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格列汀激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小雪 周政 +1 位作者 李启期 姜丹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PDLSCs,用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后续西格列汀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PDLSCs,用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后续西格列汀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S刺激诱导24 h建立hPDLSCs炎症模型并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西格列汀低浓度组(0.5μmol/L)、西格列汀中浓度组(1μmol/L)、西格列汀高浓度组(2μmol/L)、西格列汀高浓度+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通路抑制剂(AMD3100)组(2μmol/L+10μg/mL)。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培养24、48、72 h后的hPDLSCs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72 h后hPDLSCs凋亡情况;诱导成骨分化21 d后茜素红染色检测hPDLSCs成骨分化能力,试剂盒测定hPDLSCs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hPDLSCs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PDLSCs中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及SDF-1和CXC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PDLSCs中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hPDLSCs增殖活性、矿化结节数量、染色强度、ALP活性和RUNX2、OCN、OPN mRNA及SDF-1、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西格列汀低、中、高浓度组hPDLSCs增殖活性、矿化结节数量、染色强度、ALP活性和RUNX2、OCN、OPN mRNA及SDF-1、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依次降低(P<0.05);AMD3100可部分逆转高浓度西格列汀对LPS诱导的hPDLSCs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能通过激活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抑制hPDLSCs凋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脂多糖 人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细胞衍生因子-1 CXC趋化因子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对大鼠脑梗死后远隔部位细胞增殖和血管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凌莉 张素平 +4 位作者 吉章阁 黄惠鸿 何锐 王慕真 邓婉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侧脑室注入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alpha,SDF-1α)对大鼠脑梗死后远离梗死灶的同侧丘脑细胞增殖和血管再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6只脑梗死大鼠随机分为SDF-1α治疗组、溶剂... 目的观察连续性侧脑室注入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alpha,SDF-1α)对大鼠脑梗死后远离梗死灶的同侧丘脑细胞增殖和血管再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6只脑梗死大鼠随机分为SDF-1α治疗组、溶剂对照组和SDF-1α+CXCR4拮抗剂组,每组12只。所有大鼠分别于右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术后第7 d和14 d处死,处死前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以标记新增殖的细胞,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梗死侧丘脑腹后外侧核(ventroposterior nucleus,VPN)内BrdU+细胞数目、血管密度及BrdU+/laminin+细胞数目。结果与溶剂对照组及SDF-1α+CXCR4拮抗剂组相比,SDF-1α治疗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减少(术后7 d:12.3%±0.68%vs.20.6%±1.02%vs.17.2%±0.84%、术后14 d:10.4%±0.90%vs.17.8%±0.77%vs.15.0%±0.86%,P<0.05);梗死侧丘脑VPN内BrdU+细胞表达增加(术后7 d:132.7±9.11 vs.90.5±9.35 vs.96.83±8.01,术后14 d:264.2±11.65 vs.192.2±6.18 vs.207.3±7.53,P<0.05),同时BrdU+/laminin+细胞数目增多(术后7 d:73.3±5.75 vs.50.2±6.27 vs.55.5±6.15、132.3±9.81 vs.67.7±9.44 vs.87.0±7.69,P<0.05)及血管密度增加(术后7d:8.3%±0.79%vs.6.97%±0.73%vs.7.31%±0.75%、术后14 d:13.08%±0.79%vs.10.5%±0.70%vs.11.6%±0.67%,P<0.05)。结论外源性SDF-1α可减少脑梗死大鼠的梗死体积,并促进非缺血的远离梗死灶的同侧丘脑VPN内细胞增殖及血管再生,其作用可能通过SDF-1/CXCR4轴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衍生因子- 脑梗死 远隔部位 细胞增殖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建业 张迎春 +6 位作者 唐俊明 安庆宝 郭凌郧 孔霞 黄永章 郑飞 王家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2,46,共6页
目的探索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快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和制备hSDF-1α重组腺病毒(AdV-EGFP-hSDF-1α,Ad-SDF-1)。采用成年SD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肌梗... 目的探索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快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和制备hSDF-1α重组腺病毒(AdV-EGFP-hSDF-1α,Ad-SDF-1)。采用成年SD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1h,将1×1010PFU AdV-SDF-1分6个点注射到心肌梗死部位及其周边区域。移植后4周测定心脏功能,随后取材、连续冰冻切片,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心肌梗死部位胶原含量的变化以及心室壁厚度的变化。结果AdV-SDF-1组心室壁明显增厚,胶原含量明显减少,心室膨胀程度明显降低,心脏功能改善。结论SDF-1过表达通过抑制心肌梗死部位胶原的合成与沉积,延缓心室重构,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基质细胞源衍生因子-1 腺病毒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及相应受体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在冠状动脉疾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慕仲元 张钲 +2 位作者 白锋 张宏铃 黄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相应受体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CXCR4)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DF-1α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法(FCM)检测42例冠心病患者[1...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相应受体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CXCR4)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DF-1α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法(FCM)检测42例冠心病患者[1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组),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组),15例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组)]及16例正常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浆SDF-1α和其相应受体CXCR4表达水平。同时,分离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DF-1α(终浓度,500ng/ml)干预前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SDF-1α表达在稳定性心绞痛组有升高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SDF-1α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相应受体CXCR4在稳定性心绞痛组表达有升高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CXCR4表达明显升高(P<0.01)。同时,体外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SDF-1α干预后的表达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衍生因子- 血小板因子受体-4 冠状动脉疾病 因表达 促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炎症和正常来源的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林永盛 王丰芝 +1 位作者 雷晓静 何健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9-475,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炎症来源的人牙周膜干细胞(iPDLSCs)和正常来源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比较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于两种来源细胞的成骨分化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原代培养iPDLSCs和hPDLSCs,经有限稀释法纯化,通过流...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炎症来源的人牙周膜干细胞(iPDLSCs)和正常来源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比较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于两种来源细胞的成骨分化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原代培养iPDLSCs和hPDLSCs,经有限稀释法纯化,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干细胞表面标记物检测鉴定后,对其进行成骨诱导;MTT法检测并比较SDF-1对两种来源的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茜素红染色检测SDF-1作用于两种来源的细胞后钙化骨量的表达;碱性磷酸酶法比较SDF-1作用于两者的成骨分化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DF-1作用于两种牙周膜干细胞前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种来源的牙周膜细胞经纯化后均阳性表达干细胞标记物。hPDLSCs较iPDLSCs增殖能力高;两种细胞经SDF-1成骨诱导培养后,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均较诱导前明显上调(P<0.05),SDF-1在50、200ng·mL^-1时分别对iPDLSCs和hPDLSCs细胞成骨分化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正常来源和炎症来源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均具有成骨分化能力,SDF-1可增强两种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衍生因子-1 炎症 人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F-1/CXCR4轴探讨雷公藤多糖诱导胰腺干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贾微 宁志莹 +5 位作者 岑妍慧 刘鑫 杨瑞 李博佳 李森 张宸康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8,I0003-I0006,共8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糖通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轴诱导胰腺干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取新生第4天昆明小鼠的胰腺组织制备原代胰腺干细胞,使用免疫组化法鉴定胰腺干细胞;使用双硫腙(DTZ)染色法鉴定胰岛β细胞...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糖通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轴诱导胰腺干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取新生第4天昆明小鼠的胰腺组织制备原代胰腺干细胞,使用免疫组化法鉴定胰腺干细胞;使用双硫腙(DTZ)染色法鉴定胰岛β细胞;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对各培养时间点细胞进行拍照记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各给药时间点SDF-1释放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SDF-1和CXCR4的相对mRNA表达量;使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检测各组细胞SDF-1和CXCR4蛋白表达量。结果使用免疫组化法鉴定所取细胞Nestin阳性、呈棕黄色;双硫腙(DTZ)染色呈阳性,且给药组细胞阳性染色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对照组细胞SDF-1释放量相对持平,实验组细胞SDF-1释放量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步上升,在第26天达到峰值,随后SDF-1释放量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步下降;qPCR技术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SDF-1和CXCR4的相对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WB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SDF-1和CXCR4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结论雷公藤多糖可以通过SDF-1/CXCR4轴诱导胰腺干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糖 胰腺干细胞 细胞衍生因子-1 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基因转移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一平 唐俊明 +5 位作者 郭凌郧 孔霞 杨建业 陈龙 黄永章 王家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在活体状态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以MSC为实验材料,将纯化的hSDF-1α重组腺病毒100!l加入单个散在分布的MSC培养基中,分别于转染后1,2,3d观察MSC迁移的... 目的初步探索在活体状态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以MSC为实验材料,将纯化的hSDF-1α重组腺病毒100!l加入单个散在分布的MSC培养基中,分别于转染后1,2,3d观察MSC迁移的变化。随后于hSDF-1α重组腺病毒转染MSC后12h,以50"nmol/L渥曼青霉素,10#mol/LLY294002,50$mol/LPD98059,10%mol/LU73122,0.1g/LAMD3100以及50nmol/L维拉帕米等分别处理MSC,观察转染SDF-1的MSC迁移的信号机制。结果转染SDF-1重组腺病毒的MSC呈聚集的集落样生长,渥曼青霉素、LY294002、PD98059、U70312、AMD3100、维拉帕米等处理后,MSC聚集的集落样生长趋势明显降低,尤以U73122、AMD3100对其阻断效应最为显著。结论SDF-1促进了MSC的迁移,其作用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和蛋白激酶C(PKC)等信号分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基质细胞源衍生因子-1 腺病毒 间充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血小板第4因子对体外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黏附特性和趋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桥川 李云涛 +7 位作者 孟恒星 王亚非 万长春 李新 葛薇 李茜 韩俊领 邱录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将纯化的脐血CD34+细胞接种入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FST(FL+SCF+TPO)、FST+SDF-1、FST+PF4或FST+SDF-1+PF4,分别于培... 为了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将纯化的脐血CD34+细胞接种入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FST(FL+SCF+TPO)、FST+SDF-1、FST+PF4或FST+SDF-1+PF4,分别于培养第7、10、14天检测CD34+细胞扩增倍数、集落形成能力、细胞的黏附分子表达、总黏附性、趋化功能。结果表明:①加入SDF-1的实验组CD34+细胞及造血祖细胞集落扩增倍数高于对照组;②加入SDF-1明显上调扩增的CD34+细胞CD49e的表达,加入PF4明显上调扩增的CD34+细胞CD49e、CD54的表达,在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或PF4均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总黏附性;③在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率,但导致CXCR-4的表达和SDF-1诱导迁移率降低;而PF4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CXCR-4的表达和SDF-1诱导迁移率;在扩增体系中同时加入SDF-1和PF4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自发迁移率和SDF-1诱导迁移率。结论:体外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和PF4能够上调部分归巢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保持扩增的CD34+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有利于降低体外扩增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归巢相关功能的不利影响,维持扩增的HSPC的归巢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脐带血 细胞衍生因子-1 血小板第4因子 体外扩增 黏附特性 趋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卢昌均 顿玲露 +4 位作者 刘国成 周哲屹 徐榛 赵世亮 王少洲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通窍活血汤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及通窍活血汤小、中、大剂量组各6只,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通窍活血汤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及通窍活血汤小、中、大剂量组各6只,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造模成功后,通窍活血汤组给予通窍活血汤灌胃,其余组给予纯化水灌胃。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第3,7,14天血清中SDF-1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SDF-1在不同时间点均有表达,第3天明显增加,第7天达高峰,第14天下降[分别为(545.92±21.81),(574.82±26.58),(558.97±24.17)pg·m L-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350.09±9.36),(356.62±10.86),(356.62±9.64)pg·m L-1];通窍活血汤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血清中SDF-1含量[分别为(560.84±32.37),(655.95±14.87),(625.18±14.77)pg·m L-1和(595.07±19.19),(760.39±46.90),(679.26±37.01)pg·m L-1]均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会引起SDF-1含量增加,通窍活血汤可促进SDF-1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损伤 缺血-再灌注 细胞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振峰 王芳 +2 位作者 刘宏光 李洪梅 唐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mRNA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组(n=6)、模型组(n=18)、针康组(n=18)和康复组(n=18)。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模型组、...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mRNA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组(n=6)、模型组(n=18)、针康组(n=18)和康复组(n=18)。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模型组、针康组和康复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术后24 h对针康组进行头穴丛刺结合水迷宫训练干预,康复组仅进行水迷宫训练,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Y-型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反转PCR(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DF-1αmRNA表达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正常对照组、针康组、针康组大鼠学习能力优于模型组(P<0.05),与康复组比较,针康组术后3 d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 d、14 d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康组和康复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康组、康复组SDF-1 mR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康复组相比,针康组SDF-1 mRNA表达较高,术后3 d、7 d显著性差异(P<0.05),14 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康法能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SDF-1αmRNA,这可能是其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康法 学习记忆 细胞衍生因子- MRN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Wistar大鼠视网膜上的生理性表达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源智 袁非 +2 位作者 黎蕾 汪洋 童蓓燕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8-521,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成体大鼠视网膜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的生理性表达情况。方法取正常Wistar成年大鼠视网膜进行抗SDF-1和抗P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结合半定量图像分析;实时定量RT-PCR测定视网膜神经上皮层SDF-1mRNA含量,与内参基因... 目的研究正常成体大鼠视网膜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的生理性表达情况。方法取正常Wistar成年大鼠视网膜进行抗SDF-1和抗P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结合半定量图像分析;实时定量RT-PCR测定视网膜神经上皮层SDF-1mRNA含量,与内参基因βactin比较。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可见SDF-1表达,其阳性结果多位于视网膜内层,视神经无明显染色。PCK在视网膜神经上皮上无明显表达。实时定量RT-PCR证实在健康成体大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存在一定量的SDF-1mRNA。结论正常成年大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存在SDF-1的生理性表达,其生理作用及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细胞衍生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人正常和退变椎间盘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琨 王锋 +5 位作者 吴小涛 洪鑫 王运涛 时睿 蔡峰 王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6-923,共8页
目的:比较人正常和退变椎间盘髓核中央区、髓核与纤维环交界区、纤维环外层、纤维环内层及软骨终板5个相邻部位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表达情况,探讨退变椎间盘SDF-1的表达在上述五个相邻部位是否具有差异。方法:获取20例腰椎间... 目的:比较人正常和退变椎间盘髓核中央区、髓核与纤维环交界区、纤维环外层、纤维环内层及软骨终板5个相邻部位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表达情况,探讨退变椎间盘SDF-1的表达在上述五个相邻部位是否具有差异。方法:获取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L4/5,病理证实为退变椎间盘组织),并纳入退变组;7例急性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椎间盘(L3/4)及3例脊柱侧凸患者的椎间盘(L2/3,病理证实为正常椎间盘组织),纳入正常组。HE染色观察两组椎间盘的组织学结构,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rt-PCR检测椎间盘髓核中央区、髓核与纤维环交界区、纤维环内层、纤维环外层及软骨终板5个部位的SDF-1表达情况及分布,并将退变椎间盘上述5个部位的SDF-1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与供者年龄、椎间盘Thompson分级作相关分析。结果:正常组的上述5个部位SDF-1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420.87±89.93、407.80±100.76、380.02±85.05、342.89±63.76、344.06±88.97;Western-blot灰度比值分别为0.08±0.03、0.08±0.05、0.07±0.04、0.05±0.03、0.05±0.02;rt-PCR灰度比值分别为0.22±0.06、0.22±0.05、0.20±0.04、0.20±0.04、0.20±0.04。退变组上述5个部位SDF-1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7355.13±2271.74、5959.58±2436.23、5397.49±3044.80、1605.44±825.31、361.91±104.22;Western-blot灰度比值分别为0.55±0.29、0.52±0.28、0.42±0.18、0.21±0.12、0.06±0.04;rtPCR灰度比值分别为0.75±0.30、0.71±0.26、0.55±0.22、0.36±0.17、0.22±0.13。退变椎间盘5个部位的SDF-1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且SDF-1表达量髓核中央区>纤维环内层>纤维环外层>软骨终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髓核中央区和髓核与纤维环交界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退变椎间盘上述5个部位的SDF-1表达与椎间盘Thompson分级、年龄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SDF-1广泛表达于退变和正常的椎间盘中,其表达在退变椎间盘中上述5个相邻部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衍生因子-1 椎间盘退变 正常椎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帅南 朱方强 +4 位作者 王莎莉 张波 蒋建新 王正国 黄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α,SDF-1α)的表达规律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背部正中近颈侧皮肤1.5cm×1.5cm的正方形全层缺损伤模型,分别于伤... 目的探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α,SDF-1α)的表达规律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背部正中近颈侧皮肤1.5cm×1.5cm的正方形全层缺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2、3、4、5、7、10、14d获取创缘组织,应用RT-PCR方法检测SDF-1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F-1α的蛋白表达。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创面SDF-1α呈双峰表达,损伤后1d,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表达显著增加(P<0.05),3d表达最低(P<0.05),5d表达达峰值(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创面SDF-1α蛋白也呈双峰表达,峰值分别在伤后2d(P<0.05)和7d(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SDF-1α主要表达在新生表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结论SDF-1α可能参与了皮肤的创伤愈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创伤 创伤愈合 细胞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丽丽 陈言汤 +1 位作者 牛扶幼 刘林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病理性瘢痕、16例正常皮肤及16例非病理性瘢痕...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病理性瘢痕、16例正常皮肤及16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中MMP-1、TIMP-1、PDGF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MMP-1、TIMP-1、PDGF阳性表达率及PCNA指数均高于非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均<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IMP-1与PDGF、MMP-1、PCNA及PDGF与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与MMP-1、TIMP-1、PDGF及PCNA相互作用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金属蛋白酶-1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血小板性生长因子 增殖 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趋化因子CXC受体4诱导内皮祖细胞血管新生促进脑卒中的神经康复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丹 张娟 +2 位作者 王洪涛 刘行高 郭远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07-2413,共7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趋化因子CXC受体4(SDF-1α/CXCR4)诱导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新生在脑卒中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分析EPCs对氧糖剥夺(OGD)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凋亡、SDF-1α水平的影...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趋化因子CXC受体4(SDF-1α/CXCR4)诱导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新生在脑卒中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分析EPCs对氧糖剥夺(OGD)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凋亡、SDF-1α水平的影响。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采用EPCs、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预处理EPCs(HBMECs-pEPCs)或AMD3100(CXCR4拮抗剂)进行治疗。在第6周时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和第7周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脑皮层血管生成情况。结果EPCs处理降低OGD诱导的HBMECs凋亡率(P<0.05),并增加血管环数(P<0.05)。OGD-HBMECs诱导EPCs中SDF-1α表达增加(P<0.05)。CXCR4基因敲除减轻了EPCs对OGD-HBMECs的抗凋亡作用(P<0.05)。MCAO大鼠在建模后第4天时大脑皮层中EPCs、Claudin5阳性血管数量和SDF-1α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EPCs治疗相比,HBMECs-pEPCs治疗能显著增加大鼠MCAO模型的血管密度(P<0.05),并改善学习记忆障碍,而AMD3100逆转了HBMECs-pEPCs的治疗作用。结论HBMECs-pEPCs通过SDF-1α/CXCR4轴有效地促进大鼠MCAO模型神经血管重塑和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大脑中动脉闭塞 神经血管 细胞衍生因子- 趋化因子CXC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视网膜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栋超 毕永延 +3 位作者 冯东福 陈二涛 楚胜华 汪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24-1427,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视网膜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表达变化。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于损伤后1、2、3、5、7、10、14d收集视网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损伤组(n=28)、假手术组(... 目的研究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视网膜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表达变化。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于损伤后1、2、3、5、7、10、14d收集视网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损伤组(n=28)、假手术组(n=28)和正常对照组(n=12)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SDF-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视神经损伤后各时间点,损伤组视网膜组织中SD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均在损伤后第5天出现峰值。伤后14d,损伤组视网膜组织中SDF-1α蛋白及mRNA仍维持在高表达状态。结论视神经部分损伤后SDF-1α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出现上调,并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视网膜 细胞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巍 曹海利 +2 位作者 白彬 郑尚飞 徐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机制和疗效。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30只,制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髓心减压+生理盐水治疗组;C组为髓心减压+SDF-1治疗组。各组动物均于治疗后8周处...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机制和疗效。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30只,制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髓心减压+生理盐水治疗组;C组为髓心减压+SDF-1治疗组。各组动物均于治疗后8周处死,处死后分别进行股骨头骨密度测定及组织病理观察。结果SDF-1治疗后8周,骨密度明显增高,病理组织学表现血管数目增多,空骨陷窝减少。SDF-1治疗后显示股骨头修复效果明显。结论髓芯减压SDF-1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明显,具有较广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 细胞衍生因子-1 髓芯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对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CXCR-4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安华 雷闽湘 +2 位作者 张朝云 徐寒松 谢晓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对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bo-vine 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RVEC)表达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4(chemotaxis cytokine receptor-4,CXCR-4)和...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对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bo-vine 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RVEC)表达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4(chemotaxis cytokine receptor-4,CXCR-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探讨SDF-1α对BRVEC作用的机制。方法取第3-7代选择性培养的BRVEC悬液接种于12孔培养板,常规培养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糖和不同浓度的SDF-1α及糖+SDF-1α干预,收集上清液ELISA检测VEGF的表达,收集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CXCR-4的表达。结果正常浓度葡萄糖(5.6 mmol.L-1)对BRVEC表达VEGF和CXCR-4均无影响,高糖(25.0 mmol.L-1)增强BRVEC表达CXCR-4和VEGF,并呈时间依赖性。SDF-1α促进BRVEC表达VEGF和CXCR-4,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SDF-1α的作用在100μg.L-1达高峰,CXCR-4表达增加水平较VEGF明显。高糖联合SDF-1α培养时VEGF和CXCR-4的表达在48 h达高峰,分别为(230.17±19.74)ng.L-1、(0.96±0.12)ng.L-1,均显著高于SDF-1α单独培养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糖+SDF-1α干预时,二者协同促进BRVEC表达VEGF和CXCR-4,且CXCR-4表达增加水平较VEGF明显。结论高糖和SDF-1α均能刺激BRVEC表达CXCR-4和VEGF,并且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衍生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龈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其趋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令倩 杨丕山 葛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目的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受体CXCR4在人牙龈干细胞(GMSCs)上的表达及SDF-1对人GMSCs的趋化效应。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分离并培养人GMSCs,检测其表面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测试其克隆形成率及多向分化能力,利用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受体CXCR4在人牙龈干细胞(GMSCs)上的表达及SDF-1对人GMSCs的趋化效应。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分离并培养人GMSCs,检测其表面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测试其克隆形成率及多向分化能力,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人GMSCs上SDF-1受体CXCR4的表达,用Transwell细胞培养室检测不同质量浓度SDF-1对人GMSCs的趋化反应,光镜下计数迁移至滤膜下侧面的不同视野的细胞数。结果人GMSCs具有较高的自我更新能力,在体外呈克隆状生长,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73、CD90、CD105和CD166,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34和CD45的表达为阴性。体外诱导培养的人GMSCs能够向成骨细胞及成脂细胞分化,其克隆形成率为21.4%±2.8%。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人GMSCs表达SDF-1受体CXCR4。SDF-1的质量浓度为100、200 ng·m L-1时,Transwell细胞培养室中迁移的细胞数目(每高倍视野分别为189.3±4.4和164.6±4.9)显著多于空白对照组(每高倍视野47.8±2.5)(P<0.01);使用CXCR4中和抗体处理后,人GMSCs的迁移效应明显受到抑制(每高倍视野降低为29.0±2.4,P<0.01)。结论人GMSCs表达趋化因子SDF-1受体CXCR4,SDF-1对人GMSCs有趋化效应,这种趋化效应可能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CXCR4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衍生因子-1 牙龈干细胞 趋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轴介导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子付 赵瑞 刘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540-545,共6页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能够参与血管损伤修复,给再生医学治疗带来了希望。Asahara等^[1]从人类外周血中分离出内皮前体细胞,发现这种细胞参与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多项研究证实,EPCs通过分化成新生内皮...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能够参与血管损伤修复,给再生医学治疗带来了希望。Asahara等^[1]从人类外周血中分离出内皮前体细胞,发现这种细胞参与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多项研究证实,EPCs通过分化成新生内皮细胞替代损伤的血管内皮,参与血管损伤修复怛^[2-3].EPCs参与血管损伤修复过程涉及EPCs动员、迁移、分化等一系列过程,期间多种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调节此过程,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一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 receptor4,CXCR4)。笔者结合SDF-1与CXCR4作用构成的SDF-1/CXCR4轴以及CXCR4阻断剂等对血管损伤修复的影响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CXCR4 血管损伤 内皮祖细胞 细胞衍生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