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谈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观念的更新与人口素质提高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天路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6-39,共4页
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往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种观念和习惯虽然能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变化,但又往往落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进程。因此,对于那些过时的、不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繁荣,以及提高人口素... 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往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种观念和习惯虽然能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变化,但又往往落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进程。因此,对于那些过时的、不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繁荣,以及提高人口素质的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应该不断地进行宣传教育,使其在当前经济改革、开放、搞活的过程中,在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广大群众认识的基础上,让各民族群众自己动手进行全部或部分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观 人口素质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 有关问题 风俗习惯 提高人口素质 妇女生育 民族繁荣 婴儿死亡率 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收入分配与人口素质的提高
2
作者 陈剑 《西北人口》 1988年第2期39-43,共5页
一论述收入分配对人口素质提高的影响,先要对人口素质提高所需要的各种个人支出进行分析。人口素质,包含人口智力素质和人口健康素质两方面内容。要提高人口智力素质,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人口素质提高 智力素质 智力水平 体力劳动者 接受教育 收入水平 劳动力价值 文化程度 个人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人口素质的家庭心理学问题
3
作者 陈家麟 《人口与经济》 1987年第4期21-25,共5页
人口的质量和数量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十分密切。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控制人口的数量有助于提高人口质量,而人口质量的提高,又能促进人口数量的相对减少。本文试图从家庭心理学的角度,就提高人口质量问题... 人口的质量和数量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十分密切。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控制人口的数量有助于提高人口质量,而人口质量的提高,又能促进人口数量的相对减少。本文试图从家庭心理学的角度,就提高人口质量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以期引起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方式 心理学问题 人口质量 提高人口素质 家庭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问题 抚养方式 百分数 家长素质 孩子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技进步与人口素质的辩证思考
4
作者 王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17-119,共3页
在我国全面实行经济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拓和逐步完善,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而作为生产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生产力素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重视。的确,无论从市场竞争还是从世界经济发... 在我国全面实行经济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拓和逐步完善,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而作为生产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生产力素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重视。的确,无论从市场竞争还是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而决定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则是生产力劳动水平的高低,是人口素质的高低。激烈的国内外经济贸易的竞争,市场的兴胜衰败的演变,其核心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方面和人才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和人才素质的竞争。一个国家社会人口质量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素质提高 人口质量 国家社会 文化教育水平 经济社会 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 辩证思考 主导因素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生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穆光宗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3-19,33,共8页
本文撷取“计划生育对人口素质的影响”这一重要的方面来揭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效果问题。作者结合实际,主要探讨了计划生育对育龄妇女健康和生育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了若干富有政策涵义的结论。
关键词 计划生育 育龄妇女 生育健康 人工流产术 效果分析 生育质量 提高人口素质 优生优育 孕产妇死亡率 计划生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优生措施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保证
6
作者 苏秀芳 《人口与经济》 1983年第2期24-25,31,共3页
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自七十年代末,国家开始倡导“优生”,并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一九八○年九月,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指出“要大力开展生殖生理,优生(就是不生育有... 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自七十年代末,国家开始倡导“优生”,并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一九八○年九月,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指出“要大力开展生殖生理,优生(就是不生育有残疾的婴儿)……减少出生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婴儿”。一九八一年十一月,赵紫阳总理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说“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这就是我们的人口政策”。因此,提高人口素质已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病 优生措施 提高人口素质 重要保证 产前诊断 不生育 再生育 遗传疾病 遗传性 多基因遗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塔城地区计划生育与提高人口素质 被引量:1
7
作者 易自然 《西北人口》 1997年第2期44-45,共2页
浅议塔城地区计划生育与提高人口素质●易自然(新疆塔城地区计划生育指导所834700)塔城地区位于祖国的最西北边陲,与独联体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五百余公里,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从我国经济发展走势看(由东... 浅议塔城地区计划生育与提高人口素质●易自然(新疆塔城地区计划生育指导所834700)塔城地区位于祖国的最西北边陲,与独联体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五百余公里,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从我国经济发展走势看(由东南向西北),我区属经济不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工作 塔城地区 少数民族 文化素质 提高人口素质 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出生率 素质不高 农牧区 生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优生优育 提高人口素质
8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3期12-14,共3页
北京市西城区现有常住人754,563人,共228,118户,划为10个街道办事处,382个居委会。驻区中央、部队、市属等单位共有686个。全区有育龄妇女174151人。几年来,我区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人口出生率由1982年的18.05‰下降到1... 北京市西城区现有常住人754,563人,共228,118户,划为10个街道办事处,382个居委会。驻区中央、部队、市属等单位共有686个。全区有育龄妇女174151人。几年来,我区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人口出生率由1982年的18.05‰下降到1985年的13.19‰,自然增长率由12.76‰下降到7.58‰,1985年计划生育率达到99.87‰,独产子女领证率保持在99.5%以上,杜绝了多胎。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逐步开展了优生优育工作,加强了妇幼保健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红旗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生优育 提高人口素质 咨询服务站 街道 宣传服务 孕妇学校 婚检 科学知识 计划生育 婚前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人口素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剑 《人口学刊》 1985年第5期22-26,共5页
近年来,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已成为许多人口理论文章常用的术语,但人们对这一术语的理解至今并没统一。其中一个重大分歧在于:人的思想觉悟、道德素养(简称“德”)是否包括在人口素质中。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主要可以分为“二... 近年来,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已成为许多人口理论文章常用的术语,但人们对这一术语的理解至今并没统一。其中一个重大分歧在于:人的思想觉悟、道德素养(简称“德”)是否包括在人口素质中。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主要可以分为“二因素”与“三因素”之争,即人口素质只包括人口体力、智力,还是德、智、体三方面。笔者原则上同意“二因素”说法,具体理解也不全然一致,主要观点分下列四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素质提高 人口学研究 劳动人口 人口过程 人口质量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社会生产方式 两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 人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人口素质 抓好两个文明建设
10
作者 杨未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94年第3X期41-43,共3页
提高人口素质抓好两个文明建设杨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要求,这个重要思想贯穿整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多次深刻强调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要把... 提高人口素质抓好两个文明建设杨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要求,这个重要思想贯穿整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多次深刻强调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要把战略眼光放在提高人的素质上。建设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人口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两个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口素质
11
作者 牛湘坤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6-30,共5页
本文试对人口素质的定义、内容、范畴和社会属性的标志、发展趋势、思想道德及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人口素质的定义、内容与范畴我们赞同理论界大多数人给人口素质下的定义,即人口素质是人类适应客观环境和改造客观环境... 本文试对人口素质的定义、内容、范畴和社会属性的标志、发展趋势、思想道德及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人口素质的定义、内容与范畴我们赞同理论界大多数人给人口素质下的定义,即人口素质是人类适应客观环境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或人口素质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或能力。但是,有的人在下这个定义时,将人口素质划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只包括人的体力与智力;广义,则除此之外还包括思想道德。我们认为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人口素质的内容。我们认为只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把思想道德作为人口素质的内容会带来混乱。对此,我们将在后面涉及。在这里,我们的规定与有的人将人口素质划分为体力与智力的作法从表面看,内容相同,但实质却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 社会属性 人口素质提高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相适应 主导地位 社会发展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动因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计划生育与人口素质
12
作者 陈剑 《人口学刊》 1987年第1期46-50,共5页
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方针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任务是在优生、优育的前提下,降低人口出生率。这说明,人口素质与计划生育之间存在很密切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之间的关系。一(一) 一... 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方针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任务是在优生、优育的前提下,降低人口出生率。这说明,人口素质与计划生育之间存在很密切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之间的关系。一(一) 一定的人口数量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前提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是人口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定的人口数总是由具有一定素质的个人组成。对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必需的,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侈谈人口素质是无意义的。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克莱因在其设计的国力方程中,把人口与国土面积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体积。他认为,决定一国力量大小的第一位因素就是人口,如果人口太少,即使人均收入很高,科学技术很发达,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大可能挤进大国、强国的行列的。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素质提高 密切关系 人口数量 计划生育政策 战略 人口生育率 基本任务 不利影响 人均消费水平 文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提高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13
作者 林榕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0-32,共3页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提高人口素质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这是无可置疑的。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快速增长,就可看出我国人口身体素质提高的速度之快了。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与完善,及现代医学的推广与运用。根据...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提高人口素质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这是无可置疑的。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快速增长,就可看出我国人口身体素质提高的速度之快了。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与完善,及现代医学的推广与运用。根据有关资料,我国解放前人口预期寿命仅为35岁,而至解放后的第8年,即195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医学 身体素质 预期寿命 遗传病 智力低下 推广与运用 耐药菌株 我国人口 提高人口素质 个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维西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与实现脱贫致富
14
作者 赵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8-60,共3页
云南维西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与实现脱贫致富赵文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反贫困更是任重而道远。从全省的角度看,在全省三十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百分之七十以上... 云南维西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与实现脱贫致富赵文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反贫困更是任重而道远。从全省的角度看,在全省三十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地方有少数民族杂居和聚居。这些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人口 少数民族地区 提高人口素质 经济发展 脱贫致富 塔城乡 科学技术 社会生产力 云南 教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76-81,共6页
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们的国策。当前,我国人口数量多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另一个突出矛盾,即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加快我国经... 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们的国策。当前,我国人口数量多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另一个突出矛盾,即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实现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任务,以及从国家昌盛、民族兴旺发达的长远利益看,提高人口素质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和迫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人口素质 经济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经费 科学文化素质 发展教育 接受测验者 教师工作 智商 社会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贫困地区人口政策实施效果的人口经济分析
16
作者 洪英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8,共6页
人口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只是要考察对人口自身控制的如何,更重要的还要考察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功能。因此,评估人口政策的实施效果,必须将其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中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据此寻求切实解决问题的良策,则是关键... 人口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只是要考察对人口自身控制的如何,更重要的还要考察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功能。因此,评估人口政策的实施效果,必须将其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中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据此寻求切实解决问题的良策,则是关键的第一步。为此,我们首先就必须具体研究与设定人口与发展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确定科学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要根据贫困地区的特点,设计出简明而易于操作的评估办法,开展对这类地区的人口与发展状况的科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政策 贫困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与发展 人口素质提高 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数量 人口发展 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发达地区人口发展中的逆向运动──甘肃省庆阳地区的调查与分析
17
作者 李含琳 李印峰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10,共4页
我国不发达地区人口发展中的逆向运动──甘肃省庆阳地区的调查与分析李含琳,李印峰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70年代初确定的基本国策。然而,25年来,我国有些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人口发展并没有完全体现这一国策的... 我国不发达地区人口发展中的逆向运动──甘肃省庆阳地区的调查与分析李含琳,李印峰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70年代初确定的基本国策。然而,25年来,我国有些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人口发展并没有完全体现这一国策的要求。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与基本国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阳地区 调查与分析 人口发展 不发达地区 甘肃省 人口素质提高 人口增长速度 提高人口素质 基本国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人口质量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昱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5-50,共6页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人口是质量和数量的统一。高度重视人口质量,努力提高人口质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研究人口质量及其变动规律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任务。学术界对人口质量问题有不少研究,...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人口是质量和数量的统一。高度重视人口质量,努力提高人口质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研究人口质量及其变动规律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任务。学术界对人口质量问题有不少研究,本文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研究所得。一、如何认识和把握人口质量的内涵在国内外学术界,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对人口质量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也就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1)美国一些学者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质量 人口素质提高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人口数量 社会经济条件 质量提高 对策建议 优生学 文化水平 人口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原地区经济与人口协调发展及今后人口控制的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禄胜 《西北人口》 1998年第1期21-24,11,共5页
固原地区经济与人口协调发展及今后人口控制的对策李禄胜(宁夏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银川750021固原地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包括海原、固原、隆德、西吉、泾源、彭阳六个县,面积2.26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5.1... 固原地区经济与人口协调发展及今后人口控制的对策李禄胜(宁夏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银川750021固原地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包括海原、固原、隆德、西吉、泾源、彭阳六个县,面积2.26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5.18万平方公里)的43.6%,堪称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地区 人口控制 协调发展 经济与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增长率 人口政策 提高人口素质 经济发展 人口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矛盾和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家良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11,56,共10页
与西欧自发性人口转变模式不同,中国式的诱导性人口转变,引起了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在较低经济水平条件下,人口的低生育率具有波动性;控制生育引起的人口结构迅速变化,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不同步,劳动年龄人口高... 与西欧自发性人口转变模式不同,中国式的诱导性人口转变,引起了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在较低经济水平条件下,人口的低生育率具有波动性;控制生育引起的人口结构迅速变化,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不同步,劳动年龄人口高峰期的就业机会不足;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使老年社会保障问题十分突出。本文在具体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要在今后20—30年时间内,实行“经济高增长、人口高素质”的发展战略,争取达到经济加快发展和人口低位静止两大目标,协调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转变 中国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与经济 人口出生率 诱导性 人口迁移 提高人口素质 协调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