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人口综合发展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陈仲常 杨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12期26-30,共5页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人口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出发,针对人口综合发展评价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将信息论汇总的熵值理论引入人口综合发展评价模型中,利用熵权...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人口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出发,针对人口综合发展评价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将信息论汇总的熵值理论引入人口综合发展评价模型中,利用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判对全国及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检验,证明把该方法应用于人口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综合发展评价模型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际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比较——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姜孟升 范栖银 匡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8,共9页
采用CIPP评价模型,以2020年的截面数据为材料,测度和比较我国不同省份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上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东部>中部>西部”的格局;各省份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发展... 采用CIPP评价模型,以2020年的截面数据为材料,测度和比较我国不同省份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上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东部>中部>西部”的格局;各省份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发展指数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相似的省份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分布;背景维度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态势,投入维度呈现出“中部塌陷”的态势,过程维度呈现出“中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产出维度呈现出“中部高、东部平、西部低”的态势。因此,要助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实现全方位“指数式”发展,需要强化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公平治理;增强区域协同效应,打破区域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圈层隔阂;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全过程出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高等职业教育 综合发展水平 CIPP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协调机制
3
作者 侯爰冰 张东 +1 位作者 聂龑 许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2,共11页
以甘肃-陕西、甘肃-宁夏、甘肃-青海3个典型的南水北调西线受水区域为研究单元,评价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生态4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2015-2021年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均高于省(区)水网,说... 以甘肃-陕西、甘肃-宁夏、甘肃-青海3个典型的南水北调西线受水区域为研究单元,评价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生态4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2015-2021年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均高于省(区)水网,说明区域水网的构建能够协同区域间水资源、经济社会及生产力布局;而且,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系统均可达到良好协调的状态。以经济-粮食系统作为“驱动力”、区域水网作为“载体”、资源-生态系统作为“产物”构建出区域水网的耦合协调机制,发现各区域均呈现经济-粮食系统对区域水网发展的驱动不足,区域水网发展对资源-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驱动效应较好的特征。因此,未来要持续支持区域水网的协同发展,协调区域水网与经济粮食系统的耦合作用,提升区域水网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粮食安全保障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区域水网 熵权法 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水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 耦合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4
作者 王晶 吴春莉 郑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59,共9页
为综合评价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测度京津冀地区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为综合评价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测度京津冀地区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与维度。结果表明: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现上升趋势,空间尺度上3个省市的均值排序为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京津冀地区WEF系统各维度指数表现出不同的时空特征,其中共享维度表现出下降趋势,创新维度的空间差异性最显著;粮食产量、生活耗能占比、万元GDP耗能量、生活用水量占比、第三产业耗能占比等指标是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协调与共享是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可为区域资源高水平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F系统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指数模型 灰色关联度模型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修正模型的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韩叙 石宝峰 夏显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64-71,共8页
通过构建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循环修正模型对陕西省各地市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一致性检验,并利用K—均值聚类对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构建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循环修正模型对陕西省各地市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一致性检验,并利用K—均值聚类对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且呈现出关中—陕北—陕南梯度发展态势;关中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优势因素明显,陕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而陕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成为影响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明显制约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从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投入、农业投入-产出管理、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等4个方面提高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修正模型 现代农业发展 综合评价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农田水利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胡超 张展羽 +1 位作者 冯宝平 陈晶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1,95,共4页
农田水利发展综合评价对指导和规划农田水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农田水利发展综合评价,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求解,得出最佳投影方向和投影值,并对某大型灌区10个典型子区农田水利发展做出综合评价,对推动区域... 农田水利发展综合评价对指导和规划农田水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农田水利发展综合评价,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求解,得出最佳投影方向和投影值,并对某大型灌区10个典型子区农田水利发展做出综合评价,对推动区域农田水利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模型 RAGA 农田水利发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排序计算模型研究——以三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建华 卢艳 +1 位作者 岳文泽 熊云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9,共6页
以三西地区为背景 ,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序问题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Fuzzy数学方法建立三级层次结构的定量化计算模型。其中 ,一级模型 ,着眼于每一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在二级评价指标集合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可持续... 以三西地区为背景 ,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序问题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Fuzzy数学方法建立三级层次结构的定量化计算模型。其中 ,一级模型 ,着眼于每一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在二级评价指标集合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 ;二级模型 ,根据一级模型的排序计算结果 ,着眼于每一个二级评价指标集合 ,在一级评价指标集合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 ;三级模型 ,根据二级模型的排序计算结果 ,着眼于每一个一级评价指标集合 ,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运用该模型 ,对三西地区各县 (市、区 )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排序计算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综合排序 模型 Fuzzy数学方法 三西地区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发展熵值-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仲常 杨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9,共7页
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实现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国家制定了人口发展战略。而人口发展战略的实现要受多种因素影响,这需要在理论上构建人口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对这一复杂的发展过程做出监测和评判。在建模过程中,... 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实现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国家制定了人口发展战略。而人口发展战略的实现要受多种因素影响,这需要在理论上构建人口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对这一复杂的发展过程做出监测和评判。在建模过程中,如何找到一个能对人口综合发展相关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判的方法是建模的关键。本文在构建人口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人口综合发展评价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将信息论汇总的熵值理论引入人口发展综合评价中,构建了人口发展熵值-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引入1985-2007年我国23年人口发展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这一期间全国人口综合发展各级隶属度变化趋势作了刻画,并采用2007年截面数据对全国和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检验,证明我们构建的人口发展熵值-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是一个有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 熵值理论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的云模型综合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振福 黄蕴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1,共5页
文章针对海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引入云模型这种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客观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云模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步骤,利用云模型的三个数字特征——期望... 文章针对海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引入云模型这种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客观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云模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步骤,利用云模型的三个数字特征——期望、熵和超熵建立评价等级,借助正向云发生器确定模糊隶属度矩阵和在不同隶属度情况下的云模型综合评估值,将指标权重集和模糊隶属度矩阵进行模糊转换,确定了我国近10年海洋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 发展水平 熵权法 模型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模型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光辉 赵尘 杨培红 《森林工程》 2014年第2期182-185,188,共5页
针对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在经典域和值域确定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改进方法并给出具体的算法,构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改进物元模型,应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关于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和评价等级特征值,将... 针对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在经典域和值域确定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改进方法并给出具体的算法,构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改进物元模型,应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关于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和评价等级特征值,将多目标评价转换为单目标评价,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以广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和正确性,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物元模型 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发展因子的乘法模型——地区综合竞争力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春元 温素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5X期52-55,共4页
本文提出了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价的一种新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物质因素、精神因素,而且考虑了被评价地区的发展因素,使该模型对地区综合竞争力能作出更加切合实际的评价。
关键词 综合竞争力评价 模型 乘法 因子 物质因素 精神因素 发展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龚文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76,共6页
依据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和中原经济区实际,构建了中原经济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体系包括4个层级,选取了18个评价指标。参照多个标准确定了指标阈值,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 依据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和中原经济区实际,构建了中原经济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体系包括4个层级,选取了18个评价指标。参照多个标准确定了指标阈值,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层级指标权重。并运用2012年度的统计数据,对区域内28个地市以及整个区域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情况进行测算和评价。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的人口均衡发展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很小;区域内各地市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指标的发展程度也不均衡。从影响均衡程度的关键因素看,人口质量和人口分布是制约人口自身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与社会的均衡状况、人口与资源的均衡状况对人口与外部系统的均衡制约最大。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公共政策体系有助于促进区域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评价模型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绿色绩效评价综合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夏芸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S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 绩效评价 综合模型 ISO14001 “绿色经营” 经营理念 环境问题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WTO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权体系的矿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玉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8-60,共3页
采用变权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变权体系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矿区 可持续发展 变权体系 综合评价模型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与中国城乡综合就业发展战略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珏岚 《西北人口》 2005年第4期40-43,共4页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结果不仅使城市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而且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应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我国当前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就业形势又相当严峻,要全面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结果不仅使城市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而且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应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我国当前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就业形势又相当严峻,要全面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应借鉴托达罗人口迁移理论,实现城乡综合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 农村劳动力 农业发展 城乡综合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23
16
作者 郭书娟 许亚东 黄进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反映了农业综合实力,通过评估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可为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构建了包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质量高效4个维度14个指标的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 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反映了农业综合实力,通过评估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可为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构建了包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质量高效4个维度14个指标的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对河南省2007—2021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动态变化及河南省下辖18个地市2019—2021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3年的平均值)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反映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但该指数反映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河南省各地市之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河南省不同地市可划分为Ⅰ区(现代农业区)、Ⅱ区(传统农业区)和Ⅲ区(都市农业发展区)3个区域类型。河南省各地市应依据本地资源禀赋,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影响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综合评价 熵权法 TOPSIS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各国人口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主成份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风雨 田凤调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10,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定量人口学研究中,要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发展水平,仅根据某一单个指标很难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可采用多个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在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和人口学领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已得到较多的关注,并提出了... 一、问题的提出定量人口学研究中,要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发展水平,仅根据某一单个指标很难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可采用多个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在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和人口学领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已得到较多的关注,并提出了一些评价方法。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各指标权重系数(也即各指标在评价时的重要程度)的确定。有学者采用主观打分或定量排序的方法确定权重,但对同一被评价资料,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往往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②由于被评价的各指标间往往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学者将各指标的数值直接相加求综合指数用于评价,也有不妥之处。因为,它不但没有规定权重系数(权重系数等于1,即认为各指标在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完全等价),而且,由于指标间的直接相加,使信息重复。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文试图用主成份分析的方法,选用有关指标,对世界125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水平 人口学研究 社会经济 主成份分析 综合评价 人口比重 第一主成份 婴儿死亡率 总和生育率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协调交叉效率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动态评价
18
作者 车国伟 王泽民 杨正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9-64,共6页
针对基于数据包络评价模型在自评体系下的"扬长避短""完全优劣排序""极端权重"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19个评价指标,其中11个投入、8个产出,通过放松一般的交叉效率模型的平... 针对基于数据包络评价模型在自评体系下的"扬长避短""完全优劣排序""极端权重"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19个评价指标,其中11个投入、8个产出,通过放松一般的交叉效率模型的平均假设性,克服了平均交叉效率模型的多解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从而能够减少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加权投入与加权产出之间的离差。同时,构建了基于DEA的区域可持续发展Malmquist指数模型,以我国东部沿海10省区域为例,有效地评价了其可持续发展效率和动态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 Malmquist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体现发展趋势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58
19
作者 易平涛 周义 +1 位作者 郭亚军 李伟伟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5-180,共6页
针对动态综合评价中没有考虑被评价对象指标的发展趋势的问题,综合考虑评价指标的发展趋势、指标权重和时间权重的影响,构建了一种体现发展趋势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定义了发展因子,用于表示被评价对象指标的发展趋势,在纵横向拉开档次... 针对动态综合评价中没有考虑被评价对象指标的发展趋势的问题,综合考虑评价指标的发展趋势、指标权重和时间权重的影响,构建了一种体现发展趋势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定义了发展因子,用于表示被评价对象指标的发展趋势,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基础上采用离差平方和最小化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了一种体现"厚今薄古"思想的时间函数来确定时间权重。最后,将该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宏观经济发展评价问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综合评价 发展因子 纵横向拉开档次 规划模型 时间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顾朝林 甄峰 黄朝永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1-287,共7页
在综述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构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共分 3层 ,涉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 3个方面共 4 2项指标 ,运用 1998年数据和评价模型 ,对江苏省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综述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构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共分 3层 ,涉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 3个方面共 4 2项指标 ,运用 1998年数据和评价模型 ,对江苏省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论是 :南京、无锡、苏州 3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 ,常州、镇江、南通 3市较强 ,盐城、扬州、徐州、连云港、泰州 5市较弱 ,淮阴、宿迁两市最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江苏 评价模型 经济 社会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