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茜草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通过Bcl-2蛋白调控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自噬及凋亡机制研究
1
作者 许建国 梁娜 +2 位作者 师伟 张芳 刁翰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0-53,I0017,I0018,共6页
目的探讨三七茜草有效组分(SQ)宫内缓释系统通过Bcl-2蛋白调控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自噬及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将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分为三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组(SQ组)、HA14-1组、SQ+HA14-1组、空白对照组、放置宫内节... 目的探讨三七茜草有效组分(SQ)宫内缓释系统通过Bcl-2蛋白调控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自噬及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将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分为三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组(SQ组)、HA14-1组、SQ+HA14-1组、空白对照组、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模型组5组,采用PI/Annexin-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中自噬小体的形成情况;qPCR法检测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中Beclinl、LC3II、Atg5、Atg12、Bcl-2、Bax、Caspase-3、Caspase-9mRNA表达水平。结果 PI/Annexin-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与IUD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比较,SQ组稀释100倍组、HA14-1组可诱导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凋亡,HA14-1+SQ稀释100倍组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凋亡更为显著;透视电镜下,SQ组可见较多的自噬小体形成;qPCR法检测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中Bcl-2呈低表达,Bax、Caspase-3、Caspase-9、Beclinl、 LC3II、Atg5、Atg12呈高表达,与空白对照组、IUD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A14-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A14-1组、SQ组在促进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自噬与凋亡方面效用相当,HA14-1组、SQ组与两者联合组比较,上述指标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A14-1与三七茜草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具有协同促进凋亡及自噬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三七茜草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具有促进细胞自噬及凋亡作用,其中Bcl-2抗凋亡蛋白为其作用的重要靶点,介导着两者之间的交织和串流。这可能是其干预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自噬及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茜草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 人子宫内膜平滑肌细胞 BCL-2蛋白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3通过调控大鼠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参与血管内膜增生
2
作者 武欣 刘逍 +3 位作者 张嘉莹 甄子怡 李琦 陈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94-1702,共9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影响大鼠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进而参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5~7周龄、330~36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normal,Nor)组、Nor+IL-13中和抗体(IL-13 neutralizing antibody...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影响大鼠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进而参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5~7周龄、330~36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normal,Nor)组、Nor+IL-13中和抗体(IL-13 neutralizing antibody,IL-13Nab)组、损伤(injury,Inj)组和Inj+IL-13Nab组,每组8只,应用2F球囊导管机械性损伤SD大鼠左颈总动脉以建立血管内膜增生模型。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血管结构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IL-13和转换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含量;体外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HA-SMCs);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IL-13^(+)T细胞含量;RT-q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骨桥蛋白、钙调理蛋白、I/III型胶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和Ki-67的mRNA表达;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Inj组比较,给予IL-13Nab拮抗血浆高浓度IL-13后显著抑制由血管机械性损伤所引起的血管内膜增生(P<0.01)。免疫荧光和mRNA检测显示,中和血浆高浓度IL-13抑制损伤血管胶原累积(P<0.01)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P<0.01),不抑制外周血CD4^(+)IL-13^(+)T细胞活化。重组人源IL-13(recombinant human IL-13,rhIL-13)孵育HA-SMCs具有促细胞增殖迁移(P<0.01)及表型转换(P<0.01)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证实rhIL-13促HASMCs表型转换与调控HA-SMCs的TGF-β1分泌有关。结论:IL-13通过调控大鼠血管平滑肌TGF-β1释放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参与血管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3 血管内膜增生 转换生长因子β1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翟一阳 马韵翼 +2 位作者 翟俊英 钮红丽 王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及120例行全子宫切除或刮宫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EC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三组均随访至2023年3月28日。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TIPE2、Ki67表达水平,分析TIPE2、Ki67表达水平与EC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患者癌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且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在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淋巴结有转移患者中高于Ⅱ期、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EC组织TIPE2表达水平在Ⅱ期、绝经及ER、PR阴性患者中高于Ⅰ期、未绝经及ER、PR阳性患者(P<0.05);EC组织Ki67表达水平在p53阳性患者中高于p53阴性患者(P<0.05),且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69,P<0.05)。与不良预后组相比,良好预后组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下调(P<0.05),且TIPE2、Ki67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05显著大于单一检测的AUC(P<0.05),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7.8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EC组织中TIPE2、Ki67呈高表达水平,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EC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 细胞增殖核抗原 临床病理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通过EGFR/HSP27轴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交互作用
4
作者 雷燕 冯春 +3 位作者 邢琦 高悦 廉红梅 杜欣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轴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细胞和巨噬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轴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细胞和巨噬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将ishikawa细胞分为:Control组、DDP组、PNS给药组、M2-CM组、M2-CM+DDP组、M2-CM+PNS组、M2-CM+PNS+oe-NC组、M2-CM+PNS+oe-EGFR组、PNS(200 mg·L^(-1))+oe-NC、PNS(200 mg·L^(-1))+oe-EGFR、oe-NC组、oe-EGFR组、oe-EGFR+si-NC组和oe-EGFR+si-HSP27组。MTT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TUNEL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CD86、CD163的mRNA水平,ELISA检测iNOS、IL-12水平。Western-blot检测EGFR和HSP27蛋白表达。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并用PNS治疗裸鼠,评估PNS在体内的作用。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NS与DDP明显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与侵袭,诱导其凋亡。M2-CM处理抑制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促进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ishikawa细胞生长,但该作用被PNS处理逆转。EGFR被证实为PNS的靶点,且相对于M2-CM+PNS+oe-NC组,EGFR过表达促进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水平,诱导ishikawa细胞增殖与侵袭,并抑制细胞凋亡。敲减HSP27能够逆转EGFR过表达对ishikaw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动物实验显示,PNS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组织中CD163、EGFR和HSP27阳性表达。结论PNS通过调控EGFR/HSP27轴影响巨噬细胞和EC细胞互作用进而参与E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子宫内膜 细胞增殖 热休克蛋白2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层纸素A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凋亡
5
作者 赵焕焕 焦煜茜 +9 位作者 乔若琪 白雪 王娜 田芸婕 范文玲 李利 苏素文 付炎 张辉 杨红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5-560,共6页
目的研究千层纸素A(oroxylin A,OA)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Ishikaw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OA(0、4、8、10、12、20 mol·L^(-1))处理Ishikawa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 目的研究千层纸素A(oroxylin A,OA)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Ishikaw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OA(0、4、8、10、12、20 mol·L^(-1))处理Ishikawa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与Bcl-2同源的水溶性相关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PI3K/AKT、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B1(recombinant cytochrome P4501B1,CYP1B1)、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O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OA浓度的升高,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OM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CYP1B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I3K/AKT:补充IGF-1(PI3K激动剂)后出现逆转作用,COMT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YP1B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OA可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 千层纸素A 凋亡 P13K/AKT CYP1B1 CO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王琳 米旭光 +7 位作者 林秀英 付建华 刘磊 王爱乔 杜茜 张文琦 范美娇 方艳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53-2160,共8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s-Exo)对双酚AF(BPAF)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将hESCs分为Control组、BPAF组(25μmol/L BPAF处理)、BPAF+Exo组(25μmol/L BPAF+hUCMSCs-Exo处理)、B...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s-Exo)对双酚AF(BPAF)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将hESCs分为Control组、BPAF组(25μmol/L BPAF处理)、BPAF+Exo组(25μmol/L BPAF+hUCMSCs-Exo处理)、BPAF+Exo+LY组(25μmol/L BPAF+hUCMSCs-Exo+10μmol/L LY294002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胞内ROS水平以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3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RT-qPCR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BPAF(≥25μmol/L)浓度升高,hESCs存活率逐渐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BPAF组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多,Bcl-2、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与BPAF组相比,BPAF+Exo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升高,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Bcl-2、p-PI3K、p-AKT蛋白表达增加。与BPAF+Exo组相比,BPAF+Exo+LY组细胞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p-PI3K、p-AKT蛋白表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BPAF组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BPAF组相比,BPAF+Exo组炎症因子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BPAF(≥25μmol/L)可抑制hESCs增殖,促进细胞凋亡,hUCMSCs-Exo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BPAF诱导的hESCs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外泌体 内分泌干扰物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周期下宫颈脱落细胞基因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联
7
作者 杨童焜 彭红梅 +4 位作者 杨怡卓 高原 穆莎 董明理 刘佳林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1-580,共10页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条件下宫颈脱落细胞基因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潜在关联,以筛选与子宫内膜容受期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方法2024年2-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生殖中心就诊的准备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条件下宫颈脱落细胞基因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潜在关联,以筛选与子宫内膜容受期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方法2024年2-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生殖中心就诊的准备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的患者中,选取19名患者,根据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方案,在其孕酮使用后第4天(P+4),收集子宫内膜组织验证其子宫内膜容受状态,并在其孕酮使用后第4天(P+4)和第6天(P+6)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利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检测基因表达情况。将错误发现率阈值(false discovery rate,FDR)小于0.05,Log_(2)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的绝对值大于1作为筛选标准获取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R软件(4.4.1版本)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以及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的构建,再利用Cytoscape软件找寻候选基因。利用定量反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qPCR)在体内外水平对目标候选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子宫内膜容受性测试显示,19例子宫内膜样本在P+6时均达到容受期状态。RNA测序检测分析后,共筛选出3458个DEGs;生信分析结果显示,上调表达的基因与免疫应答、细胞分化通路相关,下调表达的基因与脂质代谢、细胞增殖等相关。利用PPI网络中最大团中心性(maximal clique centrality,MCC)算法选取前20的基因,其中IFIT2、OASL、MX1、RSAD2、IFIT1、IFIT36个基因排并列第一,且这6个基因均属于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验证,相较于P+6阶段的宫颈脱落细胞,P+4阶段的上述6个基因呈现出更高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容受期宫颈脱落细胞的免疫和细胞骨架重塑相关基因表达发生变化,ISGs表达的降低可能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脱落细胞 子宫内膜容受性 转录组测序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自然杀伤细胞对无特异分子谱亚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8
作者 张丽萍 谢成彬 +4 位作者 林雪萍 蔡迪 丁汀 易宏英 朱巧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8-604,共7页
目的:鉴定无特异分子谱(NSMP)亚型子宫内膜癌(EC)预后相关的免疫细胞,建立基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预后评估模型。方法:从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NSMP亚型EC的基因表达数据、全外显子测序数据和临床信息。采用CIBERSORTx算法... 目的:鉴定无特异分子谱(NSMP)亚型子宫内膜癌(EC)预后相关的免疫细胞,建立基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预后评估模型。方法:从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NSMP亚型EC的基因表达数据、全外显子测序数据和临床信息。采用CIBERSORTx算法对22种免疫细胞进行评估,分别用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曲线分析免疫细胞对E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列线图建立综合预后模型。结果:最终纳入169例NSMP亚型的EC患者进行分析,其中123例(72.8%)患者年龄小于70岁,152例(89.9%)属于I型肿瘤。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浆细胞(P<0.001)、M1型巨噬细胞(P=0.038)和活化自然杀伤(NK)细胞(P=0.01)浸润比例与患者总生存期有关。多因素Cox分析表明活化NK细胞(浸润比例≥0.027:HR 0.23,95%CI 0.08~0.66,P=0.006)、年龄(≥70岁:HR 4.59,95%CI 1.80~11.70,P=0.001)、肿瘤分期(Ⅱ期:HR 3.87,95%CI 1.18~12.70,P=0.026;Ⅲ期:HR 6.08,95%CI 1.69~21.87,P=0.006;Ⅳ期:HR 10.81,95%CI 3.07~38.08,P<0.001)是独立的预后预测指标。基于活化NK细胞、肿瘤分期和年龄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EC患者总生存率预测能力较好(P<0.001)。结论:肿瘤组织中活化NK细胞可作为NSMP亚型EC患者独立的预后预测指标,与肿瘤分期和年龄一起建立多因素预后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无特异分子谱 自然杀伤细胞 预后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1对高NEFA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刘佳金 温小庆 +4 位作者 罗春海 贾红豆 王薇 李丹阳 付世新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08-4717,共10页
旨在探究叉头盒蛋白O1(fork head box O 1,FoxO1)对高浓度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NEFA)状态下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评价添加激活剂白藜芦醇(resvera... 旨在探究叉头盒蛋白O1(fork head box O 1,FoxO1)对高浓度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NEFA)状态下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评价添加激活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的表达效果,明确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FoxO1的表达情况。加入Resveratrol和高浓度的NEFA后,检测FoxO1通路关键因子及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添加Resveratrol上调SIRT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0.01),下调Ac-FoxO1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上调Bcl-2、Bcl-xl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Bax和Bax/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NEFA组相比,NEFA+Resveratrol组上调IGF-1、SIRT1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FoxO1、p-FoxO1、Ac-FoxO1、FoxO1/p-FoxO1、AKT和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P<0.01),上调Bcl-xl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Caspase-3、Bax和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1)。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NEFA+Resveratrol组与NEFA组相比,抑制FoxO1的表达水平(P<0.01)。Resveratrol可有效激活SIRT1的表达,进而抑制FoxO1的表达,降低高浓度NEFA状态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凋亡因子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非酯化脂肪酸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叉头盒蛋白O1 凋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T细胞在子宫内膜癌肿瘤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胡雨 魏华 +1 位作者 周洲 张三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9-594,共6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等效果有限。CD8^(+)T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也是近年兴起的免疫治疗的主要靶细胞之一。...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等效果有限。CD8^(+)T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也是近年兴起的免疫治疗的主要靶细胞之一。本文简述了CD8^(+)T细胞通过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通路及分泌细胞因子3种途径在TME中发挥细胞毒性作用,且EC患者外周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CD8^(+)T细胞的功能;同时总结了以CD8^(+)T细胞作为EC治疗靶点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子宫内膜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PUM1通过miR-337-3p/NPM1轴调控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1
作者 万亚丽 吴云龙 詹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8-385,共8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pumilio RNA结合家族成员1(PUM1)调节miR-337-3p/核磷蛋白1(NPM1)轴对子宫内膜癌(EC)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Ishikawa细胞,利用RNA干扰技术分别将为sh-circPUM1及其阴性对照(sh-...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pumilio RNA结合家族成员1(PUM1)调节miR-337-3p/核磷蛋白1(NPM1)轴对子宫内膜癌(EC)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Ishikawa细胞,利用RNA干扰技术分别将为sh-circPUM1及其阴性对照(sh-NC)、anti-miR-337-3p及其阴性对照(anti-NC)质粒转染至Ishikawa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未转染细胞)、sh-NC组、sh-circPUM1组、sh-circPUM1+anti-NC组、sh-circPUM1+anti-miR-337-3p组。qPCR法检测各组Ishikawa细胞中circPUM1、miR-337-3p、NPM1 mRNA的表达,CCK-8法、EdU染色法、Transwell小室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敲低circPUM1对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凋亡的影响,WB法检测Ishikawa细胞中PCNA、NPM1、MMP-9、SNAIL、E-cadherin、BAX、C-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PUM1与miR-337-3p、miR-337-3p与NPM1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与sh-NC组和对照组相比,sh-circPUM1组Ishikawa细胞增殖能力、EdU阳性细胞率、迁移及侵袭细胞数、circPUM1、NPM1 mRNA及蛋白、PCNA、NPM1、MMP-9和SNAIL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细胞凋亡率、miR-337-3p,以及细胞中E-cadherin、BAX和C-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5);与sh-circPUM1组、sh-circPUM1+anti-NC组相比,shcircPUM1+anti-miR-337-3p组细胞凋亡率、miR-337-3p、E-cadherin、BAX、C-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细胞增殖能力、EdU阳性细胞率、迁移及侵袭细胞数、NPM1 mRNA及蛋白、PCNA、NPM1、MMP-9和SNAIL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circPUM1可靶向负调控miR-337-3p、miR-337-3p可靶向负调控NPM1。结论:敲低circPUM1可以抑制Ishikawa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miR-337-3p/NPM1轴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pumilio RNA结合家族成员1 miR-337-3p 核磷蛋白1 子宫内膜 ISHIKAWA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子宫内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瑞梅 陈秀荔 +1 位作者 王海滨 靳亚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23,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的子宫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用酶消化、过滤、离心与差速贴壁纯化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家兔子宫细胞,分别以上皮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等为抗原的免疫荧光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的子宫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用酶消化、过滤、离心与差速贴壁纯化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家兔子宫细胞,分别以上皮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等为抗原的免疫荧光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纯度。结果表明,家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24 h后大部分贴壁,培养3 d左右形成单层细胞集落,呈角蛋白阳性,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呈红色,核呈蓝色,纯度达96%以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培养0.5 h后即有贴壁,培养2 d后呈单层细胞集落状生长,呈波形蛋白阳性,细胞多边形或梭形,胞质呈红色,核呈蓝色,纯度达95%以上;平滑肌细胞培养24 h后大部分贴壁,6-7 d融合成片,呈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大都长梭形,胞质呈红色,核呈蓝色,纯度达98%以上。说明该方法能够成功分离并得到高产量、高纯度、高增殖能力的子宫内膜细胞及平滑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细胞培养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子宫平滑肌细胞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子宫内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秀荔 赵永贞 +1 位作者 靳亚平 张彦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42-1247,共6页
本试验旨在体外分离培养兔子宫内膜细胞(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且探讨纯化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方法。用差速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纯化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用滤网法分离得到子宫平滑肌细胞,分别在添... 本试验旨在体外分离培养兔子宫内膜细胞(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且探讨纯化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方法。用差速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纯化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用滤网法分离得到子宫平滑肌细胞,分别在添加20%胎牛血清(FBS)、100μg/mL牛胰岛素、63.5 nmol/L雌二醇(E2)、7.14nmol/L孕酮(P4)的DMEM/F12(1∶1)培养液和37℃5%CO2的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并检测分离的细胞纯度。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成功地分离培养了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且2种细胞纯度都达98%左右,基质细胞出现蜕膜化;子宫平滑肌细胞的纯度为97%左右,而且出现横纹状的生长。本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能够在体外成功培养;在含20%FBS、100μg/mL牛胰岛素、63.5 nmol/L E2、7.14 nmol/L P4的DMEM/F12(1∶1)培养液和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条件下最有利于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细胞 平滑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蜕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肽酶21增加FOXM1稳定性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巨噬细胞M2极化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董敏 徐敏 +2 位作者 方德容 陈一源 张明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3-610,共8页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肽酶21(USP21)增加叉头框蛋白M1(FOXM1)稳定性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EM)巨噬细胞M2极化的机制研究。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ESC)和常规健康评估者正常子宫内膜基质细胞(NESC)进行体外培养...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肽酶21(USP21)增加叉头框蛋白M1(FOXM1)稳定性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EM)巨噬细胞M2极化的机制研究。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ESC)和常规健康评估者正常子宫内膜基质细胞(NESC)进行体外培养,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USP21和FOXM1表达水平。将EESC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实时定量PCR检测M1极化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L-6)、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和M2极化标志物CD206、纤连蛋白1(FN1),流式细胞术检测M2标志物CD206,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USP21与FOXM1相互作用及FOXM1泛素化水平,放线菌酮(CHX)实验检测FOXM1蛋白稳定性。结果与NESC组相比,EESC组细胞中USP21和FOXM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NESC联合M0组相比,EESC联合M0组细胞中M1极化标志物(IL-6、CXCL10)表达无显著差异,M2极化标志物(CD206、FN1)表达升高,M2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多,细胞上清液IL-6和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IL-10和TGF-β水平升高,以上表明去泛素化酶USP21在EM中高表达,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敲低USP21或FOXM1均能抑制EM巨噬细胞M2极化。EESC中USP21与FOXM1存在相互作用,FOXM1泛素化水平下降,FOXM1蛋白稳定性增强。过表达FOXM1逆转敲低USP21对EM巨噬细胞M2极化的抑制作用。结论去泛素化酶USP21与FOXM1相互作用,增加FOXM1稳定性,促进EM巨噬细胞M2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M2极化 子宫内膜异位症(EM) 泛素特异性肽酶21(USP21) 叉头框蛋白M1(FOXM1) 去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误诊为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尚士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96-2296,共1页
患者女。25岁,已婚。2008年11月因右下腹胀痛,B超发现子宫肌瘤入院,行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病检示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抗炎治疗1周后出院。2009年12月患者因月经淋漓不净.发现子宫肌瘤半个月再次入院,曾在外院B超示附件囊肿,我院... 患者女。25岁,已婚。2008年11月因右下腹胀痛,B超发现子宫肌瘤入院,行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病检示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抗炎治疗1周后出院。2009年12月患者因月经淋漓不净.发现子宫肌瘤半个月再次入院,曾在外院B超示附件囊肿,我院复查B超示子宫肌瘤。宫内实质性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 细胞 腹腔镜肌瘤剔除术 误诊 子宫肌瘤 再次入院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大蒜素缓解牛子宫内膜炎损伤的研究
16
作者 楚秋霞 陈付英 +6 位作者 冯亚杰 张子敬 师志海 施巧婷 王二耀 吕世杰 付晓鹤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牛子宫内膜炎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建立炎性细胞模型,探讨大蒜素的抗炎机制。筛选最佳LPS浓度;通过ELISA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的含量、m...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牛子宫内膜炎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建立炎性细胞模型,探讨大蒜素的抗炎机制。筛选最佳LPS浓度;通过ELISA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的含量、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不同浓度的LPS均能够提高细胞的增殖量,当LPS浓度为30μg/mL时细胞活力最高。与炎性细胞相比,大蒜素可抑制LPS诱导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TNF-α、IL-1β、IL-6和IL-8炎性因子的分泌,也能降低IL-1β、TLR4和NF-κβp65的基因转录水平。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大蒜素能够抑制TLR4和NF-κβp65蛋白的表达。[结论]大蒜素能够抑制TLR4/NF-κβ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发挥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大蒜素 炎性反应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LncRNA H19/miR-216a/ACTA2分子轴的影响
17
作者 王娜梅 李潇 +2 位作者 余晓依 李鑫坤 张宇航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97-2002,共6页
目的 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LncRNA H19)/微小核糖核酸-216a(miR-216a)/α-平滑肌肌动蛋白2(ACTA2)分子轴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经汤组、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温经汤+LncRN... 目的 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LncRNA H19)/微小核糖核酸-216a(miR-216a)/α-平滑肌肌动蛋白2(ACTA2)分子轴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经汤组、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温经汤+LncRNA H19过表达组,每组10只,前3组注射生理盐水,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注射阴性对照病毒,温经汤+LncRNA H19过表达组注射LncRNA H19过表达腺相关病毒(AAV9-H19),每天1次,持续2周。空白组进行假手术,其余各组进行子宫内膜自体移植,建模成功后肌肉注射青霉素5 d,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给药组灌胃给予温经汤(4.7 g/kg),持续4周。HE染色法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RT-q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LncRNA H19、miR-216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ACTA2、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温经汤组异位子宫内膜萎缩,血管和炎症细胞数量减少,结缔组织排列紧密,未见异物肉芽肿或多核巨细胞,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P<0.01),子宫内膜组织LncRNA H19 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1),miR-216a mRNA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比较,温经汤+LncRNA H19过表达组子宫内膜组织增生明显,有大量血管和炎症细胞浸润,水肿明显,结缔组织排列疏松,可见异物肉芽肿和多核巨细胞,IL-6水平、LncRNA H19 mRNA及ACTA2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miR-216a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温经汤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增殖,其机制与调控LncRNA H19/miR-216a/ACTA2分子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微小核糖核酸-216a/α-平滑肌肌动蛋白2分子轴(LncRNA H19/miR-216a/ACTA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柴静 张家弘 李梦雪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4-579,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EC患者(EC组)、9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AH组)及94例无EC、AH等子宫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人群(对照组),比较各组组织中PD-1、VISTA的表达及子宫内膜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组织PD-1、VISTA表达与EC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组织PD-1、VIST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1)EC组、AH组中PD-1、VIST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高于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组、AH组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对照组,Th2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AH组,Th22表达高于AH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PD-1、VISTA的表达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均无相关性(P>0.05);AH组和EC组中PD-1、VISTA的表达均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呈负相关(r<0,P<0.05),与Th22呈正相关(r>0,P<0.05)。(3)EC患者中,PD-1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ISTA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组织中PD-1、VISTA呈高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及EC侵袭性密切相关,PD-1、VISTA免疫检查点双抑制策略或能为EC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 子宫内膜 辅助性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微环境免疫失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自噬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张雪 米旭光 +4 位作者 林秀英 付建华 刘磊 高心月 方艳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3-1029,共7页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C)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ndoSCs)的损伤作用,并研究亚精胺对受损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自噬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亚精胺组、克罗米芬组(CC组)、CC+亚精胺组。MTT法检测hEndoSCs与不同浓度CC...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C)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ndoSCs)的损伤作用,并研究亚精胺对受损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自噬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亚精胺组、克罗米芬组(CC组)、CC+亚精胺组。MTT法检测hEndoSCs与不同浓度CC或亚精胺共同孵育24 h后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组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途径相关蛋白ULK1、p-ULK1、LC-3Ⅱ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采用RT-qPCR检测IL-6、IL-1β、TNF-α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ROS含量、Bax、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升高,Bcl-2表达量降低,自噬相关蛋白p-ULK1、LC-3Ⅱ/Ⅰ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mRNA表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亚精胺组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CC组相比,CC+亚精胺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ROS含量、Bax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降低,Bcl-2表达量升高,自噬相关蛋白p-ULK1、LC-3Ⅱ/Ⅰ表达升高,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CC能够抑制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提高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转录水平。亚精胺可通过激活细胞自噬,降低CC损伤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胞内ROS水平,提高细胞存活率,并抑制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炎症 自噬 细胞凋亡 克罗米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0b-3p诱导FOSL2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王静 何丽杰 韩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9-1095,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miR-200b-3p如何通过诱导激活蛋白1(AP1)转录家族的FOS样抗原2(FOSL2)的表达来抑制子宫内膜癌(E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方法EC细胞系HEC-1-A细胞分为12组:NC-mimic(转染阴性对照NC mimic)、miR-200b-3p mimic(转染miR-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miR-200b-3p如何通过诱导激活蛋白1(AP1)转录家族的FOS样抗原2(FOSL2)的表达来抑制子宫内膜癌(E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方法EC细胞系HEC-1-A细胞分为12组:NC-mimic(转染阴性对照NC mimic)、miR-200b-3p mimic(转染miR-200b-3p mimic)、NC-inhibitor(转染阴性对照NC inhibitor)、miR-200b-3p inhibitor组(转染miR-200b-3p inhibitor)、si-NC(转染阴性对照si-NC)、si-FOSL2(转染si-FOSL2)、oe-NC(转染阴性对照oe-NC)、oe-FOSL2组(转染oe-FOSL2)、miR-200b-3p mimic联合oe-NC组(共转染miR-200b-3p mimic联合oe-NC)、miR-200b-3p mimic联合oe-FOSL2组(共转染miR-200b-3p mimic联合oe-FOSL2)、miR-200b-3p inhibitor联合si-NC组(共转染miR-200b-3p inhibitor联合si-NC)、miR-200b-3p inhibitor联合si-FOSL2组(共转染miR-200b-3p inhibitor联合si-FOSL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TM)实验检测miR-200b-3p mRNA表达量、FOS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结果在EC细胞系中,miR-200b-3p表达显著下调,而FOSL2表达显著上调。与NC-mimic组相比,miR-200b-3p mimic组FOSL2、神经钙黏素(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显著降低,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增殖、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显著降低。与miR-200b-3p mimic联合oe-NC组相比,miR-200b-3p mimic联合oe-FOSL2组的FOSL2、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显著增高,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显著增高。与NC-inhibitor组相比,miR-200b-3p inhibitor组的FOSL2、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显著增高,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显著增高。与miR-200b-3p inhibitor联合si-NC组相比,miR-200b-3p inhibitor联合si-FOSL2组的FOSL2、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显著降低,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增殖、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显著降低。结论miR-200b-3p在EC细胞中的表达下调,可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来抑制E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过程,其机制与其靶向负调控FOS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0b-3p FOSL2 子宫内膜癌(EC) 细胞增殖 细胞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