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佳韡 冉光泰 +1 位作者 肖世平 吴佳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6,共9页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型、GWR模型等,从时空视角探究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21年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起主导作用;2020~2021年的新冠疫情期间,耦合协调度先明显下降,后缓慢恢复。②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各省市综合评价水平、子系统评价水平得分的上升和恢复速度有明显差异,长江经济带总体向有序协调发展。③推动三系统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总体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其中以入境游客人数为代表的外部动力和以水资源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代表的内部动力对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旅游经济-城镇-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GWR模型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模型的矿-农-城复合区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以山西省平朔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卢元清 白中科 +3 位作者 胡兴定 曹银贵 赵中秋 刘鹤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6-64,共9页
在露天煤矿开采、高速城镇化和土地复垦的三重影响下,矿-农-城复合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发生着变化。本文以山西省平朔矿区及其周边城区为研究对象,以1986年、1996年、2004年和2013年的遥感影像等数据为基础,针对研究... 在露天煤矿开采、高速城镇化和土地复垦的三重影响下,矿-农-城复合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发生着变化。本文以山西省平朔矿区及其周边城区为研究对象,以1986年、1996年、2004年和2013年的遥感影像等数据为基础,针对研究区的特征,对原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进行了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当量表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结果表明:土地复垦虽然对生态系统的恢复有所助益,但煤炭开采和城镇化进程对原地貌生态系统的影响仍较大,使其退化严重。1986~2013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45637.94万元下降到21410.72万元,下降率达53.09%。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中,以废物处理变化幅度最大,从5172.22下降为-4706.47万元,变化率达到-191.00%,即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废物处理服务,已不能仅依靠自然净化废弃物,还需要人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城复合区 露天煤矿 城镇 土地复垦 当量表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口—经济—教育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晓灵 陈艺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1年第5期17-25,共9页
城镇化是经济增长、人口集中和教育融合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持续推进的过程,只有各子系统协同发展,各区域统筹规划,才能达到城镇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中国198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全国“三... 城镇化是经济增长、人口集中和教育融合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持续推进的过程,只有各子系统协同发展,各区域统筹规划,才能达到城镇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中国198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全国“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检验各区域“三化”的自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总体表现为高水平的良性耦合协调态势;(2)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作为首发动力推动人口和教育城镇化提升。对此,应以内部结构优化为主,在巩固现有支柱产业的同时,消除城乡流动障碍,解决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发挥出人力资本对高质量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教育” 城镇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视角下的城镇化测度及其协调发展研究——以G20成员为例
4
作者 杨超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3-200,共8页
20国集团(G20)是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基于多元视角从人口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等层面构建适用于G20成员的城镇化评价体系,利用熵值赋权法测算G20成员不同准则层的城镇化及城镇化综合水平,借助于协调系... 20国集团(G20)是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基于多元视角从人口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等层面构建适用于G20成员的城镇化评价体系,利用熵值赋权法测算G20成员不同准则层的城镇化及城镇化综合水平,借助于协调系数与协调发展度探讨各城镇化综合协调发展状况与阶段类型,研究表明:G20成员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性,日本综合城镇化居于首位,美国次之,中国与加拿大位居第三、第四,土耳其、南非、沙特阿拉伯的综合城镇化水平相对最低;G20成员的经济城镇化均非其城镇化发展首位,中国、美国、德国社会城镇化超前于其他类型城镇化,墨西哥、土耳其、南非与阿根廷的人口城镇化为"重中之重",俄罗斯与巴西越来越重视其生态城镇化,其他国家的土地城镇化优势潜力最大;G20成员人口—生态—经济—社会—土地城镇化整体处于轻度失调衰退阶段,其中日本、美国与加拿大为濒临失调衰退,阿根廷、印度、土耳其、墨西哥、南非、沙特阿拉伯为中度失调衰退,其余国家均隶属于轻度失调衰退,比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协调发展 人口-生态-经济-社会-土地城镇化 熵权法 G20成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消费观下的生态绅士化及其效应研究——以长春南溪湿地公园周边社区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姚娜 李诚固 王梁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9-27,共9页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绿色消费观的影响下,生态环境的改造如何引起绅士化的现象,对生态绅士化的表现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人口、社会空间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在...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绿色消费观的影响下,生态环境的改造如何引起绅士化的现象,对生态绅士化的表现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人口、社会空间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去工业化及绿色消费观的提倡等背景下,政府通过打造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开发商投资建设高端房地产,二者合力下催生出生态绅士化现象;②生态绅士化是一种有效的城市开发策略,南溪湿地公园的建设使周边的社区更具高端生态社区特质,从而吸引绅士阶层的迁入,引起了社区周边物质景观和人口、社会经济的升级与重构;③生态绅士化不可避免地使得低收入阶层被置换和边缘化,造成了居住空间的隔离和人口、社会空间的重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但是有利于城市的规划和健康发展。生态绅士化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及其生态城市的构建、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如何减轻生态绅士化的消极效应对社会空间分异、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绅士 物质景观 社会-经济空间重构 长春南溪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生态系统物能流核算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1-712,共2页
以社会-经济代谢为理论基础、MEFA模型为物能流核算框架、能值理论与方法为核算工具,以进入矿山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各子系统物能流历史数据为基础,研究矿山生态系统能学过程,考察矿山特定生命周期阶段主要年份的代谢机制。选择我... 以社会-经济代谢为理论基础、MEFA模型为物能流核算框架、能值理论与方法为核算工具,以进入矿山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各子系统物能流历史数据为基础,研究矿山生态系统能学过程,考察矿山特定生命周期阶段主要年份的代谢机制。选择我国东部矿区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姚桥煤矿和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三号煤矿开展矿山生态系统实证研究。通过区域和矿山生态系统的能值评估,从系统运行、污染物排放以及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开展系统能值流分析。实现了以统一的标准分析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了多学科综合评价的指标难以兼容的难题。以量化的数据说明了环境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采矿活动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评价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可持续性。对矿山生态系统所在区域复合系统进行能值评估,以实例详细介绍能值理论和评估方法,通过分析能值指标的变化轨迹评价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为矿山生态系统能值评估提供区域能值指标。其中全社会电力能值使用量比例、总电力能值使用量比例之间逐渐扩大的差距体现了徐州延长煤炭产业链开发电力能源的发展策略。依据能路语言符号,绘制矿山生态系统物能流概略图,极大地辅助了繁复的能值评估过程,建立了一套矿山生态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体系。能值指标分析表明:2000年后的矿山生态系统物能流综合利用效率较2000年前大幅提高,近5 a姚桥煤矿对环境资源和经济反馈的综合利用效率优于济三煤矿,但济三煤矿对经济反馈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姚桥煤矿的3倍,万吨产量姚桥煤矿生产活动的经济反馈成本高;环境资源投入在系统总能值投入中占95%左右,其中几乎全部由煤层能值贡献,人类只需要投入数量级为10-7 J能量就能获得1 sej(等于1 J太阳能)的原煤;矿山生态系统中经济社会的投资收益越来越好,且姚桥煤矿的投资效益增速大于济三煤矿;电力系统升级、提高原煤生产效率、以及采用多种运输方式等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成效显著;与地方的其它行业相比,获取相同经济效益,煤炭开采业要以4倍多的资源能值为代价,且济三煤矿获取1美元需要比姚桥煤矿消耗更多的能值;矿山生态系统的能值利用强度平均比地方高出7.76倍,经济发展的消耗强度大;获得相同产量,采出率低和煤质高决定了济三煤矿比姚桥煤矿动用了更多的煤炭储量能值;两矿山相同产值消耗的水资源能值逐年减少,济三煤矿万元产值水资源能值损失平均比姚桥煤矿低33%。以能值为度量标准,量化矿山生态系统主要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通过追踪系统物能流,分析了矿山生态系统的代谢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基于能值的生态足迹模型,以区域可更新自然资源和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可更新部分为基础,计算能值-生态承载力;以系统物能流为基础,计算能值-生态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能流 能值 社会-经济代谢 土地利用/覆被变 矿山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