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b_(1)和Rg_(1)体外消化产物的UHPLC-TSQ MS分析
1
作者 牛华周 郭雨欣 +2 位作者 周婷 李慧 吴巍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0-809,I0003,共11页
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HPLC-TSQ MS)法分析人参皂苷Rb_(1)和Rg_(1)在模拟唾液、胃液和肠液中的降解产物。在人参皂苷Rb_(1)的... 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HPLC-TSQ MS)法分析人参皂苷Rb_(1)和Rg_(1)在模拟唾液、胃液和肠液中的降解产物。在人参皂苷Rb_(1)的消化产物中发现了Rd、Rg_(3)、Rg_(5)、Rk_(1),其中在肠液中还发现了F_(2),表明F_(2)是肠液中特有的降解产物,降解途径为Rb_(1)→Rd→Rg_(3)→Rg_(5)/Rk_(1),Rb_(1)→Rd→F_(2)。在人参皂苷Rg_(1)的消化产物中发现了F_(1)和Rh_(1),降解途径为Rg_(1)→F_(1)和Rg_(1)→Rh_(1)。定量结果表明:降解产物含量在消化液中随时间而变化;在胃液中,Rg_(3)、Rd、Rg_(5)、F_(1)、Rh_(1)和Rk_(1)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2、4、2、2、4 h;在肠液中,7种降解产物的达峰时间均为4~6 h。另外,皂苷在唾液中的降解较胃液和肠液温和,而在胃肠道中的降解更广泛;在消化过程中,Rg_(1)比Rb_(1)更易降解。人参皂苷在消化道内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多种小分子皂苷,为Rb_(1)和Rg_(1)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化学与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TSQ MS) 人参Rb_(1) 人参rg_(1) 体外消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超楠 赵大庆 +1 位作者 王健 王隶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4-987,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起病隐匿、呈渐进性发展的脑部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目前尚无逆转其病程的特效药物。近年来,对AD发病机制及药物,尤其是天然产物干预方面的研究逐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诸多学者利用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起病隐匿、呈渐进性发展的脑部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目前尚无逆转其病程的特效药物。近年来,对AD发病机制及药物,尤其是天然产物干预方面的研究逐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诸多学者利用动物与细胞模型已从不同角度证实了人参皂苷Rg_(1)是人参总皂苷中活性最显著的相关成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参皂苷Rg_(1)治疗AD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以期为将该成分开发成治疗AD和其他类型记忆障碍的新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人参rg_(1)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水溶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3
作者 柴艳敏 陈宁 +2 位作者 张紫微 周婉梅 郑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以人参皂苷Rg_(1)为原料、羟丙基-β-环糊精为载体、人参皂苷Rg_(1)水溶性纳米颗粒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制备人参皂苷Rg_(1)水溶性纳米颗粒;应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质量分析、体外缓释... 以人参皂苷Rg_(1)为原料、羟丙基-β-环糊精为载体、人参皂苷Rg_(1)水溶性纳米颗粒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制备人参皂苷Rg_(1)水溶性纳米颗粒;应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质量分析、体外缓释试验,对人参皂苷Rg_(1)水溶性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_(1)水溶性纳米颗粒的最优制备工艺——m(人参皂苷Rg_(1))∶V(水)为1 g∶20 mL、m(羟丙基-β-环糊精)∶m(人参皂苷Rg_(1))为4 g∶1 g、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45 min;制备的人参皂苷Rg_(1)水溶性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405±20)nm,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体外释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rg_(1) 羟丙基-Β-环糊精 人参rg_(1)水溶性纳米颗粒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复方丹参片中4种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笛 叶秋雄 +1 位作者 王德勤 覃仁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d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使用C_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50℃,...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d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使用C_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50℃,载气流速1.5L·min^-1。结果:目标峰分离良好,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4~102.80μg·mL^-1、20.16~322.56μg·mL^-1、40.24~402.40μg·mL^-1、10.06~100.60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96.7%、101.5%和98.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耐用性好,可用于复方丹参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片 三七R_1 人参皂苷rg_1 人参Rb_1 人参RD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皂苷单体对三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拱健婷 程新宇 +2 位作者 孙萌 吴立洁 张子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8-993,共6页
为探讨三七皂苷单体的化感自毒作用,将3种不同的皂苷单体(人参皂苷Rg_1、Rb_1、三七皂苷R_1)分别添加到灭菌和未灭菌的土壤中,研究其在不同土壤介质中对三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1)灭菌后的土壤更有利于三七生长... 为探讨三七皂苷单体的化感自毒作用,将3种不同的皂苷单体(人参皂苷Rg_1、Rb_1、三七皂苷R_1)分别添加到灭菌和未灭菌的土壤中,研究其在不同土壤介质中对三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1)灭菌后的土壤更有利于三七生长,发芽率、发芽势、茎粗、最长根长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2)人参皂苷Rg_1和Rb_1对三七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三七皂苷R_1对三七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三七幼苗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3种皂苷单体的综合化感效应由强别弱依次为:人参皂苷Rb_1(-0.274)>人参皂苷Rg_1(-0.112)>三七皂苷R_1(0.004),人参皂苷Rb_1的化感抑制效应最强。(3)土壤灭菌状况和皂苷单体种类互作对三七幼苗茎粗、苗高、叶片数3个指标有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与皂苷协同互作,进而加剧了三七的自毒作用,是导致三七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人参皂苷rg_1 人参Rb_1 三七R_1 自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片中5种成分溶出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闫伟伟 罗慧玉 +4 位作者 丁杰 唐殿飞 徐鹏 吴长年 陈正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69-2273,共5页
目的 考察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d的溶出行为。方法 采用小杯法,以水、醋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采用HPLC法测定5种成分溶出量,相似因子法进行评... 目的 考察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d的溶出行为。方法 采用小杯法,以水、醋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采用HPLC法测定5种成分溶出量,相似因子法进行评价,拟合溶出模型。结果 以水为溶出介质时,各成分60 min时溶出达到平衡,累积溶出量最大;醋酸盐为溶出介质时,各成分60 min后仍有释放;磷酸盐为溶出介质时,各成分60 min时溶出达到平衡。不同批次样品在水中的累积溶出度较一致,而在另外2种含盐缓冲液中差异较大。Weibull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结论 不同厂家、不同批号血塞通片质量一致性较差,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片 三七R_(1) 人参rg_(1) 人参RE 人参Rb_(1) 人参RD 溶出行为 小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