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环境人口承载力与人口产业结构研究——以辽河源头区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宪恩 温鑫 +1 位作者 蔡飞飞 段海燕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7,共7页
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下,适度的人口规模及合理的人口产业结构将有效促进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本文以辽河源头区为例,采用多目标情景分析法预测了辽河源头区在四种未来发展方案下... 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下,适度的人口规模及合理的人口产业结构将有效促进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本文以辽河源头区为例,采用多目标情景分析法预测了辽河源头区在四种未来发展方案下的水环境人口承载力,研究人口产业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节水治污政策偏好决策方案是辽河源头区在规划期内的最佳发展方案;该方案下辽河源头区2020年的水环境人口承载力为550.32万人,人口承载指数为0.90,规划目标在水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可承载从业人口规模为302.68万人,人口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4∶19∶37调整到24∶25∶51,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将初见端倪是辽河源头区在规划期内人口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人口承载力 人口产业结构 多目标优化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2
作者 齐晓安 陈跃忠 《人口学刊》 1987年第3期16-21,共6页
研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与人口产业结构转变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经济从传统结构发展为现代结构过程中,总要伴随人口从第一产业向其它产业转移的现象。研究和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动规律,对了解我国第一产业人口... 研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与人口产业结构转变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经济从传统结构发展为现代结构过程中,总要伴随人口从第一产业向其它产业转移的现象。研究和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动规律,对了解我国第一产业人口向其它产业转移的趋势,因势利导地促进我国人口产业结构转移,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内在联系 人口产业结构 科学出版社 日本 第一产业 劳动人口 经济发展史 日元 产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我国人口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及其选择——兼论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产业结构问题
3
作者 李新建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6-41,共6页
近年来,我国人口学界对人口产业结构问题日趋关注,这是一个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课题。以往人口学界的研究多局限于对人口在三次产业之间比例分布变化的宏观分析,本文则试图对人口产业结构发展模式问题作一些理论性的探索,并对近... 近年来,我国人口学界对人口产业结构问题日趋关注,这是一个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课题。以往人口学界的研究多局限于对人口在三次产业之间比例分布变化的宏观分析,本文则试图对人口产业结构发展模式问题作一些理论性的探索,并对近年来我国特大城市地区,主要是京津沪三大城市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作一简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产业结构 特大城市地区 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模式 第二产业 我国人口 第三产业 重工业化 传统服务业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开发区人口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4
作者 蒋志学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5-30,共6页
大连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我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4年,现已完成第一个10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开发建设,正进行第二个10平方公里的开发。截止今年5月31日,全区共批准外引内联项目814家,其中三资企业604家,外商注册资本15.... 大连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我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4年,现已完成第一个10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开发建设,正进行第二个10平方公里的开发。截止今年5月31日,全区共批准外引内联项目814家,其中三资企业604家,外商注册资本15.8亿美元,投资总额29.4亿美元,工业总产值历年累计约106亿元,出口创汇约15亿美元。随着开发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也由1984年建区之初的0.8万人,增到1991年的6.52万人,增加8.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产业结构 经济活动人口 从业人口 大连开发区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年均增长率 在业人口 人口比例 人口比重 开发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贫困地区的人口产业结构转换
5
作者 洪英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6-29,34,共5页
试论我国贫困地区的人口产业结构转换洪英芳我国贫困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的转换(特别是非农业化),是那里经济加快脱贫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劳动力人口有序地从传统农业向工业等其他产业转移,并逐步实现就业人口的非农业化,从而... 试论我国贫困地区的人口产业结构转换洪英芳我国贫困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的转换(特别是非农业化),是那里经济加快脱贫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劳动力人口有序地从传统农业向工业等其他产业转移,并逐步实现就业人口的非农业化,从而借以创造出更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人口产业结构转换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人口 在业人口 产业转移 产业部门 农业化 传统农业 种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人口产业结构初探
6
作者 王小梅 《西北人口》 1997年第1期37-39,共3页
青海人口产业结构初探●王小梅(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西宁810008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是人口与经济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青海人口产业结构正经历着转变与调整的历... 青海人口产业结构初探●王小梅(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西宁810008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是人口与经济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青海人口产业结构正经历着转变与调整的历史沿革。本文结合青海实际,对人口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产业结构 第三次产业 第二次产业 第一次产业 国民经济产业结构 青海 产业构成 剩余劳动力 生产力发展水平 人口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
7
作者 陈浩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9,共3页
中国人口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陈浩(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430064)一、中国人口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中国人口产业结构经过多年变动,到199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分别为56.4%、22.4%... 中国人口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陈浩(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430064)一、中国人口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中国人口产业结构经过多年变动,到199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分别为56.4%、22.4%、21.2%,从发展水平上看,只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变 人口产业结构 中国第三产业 发展趋势分析 人口比重 中国人口 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变化 农业劳动力转移 第三产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应对 被引量:4
8
作者 邓文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88,共5页
当前,中国人口产业结构正处在由"发展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历史节点。人口产业结构向"现代型"转变并不断发展,使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规模不相匹配、内容时效针对性欠缺以及管理体系薄弱等问题日渐凸显。... 当前,中国人口产业结构正处在由"发展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历史节点。人口产业结构向"现代型"转变并不断发展,使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规模不相匹配、内容时效针对性欠缺以及管理体系薄弱等问题日渐凸显。为应对人口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压力,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以政府主导为依托,注重多元合力助推;以新生代农民工诉求为根本,注意时效针对性建设;以专业化管理队伍为支撑,注重法规制度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产业结构 变动趋势 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培训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的人口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振兴 被引量:1
9
作者 左新波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7-51,共5页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不同产业部门中分布的数量比例。民族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增强民族经济内部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拟通过宁夏回、汉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产业结构状况的对比研究,简单地揭示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不同产业部门中分布的数量比例。民族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增强民族经济内部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拟通过宁夏回、汉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产业结构状况的对比研究,简单地揭示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民族地区经济振兴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产业结构 经济活动人口 劳动生产率 民族地区经济 第一产业 宁夏 经济发展水平 从业人口 第三产业 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中国人口产业结构的基本特点及调整方向
10
作者 杨柳枝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2-52,共1页
解放以来,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形成了以产值增长为目标的外延型工业化模式,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却忽视了力度极大的结构性问题,其中包括人口产业结构的合理、有效的转移问题。目前我国... 解放以来,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形成了以产值增长为目标的外延型工业化模式,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却忽视了力度极大的结构性问题,其中包括人口产业结构的合理、有效的转移问题。目前我国的人口产业结构仍没有脱离传统模式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产业结构 调整方向 基本特点 中国人口 1990年 农业剩余劳动力 我国人口 人口流向 工业化模式 传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人口产业结构 加快安徽经济发展
11
作者 黄鹂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71-76,共6页
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本文根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查普查10%抽样等资料对安徽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现状及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人口比重过大,且尚... 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本文根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查普查10%抽样等资料对安徽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现状及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人口比重过大,且尚未卷入农业在业人口向第二,尤其是第三产业转移的时代经济发展大潮,限制了安徽经济的迅速腾飞。作者认为,调整现有不合理的人口产业结构以加快安徽经济发展,必须采取如下措施:优先发展适合壮、老年劳力的非农产业;大力发展适合女性的服务性行业;加速发展城市人口消费品尤其是老年消费品产业;改善农业在业人口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业人口 安徽经济发展 非农产业 行业构成 人口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安徽省 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产业 加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人口产业结构的现状与演进初探
12
作者 左瑷 星波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共8页
人口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具有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指把人口产业结构不断推向更高级阶段的合理化;第二重含义是指人口产业结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合理化。因此,我们在考察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特定历史时期的人口产业结... 人口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具有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指把人口产业结构不断推向更高级阶段的合理化;第二重含义是指人口产业结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合理化。因此,我们在考察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特定历史时期的人口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时,应当以上述的两种含义为着眼点。第一重含义的合理化的考察,主要涉及结构高度问题,即研究一国或一地区某一时期的人口产业结构在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过程中所达到的阶段或层次。第二重含义的合理化的考察,则以结构均衡和结构效益问题为中心,即主要研究一国或一地区某一时期的人口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适应的程度如何,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是否存在着经济活动人口的积压与短缺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本文拟结合宁夏的经济情况,对宁夏人口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今后的演进,做以下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产业结构 宁夏 第一产业 经济活动人口 比较劳动生产率 合理化 产业结构演替 从业人口 三次产业 第三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口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13
作者 高屹 王放 刘敏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30,共8页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按产业部门划分的在业人口所形成的比例关系,如人口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各次产业内部的结构等。人口产业结构主要由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决定,但它又对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有反作用。研究人口产业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在...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按产业部门划分的在业人口所形成的比例关系,如人口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各次产业内部的结构等。人口产业结构主要由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决定,但它又对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有反作用。研究人口产业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与世界人口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相对比,对我国近期的人口产业结构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产业结构 我国人口 劳动力素质 在业人口 科技第三产业 劳动力转移 就业弹性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产业结构演进的基础与实现途径
14
作者 齐晓安 陈跃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6期1-6,25,共7页
人口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从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发展的过程中,随之出现了劳动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现象。研究和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动规律,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具有重要... 人口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从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发展的过程中,随之出现了劳动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现象。研究和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动规律,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口产业结构变动的共同趋势和不同特点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不同产业部门中就业的数量比例,它是随着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劳动人口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劳动人口 产业结构变动 不发达国家 国民经济结构 产业转移 第三产业 非农产业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1990年全国主要藏区民族人口行业、职业、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景熙 王建敏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5-41,共7页
关键词 在业人口 人口产业结构 人口比例 藏族人口 变动分析 汉族人口 人口普查资料 第三产业 民族人口 专业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人口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建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8-33,共6页
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人口的构成状况,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利用四普机器汇总资料,分析广东人口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在业人口规模扩大,总人口在业率略有上升,劳动力参与程度较高 1... 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人口的构成状况,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利用四普机器汇总资料,分析广东人口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在业人口规模扩大,总人口在业率略有上升,劳动力参与程度较高 1990年,广东15岁及以上的在业人口共3365.75万人,比1982年增加578.18万人,增长20.74%。这表明,广东在业人口仍呈增长趋势,规模日趋扩大。在业人口的增长势头,是由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第二次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加入就业,而同期退出就业的老年人相对少得多所致。8年间,新进入劳动年龄(男16~59岁、女16~54岁)的人口1057.85万人,比同期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多603.4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业人口 广东人口 三大产业 流动人口 比较劳动生产率 人口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 智力型劳动者 劳动力 第三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开放型经济区──珠江三角洲人口行业职业结构变化评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逢干 袁政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45-50,共6页
强开放型经济区──珠江三角洲人口行业职业结构变化评析钟逢干,袁政广东省是中国在70年代末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综合试验区,而这个区域的中心就是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由于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历史发展基础方面的双重优势... 强开放型经济区──珠江三角洲人口行业职业结构变化评析钟逢干,袁政广东省是中国在70年代末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综合试验区,而这个区域的中心就是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由于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历史发展基础方面的双重优势,在广东实行改革开放过程中表现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 职业结构 开放型经济 人口产业结构 脑力劳动者 三角洲 空间变化 “前店后厂” 从业人员 第二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贫困地区人口结构与迁移问题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李伟 廖岷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7-60,共4页
国家教委Po4项目“中国23个贫困县人口问题研究”课题组于今年6月4日——12日在河北省承德地区召开了“中国贫困地区人口结构与迁移问题”研讨会.来自全国19所高校的课题组成员,以及国家计生委、承德地区计生委和23个贫困县的代表参加... 国家教委Po4项目“中国23个贫困县人口问题研究”课题组于今年6月4日——12日在河北省承德地区召开了“中国贫困地区人口结构与迁移问题”研讨会.来自全国19所高校的课题组成员,以及国家计生委、承德地区计生委和23个贫困县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人口所所长张纯元教授主持.国家计生委办公厅李宏规主任到会并讲了话,承德地区计划生育先进县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的经验.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6篇,与会者围绕以下三个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贫困地区人口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贫困地区劳动力开发利用与脱贫致富:(3) 贫困地区人口迁移流动与脱贫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贫困地区 迁移问题 剩余劳动力 研讨会综述 人口结构 人口产业结构 贫困县 人口迁移 承德地区 劳务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问题的“三位一体”刍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海华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5-40,共6页
人口这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随着诸民族国家的盛衰而不断转变,交织着增减的波涛,人口问题的历史可说是甚为悠久,但问题的内容却因时因地而异。研究人口问题的专家们大部分时间致力于人口过剩问题的研究,相反地也有担... 人口这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随着诸民族国家的盛衰而不断转变,交织着增减的波涛,人口问题的历史可说是甚为悠久,但问题的内容却因时因地而异。研究人口问题的专家们大部分时间致力于人口过剩问题的研究,相反地也有担心人口过少的时期,也有时人类完全没有觉察到本身问题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问题 人口素质 人口结构 三位一体 人口规模 发展中国家 乡村人口 经济发展过程 人口产业结构 国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国情中人口特点的再认识
20
作者 邬沧萍 熊吉莹 《人口与经济》 1988年第3期6-10,共5页
我党十三大在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从国情出发 深刻说明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和人口状况等方面的具体国情作了深刻的剖析。 十三大报告把人口问题作为我国的... 我党十三大在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从国情出发 深刻说明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和人口状况等方面的具体国情作了深刻的剖析。 十三大报告把人口问题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加以论述,报告中直接间接提到我国人口的规模、结构,人口与自然资源、生态,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当前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等方面不下二十处之多。报告中除了进一步强调我国人口基数大、底子薄这一特点以及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之外,还多次提到中国人口产业结构的转变,城市人口迁移和转变,提高人口质量和劳动者素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特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劳动者素质 社会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 重大贡献 重要性 人口产业结构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