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疗卫生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景跃军 申斯迎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32,共5页
中国医疗卫生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影响研究景跃军,申斯迎中国是一个大国,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各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参差不齐。定性研究的结果显示:各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不同,则对... 中国医疗卫生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影响研究景跃军,申斯迎中国是一个大国,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各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参差不齐。定性研究的结果显示:各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不同,则对应的人口再生产模式亦不同。那么,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水平 人口再生产类型 区域差异 人口自然增长率 婴儿死亡率 医疗 系统聚类方法 期望寿命 婴幼儿死亡率 出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云梦秦简看战国秦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小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59-65,共7页
引言战国至秦代,是中国社会经济及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发生重大突变的伟大时期,也是我国人口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转折阶段,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人口发展的基础,对从秦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我国人口再生产过... 引言战国至秦代,是中国社会经济及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发生重大突变的伟大时期,也是我国人口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转折阶段,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人口发展的基础,对从秦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我国人口再生产过程发生了颇为深刻的影响。1975年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所出土的大批简牍,真实地记载了当时社会人口再生产状况,为研究战国秦代人口发展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笔者试据云梦秦简、特别是其中素为人们忽略的《日书》,将战国秦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作一粗轮廓的勾勒,以求教于人口学方家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再生产类型 云梦秦简 战国时期 秦代 人口发展史 再生产过程 人口数量 日书 人口 发展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及其转变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天路 《云南社会科学》 1983年第4期69-75,共7页
人口再生产,是指新一代的出生和老一代的死亡,新一代更替老一代,从而实现人口的不断更新和延续。即“种的蕃衍”的循环反复过程,也就是构成了人口自然变动的过程。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已经实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 人口再生产,是指新一代的出生和老一代的死亡,新一代更替老一代,从而实现人口的不断更新和延续。即“种的蕃衍”的循环反复过程,也就是构成了人口自然变动的过程。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已经实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形态。由于人口再生产是以生物因素为基础,并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而且也是社会的、经济的、生物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人口再生产不可避免地也会随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人类发展史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死亡率 社会主义社会 民族地区 低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三种类型 人口增长 各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影响战后日本人口再生产类型迅速转变的历史原因
4
作者 阎海琴 《西北人口》 1988年第1期50-56,共7页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国经过1947—1949年的人口激增时期,开始了由高出生率向低出生率的人口转变。1947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高达34‰;1950年则下降为28‰;至1957年时进而下降到17‰;死亡率则从1950年的10.9‰的低水平进而降低到1...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国经过1947—1949年的人口激增时期,开始了由高出生率向低出生率的人口转变。1947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高达34‰;1950年则下降为28‰;至1957年时进而下降到17‰;死亡率则从1950年的10.9‰的低水平进而降低到1957年的8‰。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日本人口便由高出生、高死亡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再生产类型 日本人 战后日本 低出生率 死亡率 日本政府 日本国 人口激增 日本经济 十九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5
作者 《学术前沿》编者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16,共1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伟大实践。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既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丽图景,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在这一恢宏征程中,人口发展绝非简单的数量增减,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伟大实践。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既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丽图景,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在这一恢宏征程中,人口发展绝非简单的数量增减,而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成色的核心变量和基础支撑。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人口经历了由高速增长到平稳发展的过程,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人口发展进入新阶段。一方面,教育普及与科技进步驱动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持续攀升,“人才红利”加速释放,新型城镇化向纵深推进为人口发展开辟广阔天地。另一方面,总人口增速趋缓,老龄化进程加快、程度加深,少子化与老龄化交织叠加,区域间人口增减分化趋势加剧,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系统性挑战。这些结构性变化,深刻重塑发展基础与逻辑,要求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深层次谋划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人才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人口年龄构成及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米清奎 《重庆社会科学》 1999年第4期59-61,共3页
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和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它是随着人口再生产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人口年龄构成资料进行分析,是制定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现根据199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对重庆市的人口年龄... 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和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它是随着人口再生产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人口年龄构成资料进行分析,是制定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现根据199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对重庆市的人口年龄构成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年龄构成 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人口年龄结构 重庆市 人口再生 人口变动 抽样调查 人口政策 劳动适龄人口 人口再生产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经济转型中的人口转变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亚南 张桂文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36,共13页
一个经济体城乡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伴随着人口的转变。当前我国进入到二元经济转型中后期,人口转变影响着劳动力配置、资本形成与技术创新,进而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二元经济转型三大阶段人口转变历程的基... 一个经济体城乡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伴随着人口的转变。当前我国进入到二元经济转型中后期,人口转变影响着劳动力配置、资本形成与技术创新,进而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二元经济转型三大阶段人口转变历程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各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年龄结构与城乡人口分布特征。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特殊性对人口转变产生了深入影响:转型滞后于工业化导致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受阻,转型特殊路径致使“人口红利”“结构红利”利用受限,非永久性迁移导致老龄人口城乡分布倒置差异加剧。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转变面临着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深度融入较难、生育率持续偏低等挑战,从着力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全方位增强农民工社会融入能力、健全完善多阶段生育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转型 人口转变 人口再生产类型 城镇化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人口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鹿立 宋洪山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45,共8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从“加快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三个代表”的理论深度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总览中国人口治理问题 ,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释清一些人片面强调人口自身发展的合理性而忽视国家整体发展合理性的偏向 ;...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从“加快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三个代表”的理论深度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总览中国人口治理问题 ,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释清一些人片面强调人口自身发展的合理性而忽视国家整体发展合理性的偏向 ;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基本内容、转变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第三代领导集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口再生产类型 邓小平 人口思想 中国 计划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人口现代化的一部力作——评介《人口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忠观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人口 人口现代化 人口再生产类型 现代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数量及其变动对市场规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庆松 《人口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9-15,共7页
关键词 市场规模 人口数量 人口变动 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转变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经济条件下 稳定型 低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人口转变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英芳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6期53-57,共5页
现代世界人口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从所谓“多生多死”类型向“少生少死”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这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巨大转变.但是,这个转变过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又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并且它的转变形态也颇不同.这... 现代世界人口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从所谓“多生多死”类型向“少生少死”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这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巨大转变.但是,这个转变过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又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并且它的转变形态也颇不同.这不仅对人口发展本身,而且对各国整个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现代世界人口转变的规律及其历史史经验,以便更自觉地加速实现本国的人口转变并促进它向着更有利于社会经济进步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口转变 基本形态 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现代世界 人口再生产类型 类型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 体标志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红曼 《西北人口》 1999年第3期40-41,43,共3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人口 全国人口普查 文化程度 民族地区 民族自治地方 中国少数民族 人口再生产类型 发展演变 人口增长 自然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条件:继续实施紧缩的人口政策
13
作者 李惠茹 杨娜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规模 人口增长 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控制 生育观念 人口数量 人口零增长 人口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人口转移与农村人口控制
14
作者 朱宝树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3期12-15,46,共5页
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业人口转化,这是正在我国农村发生着的深刻人口变动.这一变动已经或者将会给农村人口控制带来什么影响?我国农业人口转移与农村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关系如何?本文主要根据我们在上海郊区农村所作的有关调查,对上述... 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业人口转化,这是正在我国农村发生着的深刻人口变动.这一变动已经或者将会给农村人口控制带来什么影响?我国农业人口转移与农村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关系如何?本文主要根据我们在上海郊区农村所作的有关调查,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人口转移 农村人口 就地转移 农民 望子 非农业 纯农户 上海郊区 人口再生产类型 农村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中国现代人口转变
15
作者 邱红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37,共5页
当前世界各国都对人口发展给予了极度重视,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有关人口发展的各种理论,但用这些理论分析中国的特殊人口状况,总有些不当之处。本文力图通过对传统理论的分析评价,采用新的观点来讨论中国现代人口发展状... 当前世界各国都对人口发展给予了极度重视,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有关人口发展的各种理论,但用这些理论分析中国的特殊人口状况,总有些不当之处。本文力图通过对传统理论的分析评价,采用新的观点来讨论中国现代人口发展状况,提出中国的现代人口转变理论,分析促使这种转变发生的诸因素,并探讨我国今后人口发展所应该走的道路,以期对我国人口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口转变 人口发展状况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出生率 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政策 人口状况 人口素质 人口 计划生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义昌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4年第6期76-77,75,共3页
关键词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低生育水平 人口形势 人口再生产类型 综合改革 新机制 成就 不发达 经济 推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口转变的条件与中国人口的转变特点
17
作者 宋杰 刘秀莲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3-29,2,共8页
一、人口转变理论概述及推进 人口转变又称人口革命,是指历史上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不同变化而先后出现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我们将描述人口转变过程的观点和模式称为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是法国... 一、人口转变理论概述及推进 人口转变又称人口革命,是指历史上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不同变化而先后出现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我们将描述人口转变过程的观点和模式称为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是法国现代人口学家兰德里,他在1934年出版的《人口革命》一书中最先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把历史上的人口发展过程划分为三种类型。后来,这一理论的先驱者对它进行了发展,出现了布莱克的“五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变 人口革命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发展过程 出生率 人口 先驱者 20世纪30年代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转变理论新论——兼论人口量质发展理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文忠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7,共7页
关键词 人口 生产力发展水平 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政策 扩张阶段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再生产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理论与政策概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克武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92-95,共4页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仅是当今中国的人口政策,而且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计划生育,在短短二十来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人口的增长率有了大幅度下降,妇女总和生...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仅是当今中国的人口政策,而且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计划生育,在短短二十来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人口的增长率有了大幅度下降,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六十年代的5.68下降到八十年代的2.07,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各民族人民的婚姻、生育观念,正在由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向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转变。这些成就的取得,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人口理论和人口思想的转变,以及推行了计划生育。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系统地总结已经取得的实践经验,吸取其中有益的教训,这对于探索和研究人口理论与政策,摸索计划生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提高这一工作的水平,将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理论 人口政策 新中国 计划生育工作 自然增长率 人口再生产类型 概观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代人口转变的苏南模式
20
作者 张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26-30,共5页
苏南地区主要是指苏州、无锡、常州3市及其所辖的12个县(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这一地区经济腾飞,成效显著,并于80年代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乡镇工业为支柱、以小城镇为纽带、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等为... 苏南地区主要是指苏州、无锡、常州3市及其所辖的12个县(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这一地区经济腾飞,成效显著,并于80年代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乡镇工业为支柱、以小城镇为纽带、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等为主要特征的苏南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苏南地区的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人口与经济走上了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的轨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口发展与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口转变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人口与经济 人口发展 育龄妇女 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管理 苏南人口 管理机制 自然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