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1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的体系解释
1
作者 邢伟星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4,共13页
《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建立了国家立法授权机制,但学界对以上条款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权限仍存在认识分歧,有必要予以厘清。在立法领域,我国宪法意义上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系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 《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建立了国家立法授权机制,但学界对以上条款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权限仍存在认识分歧,有必要予以厘清。在立法领域,我国宪法意义上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系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权力一元化基础上二次分配自身立法职权,权宜调整国家权力体系中的立法权分工,建构并运行国家授权立法体制的机制。在理论层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授权受到授权事项和立法权样态的双重限制,即针对法律保留事项只能授予法律制定权和法律修改权。相应地,存在两种具体的理论形态:针对尚未制定法律且不属于绝对保留范围的事项,可以授予法律制定权;对于已经制定法律的事项,可以授予法律修改权。我国现行法律中,《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规定了相应的授权权限及其现实路径。其中,授权暂调或者暂停适用法律规定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其他国家机关法律修改权的行为,《立法法》第16条为此建构起相应的现实路径;第12条至第14条则建构起其授予国务院法律制定权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法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立法授权 法律保留 体系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政学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西南政法大学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
2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25年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西南政法大学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黄薇、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顺清等领导,以及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副校长周尚君等参加会议。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参加义务植树
3
作者 《国土绿化》 2025年第4期7-7,共1页
4月9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郝明金、武维华、彭清华、张庆伟、雪克来提·扎克尔,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专门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和机关干部,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怪村郊野公... 4月9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郝明金、武维华、彭清华、张庆伟、雪克来提·扎克尔,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专门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和机关干部,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怪村郊野公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实现的制度依托和保障机制——完善人大制度运行机制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林奇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3,共6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对国家的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制度,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依托。完善中国人大制度运行机制就是要提高人大制度的结构实施力,激活制度内部诸要素的分工与协作,实现人大及其常...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对国家的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制度,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依托。完善中国人大制度运行机制就是要提高人大制度的结构实施力,激活制度内部诸要素的分工与协作,实现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具有的选举、立法、监督以及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的职能,提升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民意回应能力、协同治理能力和民主审议能力,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重要国家主要形式,包括三个层面:在人大与党委关系的运作机制上,要正确认识政权的领导核心和国家的权力中心之间的关系,实现党委决策权和人大决定权的有机统一;在人大与"一府两院"关系的运作机制上,要增强人大监督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发展"寓监督于支持"的制度运行模式;在人大及其常委会运行机制上,应提升人大在汇聚民意和立法审议的职能,增强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制度 人大与党委关系 人大与“一府两院”关系 人大及其常委会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真理 于雯雯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是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立法权载体、立法权运行等方面的体系、制度和规则。目前,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立法权事项划分不清晰、多元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立法... 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是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立法权载体、立法权运行等方面的体系、制度和规则。目前,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立法权事项划分不清晰、多元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立法权运行的程序设计不合理等方面。要从明确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立法程序等方面完善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常委会 立法体制 立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一分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差异化构造 被引量:5
6
作者 钱坤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同质化理解忽略了宪法文本的差异,也会造成“实效性难题”与“冗余性难题”。全国人大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其宪法监督权建基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可...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同质化理解忽略了宪法文本的差异,也会造成“实效性难题”与“冗余性难题”。全国人大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其宪法监督权建基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可通过多种方式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宪法监督是其中一项,在类型上属于政治控制型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相对的优越地位,也有权开展政治控制型的宪法监督。1982年《宪法》特别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权限,使得常委会得以独占性地开展合宪性审查。合宪性审查属于规范控制型宪法监督,它的依据是宪法的规范效力。应注重两机关宪法监督权的性质差异,推进政治控制型监督与规范控制型监督共同保障宪法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民主集中制 宪法监督 合宪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权威解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被引量:2
7
《河北农业》 2024年第7期6-9,共4页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该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实现形式。但不少地方的农村...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该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实现形式。但不少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不落实等问题,以致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所有制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权威解读 监督和管理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参加义务植树
8
作者 《国土绿化》 2024年第4期7-7,共1页
4月8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彭清华、张庆伟、雪克来提·扎克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专门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和机关干部,来到北京市丰台区青龙栖谷郊野公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青... 4月8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彭清华、张庆伟、雪克来提·扎克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专门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和机关干部,来到北京市丰台区青龙栖谷郊野公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青龙栖谷郊野公园位于丰台区王佐镇,占地面积514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公园 占地面积 张庆伟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机关干部 丰台区 青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常委会“抽象法命题决定”的性质与适用 被引量:46
9
作者 陈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73,共11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分决定带有"抽象法命题"的意味,从而与立法有所通联。"抽象法命题决定"的性质如何以及能否被司法机关适用是需要直面的问题。就其性质而言,决定的主体和程序是判断其是否属于法律的唯一标准,但...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分决定带有"抽象法命题"的意味,从而与立法有所通联。"抽象法命题决定"的性质如何以及能否被司法机关适用是需要直面的问题。就其性质而言,决定的主体和程序是判断其是否属于法律的唯一标准,但不属于法律的决定也可能被历部宪法授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制定法令、解释法律、修改法律、补充法律、批准条约的职权所涵盖。就其可适用性而言,司法机关几乎不加甄别地将这类决定视作可适用的规范,但在应然层面上,并非所有决定都可被适用。"抽象法命题决定"之所以勃兴并呈现出法规范的面相,原因包括转型期宪法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不足,立法者持守积极慎重的立法理念,全国人大常委会权力结构的复合性,以及司法条件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立法 法律 决定 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规备案审查制度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陈道英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8-115,共8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规备案审查上,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备案并行主动审查的做法;《立法法》制定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规审查上转而采取被动审查与主动审查相结合的做法。从实践来看,无论哪种做法均收效甚微。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应建立以...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规备案审查上,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备案并行主动审查的做法;《立法法》制定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规审查上转而采取被动审查与主动审查相结合的做法。从实践来看,无论哪种做法均收效甚微。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应建立以重新构建的被动审查制度为主、以省级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主导的法规清理和立法评估等制度为辅的全方位、立体式、各机关互相协作的法规审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案审查 被动审查 法规清理 立法评估 全国人大常委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度的功能检视与内容调试——基于对制度逻辑的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亚平 徐双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6,共10页
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制度要求与审查实践遵循并强化着“个案纠错”的制度逻辑,重视个案文件的纠错结果,存在以个案效力限缩整体监督权能的问题。审查能力悖论导致实践中全面审查客观不能、撤销权虚置使得制度刚性... 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制度要求与审查实践遵循并强化着“个案纠错”的制度逻辑,重视个案文件的纠错结果,存在以个案效力限缩整体监督权能的问题。审查能力悖论导致实践中全面审查客观不能、撤销权虚置使得制度刚性被削弱、倚重客观法秩序而公民权利保障功能发挥受限等现实困境的存在,使得现有制度设计难以高效发挥“整体监督”的应然功能。因此,应尝试合理扩展备案审查制度的监督权能,进一步厘清维护法制统一、权力监督与制约、公民权利保障等多元功能的内涵并理顺其关系。进而,据其调试现行制度内容,通过优化审查方式、增强制度刚性以及加强信息公开等,保障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实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常委会 备案审查制度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与香港普通法传统互动中的释法模式——以香港特区“庄丰源案规则”为对象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明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1-85,共15页
香港特区终审法院所创立的"庄丰源案规则"——"1999年人大释法"仅构成对基本法第22条第4款与第24条第2款第3项的有效解释——引起诸多批评,并被认为挑战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本法解释权。实际上,这些批评意见对&qu... 香港特区终审法院所创立的"庄丰源案规则"——"1999年人大释法"仅构成对基本法第22条第4款与第24条第2款第3项的有效解释——引起诸多批评,并被认为挑战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本法解释权。实际上,这些批评意见对"庄丰源案规则"的效力及其象征意义有所误读,也不必要地强化了祖国大陆的法律传统与香港地区普通法传统之间的对立。人大释法制度作为基本法体制之下两种法律传统的连接点,赋予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一种新的法律地位,因而容许并要求其在与香港普通法传统的互动中发展出独特的法律解释模式,而这种独特的释法模式与"庄丰源案规则"是相容且相互促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丰源案规则 香港终审法院 人大释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答复法律询问的效力——兼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机构属性 被引量:28
13
作者 褚宸舸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4,共8页
答复法律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立法后职能之一,其依据是《立法法》第55条。答复理论与实践中始终存在法律性质与效力的争论,有效说、无效说和应用解释说三种观点交织,制度的未来走向不甚明朗。答复的法律性质与效力受法工委辅... 答复法律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立法后职能之一,其依据是《立法法》第55条。答复理论与实践中始终存在法律性质与效力的争论,有效说、无效说和应用解释说三种观点交织,制度的未来走向不甚明朗。答复的法律性质与效力受法工委辅助性机构属性所限制。备案不能证成答复的法律效力,其也不属于应用解释。答复制度可视作是对常委会立法解释工作滞后和备案监督机制未激活的一种体制内回应,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目前"有分无名",但应防止其超越创设之目的,成为破坏法律体系权威性和统一性的"木马"。"无名无分"和"有名有分"的两种改革方案,都有赖于常委会、法律委员会、法工委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进一步理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答复法律询问 效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机构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之实证研究——以刑法修正案为样本的统计学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秦前红 刘怡达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3-183,共11页
自现行《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有诸多基本法律的修改实践。以刑法修正案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之行使存在诸多"失范"的问题:现有的九部刑法修正案已经... 自现行《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有诸多基本法律的修改实践。以刑法修正案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之行使存在诸多"失范"的问题:现有的九部刑法修正案已经难以用"部分补充和修改"来定义,以及刑法修正案当中的诸多内容致使刑法基本原则的实现程度降低。基本法律修改权行使的此般"失范"问题,乃是立法在促成民主与效率价值时出现偏颇所致。故而,欲使此项权力行使由"失范"回归"规范",亦须在立法民主与立法效率之间寻得平衡,即将基本法律作一类型化,对于偏重立法民主的部门法律,其制定与修改皆只能由全国人大为之;对于偏重立法效率的部门法律,则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基本法律修改权 刑法修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与公共预算改革的关系研究——基于1996年至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赵早早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8,共8页
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与公共预算之间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过去近20年间,一方面,公共预算改革带动了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从理论到实务的变革,中央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过程、内容与重点,也受制于公共预算制度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中... 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与公共预算之间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过去近20年间,一方面,公共预算改革带动了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从理论到实务的变革,中央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过程、内容与重点,也受制于公共预算制度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对公共预算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央预算执行审计通过发现问题并给予恰当的政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政府的预算过程、行为与结果。中央预算执行审计的不断深化,既是公共预算改革的结果,也是推动改革深化的诱因。为构建现代财政管理制度和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下一步改革必须同时重视和加强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动中央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和财务报告制度审计来完善决算审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预算执行审计 公共预算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后评估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松山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2-120,共9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现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以及制定后的实施,尚存在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现行的立法原则、立法体制以及立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现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以及制定后的实施,尚存在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现行的立法原则、立法体制以及立法程序中的各项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得到有效的落实?业已基本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结构是否完善?内容上是否切实反映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宪法和法律制定后实施得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已不断显露出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设计适当的方法和制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经常性的调查、评估和反思,是一项新的和重要的立法后续性工作,是必要的立法"回头看"。我国的立法后评估应当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不适宜搬用国外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立法后评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专项工作考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戴继翔 曾凡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169,共8页
在全国范围内,县一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每年审议的政府专项工作总计逾万项,但自2007年以来,被地方人大常委会否决的政府专项报告仅寥寥数件,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政府专项工作的监督相对偏软的态势凸显无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监督法》... 在全国范围内,县一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每年审议的政府专项工作总计逾万项,但自2007年以来,被地方人大常委会否决的政府专项报告仅寥寥数件,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政府专项工作的监督相对偏软的态势凸显无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监督法》设置的监督措施缺乏刚性,以及责任条款不够清晰。笔者认为,应当在人大对政府专项工作的监督中引入"票决制"以增加监督的刚性;在地方法规层面,应设置详细的归责机制,进一步增加监督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常委会政府监督专项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建设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联合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5-189,共5页
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作用,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对于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十分重要。应当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建设,增设常委会的内设机构,改善常委会的人员结构,充实常委会机关人员队伍,保证地方人大常委会履行好法定... 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作用,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对于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十分重要。应当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建设,增设常委会的内设机构,改善常委会的人员结构,充实常委会机关人员队伍,保证地方人大常委会履行好法定职责,加强其工作实效,推进我国地方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常委会 职责 机构 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人大与其常委会立法权关系合理化研究——以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扬章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5-151,共7页
地方人大与其常委会之间立法权关系的合理化,是两者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地方人大立法职能、提高地方人大权威的关键所在。地方人大的地位特征,呈现为较强的代表性、较弱的议事能力,而常委会则恰好相反。相反的地位特征,正有利于互补的职... 地方人大与其常委会之间立法权关系的合理化,是两者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地方人大立法职能、提高地方人大权威的关键所在。地方人大的地位特征,呈现为较强的代表性、较弱的议事能力,而常委会则恰好相反。相反的地位特征,正有利于互补的职权设置和功能发挥。代表性强决定了地方人大应掌控事关人民利益的重大事务、关键事务,但议事能力弱导致所能操控的事务的有限性;由此,应通过合理的权限分工,使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主导数量的立法权,并将最为基本的立法权保留在地方人大,同时切实发挥其对地方立法事务的最终控制作用和承载民意的平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 地方人大常委会 立法权 合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治理与履职激励、监察:人大常委会委员任职的规范“三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谦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5-68,共14页
相对完备的人大常委会委员任职规范是实现常委会委员依法履职的制度保障。当前该类规范设定虽已初具规模,但碎片化明显,有必要基于其实施规制的组织、保障、监督这三个环节,展开全面性、完整性地规范分析。任职组织规范关涉人大组织机... 相对完备的人大常委会委员任职规范是实现常委会委员依法履职的制度保障。当前该类规范设定虽已初具规模,但碎片化明显,有必要基于其实施规制的组织、保障、监督这三个环节,展开全面性、完整性地规范分析。任职组织规范关涉人大组织机构的内部治理命题,是委员任职规范设定的终极目的,应确立常态化履职规范、辅助机构功能化规范以及联系代表实效化规范。任职保障规范关涉常委会委员的履职激励命题,是委员任职规范设定的基本手段,应确立履职物质条件充分化规范和履职培训绩效化规范。任职监督规范关涉常委会委员的履职监察命题,是委员任职规范设定的根本保障,应确立履职标准清晰化规范、履职信息公开规程化规范以及履职考核复合化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常委会 委员 任职组织规范 任职保障规范 任职监督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