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与孕酮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白剑 陈文 +5 位作者 苗兰英 刘鸿 蒋宁 孙宁 林大勇 张冬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8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 HLA-G)与孕酮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先兆流产孕妇77例,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继续妊娠组(45例)和难免流产组...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 HLA-G)与孕酮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先兆流产孕妇77例,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继续妊娠组(45例)和难免流产组(32例)。另随机选取该院同期诊断的正常孕妇2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检测比较3组血清s HLA-G和孕酮水平。结果 3组血清s HLA-G和孕酮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妊娠组和难免流产组血清s HLA-G和孕酮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免流产组血清s HLA-G和孕酮水平均低于继续妊娠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清中s HLAG和孕酮水平过低可能预示妊娠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先兆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天骄 刘雨生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2007年第6期305-308,共4页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为新发现的一类非经典人类白细胞I类抗原,有膜结合型和可溶型两种,主要在母胎界面的绒毛外滋养层细胞上表达,是母体对同种半异体抗原的胎儿免疫应答中的重要耐受分子,其通过与NK细胞以及T细胞的作用而发挥免疫耐...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为新发现的一类非经典人类白细胞I类抗原,有膜结合型和可溶型两种,主要在母胎界面的绒毛外滋养层细胞上表达,是母体对同种半异体抗原的胎儿免疫应答中的重要耐受分子,其通过与NK细胞以及T细胞的作用而发挥免疫耐受的作用。对HLA-G分子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已从母胎免疫耐受领域扩展到肿瘤免疫、抗感染免疫和器官移植免疫等领域。就可溶性sHLA-G的研究现况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抗原g 可溶性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激素、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动态变化在早期先兆流产结局预测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夏小艳 李耀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激素(P)及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动态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就诊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并要求保胎的先兆流产患者为实验对象,治疗...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激素(P)及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动态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就诊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并要求保胎的先兆流产患者为实验对象,治疗过程中自然流产者34例设为流产组,继续妊娠者106例为妊娠组,同期在我院定期常规产检的正常妊娠孕妇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于妊娠第5~10周每周一次定量检测体内血清sHLA-G变化值,化学发光法测定其体内血清β-HCG、P水平。结果三组孕妇孕5~10周血清sHL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与妊娠组孕5~10周血清sHL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妇孕5~10周血清β-HC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妊娠组孕7、8、10周血清β-HC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与妊娠组孕7~10周血β-HC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妇孕5~10周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妊娠组孕7~8周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与妊娠组孕7~10周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LA-G与β-HCG联合孕酮作为先兆流产结局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治疗,sHLA-G在区分孕5、6周的早早孕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 结局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白细胞抗原G、白细胞介素10水平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谢付静 孙红娟 +2 位作者 杨亚培 赵庆兵 李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0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抗原G(HLA-G)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价值。方法选择6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观察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HLA-G、IL-10水平;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抗原G(HLA-G)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价值。方法选择6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观察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HLA-G、IL-10水平;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观察组血浆HLA-G与IL-10的相关性;绘制血浆HLA-G、IL-10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比较其曲线下面积,计算血浆HLA-G、IL-10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效能。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血浆HLA-G水平分别为(32.32±10.87)、(6.55±3.24)U/mL,IL-10水平分别为(94.17±15.52)、(13.31±7.66)pg/mL。观察组血浆HLA-G、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浆HLA-G水平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0.497,P<0.05)。血浆HLA-G、血浆IL-10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1、0.622、0.870。约登指数最大时血浆HLA-G、IL-10水平(截断值)分别为10.6 U/mL、25.7pg/mL,此时血浆HLA-G水平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灵敏度为0.665、特异度为0.703;血浆IL-10水平分别为0.626、0.612,二者联合检测分别为0.851、0.834。二者联合检测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HLA-G、IL-10单项检测(P均<0.05)。结论血浆HLA-G、IL-10水平均可用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白细胞抗原g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与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绍欣 杨丽 +5 位作者 王宏运 董平栓 李转珍 杨旭明 杨喜山 杜来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sCD40L)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AMI患者发病后6~12 h(PCI术前),术后24 h...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sCD40L)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AMI患者发病后6~12 h(PCI术前),术后24 h、48 h、72 h、5 d、7 d、14 d及25例对照组PAPP-A和sCD40L浓度.将AMI组分为3个亚组:死亡组、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血浆PAPP-A[(27.84±6.37)pg/ml比(10.69±2.48)pg/ml,P〈0.01]和sCD40L[(555.40±63.63)ng/L比(343.24±26.35)n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个亚组中,无并发症组血浆PAPP-A及sCD40L术后24 h迅速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5~7 d恢复至正常水平.并发症组及死亡组血浆PAPP-A及sCD40L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且随着并发症持续时间的延长两种炎症因子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死亡组术后持续升高,术后14 d仍然居于很高水平.三组的组间、不同时间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间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PAPP-A与sCD40L浓度明显升高,其峰值延迟甚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病情严重,二者浓度的动态变化对AMI患者PCI术后近期不良心脏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妊娠相关蛋白A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尚书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行肺癌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术中取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G,分析HLA-G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行肺癌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术中取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G,分析HLA-G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HLA-G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肺腺癌组织中HLA-G表达高于鳞癌,N1/N2、Ⅲa/Ⅲb期肺癌组织中HLA-G表达分别高于N0、Ⅰ/Ⅱ期(P均<0.05),不同性别、肿瘤大小的患者肺癌组织中HLA-G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LAG呈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类白细胞抗原g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与妊娠
7
作者 姚凤球 凌斌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2006年第4期202-205,共4页
妊娠期,母体免疫系统通过多种途径对带有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胎儿形成免疫耐受。其中特异性表达在胎盘绒毛外细胞滋养层上(直接连接子宫蜕膜层与母体血液、子宫组织)的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诱导母胎免疫耐受及维持正常妊娠... 妊娠期,母体免疫系统通过多种途径对带有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胎儿形成免疫耐受。其中特异性表达在胎盘绒毛外细胞滋养层上(直接连接子宫蜕膜层与母体血液、子宫组织)的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诱导母胎免疫耐受及维持正常妊娠中发挥重要作用,HLA-G通过多种途径诱导母胎耐受。对HLA-G的结构特点、受体、功能及其表达特点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妊娠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惠 王佳琳 +3 位作者 徐耀 杨雪 王飞 李长忠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2期100-102,共3页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属于非经典的HLAⅠ类分子,是机体内重要的免疫耐受分子。免疫逃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HLA-G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存在异常表达并抑制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HLAG可以通过与NK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下调NK...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属于非经典的HLAⅠ类分子,是机体内重要的免疫耐受分子。免疫逃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HLA-G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存在异常表达并抑制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HLAG可以通过与NK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下调NK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以及其他途径直接或间接抑制NK细胞功能;还可参与调节性T细胞、调节免疫突触功能,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干扰HLA-G以阻断肿瘤的免疫逃逸途径,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免疫逃逸 NK细胞 趋化因子 调节性T细胞 免疫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G与Th1/Th2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浦雯绮 蔡奚梅 陆丽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Th1/Th2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确诊的90例ICP剖宫产引产孕妇娩出的胎盘组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0例因脐带绕颈或...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Th1/Th2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确诊的90例ICP剖宫产引产孕妇娩出的胎盘组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0例因脐带绕颈或胎儿臀位行剖宫产的正常孕妇娩出的胎盘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胎盘组织中HLA-G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检测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TBA、IL-4和TNF-α水平及胎盘组织中HLA-G表达,并分析HLA-G与Th1/Th2细胞因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BA、TNF-α及TNF-α/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胎盘组织中HLA-G阳性表达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CP患者胎盘组织中HLA-G与TNF-α和TNF-α/IL-4呈负相关(r=-0.751,P=0.024;r=-0.235,P=0.000),与IL-4无明显相关性(P=0.305)。TBA与HLA-G呈负相关(r=-0.766,P=0.013),与TNF-α和TNF-α/IL-4呈正相关(r=0.821,P=0.033;r=0.731,P=0.024),与IL-4无明显相关性(P=0.479)。结论 HLA-G下降可能导致ICP患者TNF-α水平升高,使Th1表达处于优势状态,导致Th1/Th2失衡,促使母体对胎儿产生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人类白细胞抗原g 总胆汁酸 白细胞介素-4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杨耀 孙翔 +1 位作者 朱志军 张迎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8期10-13,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sCD40L)在各型冠心病患者及脂质斑块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浓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今后将其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性预测因子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到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40...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sCD40L)在各型冠心病患者及脂质斑块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浓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今后将其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性预测因子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到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诊断结果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同时,选取非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CD40L浓度,分析冠心病不同类型组与对照组间血清sCD40L浓度差异。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脂质含量,分析不同脂质含量患者的血清sCD40L浓度差异。结果 SA组、UA组、AMI组患者血清sCD40L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A组、UA组、AMI组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sCD40L浓度最高,达到(7.03±1.22)mg/L,UA组次之[(3.59±1.09)mg/L]。不同脂质含量患者血清sCD40L浓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7.985,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40L浓度与血管内脂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916,P<0.05),随着脂质含量的增加,血清sCD40L浓度升高。结论血清sCD40L含量与冠心病患病、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生以及血管内脂质含量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冠心病高危人群、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 冠心病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慧娟 杨文 +1 位作者 王要鑫 刘洁云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6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改善ACS患者预后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开封市中心医院的75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改善ACS患者预后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开封市中心医院的75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不良组。比较患者基线资料及血清IMA、sCD40L水平表达,分析血清IMA、sCD40L水平表达与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75例患者中57例预后良好,18例预后不良。不良组血清IMA、sCD40L水平高于良好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ACS患者血清IMA与sCD40L水平呈正相关(r=0.790, 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MA、sCD40L水平高表达是AC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 P<0.05)。结论血清IMA、sCD40L水平与ACS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血清IMA、sCD40L水平高表达会导致ACS患者预后不良,通过持续监测血清IMA、sCD40L水平可预测ACS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检测的价值
12
作者 吕晓丹 彭姗姗 +2 位作者 王萍 王雷 钟艳丹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目的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体水平并分析其在肝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7年1月至2024年4月确诊的33例抗SLA抗体阳性AIH患者及3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抗SLA抗体阴性AIH病例数据。... 目的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体水平并分析其在肝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7年1月至2024年4月确诊的33例抗SLA抗体阳性AIH患者及3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抗SLA抗体阴性AIH病例数据。收集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检测抗SLA抗体(蛋白质印迹法)、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等自身免疫肝病抗体、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分析并比较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参数以及肝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自身免疫肝病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及肝功能指标(AST、ALT、GGT、AL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SLA抗体阳性患者的T-Bil、IgG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值分别为0.017、0.048)。肝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抗SLA阳性组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表现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抗SLA阴性组(χ2=4.243,P<0.05),提示更活跃的免疫反应。结论AIH患者血清抗SLA抗体水平检测有助于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具备辅助诊断及监测病情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可溶性抗原抗体 免疫球蛋白g 肝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妊娠结局孕妇血清孕酮、可溶性HLA-G水平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白剑 陈文 +4 位作者 苗兰英 刘鸿 林大勇 朱萍 张冬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妊娠结局孕妇血清孕酮及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 sHLA-G)水平,探讨二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门诊孕检孕妇110例,将正常妊娠并成功分娩的91例孕妇纳入A组,发生流产或胚胎停止发育者20例纳入B组。采用ELISA法检...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妊娠结局孕妇血清孕酮及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 sHLA-G)水平,探讨二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门诊孕检孕妇110例,将正常妊娠并成功分娩的91例孕妇纳入A组,发生流产或胚胎停止发育者20例纳入B组。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全孕期血清sHLA-G,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孕酮。结果A组孕酮水平随孕周延长而增高;sHLA-G水平在孕4~16周呈逐渐增高趋势,在孕20周时降低,孕24周及之后未检出。 B组孕12周时未检出sHLA-G和孕酮。 B 组孕6、8、10周血清孕酮、sHLA-G 水平均低于A 组( P均<0.05)。结论在正常妊娠过程中,血清孕酮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增高,sHLA-G水平在孕早期逐渐增高,孕中晚期逐渐降低;孕早期孕酮、sHLA-G水平降低可能导致妊娠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抗原g 孕酮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NK细胞及其表面KIR受体的配体HLA-G和HLA-E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乔东艳 于红 +3 位作者 张爱凤 潘宁 付波 翟敬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60-762,共3页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天然杀伤(NK)细胞及其表面KIR受体的配体HLA-G和HLA-E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东南大学附属江阴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60例,包括子痫前期...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天然杀伤(NK)细胞及其表面KIR受体的配体HLA-G和HLA-E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东南大学附属江阴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60例,包括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孕妇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组织NK细胞分布和数量以及NK细胞表面KIR受体的配体HLA-G和HLA-E蛋白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定量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各10例)胎盘组织HLA-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K细胞主要分布在胎盘组织的蜕膜层。子痫前期组NK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HLA-G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两组间HLA-E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痫前期患者母胎界面NK细胞数量异常增高以及HLA-G的表达降低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天然杀伤细胞 KIR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g 人类白细胞抗原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G基因修饰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桂玉 白剑 +1 位作者 苗兰英 林大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修饰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自新生儿胚胎分离培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将对数生长期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PEGFP-N1-HLA-G组、PEGFP-N1组、对照组,前两组分别...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修饰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自新生儿胚胎分离培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将对数生长期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PEGFP-N1-HLA-G组、PEGFP-N1组、对照组,前两组分别转染PEGFP-N1-HLA-G质粒及空载体PEGFP-N1,对照组常规培养,培养20 h时检测HLA-G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提示PEGFP-N1-HLA-G质粒促进HLA-G蛋白表达,转染成功。体外分离健康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并分别与各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分别于培养24、48和72 h时采用MTT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PEGFP-N1-HLA-G组细胞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24、48、72 h时,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和PEGFP-N1组(P均<0.05)。结论 HLA-G基因修饰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抑制CD4^+T淋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g T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汉族可溶性HLA-Ⅰ类抗原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雄鹰 武延隽 +1 位作者 程红兵 秦雄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定量检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Ⅰ(sHLA-Ⅰ),以探讨山西汉族人群的正常参考值。方法:ELISA法检测血清sHLA-Ⅰ类抗原水平。将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和待检血清分别加入包被有特异性sHLA-Ⅰ抗体的酶标板,与生物素化的sHLA-Ⅰ、... 目的:定量检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Ⅰ(sHLA-Ⅰ),以探讨山西汉族人群的正常参考值。方法:ELISA法检测血清sHLA-Ⅰ类抗原水平。将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和待检血清分别加入包被有特异性sHLA-Ⅰ抗体的酶标板,与生物素化的sHLA-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共同孵育,弃上清并用洗涤液洗涤,加底物应用液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以酶标仪450nm测定吸光度值,根据不同浓度标准品显色后测得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测定60例健康山西人的sHLA-Ⅰ含量。结果:ELISA法能够准确检测sHLA-Ⅰ含量,60例健康山西人的sHLA-Ⅰ含量为(382.62±106.68)ng.ml-1。结论:山西汉族人群sHLA-Ⅰ正常值为(382.62±106.68)n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抗原-Ⅰ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感染相关CIN患者血清HLA-E和HLA-G表达与疾病进展及治疗后复发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艳飞 徐春燕 +3 位作者 魏玲 刘勃 于倩 董闯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12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治疗的HPV感染相关CIN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HPV...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12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治疗的HPV感染相关CIN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HPV感染的CIN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LA-E和HLA-G表达水平,分析血清HLA-E和HLA-G表达与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后复发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HLA-E和HLA-G水平分别为(75.59±18.28)pg/mL和(30.20±9.92)n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IN分级Ⅱ/Ⅲ级患者血清HLA-E和HLA-G分别为(83.33±13.90)pg/mL和(34.54±7.18)ng/mL,高于CIN分级Ⅰ级(P<0.05);观察组高危型HPV感染者血清HLA-E和HLA-G分别为(78.82±17.70)pg/mL和(32.23±9.43)ng/mL,高于低危型HPV感染者(P<0.05)。观察组血清HLA-E和HLA-G表达与CIN分级呈正相关(P<0.05)。复发患者治疗后1周血清HLA-E和HLA-G分别为(68.32±8.73)pg/mL和(24.43±5.58)ng/mL,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HPV感染相关CIN患者血清HLA-E和HLA-G表达与CIN分级呈正相关,同时与患者治疗后复发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类白细胞抗原E 人类白细胞抗原g 治疗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胚胎培养液HCG、sHLA-G和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静 于婉莹 +1 位作者 曾彬 韩宝生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胚胎培养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sHLA-G)、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IVF-ET的不孕症患者103例,其中妊娠成功49例(成功组)、...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胚胎培养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sHLA-G)、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IVF-ET的不孕症患者103例,其中妊娠成功49例(成功组)、妊娠失败54例(失败组),取受精第3天胚胎培养液,采用ELISA法检测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收集所有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失败组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均显著低于成功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基础FSH水平下降、基础E2水平下降、无优质胚胎、移植胚胎1个以及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低水平均为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872、0.898、0.904,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P均<0.05)。结论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者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均显著降低;IVF-ET时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妊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 白血病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miR-663、sHLA-G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雪峰 张蝶 张磊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微小RNA-663(miR-663)、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8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R-663的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微小RNA-663(miR-663)、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8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R-663的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的sHLA-G,并分析两者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胃癌组血清miR-663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而sHLA-G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iR-663表达与胃癌发生呈负相关(r=0.922,P<0.01),sHLA-G水平与胃癌发生呈正相关(r=0.997,P<0.01)。胃癌组血清miR-663及sHLA-G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及肿瘤直径无关(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663、sHLA-G诊断胃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855。两者联合应用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8、0.860。结论胃癌患者血清miR-663表达降低、sHLA-G水平升高,且与肿瘤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663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14-ST联合PCT、hs-CRP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牛永山 李芳 虞馥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809-811,921,共4页
目的:探究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leukocyt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 subtype,sCD14-ST)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 目的:探究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leukocyt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 subtype,sCD14-ST)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及研究组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水平,分析其中与儿童出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的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上述血清学指标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异常升高均为儿童出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发现,血清sCD14-ST、PCT和hs-CRP联合检测儿童出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的联合测定在诊断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感染 呼吸道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