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的学术增长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于财富观演化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保忠 何炼成 李忠民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4-88,共5页
该文在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兴起和研究现状的简要回顾和分析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基于财富观视角下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深层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关系在传统研究框架中,通常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平面的关系,而从财富观演化... 该文在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兴起和研究现状的简要回顾和分析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基于财富观视角下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深层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关系在传统研究框架中,通常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平面的关系,而从财富观演化视角的分析认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深层关系是一种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它以发展方式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综合财富最优化为目标和宗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轨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实现其研究目标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需要创新其研究范式,并从财富观演化等全新视角确立其重点研究内容,才能在新世纪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财富观 演化经济学范式 学术增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构架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明立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66,共9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横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战略学和法学的新兴学科。构建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及其经济运行过程是否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至今还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提...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横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战略学和法学的新兴学科。构建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及其经济运行过程是否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至今还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提出由物质本源论构建起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广义物质变换理论基础;由社会发展构成要素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基础;由广义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转换、循环、代谢与平衡理论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理论思路。试图揭示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基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学科构架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年回顾: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8
3
作者 童玉芬 周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1-176,共6页
文章从多个方面回顾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创建二十年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对该学科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阻碍该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并在实践层面上为该学科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 文章从多个方面回顾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创建二十年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对该学科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阻碍该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并在实践层面上为该学科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作者研究发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自创建以来在学科建设、学科队伍、以及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建设在全国呈现"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与此同时,多项与该学科相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立项,使得相关重大理论问题得以深入研究。但是,当前该学科的各分支学科依然缺乏更高层次的融合,学科发展缺乏自己特有的基本理论,更缺少共识,具体表现在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不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不严谨、缺乏特有的支撑理论、专门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视角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究其根源,又主要因为该学科的学科渊源导致在整合其他学科上存在困难;同时,各分支学科所属专业领域跨度大,学者难以驾驭;另外,一直以来组织建设滞后、缺乏相应的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成为了阻碍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文章从实践层面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尽快建立起相应的专门学会,提供相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其次,应当重视教材建设,尽快组织具有相当造诣的专家学者,编写一系列高质量的教材,以满足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再次,注意在相关一级学会年会中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题研讨会,相互邀请相关交叉领域里学者积极参与,从而促进学科交融和良性发展。最后,在相应的学术期刊开设专门栏目,推动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经济人”: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性质的探索 被引量:6
4
作者 吕昭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4,共5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有着广阔的理论拓展空间和实践应用领域。“人口资源环境”具有稀缺资源属性,必须对其合理配置,但是“经济人”命题在解释“人口资源环境”行为时,存在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非均衡性...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有着广阔的理论拓展空间和实践应用领域。“人口资源环境”具有稀缺资源属性,必须对其合理配置,但是“经济人”命题在解释“人口资源环境”行为时,存在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非均衡性,因此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必须超越“经济人”命题,在宏大的理论范畴内,进行“人口资源环境”行为的经济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经济人”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学科性质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价值论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概念框架 被引量:4
5
作者 罗丽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5,55,共6页
人与自然共同创造价值的二元价值论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本文在这个概念框架下分析了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运用这一概念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价值这个经济学信号从市场上... 人与自然共同创造价值的二元价值论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本文在这个概念框架下分析了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运用这一概念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价值这个经济学信号从市场上反映出来,由此引导的资源配置是人力资源、人造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在二元价值论基础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注重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是注重实证基础的规范经济学;是指导经济实践的理论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二元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杨云彦 程广帅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6,共5页
文章结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及学科体系建设的回顾和评价,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评述,对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特别是建议应围绕绿色GDP、贸易与环境、企业环境管理、循环经济和节约... 文章结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及学科体系建设的回顾和评价,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评述,对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特别是建议应围绕绿色GDP、贸易与环境、企业环境管理、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实证研究,以丰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资源 环境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比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谢双玉 许英杰 +1 位作者 曾群 胡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下设立的一个二级学科。自1997年设立以来,很多学者对其学科体系进行了探索,出版了一些著作和教材。本文以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教材现状、体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下设立的一个二级学科。自1997年设立以来,很多学者对其学科体系进行了探索,出版了一些著作和教材。本文以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教材现状、体系结构、内容、表现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对国内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新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国内相关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这些建议是:统一并完善教材体系;理论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注重学科领域最新成果的运用,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注重表现形式和手段多样性,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经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国内外教材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历史、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时亮 李大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5,共5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从1997年正式设立至今已经有20年了,作为一个新学科,2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被给予了很大的期望。通过最近几年该领域博士生导师所发表的论文来看,学科当前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征,首先是研究的领域在拓展,...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从1997年正式设立至今已经有20年了,作为一个新学科,2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被给予了很大的期望。通过最近几年该领域博士生导师所发表的论文来看,学科当前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征,首先是研究的领域在拓展,其次是研究队伍的来源多样化,其三是这个学科的研究依然没有解决条块分割的现象,最后是很少有人还在关注如何建设这个新学科。通过分析学科研究现状,可以发现虽然经过了20年的建设,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依然不能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这三者的关系来看,很难融合成一个新的学科,而将这三个学科分开来的话,可能对彼此的发展会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学科建设 历史与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协同创新——“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端论坛”纪要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晓青 王志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6-176,共1页
为推进我国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探索地理学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协同创新作用,2014年9月19—21日,山东省级强化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端论坛”... 为推进我国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探索地理学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协同创新作用,2014年9月19—21日,山东省级强化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端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先生和傅伯杰先生出席会议,与来自全国40多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60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共同围绕中国发展模式转型、生态环境管治、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丰富的学术性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 中国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 地理学 创新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分析视角探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童玉芬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8,共5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自出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在本学科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研究对象、研究...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自出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在本学科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础理论、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等都没有形成共识,尤其是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分支,目前本学科的发展缺乏经济学的范式,也未能得到主流经济学学界的重视和积极参与。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该学科的顺利发展。在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本学科研究对象进行定义,探讨如何将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经济人、效用人等基本理论应用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资源 环境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点简介 被引量:1
11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全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建玲 刘传江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 中国人口 学科建设 第四届 研讨会综述 资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佳作——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
13
作者 任建兰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 环境与发展 人口 资源 吉林人民出版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分支学科 理论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经济人”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红辉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49-51,共3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设置的理论经济学,担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使命。"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人"假设下,"人...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设置的理论经济学,担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使命。"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人"假设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商榷。文章从"经济人"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释力来分析"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应该超越"经济人",寻求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适应的基本假设—"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经济人”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基本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学科建设研讨会
15
作者 成德宁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6年第4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经济与管理学院 环境经济学 武汉大学 研究中心 学科建设 人口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帝国主义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通屏 邵红梅 邓宏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5期22-26,共5页
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通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兴起和发展的简单回顾和相关研究成功案例的介绍,分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启示。提出高举经济学大旗,建立与... 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通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兴起和发展的简单回顾和相关研究成功案例的介绍,分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启示。提出高举经济学大旗,建立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帝国主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学科发展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学术生长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邬沧萍 穆光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8,共4页
本文构造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基本框架 ,认为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是新的学术生长点 ,但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方法论上 ,作者强调了系统方法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譬如 ,资... 本文构造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基本框架 ,认为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是新的学术生长点 ,但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方法论上 ,作者强调了系统方法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譬如 ,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力问题 ,人口的活动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态意识问题 ,以及小区域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资源 环境经济学 系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佳璐 潘景茹 +2 位作者 冯峰 徐鹏 刘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56上升至2020年的0.69,由勉强协调进入初级协调阶段,水资源子系统一直是影响九省(区)PWEE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其平均障碍度从2008年的49.05%增加至2020年的55.48%,人均水资源量为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时空耦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晓惠 陈国平 +3 位作者 林伊琳 赵俊三 王荣耀 冯怡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8,共12页
[目的]探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及发展水平状况,阐明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的自然、经济及人文数据,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建立人口-经济... [目的]探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及发展水平状况,阐明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的自然、经济及人文数据,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建立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与熵权法(EW)确定综合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度量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定量分析了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演变状况,探析其发展规律。[结果](1)3个时段内,研究区人口在县域尺度呈空间正相关关系,且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呈现西部低人口密度聚集和中部高人口密度聚集态势且常年稳定;(2)2010—2020年,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综合发展水平有微弱提升,严重失调的协调类型逐渐消除,濒临失调占比46.94%成为最主要的协调类型;(3)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两两耦合协调分布不均,其中2020年人口-经济综合耦合协调指数最低为0.4543,协调度水平时空分布与三系统协调评价结果吻合度是两两耦合协调评价中最高的,对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结果影响最大;(4)在主体功能区划实施前后,国家重点开发区两两耦合协调水平变化显著,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且有倒退趋势,省级重点开发区长期稳定可控;(5)研究区的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制约状况。[结论]高耦合协调性主要依赖于人口对市县区经济的带动作用。重点开发区的有效实施必须抓好人口与经济协同发展,人口和经济协调是未来优化主体功能区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重点开发区 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模型 滇中城市群 人口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和环境的存在价值的经济学基础 被引量:9
20
作者 彭新育 吴甫成 傅尔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6,共4页
资源与环境的存在价值为独立与人们对资源的现期使用的价值。在资源、环境的代际问题中 ,存在价值会成为重要的决策参数。本文首先对存在价值的动机予以分陈、归纳 ,并以反映其特点的结构进行表述 ;其次对存在价值与其它类别的价值尤其... 资源与环境的存在价值为独立与人们对资源的现期使用的价值。在资源、环境的代际问题中 ,存在价值会成为重要的决策参数。本文首先对存在价值的动机予以分陈、归纳 ,并以反映其特点的结构进行表述 ;其次对存在价值与其它类别的价值尤其是期权价值、准期权价值作出区分。本文认为 :①成本效益分析是以规范经济学的Pareto效率为基础的 ,不能反映出以逆偏好选择为基础的存在价值。②在市场机制下 ,有可能滑入代际资源与环境的不平等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价值 资源 环境 代际平等 规范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