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单纯疱疹病毒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雷生 于红 张文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583-585,i0010,共4页
目的:构建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真核表达系统,用于HSV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通过PCR扩增HSV-2启动子ICP10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1,构建重组质粒pICP10-EGFP,脂质体法转染Vero细胞,经G418... 目的:构建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真核表达系统,用于HSV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通过PCR扩增HSV-2启动子ICP10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1,构建重组质粒pICP10-EGFP,脂质体法转染Vero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Vero-ICP10-EGFP。以不同量的HSV-2感染Vero-ICP10-EGFP细胞,分别于感染后6、8和10 h,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测EGFP荧光。同时以人巨细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Vero-ICP10-EGFP细胞,检测其特异性。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pICP10-EGFP经DNA测序鉴定,表明重组正确。重组质粒pICP10-EGFP转染Vero细胞后,经G418长期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Vero-ICP10-EGFP,感染HSV-2后6 h,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即可检测到EGFP荧光。人巨细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Vero-ICP10-EGFP细胞后6、10和24 h,均未检测到特异性荧光。结论:成功构建了HSV-EGFP真核表达系统,其具有早期、快速、灵敏等优点,特异性较高,可望用于HSV感染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单纯疱疹病毒2型 绿色荧光蛋白 启动子ICP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HSV-1及猴B病毒相关抗体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乔红伟 佟巍 +3 位作者 蒋虹 丛喆 王卫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57-60,87,共5页
目的以人单纯疱疹病毒(HSV-1)做为抗原,利用空斑法和IFA法比较猴BV和人HSV-1阳性血清两种不同血清的中和能力的差异,建立一种实用、准确、可靠的病毒毒力的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将HSV-1病毒悬液作连续的10倍稀释,取1 mL接种于已经长成... 目的以人单纯疱疹病毒(HSV-1)做为抗原,利用空斑法和IFA法比较猴BV和人HSV-1阳性血清两种不同血清的中和能力的差异,建立一种实用、准确、可靠的病毒毒力的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将HSV-1病毒悬液作连续的10倍稀释,取1 mL接种于已经长成单层的Vero-E6细胞上,用1%甲基纤维素覆盖,待其出现蚀斑后计数,算出病毒悬液中每毫升所含蚀斑单位,即滴定出HSV-1的TC ID50。同时,用免疫荧光方法(IFA)对猴和人疱疹阳性血清进行滴定,得到其血清的效价。其次,用滴定出的病毒液分别与两种阳性血清体外中和后,接种到单层的Vero-E6细胞上,用1%甲基纤维素覆盖,待其出现蚀斑后计数。最后,计算出其蚀斑减少率。结果用1%甲基纤维素作覆盖层的蚀斑数量平均为10-5PFU,能形成115-116个/mL蚀斑,形状呈黍米大小的规则圆形,其蚀斑边缘清晰。IFA滴定的人HSV-1阳性血清与猴BV阳性血清的中和抗体均为1∶80。人HSV-1和猴BV两种阳性血清的空斑减少率均为100%。结论确定了利用1%甲基纤维素做为覆盖层可得到清晰可靠的蚀斑,由此方法检测到用人HSV-1可以代替猴B病毒,筛查猴B病毒抗体。且为将来进行药物筛选和中和实验中利用病毒空斑法建立方便、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疱疹病毒1型 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空斑减少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以病毒作为刺激剂的抑制性寡聚脱氧核苷酸筛选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孙然 胡大利 +5 位作者 杨光 王学菊 孙陆果 常雅萍 王丽颖 于永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3-736,共4页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的寡聚脱氧核苷酸(ODN)对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新型ODN提供筛选平台。方法:将热灭活的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和流感病毒PR8株(PR8-Flu)作为刺激物,同时以已知的免疫抑制性ODNIRS...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的寡聚脱氧核苷酸(ODN)对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新型ODN提供筛选平台。方法:将热灭活的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和流感病毒PR8株(PR8-Flu)作为刺激物,同时以已知的免疫抑制性ODNIRS954作为抑制物,用生物学检测方法分析病毒与ODN共同作用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的抗病毒活性,并优化各项实验条件。结果:IRS954能显著抑制HSV-1和PR8-Flu诱导的人PBMC的抗病毒活性。在该实验条件下,自行设计的ODN显示出不同的免疫抑制活性。结论:具有一定序列特点的ODN能够抑制由DNA或RNA病毒诱导的人体抗病毒免疫,该实验方法为研究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ODN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聚脱氧核苷酸 人单纯疱疹病毒 流感病毒 免疫抑制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SP70/HSV-tk重组沙门菌抗小鼠黑色素瘤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曾曙光 刘启才 +3 位作者 王素文 彭细毛 章锦才 张积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研究携带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HSV-TK)双基因的重组沙门菌瘤内注射抗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效应。方法构建重组沙门菌SL7207/PCMV-mtHSP70-IRES-TK,建立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 目的研究携带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HSV-TK)双基因的重组沙门菌瘤内注射抗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效应。方法构建重组沙门菌SL7207/PCMV-mtHSP70-IRES-TK,建立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观察其抑瘤效应、荷瘤鼠的生存期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实验组抑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延长荷瘤鼠生存期,重组菌治疗后荷瘤小鼠的生存状态良好,无腹泻,治疗期间体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减毒沙门菌携带的mtHSP70/HSV-TK双基因真核共表达质粒瘤内注射对B16肿瘤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DNA 黑色素瘤 沙门氏菌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 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BV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钟翎 田克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0-102,共3页
以新分离的猴B病毒毒株为材料,建立了一种PCR快速鉴定SHBV的方法,并通过对PCR产物的限制性酶切分析可与HSV-1相区分,并对这一新分离的B病毒毒株的克隆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
关键词 恒河猴 猴B病毒 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染上性病的主要症状
6
作者 周信义 《农村百事通》 2005年第10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主要症状 人乳头瘤病毒 人单纯疱疹病毒 异位妊娠 女性性病 生殖系统肿瘤 不孕症 输卵管炎 宫颈癌 盆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