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与多级匹配机制的港区人员轨迹提取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信强 王美琳 +3 位作者 李朝锋 杨洋 梅骁峻 周亚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9,共10页
针对港口环境空间布局复杂,集装箱堆场、起重机械、装卸运输设备等复杂背景干扰下港区工作人员难以被准确跟踪的问题,本文面向港口监控视频提出一种基于Faster-RCNN(Faster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检测算法和改进Deep SO... 针对港口环境空间布局复杂,集装箱堆场、起重机械、装卸运输设备等复杂背景干扰下港区工作人员难以被准确跟踪的问题,本文面向港口监控视频提出一种基于Faster-RCNN(Faster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检测算法和改进Deep SORT(Deep Simple Online and Realtime Tracking)跟踪算法的港区工作人员轨迹提取框架(FRIMDS)。本框架加入自适应高斯降噪和直方图均衡化算法,融合图像增强技术和行人重识别网络(Person Re-identification,ReID)提取港航图像特征信息,以提高港区工作人员轨迹提取的快速性和准确度。通过前置特征提取网络、候选区域建议网络、感兴趣区域池化和全连接层联合输出港区工作人员图像序列检测结果,采用级联匹配和匈牙利算法匹配港区工作人员位置信息,最后利用卡尔曼滤波预测得到港区工作人员运动轨迹。结果显示,本文所提方法在各典型港口场景中面对不同光照变化、低能见度、阴影干扰等挑战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E_(IDF1)、E_(IDR)、E_(RCLL)、E_(MOTA)指标平均值分别为98%、97%、97%、95%。结论表明,本文提出的FRIMDS框架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可为自动化码头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自动化码头 Faster-RCNN算法 Deep SORT跟踪算法 港区工作人员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压力预测下人员安全保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婧 李冰 +2 位作者 张科学 高丽铄 张立志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9-390,共12页
工作面区域液压支架压力变化会导致支架关联区域安全态势发生变化,提前预测支架压力值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相应的事故发生。聚焦煤矿工作面支架下的人员安全问题,根据支架压力和人员轨迹的预测结果,提前对移动轨迹可能经过危险支... 工作面区域液压支架压力变化会导致支架关联区域安全态势发生变化,提前预测支架压力值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相应的事故发生。聚焦煤矿工作面支架下的人员安全问题,根据支架压力和人员轨迹的预测结果,提前对移动轨迹可能经过危险支架位置的人员进行提醒,提高对工作面区域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水平。首先,提出了基于AMG-TSMixer支架群组的压力值预测方法,通过AMG算法充分挖掘同一工作面不同支架的时空关系,利用TSMixer来预测支架群组的压力值,结合矿方现有的矿压监测预警系统和方法,对支架所处区域的安全状态进行超前分析;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GRU-Transformer网络的人员轨迹预测方法,通过GRU网络对时空特征进行捕捉,从而增强Transformer模型的记忆能力,把人员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更详细的挖掘。通过人员轨迹和支架安全区域的分析判断结果,给人员安全保障提供未来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MG-TSMixer方法在RMSE和MAPE两项指标上相比于同类代表性方法提升了5.9%,10.7%;GRU-Transformer方法在ADE和FDE两项指标上相比于同类代表性方法提升了14%和19%。支架群组的压力值预测和人员轨迹预测方法相互结合,不仅能有效预测出支架群组的压力值,还能预测出更真实的人员运动轨迹,对煤矿综采工作面上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压力预测 人员轨迹预测 人员安全 GRU-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S信号和CNN分类算法的人员运动轨迹监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董旭日 冯晅 +5 位作者 刘财 田有 李静 王天琪 王鑫 衣文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4-1015,共12页
人员运动轨迹监测目前主要依靠摄像头网络、热成像和雷达系统等方式实现,但这些方法的监测范围有限,且易受到光线、热源、遮挡物和距离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利用分布式声学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识取人... 人员运动轨迹监测目前主要依靠摄像头网络、热成像和雷达系统等方式实现,但这些方法的监测范围有限,且易受到光线、热源、遮挡物和距离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利用分布式声学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识取人员振动信号用于监测人员运动轨迹的新方法,能够不受光线、热源、遮挡物等环境改变的影响,实现长距离连续监测.首先,通过长短时窗比值(STA/LTA)法自动拾取DAS信号,再对拾取的信号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人员运动、重锤和噪声3类信号;然后,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将拾取的3类信号作为CNN数据库输入到网络中学习和训练;最后,通过实际数据测试得到3类信号分类结果.结果表明,分类结果的识别准确率均达到80.00%以上.利用识别得到的信号,通过CNN分类结果可确定人员所在的光纤道,追踪人员位置,输入更新的DAS信号连续识别人员运动信号,监测人员运动轨迹;然后用单位时间内识别人员移动的通道数计算运动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运动轨迹监测 分布式声学传感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窗比值 自动识别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在突发公共事件人员追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利霞 叶春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3-612,共10页
在具有传染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针对人员的行程追踪问题,引入区块链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员轨迹溯源系统,研究如何降低因人员数量多、移动轨迹杂、行动范围广等增加的疾病信息的采集、排查及保密的难度。通过将疾病防... 在具有传染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针对人员的行程追踪问题,引入区块链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员轨迹溯源系统,研究如何降低因人员数量多、移动轨迹杂、行动范围广等增加的疾病信息的采集、排查及保密的难度。通过将疾病防控事件中涉及到的众多主体简化为政府机构(监管方)、企业组织、普通用户三方,实行上链处理;进行后端(智能合约)和前端(web网页)的开发,实现具有分布式记录、信息数据加密、一键轨迹溯源等功能的DAPP(去中心化应用);引入实例进行智能合约测试,成功实现合约内容,说明系统可以对疾控中的人员进行有效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突发公共事件 人员轨迹 追溯 智能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脸识别的税务风险防控系统的研究及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汤燊淼 廉小亲 +1 位作者 张琪琦 陈秀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为解决纳税人在大厅办税的过程中,需要实名办税等问题,设计税务风险防控系统通过在某市办税大厅入口位置部署专用高点动态相机,获取办税人员人脸图像,设计基于Gabor小波、LBPH和PCA降维方法相结合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人脸识别,绘制办税... 为解决纳税人在大厅办税的过程中,需要实名办税等问题,设计税务风险防控系统通过在某市办税大厅入口位置部署专用高点动态相机,获取办税人员人脸图像,设计基于Gabor小波、LBPH和PCA降维方法相结合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人脸识别,绘制办税人员的企业画像并进行风险等级的推送。为了对大厅人员拥挤区域的及时疏导,实现了人员轨迹图和区域热力图的绘制。系统采用B/S架构,现场运行结果表明,通过动态人脸识别技术可实现对虚假办税现象的有效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防控 人脸识别 高点动态抓拍 人员轨迹 热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