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天下之志,明艺文之道--论钱锺书与比较文学的真精神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刚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9-167,共9页
钱锺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坚决的反"中体西用"论者,具有开放的中西文化观。对于其重中西互证的文学研究也有着方法论意义上的明确认识,如他上承郑樵、章学诚为学贵"通"之说所提出的"打通"... 钱锺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坚决的反"中体西用"论者,具有开放的中西文化观。对于其重中西互证的文学研究也有着方法论意义上的明确认识,如他上承郑樵、章学诚为学贵"通"之说所提出的"打通"论即是重要体现。概而言之,钱锺书的研究方法无法以"比较文学"方法论涵盖之,但他在文学研究中突破中西、古今、文白、雅俗及学科、文体分际等诸多藩篱的"出位之思",却又充分体现出比较文学这门学科通天下之志、明艺文之道的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 即异求同 “打通”论 人化文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诗学研究视野中的《文心雕龙·风骨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闫雅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6-49,共4页
《文心雕龙》的《风骨论》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中引起古今中外的研究者最大兴趣的篇章之一,因而向来聚颂纷纭,未有共识。本文试图将这一具有浓厚中国文论色彩的术语置于比较诗学的视野中,关注其在现代诗学中的种种诠释,并试图分析其... 《文心雕龙》的《风骨论》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中引起古今中外的研究者最大兴趣的篇章之一,因而向来聚颂纷纭,未有共识。本文试图将这一具有浓厚中国文论色彩的术语置于比较诗学的视野中,关注其在现代诗学中的种种诠释,并试图分析其在中西诗学比较目光下所产生的意义的彰显和内涵的丰富。也正是在这样的诗学诠释学的意义上,如"风骨"这样的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展现着它的生命力和跨文化解释力,也实践着其现代转换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诠释学 内容与形式 人化文评 笨拙的直译 意义转换与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