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人学意蕴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国斌 李颖辉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共8页
"培养人"是教育的价值规定与实践内容,而使人成之为"人"正是其全部价值意义的核心表达。在任何的教育实践中,"人"都理应处于最高的价值位序,都需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归根结底,实现人的主... "培养人"是教育的价值规定与实践内容,而使人成之为"人"正是其全部价值意义的核心表达。在任何的教育实践中,"人"都理应处于最高的价值位序,都需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归根结底,实现人的主体、自由与完整的发展,正是教育的人学宗旨。"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但强调了教育之为"教育"的本质规定性,而且彰显了对"人"的人学关怀。在当代,教育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异化现象,偏离了"育人为本"的实践基点与人性使命。要回归"育人为本",落实使人成之为"人"的教育宗旨,就需要不断夯实教育的人性基础,积极推进教育的自我变革与实践品格重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育人为本 人学立场 价值异化 实践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关注“事”到关注“人”:学生“问题行为”的阐释与应对
2
作者 刘京翠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18,共4页
学生“问题行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面对的难题。以往教师在应对学生“问题行为”时更多将着眼点置于“事”,由于关注“事”的思维逻辑缺失学生立场,以简单粗暴的管理代替“以人为本”的教育,阻碍了教师探寻学生“问题行为”... 学生“问题行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面对的难题。以往教师在应对学生“问题行为”时更多将着眼点置于“事”,由于关注“事”的思维逻辑缺失学生立场,以简单粗暴的管理代替“以人为本”的教育,阻碍了教师探寻学生“问题行为”的内在意义,以致学生“问题行为”出现滚雪球效应。基于人学立场,从关注“事”转向关注“人”成为教师实践的必然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将理解学生“问题行为”之学生立场作为基础,将研究学生“问题行为”之本质作为关键,将机智解决学生“问题行为”放在具体情境中作为根本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问题行为” 教师实践 关注事 关注人 人学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