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当前我国人口压迫生产力的问题
1
作者 温应乾 廖田平 廖捷衡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确实碰到了来自人口多增长快造成的多方面的压力。马克思主义者能不能承认人口压力?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们遇到的人口压力?这是关系到如何看待和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理论问题。
关键词 生产力发展 两种生产 人口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 正确认识 相对人口过剩 相对过剩人口 人口压力 压迫 人口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冯立天 《人口与经济》 1982年第5期18-23,共6页
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归纳为以下三个基本观点,并对其中的若干争论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物质资... 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归纳为以下三个基本观点,并对其中的若干争论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并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个观点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版序言中提出来的。他说:“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马恩选集第4卷第2页)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论述,它明确了以下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生产 人类自身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 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 社会生产方式 人口生产 马恩 恩格斯 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中贫困与非制度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学增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9-85,共7页
引起贫困的非制度原因有四个:贫困本身、地理因素、人口和生产力相互压迫和个人不良行为等。在导致贫困的制度因素未加触动的前提下,贫困有不断自我复制机制;恶劣的自然和地理环境是造成贫困的可能条件不是绝对条件;人口压迫生产力和生... 引起贫困的非制度原因有四个:贫困本身、地理因素、人口和生产力相互压迫和个人不良行为等。在导致贫困的制度因素未加触动的前提下,贫困有不断自我复制机制;恶劣的自然和地理环境是造成贫困的可能条件不是绝对条件;人口压迫生产力和生产力压迫人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贫困成因的基本形式;贫困源于个人的不良行为,但不应将贫困根源简单地归咎于懒惰,而贫困与道德堕落及犯罪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它们各自已经暗含着对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的自我复制 自然与地理因素 人口和生产力相互压迫 懒惰与道德堕落及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词解释
4
《西北人口》 1988年第4期15-15,共1页
人口迁移学(demography of migration)用动态概念来研究人口在空间的机械变动及其规律性的一门学科。研究客体是人口在地域之间全部迁移活动的总和。内容包括:(1)迁移的动因及其后果;(2)迁移与劳动资源、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3)迁移对... 人口迁移学(demography of migration)用动态概念来研究人口在空间的机械变动及其规律性的一门学科。研究客体是人口在地域之间全部迁移活动的总和。内容包括:(1)迁移的动因及其后果;(2)迁移与劳动资源、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3)迁移对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所发生的影响及其经济效果的评价。人口迁移变动是人口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变动之一,制约着人口的地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学 人口迁移变动 人口发展过程 自然资源 相互关系 劳动资源 生产力发展 规律性 劳动力 社会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