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史莎娜 谢炳庚 +3 位作者 胡宝清 汤传勇 闫妍 李晓青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84-1495,共12页
选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小行政单位——乡(镇)为基本单元,利用Lorenz曲线和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乡(镇)级尺度下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自然因素单独和叠加作用后对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强度... 选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小行政单位——乡(镇)为基本单元,利用Lorenz曲线和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乡(镇)级尺度下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自然因素单独和叠加作用后对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1乡(镇)级研究尺度下的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特征,呈现一般显著正相关和一定的聚集性;2各自然因素空间分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研究区西北和中南部没有喀斯特分布的乡镇,人口密度随有利于人类居住因素的增加而增加,但平均人口密度仅79人/km2。东部和南部有喀斯特分布的乡镇,人口密度与自然因素空间分布并非简单的增减关系,其随喀斯特分布面积的变化呈现起伏波动。3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结果显示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强度最大的为海拔高度,交互探测结果显示,任意两个自然因素叠加交互作用后的影响强度呈现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可见,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与其他地区类似,海拔高度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但喀斯特山区的河网密度及特有的地质地貌等因素对其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与其他因素叠加交互作用可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人口分布特征 地理探测器 桂西北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少数民族的构成、人口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正富 李文碧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13-15,共3页
四川少数民族的构成、人口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罗正富,李文碧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省,除了汉族之外,还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本文根据1990年《四川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就四川少数民族的构成特点及其人口分布特征作一... 四川少数民族的构成、人口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罗正富,李文碧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省,除了汉族之外,还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本文根据1990年《四川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就四川少数民族的构成特点及其人口分布特征作一粗略分析。一、四川少数民族的构成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人口 四川少数民族 人口分布特征 人口 人口普查 土家族 聚居少数民族 形成原因 四川省 哈尼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体系的规模分布结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被引量:22
3
作者 周晓波 倪鹏飞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71,共8页
从特征事实、定量测度与经济增长效应三个维度研究中国城市群体系的规模分布结构得出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结论。中国存在一个城市群体系为中间环节的城市体系,城市群体系人口规模分布向着齐普夫法则分布收敛,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总体上也... 从特征事实、定量测度与经济增长效应三个维度研究中国城市群体系的规模分布结构得出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结论。中国存在一个城市群体系为中间环节的城市体系,城市群体系人口规模分布向着齐普夫法则分布收敛,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总体上也接近齐布夫法则分布,并向其收敛,但存在过于均衡或过于非均衡的形态。中国城市群体系结构的齐普夫幂律值与其对应的人均GDP增长率之间为倒U形关系,优化中国城市群体系可以释放城市化的巨大潜力,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此外,利用齐普夫幂律值可以研究和发现城市群体系(包括城市群之间以及每个城市群内部)的失衡程度与优化潜力。上述发现对中国城市群的未来规划和发展带来重要启示。通过顺应城市群发展规律的政府作为既可以优化、培育合理的城市体系,也可以促进区域和全国经济的增长及其充分均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体系 规模分布结构 人口分布特征 经济增长效应 城市首位度 倒U形 规模-位序 齐普夫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