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高质量发展促进银发经济繁荣——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菊华 刘轶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9,共13页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已成为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人口发展步入新阶段,人口高质量发展为银发经济繁荣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人口高...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已成为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人口发展步入新阶段,人口高质量发展为银发经济繁荣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人口高质量发展与银发经济之间的关系,既源于马尔萨斯和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又是生产性老龄化和第二次人口红利等理论的具体实践。在内在逻辑上,老年人口的总量充裕可推动消费需求的规模化,素质优良可推动消费习惯的品质化,结构优化可促进消费产品的精细化,分布合理可诱发银发市场的层次化。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与银发经济齐头并进,可从践行积极老龄观、强化创新驱动、做好分层分类、提升人口素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着手,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银发经济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研究 被引量:61
2
作者 吴连霞 赵媛 +1 位作者 马定国 管卫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2-748,共7页
以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主线,以江西省9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法(GRA),选取人口系统6个指标和经济系统5个指标,构建江西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关联模型,定量评判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交互作用的关联耦合程度,并... 以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主线,以江西省9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法(GRA),选取人口系统6个指标和经济系统5个指标,构建江西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关联模型,定量评判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交互作用的关联耦合程度,并将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及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与耦合度相联系,分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县(市、区)可以划分为低水平耦合区、拮抗型耦合区、磨合型耦合区和协调型耦合区等4种类型。全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度空间分布以低水平耦合类型为主,拮抗类型为辅。耦合度分布基本上符合南、北空间分异的规律,空间分布呈现"+"字型,以浙赣线为横轴,昌九线为纵轴,交汇于南昌市。在时间序列上,江西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逐渐由低水平时期向拮抗阶段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发展 时空耦合 灰色关联法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贾洪文 高一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60,共9页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向高质量阶段转变并有效解决当前各类人口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定量评价区域性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为目标,通过对协调和发展等概念进行描述解释,分别给出三种协调度、发展度以及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向高质量阶段转变并有效解决当前各类人口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定量评价区域性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为目标,通过对协调和发展等概念进行描述解释,分别给出三种协调度、发展度以及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型,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做出评价标准,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三个层次共十八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评价对象,利用2012年至2016年的相关指标数据,对甘肃省各市州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最终评价结果予以讨论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甘肃省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青海省新型城镇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丁生喜 王晓鹏 +1 位作者 秦真凤 诸宁扬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77,共4页
通过阐述新型城镇化内涵,分析青海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揭示青海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城镇空间分布与发展不均衡,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地区,三是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四是城乡发展差距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最后,提出促... 通过阐述新型城镇化内涵,分析青海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揭示青海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城镇空间分布与发展不均衡,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地区,三是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四是城乡发展差距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最后,提出促进人口-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湖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5
作者 甘乐平 《价格月刊》 2010年第12期10-15,共6页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湖岸线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等11个环湖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环湖区11县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湖岸线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等11个环湖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环湖区11县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大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实行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间的均衡,从而促进环湖区各县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 环湖区 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财政可持续视角 被引量:25
6
作者 曹聪灵 肖国安 +1 位作者 徐邵蕊 周小渝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2,共9页
基于财政可持续视角,依据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考量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以财政可持续为中介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正向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 基于财政可持续视角,依据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考量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以财政可持续为中介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正向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逐步减弱;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鉴此,应调整优化人口政策,提高劳动者素质,激活老龄人口消费潜力等,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政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增长与经济运行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志刚 《人口与经济》 1988年第5期7-11,23,共6页
人口增长以一种持续存在的客观经济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构成了我国三十几年来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约束条件。经济运行正是在不断地利用这一“资源”,并受制于这一“资源”的情况下进行的。人口增长在经济运行中打上了深刻的烙... 人口增长以一种持续存在的客观经济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构成了我国三十几年来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约束条件。经济运行正是在不断地利用这一“资源”,并受制于这一“资源”的情况下进行的。人口增长在经济运行中打上了深刻的烙印,而经济运行则部分甚至全部重塑了中国人口的增长机制。 坡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体制将城乡人口经济发展过程分离开来,因此,人口与经济运行的相互作用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展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增长 经济运行 二元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系统 内生变量 相互作用 经济环境 人口经济发展 人口经济 过程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国家计委和统计局的专家高度评价《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
8
作者 何平 《中州学刊》 1986年第2期23-23,共1页
西安交通大学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运用系统工程和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经过一年多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1985年12月28日,在郑州举行了该项科研成果的评审会,来自国务院、国家计委... 西安交通大学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运用系统工程和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经过一年多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1985年12月28日,在郑州举行了该项科研成果的评审会,来自国务院、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以及各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们一致认为,这项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居领先地位,是传统计划方法的一大突破,在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具有开创性、实用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该模型体系和软件包具有中国特色,对全国类似经济区具有很强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河南省 国家计委 统计局 国务院 传统计划 数量经济 模型体系 软件包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浅议
9
作者 郭长乐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2-15,共4页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范围和特定时期内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即“两种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两种生产”客观上要求...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范围和特定时期内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即“两种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两种生产”客观上要求二者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互适应关系,这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能否保持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能否保持平衡的基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民族地区 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两种生产” 临夏州 劳动力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平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控制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通屏 郭熙保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3,共7页
人口生育政策不是人口增长状况的唯一决定因素,人口增长也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从生育政策到人口增长再到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复杂的传导机制。人口控制政策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并不意味着"高经济增长、低人口... 人口生育政策不是人口增长状况的唯一决定因素,人口增长也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从生育政策到人口增长再到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复杂的传导机制。人口控制政策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并不意味着"高经济增长、低人口增长"是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永恒模式。从经济学家关于危机和反危机的理论与一些国家的实践经验看,适当的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长期处于准繁荣状态,而持续低迷的人口增长不是长期经济增长的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政策 人口经济发展 长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学习邓小平的人口思想
11
作者 聂仕书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0-32,共3页
一、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邓小平人口思想的核心内容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著名讲话中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时期... 一、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邓小平人口思想的核心内容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著名讲话中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时期的破坏,使中国成了贫穷落后的国家。……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文选 人口思想 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问题 核心内容 人口素质 人口数量 控制人口增长 发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人口发展比较及对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阎海琴 《经济问题》 1988年第10期11-15,共5页
在评论中国人口经济发展时,众多的论文均要引用下述资料以说明中国资源之不足:世界人口密度为33.2人,我国107人,为世界水平的三倍;人均土地世界为49.5亩,中国为14.9亩,人均耕地世界5.6亩,中国为1.5亩,只是世界的三分之一强;可利用草原... 在评论中国人口经济发展时,众多的论文均要引用下述资料以说明中国资源之不足:世界人口密度为33.2人,我国107人,为世界水平的三倍;人均土地世界为49.5亩,中国为14.9亩,人均耕地世界5.6亩,中国为1.5亩,只是世界的三分之一强;可利用草原面积世界人均11.3亩,我国为3.3亩,林地世界人均15.5亩,我国为1.8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发展 发展比较 人口密度 日本 世界水平 资源 评论 启示 劳动力 人口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