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靶向涓滴主体的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群体脱贫新路径研究——以平塘卡蒲毛南族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磊 刘奥东 许玉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群体的脱贫问题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要议题,贫困群体的精准再识别、贫困诱因分析、教科智扶贫、产业升级、地方企业实力壮大、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脱贫绩效监测等成为焦点,政府职能部门、地方企业、地方高校作为靶向涓滴... 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群体的脱贫问题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要议题,贫困群体的精准再识别、贫困诱因分析、教科智扶贫、产业升级、地方企业实力壮大、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脱贫绩效监测等成为焦点,政府职能部门、地方企业、地方高校作为靶向涓滴主体应形成三维聚合涓滴管道组合攻坚,卡蒲毛南族乡的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则提供了较为典型的佐证。国内类似地区可以通过政府用好老专项、设立新专项,地方中小企业二纵二横联动,地方高校多元并举等涓滴新路径保障精准扶贫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群体 靶向涓滴主体 涓滴新路径 涓滴绩效 卡蒲毛南族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研究——基于对我国4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的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苏荣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4,共6页
通过对4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的调查,课题组发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村存在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和恩格尔系数过高等问题。认为应该采取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等策略来实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 通过对4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的调查,课题组发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村存在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和恩格尔系数过高等问题。认为应该采取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等策略来实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反贫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较民族 农村 贫困 特色农业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互助行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起建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3,共5页
人口较少民族的互助行为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背景形成下以亲缘、血缘关系、邻里关系为纽带共同抵御生产、生活风险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探讨了现代社会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农村人口流动加剧... 人口较少民族的互助行为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背景形成下以亲缘、血缘关系、邻里关系为纽带共同抵御生产、生活风险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探讨了现代社会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农村人口流动加剧以及在全国普遍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背景下,重视和弘扬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村民之间的传统互助行为,充分发挥传统互助行为的作用,以弥补农村低保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不足,逐渐完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较民族 村民互助 贫困人口 最低生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的德昂族脱贫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东萱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德昂族 文化视角 路径 脱贫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人口较民族 贫困人口 贫困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