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离辐射致人外周血有核细胞mtDNA 4977bp缺失水平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范天黎 王平 +2 位作者 刘玉龙 韩林 吕玉民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3,共6页
采集6名正常人外周血,体外进行60Coγ射线单次照射,剂量分别为0、1、2、3、4和5 Gy。照射后2小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60Coγ射线诱发的人外周血有核细胞mtDNA 4977bp缺失(ΔmtDNA4977)和mtDNA总拷贝数(mtDNAtotal),探讨用ΔmtDNA497... 采集6名正常人外周血,体外进行60Coγ射线单次照射,剂量分别为0、1、2、3、4和5 Gy。照射后2小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60Coγ射线诱发的人外周血有核细胞mtDNA 4977bp缺失(ΔmtDNA4977)和mtDNA总拷贝数(mtDNAtotal),探讨用ΔmtDNA4977为指标进行辐射事故生物剂量估算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0~5 Gy照射剂量范围内,6名健康人mtDNA样品中的mtDNAtotal拷贝数、ΔmtDNA4977拷贝数和ΔmtDNA4977缺失率在照射后明显高于未照射(0 Gy)的mtDNA样品(p<0.05),但各照射剂量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提示电离辐射能够诱发人外周血mtDNA样品中4977bp缺失的累积和mtDNA总拷贝数的增加,但ΔmtDNA4977水平与受照剂量间未见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人外周血细胞 MTDNA 4977BP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AP-1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月红 张祥宏 +4 位作者 邢凌霄 左连富 严霞 王俊灵 王凤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6-248,共3页
 目的: 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TAP-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半定量RT- PCR方法, 从蛋白和mRNA水平上分析不同浓度的DON对体外培养的人PBMC中TAP- 1分子表达的影响及量 效关系...  目的: 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TAP-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半定量RT- PCR方法, 从蛋白和mRNA水平上分析不同浓度的DON对体外培养的人PBMC中TAP- 1分子表达的影响及量 效关系。结果: FCM定量检测表明, 用不同浓度的DON处理, 均可一定程度地抑制人PBMC中TAP -1蛋白的表达, 且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865,P<0. 01)。半定量RT -PCR检测显示, 不同浓度的DON处理均可抑制人PBMC中TAP -1mRNA的表达。结论: DON可剂量依赖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PBMC中TAP- 1蛋白和其mRNA的表达, 对阐明食管癌高发区被DON污染的粮食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TAP-1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马菌素B1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Ⅰ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邢凌霄 申海涛 +4 位作者 李月红 王俊灵 严霞 王凤荣 张祥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94-796,共3页
目的:探讨伏马菌素B1(FB1)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PBMc)HLA-Ⅰ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Western blot及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不同浓度FB1(10和50μmol/L)处理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Ⅰ分子表达... 目的:探讨伏马菌素B1(FB1)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PBMc)HLA-Ⅰ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Western blot及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不同浓度FB1(10和50μmol/L)处理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Ⅰ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FCM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FB1处理24 h后,两组FB1处理细胞HLAⅠ-的平均荧光强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但是在两个处理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也证实了上述结果。在mRNA水平上,分别检测了HLA-Ⅰ分子3个等位基因HLA-A,HLA-B,HLA-C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FB1处理后,HLA-A、HLA-B mRNA的表达均没有明显影响,仅HLA-C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结论:10和50μmol/L FB1处理24 h可抑制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Ⅰ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菌素B1 HLA-I分子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C反应蛋白直接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蓉 黄从新 +6 位作者 江洪 李建军 许家俐 朱刚艳 杨波 蒋学俊 李庚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79-1283,共5页
目的 观察离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C 反应蛋白 (CRP)直接刺激的反应性及亲水性他汀 (普伐他汀 )与亲脂性他汀 (氟伐他汀 ,辛伐他汀 )药物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离体培养ACS(n =15 )病人、稳定型心绞痛 (SAP... 目的 观察离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C 反应蛋白 (CRP)直接刺激的反应性及亲水性他汀 (普伐他汀 )与亲脂性他汀 (氟伐他汀 ,辛伐他汀 )药物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离体培养ACS(n =15 )病人、稳定型心绞痛 (SAP)病人 (n =13)与健康人 (n =1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CRP(2 0mg·L-1)刺激细胞 2 4h后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 6的表达 (ELISA)。普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分别按照不同浓度 (1× 10 -6,2 5× 10 -6,5× 10 -6,7 5× 10 -6,1× 10 -5mol·L-1)预先孵育细胞 2h后继以CRP刺激 2 4h ,ELISA分析培养液上清中的IL 6水平。结果 CRP(2 0mg·L-1)明显激活ACS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 6的表达。健康组、SAP组和与ACS组IL 6表达分别为(987± 10 2 )ng·L-1,(991± 134)ng·L-1,(312 9± 333)ng·L-1,均较其基础状态 (未受CRP刺激 )明显增高 (P <0 0 5 ) ;受CRP刺激状态下 ,ACS组IL 6表达是健康组的数倍(P <0 0 5 )。ACS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不同剂量普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药物干预下 ,IL 6表达下降水平有所不同。结论 一定浓度的CRP能直接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 6表达增加 ,提示CRP能直接激活炎症反应 ,在ACS及其并发症的病理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他汀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 IL-6 ACS 表达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病人 普伐他汀 细胞培养液 刺激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素E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活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力先 张晓钰 +3 位作者 潘浩 徐丽慧 欧阳东云 何贤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8-373,共6页
目的:分析葫芦素E(Cuc E)对二丁酸佛波醇酯(PDB)和离子霉素(Ion)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活化及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抗炎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人外周血PBMC活化抗原CD69和CD25表达,用流式微球陈... 目的:分析葫芦素E(Cuc E)对二丁酸佛波醇酯(PDB)和离子霉素(Ion)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活化及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抗炎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人外周血PBMC活化抗原CD69和CD25表达,用流式微球陈列检测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变化.结果:Cuc E能明显抑制PDB和Ion刺激引起的CD3+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分子CD69和中期活化分子CD25的表达;同时,Cuc E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PDB和Ion诱导的IL-2、TNF-α和IFN-γ的表达.结论:Cuc E对人外周血CD3+T细胞的活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减少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提示其通过对适应性免疫的调控发挥抗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E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CD69 CD25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诱导剂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穿孔素调节
6
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姚仁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6-337,共2页
穿孔素是具有杀伤功能的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能溶解多种肿瘤细胞,是淋巴细胞介导杀伤中的主要成份.之一。为了促进这些细胞合成和分泌穿孔素,提高用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疗效,我们选用4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诱导剂分别或联合作用人... 穿孔素是具有杀伤功能的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能溶解多种肿瘤细胞,是淋巴细胞介导杀伤中的主要成份.之一。为了促进这些细胞合成和分泌穿孔素,提高用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疗效,我们选用4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诱导剂分别或联合作用人PBMC,观察它们对PBMC穿孔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素 PBMC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淋巴细胞 肿瘤 诱导剂 杀伤 分泌 蛋白 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_(127-285)的克隆、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演武 谢菲 +4 位作者 周琳 娄加陶 侯彦强 耿红莲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35-1337,共3页
目的: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胞外区片段BLyS127-285,并进行表达和纯化。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BLyS127-285,测序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及... 目的: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胞外区片段BLyS127-285,并进行表达和纯化。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BLyS127-285,测序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及Ni-NTA纯化,以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进行鉴定。结果:RT-PCR扩增出一个480 bp的DNA片段,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报道的人BLyS127-285的cDNA序列一致,该胞外区片段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量可达菌体总蛋白的49.8%,纯化后纯度可达97.0%。结论:成功地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入BLyS127-285,并获得高效表达,其纯化产物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开发与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BLyS127-285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丝分裂原体外活化成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CD69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振 曾耀英 +3 位作者 何贤辉 蔡小嫦 曾山 狄静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利用自然杀伤细胞 (NK)的早期活化标记CD69的表达探讨NK细胞体外活化的规律 ,促进这类细胞的临床应用 方法 :用Ficoll-Hy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分别在两种不同的有丝分裂原 ,植物血凝素 (PHA ,... 目的 :利用自然杀伤细胞 (NK)的早期活化标记CD69的表达探讨NK细胞体外活化的规律 ,促进这类细胞的临床应用 方法 :用Ficoll-Hy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分别在两种不同的有丝分裂原 ,植物血凝素 (PHA ,2 0 μg/mL)和佛波醇酯 (PDB ,10 - 7mol/L)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于 0、2、12、2 4h收获细胞后进行双色免疫荧光标记 ,以流式细胞术对NK细胞的CD69分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NK细胞在PHA、PDB刺激 2h后CD69的表达明显上升 ,而且随时间的延长CD69的表达率逐渐增加 ,2 4h分别达到 ( 84 .96± 9.2 4 ) %、( 91 85± 2 .94 ) % ;PDB刺激组CD69的表达率在不同的时间点均比PHA组高 结论 :体外条件下 ,PHA、PDB均能快速上调NK细胞CD69表达 ,而且PDB( 10 - 7mol/L)作用明显强于PHA( 2 0 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9 活化抗原 流式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有丝分裂原 表达 人外周血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4℃保存效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萱 王蕾 +9 位作者 李东东 阎少多 刘坤 郑义哲 祁凤英 何子心 李艳宏 王博 付秋霞 梁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81-1886,共6页
目的:分析4℃无血清条件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保存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不同细胞密度、添加人血清白蛋白、葡萄糖等条件对其进行4℃保存,并检测保存72 h内细胞的存活率、细胞数量... 目的:分析4℃无血清条件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保存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不同细胞密度、添加人血清白蛋白、葡萄糖等条件对其进行4℃保存,并检测保存72 h内细胞的存活率、细胞数量、活细胞数量和细胞表型。结果:随保存时间延长,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量逐步下降(r=0.982),与(5-6)×10^(6)/ml细胞密度相比较,细胞保存密度为(1-2)×10^(6)/ml时细胞数量下降趋势减缓;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糖可有效提升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存活率,其中,2%人血清白蛋白保存效果更优;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糖后NK细胞和T细胞数量下降趋势明显减缓。结论:(1-2)×10^(6)/ml的细胞密度、2%人血清白蛋白更适合PBMC的保存,5%葡萄糖可提升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4℃保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细胞4℃保存 人血清白蛋白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hIFN-α-2b-BCG对人外周血免疫细胞因子表达调节及抗膀胱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晓东 韩瑞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卡介苗(bacilli Calmette-Guérin BCG)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IFN-γ、IL-12和TNF-α细胞因子表达、免疫增强及抗肿瘤效应。方法:重组BCG、野生型BCG和外源性人IFN-α-2b+野生BCG,分... 目的:探讨重组卡介苗(bacilli Calmette-Guérin BCG)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IFN-γ、IL-12和TNF-α细胞因子表达、免疫增强及抗肿瘤效应。方法:重组BCG、野生型BCG和外源性人IFN-α-2b+野生BCG,分别与PBMC共同培养,以单纯PBMC为对照,在不同时段收集培养液上清,经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FN-γ、IL-12和TNF-α的表达水平;将BCG激活杀伤细胞(bacilli Calmette-Guérin activated killercell,BAK细胞)与人膀胱肿瘤细胞EJ细胞共同培养,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LDH)检测活化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效果。结果:重组BCG诱导PBMC产生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高于同浓度的野生型BCG组和野生型BCG+外源性人IFN-α-2b组(P<0.05);重组BCG诱导的PBMC抗癌效应均高于对照组诱导的抗癌效果(P<0.05)。结论:重组BCG诱导人PBMC高表达IFN-γ、IL-12和TNF-α,并通过增强人PBMC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提高抗膀胱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BCG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细胞因子 BA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6-O-苯磺酸酯通过调节JAK/STAT3/RORγ-t/IL-17A信号通路抑制人外周血Th17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悦 汤小雨 +5 位作者 蔡小雨 王琛 张贤政 韩乐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4-791,共8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JAK/STAT3/RORγ-t/IL-17A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出PBMCs,将细胞分为空白对... 目的研究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JAK/STAT3/RORγ-t/IL-17A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出PBMCs,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NF-α(10μg·L-1)与包含佛波酯、离子霉素、布雷菲尔德菌素A的细胞刺激混合物(2 mL·L-1)联合刺激组、CP-25组(10μmol·L-1)、艾拉莫德组(80μmol·L-1)、托法替布组(10μmol·L-1),药物作用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以下相关检测:CCK-8法检测CP-25对人PBMCs增殖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p-STAT3、STAT3、RORγ-t和IL-17A在人PBMCs中CD4+Th细胞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人PBMCs中p-JAK1、JAK1、p-JAK2、JAK2、p-JAK3、JAK3、p-STAT3、STAT3、RORγ-t、IL-17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P-25能明显抑制刺激诱导的人PBMCs异常增殖,下调人PBMCs的p-JAK1、p-JAK2、p-JAK3、p-STAT3、STAT3、RORγ-t、IL-17A蛋白表达,降低CD4+Th细胞中p-STAT3、STAT3、RORγ-t的表达和CD4+IL-17A+Th17细胞的百分比。结论CP-25抑制人PBMCs中JAK/STAT3/RORγ-t/IL-17A信号通路,进一步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Th17细胞 JAK/STAT RORγ-t IL-17A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肝再生增强因子免疫抑制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桃 刘杞 +3 位作者 孙航 王娜 石小枫 李小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对体外活化的单个核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增殖、分化及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ALR的免疫抑制机制。方法梯度离心分离...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对体外活化的单个核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增殖、分化及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ALR的免疫抑制机制。方法梯度离心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lear cells,PBMCs),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ConA刺激组(ConA组)和人ALR(hALR)干预组(ConA+hALR组)。ConA组和ConA+hALR组分别给予ConA(5μg/mL)和hALR(30μg/mL)处理,对照组不处理。各组作用60 h后,2-对磺酸基苯基-3-(4,5-二甲基噻唑)-5-(3-羧甲氧基苯基)-二氢四唑嗡盐[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inner salt,MTS]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和细胞周期变化,Real-time PCR检测各组FoxP3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各组上清中细胞因子TGF-β1、IL-10浓度。结果 hALR能明显抑制ConA活化的PBMCs的增殖(P<0.01);与ConA组和Control组相比,hALR能显著增加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P<0.01)和FoxP3 mRNA的表达(P<0.01),并且hALR能够解除ConA引起的Treg细胞周期G2/M期的阻滞(P<0.01)。此外,与ConA组和Control组相比,ConA+hALR组上清中TGF-β1和IL-10的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hALR可以通过诱导Treg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促进TGF-β1和IL-10的产生,从而达到免疫抑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2:Th17细胞的重要效应分子 被引量:8
13
作者 庄园 石云 邹全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1-764,共4页
关键词 T淋巴瘤细胞 效应分子 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 细胞介素10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细胞介素22 氨基酸组成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节性寡聚脱氧核苷酸筛选方法的建立、优化和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大利 张雪松 +4 位作者 王华颖 孙然 任继玲 王丽颖 于永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建立一套合理而便捷的实验体系,为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寡聚脱氧核苷酸(ODN)提供筛选方法。方法:利用含有CpG基序的免疫刺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DN)作为刺激物,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细胞的增殖程度和刺... 目的:建立一套合理而便捷的实验体系,为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寡聚脱氧核苷酸(ODN)提供筛选方法。方法:利用含有CpG基序的免疫刺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DN)作为刺激物,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细胞的增殖程度和刺激上清的抗病毒活性作为检测指标,优化各项实验条件,综合评定寡聚脱氧核苷酸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成功建立了由阳性免疫调节性ODNA151抑制CpG ODN诱导的人PBMC增殖及抗病毒活性的筛选方法。结论:免疫调节性ODN筛选方法的成功建立,为下一步研究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ODN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 寡聚脱氧苷酸 CPG ODN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卡介苗有效成分——罗莫肽和CpG-ODN刺激人PBMC分泌细胞因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晓文 王立新 +1 位作者 姚茂银 肖家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2-603,共2页
关键词 BCG 罗莫肽 CPG寡苷酸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Sertoli细胞在异种移植模型中对人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林 尹注增 +5 位作者 胡枫 王璐 朱珉 向莹 陈刚 陈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2-715,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猪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对猪-人异种移植模型中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功能的影响,以探讨Sertoli细胞在诱导异种移植免疫耐受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改良酶消化法获取新生猪睾丸Sertoli细胞,纯化后培养,检...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猪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对猪-人异种移植模型中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功能的影响,以探讨Sertoli细胞在诱导异种移植免疫耐受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改良酶消化法获取新生猪睾丸Sertoli细胞,纯化后培养,检测分离的原代猪Sertoli细胞纯度,并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对猪Sertoli细胞进行形态学测定。采集新鲜人血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将原代猪Sertoli细胞与人PBMCs共同孵育,观察Sertoli细胞对人PBMCs凋亡率的影响,并与人PBMCs自身凋亡率进行比较。在体外,用3H-TdR摄入法检测人PB-MCs的增殖,对照组用刀豆蛋白A(ConA)刺激活化人PBMCs,实验组则将猪原代Sertoli细胞与ConA活化的人PB-MCs共同培养,连续4d检测人PBMCs的增殖变化。结果采用该实验改良法分离的新生猪Sertoli细胞,经检测纯度超过93%。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均可见Sertoli细胞胞体多突起、胞核内多核仁、胞质内多脂滴等典型特征。经Annexin-Ⅴ/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猪Sertoli细胞可诱导人PBMCs凋亡率升高(8.92±1.75)%,高于人PBMCs的自身凋亡率(3.09±0.75)%(P<0.01)。并且猪Sertoli细胞能够延迟ConA刺激的人PBMCs体外增殖峰的出现(对照组增殖峰在第2天出现,实验组增殖峰在第3天出现),但是两组增殖峰峰值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该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猪Sertoli细胞。在猪-人异种移植体外实验中,新生猪Sertoli细胞能够诱导人PBMCs凋亡,并且能够延迟ConA活化的人PBMCs增殖反应,对人PBMCs的活化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猪睾丸支持细胞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以病毒作为刺激剂的抑制性寡聚脱氧核苷酸筛选方法的建立
17
作者 孙然 胡大利 +5 位作者 杨光 王学菊 孙陆果 常雅萍 王丽颖 于永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3-736,共4页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的寡聚脱氧核苷酸(ODN)对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新型ODN提供筛选平台。方法:将热灭活的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和流感病毒PR8株(PR8-Flu)作为刺激物,同时以已知的免疫抑制性ODNIRS...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的寡聚脱氧核苷酸(ODN)对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新型ODN提供筛选平台。方法:将热灭活的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和流感病毒PR8株(PR8-Flu)作为刺激物,同时以已知的免疫抑制性ODNIRS954作为抑制物,用生物学检测方法分析病毒与ODN共同作用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的抗病毒活性,并优化各项实验条件。结果:IRS954能显著抑制HSV-1和PR8-Flu诱导的人PBMC的抗病毒活性。在该实验条件下,自行设计的ODN显示出不同的免疫抑制活性。结论:具有一定序列特点的ODN能够抑制由DNA或RNA病毒诱导的人体抗病毒免疫,该实验方法为研究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ODN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聚脱氧苷酸 人单纯疱疹病毒 流感病毒 免疫抑制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调节性寡聚脱氧核苷酸的序列设计和筛选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雪松 胡大利 +4 位作者 孙然 杨光 王华颖 王丽颖 于永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性寡聚脱氧核苷酸(ODN)设计原则和筛选方法,为研究和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ODN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含有CpG基序的免疫刺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DN)作为刺激物,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作为研究对象,以3H-TdR掺入法...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性寡聚脱氧核苷酸(ODN)设计原则和筛选方法,为研究和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ODN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含有CpG基序的免疫刺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DN)作为刺激物,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作为研究对象,以3H-TdR掺入法检测CpG ODN诱导的细胞增殖水平,对自行设计的ODN的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筛选分析。结果:通过对两批免疫调节性ODN的设计和筛选,得到具有较强免疫抑制活性的ODN 667B,与CpG BW006组相比,其抑制率达到66.3%(P<0.01),并具有浓度相关性。结论:总结出免疫调节性ODN的设计原则,同时证明筛选方法可以用于免疫调节性ODN的筛选,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ODN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 寡聚脱氧苷酸 CPG ODN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异种移植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帅华洲 程辉 +3 位作者 陈锐憬 杨琼梅 曾云 史明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7-274,共8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AMSC)对异种移植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的作用。方法:应用NPG(NOD-Prkdc^scid Il2rg^null,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AMSC)对异种移植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的作用。方法:应用NPG(NOD-Prkdc^scid Il2rg^null,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NC),建立异种移植的aGVHD模型。实验组小鼠分为PBMNC输注组和PBMNC+AMSC共输注组,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生存期、aGVHD表现、体重及血象变化,应用HE染色观察aGVHD靶器官(肺、肝脏、脾脏、小肠)的病理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T细胞在小鼠外周血、组织及器官中的植入水平。结果:PBMNC+AMSC共输注组小鼠的aGVHD表现(倦怠、弓背、耸毛、体重减轻等)及靶器官(肺、肝脏、脾脏、肠)的病理损伤均轻于PBMNC输注组小鼠,且PBMNC+AMSC共输注明显降低了小鼠体内人源T淋巴细胞(CD3^+、CD45^+)植入比例,提高了CD4^+/CD8^+比值。结论:输注人源AMSC能够明显减轻小鼠异种移植的aGVHD表现,改善受体靶器官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异种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阀控式微米按需液滴喷射过程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志海 王梦 +4 位作者 王璨 王飞 聂志雄 陈曦 桂晋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1-637,共7页
为了提高气动阀控式微液滴产生装置打印过程中的细胞活性,利用自建气动阀控式微米按需液滴(drop-on-demand,DOD)产生装置,在10~70Hz微液滴产生频率下对2种人体活细胞做喷射实验.2种细胞分别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s,直径10~15μm)... 为了提高气动阀控式微液滴产生装置打印过程中的细胞活性,利用自建气动阀控式微米按需液滴(drop-on-demand,DOD)产生装置,在10~70Hz微液滴产生频率下对2种人体活细胞做喷射实验.2种细胞分别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s,直径10~15μm)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s,直径50~70μm).该喷射装置的喷嘴直径为100μm,微液滴直径180~200μm.实验中,将未经喷射细胞悬液记为对照组,每种频率下向加有磷酸盐缓冲液的样品管中喷射大约6000滴细胞液.随后以7-AAD试剂进行荧光抗体染色,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hPBMCs和hBECs喷射后的细胞相对成活率分别为0.991±0.009和0.996±0.014.经分析,喷射频率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气动阀控式打印后的细胞活性较高,归因于打印的细胞悬液黏度较低,细胞喷射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应力较小.气动阀控微液滴产生技术有望应用在生物细胞打印领域,并为实现体外构建组织器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按需液滴喷射 细胞活性 喷射频率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