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多民族互嵌格局的形成与演进——以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为个案的考察
1
作者
孙晓晨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满洲里地区多民族互嵌格局的历史演进,展示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发展规律与构建逻辑。从历史发展维度而言,在多民族互嵌格局建构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时代性特点。同时,这又是一个动态且多...
满洲里地区多民族互嵌格局的历史演进,展示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发展规律与构建逻辑。从历史发展维度而言,在多民族互嵌格局建构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时代性特点。同时,这又是一个动态且多层次递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以人口流动融居为契机推动的民族空间嵌入,是将各民族融入同一命运共同体且逐渐强化其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环境条件。而基于族际生计契合形成的民族经济互嵌,是助推各民族互嵌关系发展乃至文化、社会、心理等多层面互嵌交融的重要动力与物质基础,最终使民族关系在互嵌中深化交融,在交融中持续互嵌,并由此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
边境地区
人口流动融居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多民族互嵌格局的形成与演进——以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为个案的考察
1
作者
孙晓晨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基金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滚动资助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7ZDA155)阶段性成果。
文摘
满洲里地区多民族互嵌格局的历史演进,展示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发展规律与构建逻辑。从历史发展维度而言,在多民族互嵌格局建构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时代性特点。同时,这又是一个动态且多层次递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以人口流动融居为契机推动的民族空间嵌入,是将各民族融入同一命运共同体且逐渐强化其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环境条件。而基于族际生计契合形成的民族经济互嵌,是助推各民族互嵌关系发展乃至文化、社会、心理等多层面互嵌交融的重要动力与物质基础,最终使民族关系在互嵌中深化交融,在交融中持续互嵌,并由此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关键词
民族互嵌
边境地区
人口流动融居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Keywords
multi-ethnic Interwoven
border areas
population mobility integrat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多民族互嵌格局的形成与演进——以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为个案的考察
孙晓晨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