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丹 舒晓波 +1 位作者 尧波 曹庆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7-162,共6页
综合运用样带、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1997—2010年江西省县域单元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形成机理。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呈较明显的圈层分布;全省大部分县域为余粮区,过半数的县域人均粮食... 综合运用样带、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1997—2010年江西省县域单元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形成机理。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呈较明显的圈层分布;全省大部分县域为余粮区,过半数的县域人均粮食有所提高,主要集中于赣中平原和赣北鄱阳湖周边地区。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的空间格局主要受199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与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仍对农业生产地理基础表现出较大的依赖,粮食政策、市场价格等对区域粮食生产亦有一定影响。样带趋势分析显示14年来全省县域人均粮食的东西向变化较南北向大;样带地理探测分析则有助于深入认识不同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县域人均粮食驱动机制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粮食占有 样带 时空格局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格局演化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玉 刘彦随 郭丽英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应用G 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环渤海地区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自相关特征明显,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趋势增强;人均粮食增长更多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地... 应用G 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环渤海地区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自相关特征明显,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趋势增强;人均粮食增长更多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地理集中趋势不明显;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以上升为主,增长类型以总产低、快速增长型为主,粮食生产重心逐步向平原区集中,辽中和鲁西地区的粮食生产功能日益凸显,生态脆弱区和快速城镇化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明显下降。最后,通过空间计量经济模型SLM和SEM的回归分析,探讨了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粮食占有 空间格局 空间自相关 环渤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华娟 涂建军 杨爱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28,32,共5页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对我国1980-2008年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差异进行分析,以揭示我国粮食空间分布的差异、特征及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各省份变化幅度各异;人均粮食占...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对我国1980-2008年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差异进行分析,以揭示我国粮食空间分布的差异、特征及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各省份变化幅度各异;人均粮食占有量的Moran’s I指数平均值为0.31,表明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格局;Moran散点图反应出位于HH与LL象限的区域数量多于HL与LL象限数量,表明人均粮食占有量局部空间集聚效果显著;LISA集聚图显示,部分区域集聚特征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粮食占有 空间自相关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5-209,213,共6页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被我国各界所关注,人均粮食占有量是粮食安全度的重要体现。为了明确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根据1997—201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及引起其变化的各类驱动力数据,利用TFPW-MK趋势检验法和基于PLS的STIRPAT模型,定量研究了近1...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被我国各界所关注,人均粮食占有量是粮食安全度的重要体现。为了明确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根据1997—201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及引起其变化的各类驱动力数据,利用TFPW-MK趋势检验法和基于PLS的STIRPAT模型,定量研究了近14年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各驱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看,1997—2003年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减少,2003—201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逐年增长,整体呈增加趋势;从空间尺度看,61%的地区近14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内蒙古趋势斜率最大,河北趋势斜率最小。39%的地区近14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呈下降趋势,其中上海趋势斜率绝对值最大,四川趋势斜率绝对值最小;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负驱动力中一产就业人员影响最大,正驱动力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影响最大。我国粮食安全整体呈良性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粮食占有 时空变化 驱动力 TFPW—MK检验法 STIRPAT模型 PLS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来我国人口、耕地、粮食和人均占有量的变化
5
作者 《会计之友》 1985年第3期10-,共1页
1952年,全国人口为5.7482亿,耕地面积16.1878亿亩,粮食总产量为3,278亿斤,人均耕地2.82亩,人均占有粮食570斤,亩产176斤。 1957年,全国人口为6.4653亿,耕地面积16.7745亿亩,粮食总产量3901亿斤,人均耕地2.59亩,人均占有粮食603斤,亩产19... 1952年,全国人口为5.7482亿,耕地面积16.1878亿亩,粮食总产量为3,278亿斤,人均耕地2.82亩,人均占有粮食570斤,亩产176斤。 1957年,全国人口为6.4653亿,耕地面积16.7745亿亩,粮食总产量3901亿斤,人均耕地2.59亩,人均占有粮食603斤,亩产195斤。 1960年,全国人口为6.7295亿,耕地面积15.4355亿亩,粮食总产量3200亿斤,人均耕地2.29亩,人均占有粮食476斤,亩产175斤。 1965年,全国人口为7.2538亿,耕地面积15.5391亿亩,粮食总产量3891亿斤,人均耕地2.14亩,人均占有粮食536斤,亩产217斤。 1970年,总人口为8.2542亿,耕地面积15.17亿亩,粮食总产4799亿斤,人均耕地1.84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占有粮食 粮食总产量 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甘肃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钰珏 王化俊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年第21期3-4,共2页
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在经济转型期,甘肃省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分析了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三个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发现,影响甘肃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最关键的因素是粮食单产,其次是粮食播种... 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在经济转型期,甘肃省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分析了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三个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发现,影响甘肃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最关键的因素是粮食单产,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而人口数量问题对甘肃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影响最轻。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解决甘肃省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人均粮食占有 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均粮食变化的地理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柏林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8-244,共7页
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反映粮食供给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阶段和地理特征,并探讨了其与粮食增产的关系,对因地制宜调控人粮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人均粮食占有 变化 分布 粮食 中国 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提升路径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禹尧 闫文义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3期12-13,共2页
2004年以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了二十连丰。近年来,粮食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稳居全国第一。2023年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513.13公斤,是全国平均值486.01公斤的5.17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 2004年以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了二十连丰。近年来,粮食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稳居全国第一。2023年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513.13公斤,是全国平均值486.01公斤的5.17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稳步提升。“十三五”以来(2016年至2023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产量从1480.76亿斤增长到1557.64亿斤,但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例从11.57%下降到1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粮食占有 粮食产量 调出量 粮食作物产量 提升路径 国家粮食安全 全国平均值 分析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来源国家变化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翠玲 闫文义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3期18-20,共3页
一、进口粮食来源国家变化1、2021年-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数量屡创新高。2021年进口粮食16464万吨,占国内粮食产量的24.1%。2022年进口粮食14687万吨,占国内粮食产量的21.4%。2023年进口粮食16196万吨,占国内粮食产量的23.3%,人均进口粮... 一、进口粮食来源国家变化1、2021年-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数量屡创新高。2021年进口粮食16464万吨,占国内粮食产量的24.1%。2022年进口粮食14687万吨,占国内粮食产量的21.4%。2023年进口粮食16196万吨,占国内粮食产量的23.3%,人均进口粮食115公斤,人均国产粮食493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608公斤,创历史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粮食 人均粮食占有 粮食产量 历史新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粮食产销现状及前景预测
10
作者 余晓明 潘玉珍 《农村科技》 1994年第9期7-9,共3页
1983年新疆实现粮食自给后,并连续十年生产量超过社会消费量,粮食库存连年增加。根据新疆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粮食生产的发展目标应当是确保自给并略有盈余,不断改良品种,合理调整粮食作物结构。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充... 1983年新疆实现粮食自给后,并连续十年生产量超过社会消费量,粮食库存连年增加。根据新疆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粮食生产的发展目标应当是确保自给并略有盈余,不断改良品种,合理调整粮食作物结构。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区的优势,大力发展棉花、甜菜和瓜果等作物,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快速地发展,加快我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新疆粮食产销现状(一)粮食生产情况新疆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省区,发展粮食生产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1992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730.26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 4%.粮食总产706.27万吨,每公顷4082公斤。自1978年以来,新疆农牧业已连年丰收。粮食产量1982年突破400万吨大关,1986年突破500万吨,1988年突破600万吨大关,1992年突破700万吨大关,十年内连续跃上了四个新台阶。粮食的播种面积1978年2310.71干公顷,1982年下降为2024.51千公顷,1986年下降为1800.00千公顷,1988年下降为1784.63千公顷,1992年下降为1730.26千公顷,降至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销 播种面积 粮食生产 粮食自给 粮食产量 粮食库存 年生产量 特殊地理位置 人均占有粮食 作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落细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任务--专家解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二○二四—二○二七年)》
11
作者 刘志强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2期7-8,共2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细化部署今后一段时间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如何认识《规划》的重要意义?如何抓好落实?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实现开局好、起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细化部署今后一段时间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如何认识《规划》的重要意义?如何抓好落实?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实现开局好、起步稳、基础牢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乡村振兴实现开局好、起步稳、基础牢。”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介绍--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45亿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人均粮食占有 国家发展改革委 粮食总产量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历史性变革 振兴规划 高标准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发展粮食策略刍议
12
作者 施能浦 《福建稻麦科技》 1990年第4期4-8,共5页
福建人多地少(1989年2896万人,人均0.64亩),人增地减(解放以来人口增1708多万人,增长1.4倍;与1956年最高耕地面积2231.9万亩比,耕地减少374万亩,下降17%),常年缺粮(15亿公斤左右),粮食问题更为严峻。“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期... 福建人多地少(1989年2896万人,人均0.64亩),人增地减(解放以来人口增1708多万人,增长1.4倍;与1956年最高耕地面积2231.9万亩比,耕地减少374万亩,下降17%),常年缺粮(15亿公斤左右),粮食问题更为严峻。“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福建粮食能否再上两个台阶,分别达到100亿公斤和110亿公斤,取决于对粮食问题的重新认识、结构的调整、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步以及投入的增加。本文仅就重新认识粮食生产三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问题 粮食生产 三元结构 水稻播种面积 商品粮生产基地 种植面积 增产潜力 福建人 粮食政策 人均占有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溢出与粮食安全——基于1999-2008年29个省区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晓霞 孙治宇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3,共6页
本文基于29个省区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1999-2008、1999-2004、2005-2008三个时段的农业FDI对我国粮食供求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业FDI和粮食总产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前者对后者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推动作用逐渐减小... 本文基于29个省区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1999-2008、1999-2004、2005-2008三个时段的农业FDI对我国粮食供求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业FDI和粮食总产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前者对后者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推动作用逐渐减小;东部农业FDI与人均粮食占有量呈反向匹配格局,即随着农业FDI的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有所下降。最后,本文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FDI 空间溢出 粮食安全 人均粮食占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小星 延军平 闫军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75-178,共4页
针对榆林市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从而出现的耕地资源利用问题以及粮食安全问题,本文选取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榆林市为研究区域,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榆林市1990~2007年耕地与粮... 针对榆林市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从而出现的耕地资源利用问题以及粮食安全问题,本文选取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榆林市为研究区域,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榆林市1990~2007年耕地与粮食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榆林市耕地面积变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90~1998年,处于稳定状态,平均在64万 hm2左右;1999~2002年,耕地面积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较大;2003~2007年,耕地面积处于新一轮的稳定期,平均稳定在51.5万 hm2.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人均粮食占有量在波动中上升;榆林市耕地压力指数处于波动中变化,但总体趋势一直大于临界值1,耕地压力很大,粮食问题处于不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市 耕地变化 人均粮食占有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产业比重 粮食问题 稳定状态 耕地面积变化 不安全状态 总体趋势 资源利用 指数模型 下降幅度 动态变化 第一产业 波动 比重下降 安全问题 稳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粮食优势发展食品与饲料工业
15
作者 李荣和 《工业技术经济》 1985年第1期5-7,共3页
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赵紫阳总理讲:翻两番,最低要有一番靠技术进步。怎样把中央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同我省实际情况相结合,如何依靠技术进步翻一番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大事。工业翻番的技术途... 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赵紫阳总理讲:翻两番,最低要有一番靠技术进步。怎样把中央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同我省实际情况相结合,如何依靠技术进步翻一番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大事。工业翻番的技术途径较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工业 技术进步 赵紫阳 十二次 配合饲料 饼粕 人均占有粮食 人均占有耕地 世界人口 增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粮食宏观调控的若干问题
16
作者 杨锦堂 《理论月刊》 CSSCI 1993年第9期31-32,共2页
我国逐步放开粮食购销价格,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是解放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重大改革。粮食企业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提高粮食经营管理水平,担负起国家粮食购销重任,发挥搞活粮食经营,平衡社会粮食供求的主渠... 我国逐步放开粮食购销价格,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是解放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重大改革。粮食企业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提高粮食经营管理水平,担负起国家粮食购销重任,发挥搞活粮食经营,平衡社会粮食供求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问题。一、粮食流通体制改变了,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与特殊商品性质没有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宏观调控 粮食经营 粮食流通体制 粮食供求 粮食企业 粮食生产 粮食产量 粮食品种 粮食需求 人均占有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益严峻的越南粮食形势
17
作者 周在群 《国际展望》 1988年第15期22-23,共2页
最近一段时期,越南外交部和农业部官员多次约见各国驻河内外交使节和国际组织驻越代表,呼吁国际社会提供紧急粮食救济,帮助越南缓解日趋严重的粮荒。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越南北方各省出现粮荒。据越南报纸透露,目前“有几十万家庭吃不饱”... 最近一段时期,越南外交部和农业部官员多次约见各国驻河内外交使节和国际组织驻越代表,呼吁国际社会提供紧急粮食救济,帮助越南缓解日趋严重的粮荒。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越南北方各省出现粮荒。据越南报纸透露,目前“有几十万家庭吃不饱”,只能喝粥度日。许多城镇企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学校缺米下锅。河内等大城市居民由国家定量配给的口粮常告断档,有的地方一拖就是三四个月之久。自由市场上粮价由原来的200盾涨至700多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形势 大城市居民 农业部官员 越南北方 粮食生产 粮食产量 人均占有粮食 粮食自给 三四 企事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不可忽视粮食生产
18
作者 张伦元 《商业经济研究》 1986年第1期32-34,25,共4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七五”期间,切不可丝毫忽视粮食生产。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继续保持粮食的稳定增产。适宜种粮食的地方一定要把粮食种好,这一重要任务的提出,对于统一全党对...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七五”期间,切不可丝毫忽视粮食生产。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继续保持粮食的稳定增产。适宜种粮食的地方一定要把粮食种好,这一重要任务的提出,对于统一全党对粮食问题的认识,继续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巩固发展当前的大好形势,保证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问题 粮食形势 粮食商品率 适宜种 人均占有粮食 粮食产量 粮食转化 粮食消费量 进口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
19
作者 朱文连 黄云相 《商业经济研究》 1986年第2期17-19,共3页
粮食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是党和国家在农村生产迅速向商品经济转化的一项重大经济政策,是农村经济管理值?和粮食收购制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关键词 合同定购 粮食收购 农村经济管理 粮食生产 粮食品种 人均占有粮食 粮食自给 粮食产量 粮食质量 花生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影响粮食消费因素的分析
20
作者 江授南 《商业经济研究》 1987年第5期15-16,共2页
粮食消费是以粮食资源为基础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相互协调。
关键词 粮食消费 粮食生产 粮食资源 粮食产量 粮食供给 辩证统一 人均占有粮食 人均占有耕地 粮食流通 农业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