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族群记忆、身份建构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神话书写
1
作者
李长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作为有语言、无文字且至今仍存留诗性思维的人口较少民族,神话可以作为其"百科全书"。随着文化冲突的日益加剧,神话作为族群记忆与身份建构的基本资源参与了"想象的共同体"的塑造。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审美表达...
作为有语言、无文字且至今仍存留诗性思维的人口较少民族,神话可以作为其"百科全书"。随着文化冲突的日益加剧,神话作为族群记忆与身份建构的基本资源参与了"想象的共同体"的塑造。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审美表达,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一再致力于民间神话的话语建构,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蕴含着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较少民族文学
神话
文化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当下启示
2
作者
吴刚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9-165,共7页
“人口较少民族文学”概念的产生与国家颁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有关。新中国成立前,有些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已经发生,但整体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民文学》、新民歌运动、新创文字、文艺研...
“人口较少民族文学”概念的产生与国家颁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有关。新中国成立前,有些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已经发生,但整体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民文学》、新民歌运动、新创文字、文艺研究班等是促进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在《民族文学》、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笔会、“骏马奖”、培训班等因素的共同促动下,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新世纪以来,中国作协、《民族文学》重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等因素,推动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发生发展,对当下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较少民族文学
书面
文学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志写作与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身份叙事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长中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多元文化间的冲突或竞争渐趋激烈,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及身份意识远较其他民族更为凸显。出于一种身份重建的需要,当代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往往通过民族志书写方式来建构"想象的共同体"。这一书写行为的潜在逻辑是:通过彰显...
多元文化间的冲突或竞争渐趋激烈,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及身份意识远较其他民族更为凸显。出于一种身份重建的需要,当代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往往通过民族志书写方式来建构"想象的共同体"。这一书写行为的潜在逻辑是:通过彰显民族文化的在场来唤醒自我民族的族群记忆,强调自我民族存在的合法性。正因为背负这种沉重的话语规约,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民族志书写遭遇到诸多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志
人口较
少
民族
书面
文学
身份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文化意蕴解读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锐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91,共5页
以"文化的文学"观念解读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文化意蕴:浓烈的家园情结与民族意识;普遍的生态关怀与忧患意识;深切的文化寻根与反思意识;诗意的民俗风情与健康人性;质朴的思想信仰与民间意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
关键词
人口较
少
民族
书面
文学
文化意蕴
民族
意识
忧患意识
现代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族群记忆、身份建构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神话书写
1
作者
李长中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审美观照"(编号:13FZW034)
文摘
作为有语言、无文字且至今仍存留诗性思维的人口较少民族,神话可以作为其"百科全书"。随着文化冲突的日益加剧,神话作为族群记忆与身份建构的基本资源参与了"想象的共同体"的塑造。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审美表达,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一再致力于民间神话的话语建构,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蕴含着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人口较少民族文学
神话
文化记忆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当下启示
2
作者
吴刚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出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9-165,共7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特别项目(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项目)“达斡尔族研究概论”(MZWH2015-02)。
文摘
“人口较少民族文学”概念的产生与国家颁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有关。新中国成立前,有些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已经发生,但整体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民文学》、新民歌运动、新创文字、文艺研究班等是促进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在《民族文学》、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笔会、“骏马奖”、培训班等因素的共同促动下,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新世纪以来,中国作协、《民族文学》重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等因素,推动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发生发展,对当下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人口较少民族文学
书面
文学
当代启示
Keywords
Ethnic Literature with Small Population in China
Written Literature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志写作与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身份叙事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长中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基金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审美观照(编号:13FZW03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多元文化间的冲突或竞争渐趋激烈,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及身份意识远较其他民族更为凸显。出于一种身份重建的需要,当代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往往通过民族志书写方式来建构"想象的共同体"。这一书写行为的潜在逻辑是:通过彰显民族文化的在场来唤醒自我民族的族群记忆,强调自我民族存在的合法性。正因为背负这种沉重的话语规约,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民族志书写遭遇到诸多难题。
关键词
民族
志
人口较
少
民族
书面
文学
身份叙事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文化意蕴解读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锐
机构
河西学院文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91,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历史形态
艺术建构与文化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3XJA751006)
文摘
以"文化的文学"观念解读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文化意蕴:浓烈的家园情结与民族意识;普遍的生态关怀与忧患意识;深切的文化寻根与反思意识;诗意的民俗风情与健康人性;质朴的思想信仰与民间意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
关键词
人口较
少
民族
书面
文学
文化意蕴
民族
意识
忧患意识
现代意识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族群记忆、身份建构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神话书写
李长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当下启示
吴刚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民族志写作与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身份叙事
李长中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文化意蕴解读
王锐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