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贾洪文 高一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60,共9页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向高质量阶段转变并有效解决当前各类人口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定量评价区域性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为目标,通过对协调和发展等概念进行描述解释,分别给出三种协调度、发展度以及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向高质量阶段转变并有效解决当前各类人口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定量评价区域性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为目标,通过对协调和发展等概念进行描述解释,分别给出三种协调度、发展度以及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型,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做出评价标准,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三个层次共十八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评价对象,利用2012年至2016年的相关指标数据,对甘肃省各市州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最终评价结果予以讨论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甘肃省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湖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2
作者 甘乐平 《价格月刊》 2010年第12期10-15,共6页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湖岸线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等11个环湖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环湖区11县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湖岸线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等11个环湖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环湖区11县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大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实行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间的均衡,从而促进环湖区各县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 环湖区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国家计委和统计局的专家高度评价《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
3
作者 何平 《中州学刊》 1986年第2期23-23,共1页
西安交通大学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运用系统工程和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经过一年多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1985年12月28日,在郑州举行了该项科研成果的评审会,来自国务院、国家计委... 西安交通大学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运用系统工程和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经过一年多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1985年12月28日,在郑州举行了该项科研成果的评审会,来自国务院、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以及各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们一致认为,这项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居领先地位,是传统计划方法的一大突破,在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具有开创性、实用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该模型体系和软件包具有中国特色,对全国类似经济区具有很强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河南省 国家计委 统计局 国务院 传统计划 数量经济 模型体系 软件包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浅议
4
作者 郭长乐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2-15,共4页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范围和特定时期内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即“两种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两种生产”客观上要求...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范围和特定时期内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即“两种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两种生产”客观上要求二者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互适应关系,这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能否保持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能否保持平衡的基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民族地区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两种生产” 临夏州 劳动力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平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促进银发经济繁荣——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菊华 刘轶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9,共13页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已成为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人口发展步入新阶段,人口高质量发展为银发经济繁荣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人口高...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已成为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人口发展步入新阶段,人口高质量发展为银发经济繁荣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人口高质量发展与银发经济之间的关系,既源于马尔萨斯和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又是生产性老龄化和第二次人口红利等理论的具体实践。在内在逻辑上,老年人口的总量充裕可推动消费需求的规模化,素质优良可推动消费习惯的品质化,结构优化可促进消费产品的精细化,分布合理可诱发银发市场的层次化。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与银发经济齐头并进,可从践行积极老龄观、强化创新驱动、做好分层分类、提升人口素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着手,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银发经济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