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原地区急性呼吸道人偏肺病毒和人博卡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云宏 孙宇 +6 位作者 贾云霞 刘燕 兰涛 赵林清 钱渊 朱汝南 王乃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s)儿童人偏肺病毒(hMPV)与人博卡病毒(HBoV)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2年11月—2013年5月及2013年11月—2014年5月就诊的ARTIs患儿549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PCR方法检测h...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s)儿童人偏肺病毒(hMPV)与人博卡病毒(HBoV)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2年11月—2013年5月及2013年11月—2014年5月就诊的ARTIs患儿549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PCR方法检测hMPV与HBoV。结果 549例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hMPV阳性56例(10.2%),HBoV阳性15例(2.7%)。其中2012年11月—2013年5月hMPV与HBoV检出率分别为12.3%和2.0%,2013年11月—2014年5月hMPV与HBoV检出率分别为6.5%和4.0%,两时间段hMP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份hMPV、HBo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PV与HBoV均在<2岁组中检出率最高。hMPV在喘息性支气管炎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检出率最高。结论太原地区hMPV和HBoV与部分儿童尤其是婴幼儿ARTIs有关,hMPV是诱发部分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偏肺病毒 人博卡病毒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种系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修文琼 刘光华 +5 位作者 康玉兰 沈晓娜 谢剑锋 王美爱 张文清 郑奎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人博卡病毒(HBoV)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检出情况,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种系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重症监护病房的57例小儿鼻咽抽取物标本,用一对特异引...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人博卡病毒(HBoV)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检出情况,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种系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重症监护病房的57例小儿鼻咽抽取物标本,用一对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法对HBoV基因片段进行检测,对检测出的2例HBoV(FZ1和FZ40)用7对全序列引物进行扩增和拼接,获得这两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上传GenBank并与基因库中国内外其它10株HBoV的全基因组序列和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并做种系分析。结果FZ1株基因组序列全长为5299bp,与HBoV参考株st2株序列长度相同;而FZ40株的基因组序列全长少2bp。病毒全基因组编码4种蛋白,分别是非结构蛋白NS1、核蛋白NP-1和衣壳蛋白VP1、VP2。结论种系分析显示福州的FZ40株与浙江温岭的WLL-1株关系较近,而FZ1株与北京的两株及泰国的CU6株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全基因组 序列测定 种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流感病毒和人博卡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3
作者 何霞 冯发深 +6 位作者 王铸 徐霖 张定梅 关琳琳 郑芸 周荣 曹开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7-420,F0003,406,共6页
【目的】调查2010-2011年广州地区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流感病毒(IFV)和人博卡病毒(HBoV)的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方法】采集2010-2011年广州市5家哨点医院共3 460例符合条件的有发热伴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同时进行相关临... 【目的】调查2010-2011年广州地区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流感病毒(IFV)和人博卡病毒(HBoV)的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方法】采集2010-2011年广州市5家哨点医院共3 460例符合条件的有发热伴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同时进行相关临床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采用普通和巢式PCR方法检测IFV和HBoV的核苷酸,分析IFV和HBoV的流行情况和时间、人群分布特点,对IFV和HBoV均为阳性的样本进一步进行副流感病毒等5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检测,以了解多重感染的状况。【结果】3 460例病例中,IFV和HBo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13%和1.68%;731例IFV阳性标本中,甲、乙、丙型流感病毒(FluA、B、C)的比例为558∶172∶1,其中481例(66.75%)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58例HBoV阳性病例中44例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75.86%)。IFV和HBoV病毒的检出均与年龄关联,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分别为15~34岁和0.5~1岁。IFV和HBoV的发病高峰分别为7~8月和5~6月。5例检出HBoV与IFV的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0.64%,其中1例为IFV、HBoV和人冠状病毒(HCoV)的三重感染,HBoV阳性的成人患者的混合感染率为50%。【结论】2010-2011年甲型流感病毒仍是广州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之一,青壮年检测率较高,夏季为流行高峰;人博卡病毒为全年散发,5-6月发病率较高,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成人病例中人博卡病毒与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 人博卡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营 尹芳 +5 位作者 李玲 王美娟 严永东 徐宏 顾国英 季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罹患人博卡病毒(HBoV)、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后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的<3岁的婴幼儿140例,其中HBoV阳性64例、MP阳性76例;另选正常同年龄婴幼儿38例,采用... 目的探讨婴幼儿罹患人博卡病毒(HBoV)、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后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的<3岁的婴幼儿140例,其中HBoV阳性64例、MP阳性76例;另选正常同年龄婴幼儿38例,采用德国耶格MasterScope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比较其检测指标及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形态。结果 HBoV及MP支气管肺炎婴幼儿的到达峰流速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到达峰流速时呼出气量/呼气容积(VPTEF/VE)、剩余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和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速(25/PF)都明显低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oV、MP支气管肺炎婴幼儿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气管肺炎与正常对照婴幼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L)形态均有改变,都表现为呼气相高峰提前,呼气相降支呈波谷样凹陷,其中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峰度稍有降低。结论 HBoV和MP感染所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可致婴幼儿肺功能损害,且都表现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在直观的TBFVL表现为呼气高峰左移,降支波谷样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肺炎支原体 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 潮气呼吸功能测定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 PCR检测人博卡病毒的阳性率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幼平 刘颖娟 +4 位作者 王笑臣 张一卉 刘媛媛 杨占秋 赵东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建立核酸特异、快速、敏感的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筛选疑似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者鼻咽拭子临床样本中的阳性样本。方法:比对编码HBoV-sh9的基因序列,选取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Taqman PCR检测人博卡病毒的阳性... 目的:建立核酸特异、快速、敏感的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筛选疑似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者鼻咽拭子临床样本中的阳性样本。方法:比对编码HBoV-sh9的基因序列,选取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Taqman PCR检测人博卡病毒的阳性率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实验,检测214例临床样本。结果:所建立的Taqman PCR方法可以用于检测人博卡病毒的阳性率,对所收集得到的21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检测出8例阳性,其阳性率为3.74%。结论:建立了HBoV 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快速灵敏的检测出阳性人博卡病毒,为临床治疗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qman PCR 人博卡病毒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建林 伍严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的HBoV。方法设计HBoV NP1基因的引物和Taqman探针,扩增NP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 目的建立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的HBoV。方法设计HBoV NP1基因的引物和Taqman探针,扩增NP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FQ-PCR检测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试验,检测195份临床标本。结果所建立的FQ-PCR方法对临床其他呼吸道病毒不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特异性好,线性范围为10~108copies/μl。195份临床标本中HBoV阳性12份,阳性率为6.2%。结论成功建立了HBo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检测临床标本,为人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感染肺炎患儿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万凤国 邵雪军 季正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60-2162,共3页
目的:分析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肺炎患儿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VD)、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对住院肺炎患儿行多病原联合检测,包括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抗原,痰细菌培养,应用实时PCR检测hBoVDNA,同... 目的:分析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肺炎患儿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VD)、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对住院肺炎患儿行多病原联合检测,包括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抗原,痰细菌培养,应用实时PCR检测hBoVDNA,同时采用逆转录PCR检测人偏肺病毒RNA,荧光定量PCR检测支原体DNA,明确hBoV感染,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部分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25-OH-VD水平的测定。并以3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hBoV感染肺炎患儿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及25-OH-VD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相仿(P>0.05),但CD19+B细胞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hBoV感染的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hBoV感染肺炎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人博卡病毒 免疫功能 25羟基维生素D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1型重症肺炎患儿6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旭 王丽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1病例资料2021年5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住院、确诊为人博卡病毒1型(HBoV1)重症肺炎的患儿6例,主要临床资料见表1。男、女各3例,年龄1岁1月至4岁。例4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640 g),生后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 1病例资料2021年5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住院、确诊为人博卡病毒1型(HBoV1)重症肺炎的患儿6例,主要临床资料见表1。男、女各3例,年龄1岁1月至4岁。例4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640 g),生后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例5为早产儿(胎龄27周)、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870 g),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中国医科大学 人博卡病毒 低出生体重儿 重症肺炎患儿 小于胎龄儿 病例报告 病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1型主要抗原NS1、NP1及VP1/2的抗体制备及应用
9
作者 刘文宽 游爱萍 +4 位作者 许多 邱淑燕 周志超 李炽 周荣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12期4-9,共6页
人博卡病毒1型(human bocavirus 1,HBoV1)是全球流行的重要呼吸道病毒,其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对HBoV1主要抗原NS1、NP1、VP1/2进行蛋白表达,通过纯化、免疫小鼠成功获得3种蛋白的抗体血清,通过ELISA评价了抗体对相... 人博卡病毒1型(human bocavirus 1,HBoV1)是全球流行的重要呼吸道病毒,其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对HBoV1主要抗原NS1、NP1、VP1/2进行蛋白表达,通过纯化、免疫小鼠成功获得3种蛋白的抗体血清,通过ELISA评价了抗体对相应蛋白抗原及临床HBoV1阳性样品的效价,并将所制备的抗体成功用于HBoV1广州株GU338055反向遗传系统的NS1、NP1、VP1/2的免疫荧光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抗体在1∶50稀释度时A_(450)值对阴性对照约有4倍提升,为HBoV1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1型 NS1 NP1 VP1/2 抗体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重组蛋白表达及间接酶联免疫法检测的建立
10
作者 张允奇 何涛君 +1 位作者 陆学东 张银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03-2806,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并建立间接酶联免疫法,用于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法从菌种模板WHL-1扩增出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p ET28a中,转化到菌BL21(DE3),经过诱导产生融合蛋白,...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并建立间接酶联免疫法,用于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法从菌种模板WHL-1扩增出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p ET28a中,转化到菌BL21(DE3),经过诱导产生融合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并以该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血清人博卡病毒的间接酶联免疫法。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并可与人博卡病毒Ig G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建立的间接酶联免疫法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2 mg/m L,血清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200,封闭以1%BSA封闭效果最佳,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稀释度为1∶4 000,工作时间最佳为1 h,该检测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Cut-off值为0.1,灵敏度为92%,特异性为98%,与对照试剂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结论:原核表达并纯化了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蛋白建立的间接酶联免疫法,为人博卡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原核表达 间接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嘉定地区连续3年儿童人博卡病毒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严华杰 盛军 +5 位作者 董蔚 管丽华 王蔚 王凯 任培君 邵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9-551,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地区2006—2008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人博卡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2006年2月—2008年9月期间,共收集843例下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拭子标本,检测人博卡病毒阳性者进一步检测血液标本。并对其中12例博卡病毒阳性病例回...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地区2006—2008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人博卡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2006年2月—2008年9月期间,共收集843例下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拭子标本,检测人博卡病毒阳性者进一步检测血液标本。并对其中12例博卡病毒阳性病例回访,再次检测鼻、咽拭子,同时留取血、尿标本。鼻、咽拭子和血、尿液标本均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人博卡病毒基因片段。结果 843例鼻、咽拭子标本中博卡病毒阳性90例,阳性率10.7%;其中90例人博卡病毒阳性标本中血标本阳性21例。90例阳性标本中博卡病毒检测阳性率<1岁16.2%,~3岁10.3%,~6岁8.9%。博卡病毒检测阳性率冬季(1~3月)为13.1%,春季(4~6月)为9.9%,夏季(7~9月)为4.1%,秋季(10~12月)为15.3%。确诊博卡病毒感染后14 d,12例患儿再次取鼻、咽拭子以及血、尿液标本,检测出人博卡病毒。结论上海市嘉定地区部分儿童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与人博卡病毒有关;秋冬季节是人博卡病毒的好发季节;人博卡病毒在感染呼吸道后持续排毒,存在病毒血症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武汉地区住院儿童人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瑢 丁淑贤 +2 位作者 王娟丽 鲍星星 边俊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情况、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该院儿科因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968例,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新鲜标本检查痰HBoV、RSV、ADV、INF-A/B和PIV-I/II/III,分...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情况、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该院儿科因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968例,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新鲜标本检查痰HBoV、RSV、ADV、INF-A/B和PIV-I/II/III,分析HBoV感染病例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 968例患儿中,HBoV阳性75例,检出率7.75%。男女患儿检出率分别为5.68%、2.07%,不同性别HBoV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3,P=0.140);53例(70.67%)HBoV阳性患儿年龄<1岁,63例(84.00%)HBoV阳性患儿年龄<3岁,各年龄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43)。春、夏、秋、冬HBoV检出率分别为9.78%、5.29%、2.86%、5.20%;除9、10月份外,HBoV在其余月份均有检出,3月份检出率最高(为33.33%)。17例单纯HBoV感染,58例混合感染,HBoV临床诊断以支气管肺炎为主(26例,占34.67%)。HBoV病例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81.33%)、咳嗽和喘息(各占77.33%)。结论 HBoV是武汉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全年均可发生HBoV感染,流行高峰在春季和夏季,无性别差异。住院儿童感染HBoV临床诊断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感染 人博卡病毒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博卡病毒感染状况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琴 喻文亮 +2 位作者 葛许华 赵邵懂 陈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了解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在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致病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6月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鼻咽吸取物标本共100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oV的NP1基因片段,并对阳性产物进行... 目的:了解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在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致病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6月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鼻咽吸取物标本共100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oV的NP1基因片段,并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利用多功能分析软件DNAstar进行同源性分析,MEGA软件绘制遗传进化树。分析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00例鼻咽吸取物标本中共检测到5例阳性,阳性率为5%。DNAStar分析发现5例阳性标本之间核苷酸同源性达99.7%~100.0%,与其他国家HBoV的株同源性为99.4%~100.0%。临床资料显示这5例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等,临床诊断为肺炎2例、毛细支气管炎1例、支气管炎1例及喘息性支气管炎1例。患儿经常规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HBoV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佐剂对HBoV1 VP2 VLPs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中华 段招军 +3 位作者 谢志萍 谢乐云 张兵 曹友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58,64,共4页
目的:探讨铝佐剂对HBoV1 VP2 VLPs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BABL/c小鼠随机分为VLPs实验组、明矾佐剂实验组、PBS对照组和明矾佐剂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分别采用HBoV1 VP2 VLPs和HBoV1 VP2 VLPs加明矾佐剂肌肉注射免疫,对照组小鼠同... 目的:探讨铝佐剂对HBoV1 VP2 VLPs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BABL/c小鼠随机分为VLPs实验组、明矾佐剂实验组、PBS对照组和明矾佐剂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分别采用HBoV1 VP2 VLPs和HBoV1 VP2 VLPs加明矾佐剂肌肉注射免疫,对照组小鼠同期注射等量明矾佐剂或PBS缓冲液;实验8周后ELISA检测两实验组特异性Ig G抗体效价和活性,ELIspot检测两实验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强度,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强度探讨铝佐剂对HBoV1 VP2 VLPs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明矾佐剂降低HBoV1 VP2 VLPs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强度(P<0.001),增强HBoV1 VP2 VLPs诱导的血清Ig G效价(P<0.01)和Ig G活性(P<0.05)。结论:明矾佐剂使HBoV1 VP2 VLPs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增强而细胞免疫反应减弱。HBoV1 VP2 VLPs作为预防性疫苗使用时应添加明矾佐剂,作为治疗性疫苗使用时应不加明矾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佐剂 人博卡病毒1(HBoV1) 病毒蛋白2(VP2) 病毒样颗粒(VL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