托邦的美学基础,则是其多重基础中的重中之重,是直接决定其独特性质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语义美学基础、人学美学基础、文艺创作美学基础和理论美学基础四个维度或层面。它们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奠定了审美乌托邦的深厚根基,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乌托邦
人学美学
多重
美学
基础
理论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美学批判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弢
机构
同济大学中文系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9,共6页
文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考察了国民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和人的劳动的异化,指出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积极的扬弃的结果,应该是我们"作为人"来进行生产劳动。同时,针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精神哲学的抽象性和虚幻性,马克思揭示了意识或自我意识的异化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明确了自然的、现实的、感性的人是在其类生活中确证类存在和类意识的彼此统一。由此,社会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扬弃了异化的共产主义才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作为总体的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那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则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最终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存在
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学美学
Keywords
produce and labor
exist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homonological esthetics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乌托邦的多重美学基础
2
作者
周均平
邹强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150,共12页
基金
作者主持研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审美乌托邦研究”(09BZW01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审美乌托邦的多重基础,主要是指支撑审美乌托邦得以奠基或成立的多层面、多维度的事实和学理依据。这是审美乌托邦赖以安身立命的一个基本性和前提性的重要问题。审美乌托邦如同乌托邦一样,至少应有历史、现实、人学和美学等多重基础。关于乌托邦及审美乌托邦的历史基础、现实基础和人学基础,学界已有较多关注,而且在这些方面,审美乌托邦与乌托邦区别不是很大,它们并不直接突出地体现作为二者基础的事实和学理依据的特殊性。审美乌托邦的美学基础,则是其多重基础中的重中之重,是直接决定其独特性质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语义美学基础、人学美学基础、文艺创作美学基础和理论美学基础四个维度或层面。它们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奠定了审美乌托邦的深厚根基,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关键词
审美乌托邦
人学美学
多重
美学
基础
理论
美学
Keywords
aesthetics Utopia
aesthetics of human studies
multiple aesthetic bases
theoretical aesthetics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美学批判
李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审美乌托邦的多重美学基础
周均平
邹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