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免疫缺陷病毒Ⅱ型(HIV-2)gag蛋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子健 金宁一 +3 位作者 江文正 张应玖 张立树 孙兆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实现HIV-2ROD gag重组蛋白的分泌表达,为研究HIV-2ROD gag蛋白结构与功能及亚单位蛋白疫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将HIV-2ROD gag蛋白基因片段,与分泌型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重组,构建了相应的重组表达质粒pPIC9-gag,转化GS115酵母菌... 目的:实现HIV-2ROD gag重组蛋白的分泌表达,为研究HIV-2ROD gag蛋白结构与功能及亚单位蛋白疫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将HIV-2ROD gag蛋白基因片段,与分泌型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重组,构建了相应的重组表达质粒pPIC9-gag,转化GS115酵母菌,经MD/MM表型筛选、PCR扩增筛选阳性克隆,以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证实。结果:获得了HIV-2ROD gag重组蛋白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中的分泌表达,表达产物可被HIV-2抗血清识别,分子量约为57kD。结论:pPIC9-gag重组质粒在甲醇营养型酵母菌中可经甲醇诱导产生HIV-2ROD gag蛋白,该蛋白具有强免疫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2 hiv-2HCOgag蛋白 毕赤酵母 基因重组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Ⅱ型免疫缺陷病毒gag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梅 金宁一 +6 位作者 王秀清 郭志儒 李体远 李宗株 方厚华 范洪学 殷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60-262,共3页
目的:表达HIV2型基因工程gag抗原。方法:将编码HIV2型gag的部分和全部p55gag1/2基因,克隆到载体pET17b后,分别在E.ColiBL21(DE3)中表达。结果:表达产物为51和61kD融合蛋... 目的:表达HIV2型基因工程gag抗原。方法:将编码HIV2型gag的部分和全部p55gag1/2基因,克隆到载体pET17b后,分别在E.ColiBL21(DE3)中表达。结果:表达产物为51和61kD融合蛋白,并可与HIV2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达量分别为菌体总蛋白的12.2%和6.2%。结论:上述两种gag重组蛋白可在E.Coli中得到表达,且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病毒 GAG基因 大肠杆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PCV2 Cap蛋白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黏膜免疫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邓祖丽颖 刘雨丰 +1 位作者 马宁宁 陈陆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3-148,共6页
为研发高效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黏膜疫苗,通过口服、肌内和滴鼻途径,将表达PCV2 Cap蛋白主要抗原表位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rAd/Cap/518)免疫Balb/c小鼠,同时以无外源基因的空腺病毒(wild-rAd)经滴鼻途径免疫Balb/c小鼠作为对照组,... 为研发高效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黏膜疫苗,通过口服、肌内和滴鼻途径,将表达PCV2 Cap蛋白主要抗原表位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rAd/Cap/518)免疫Balb/c小鼠,同时以无外源基因的空腺病毒(wild-rAd)经滴鼻途径免疫Balb/c小鼠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小鼠血清中IgG和唾液、肺部、肠道灌洗液中IgA抗体水平,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分泌水平以及淋巴结、脾脏和肺组织中PCV2病毒载量,评价其黏膜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Ad/Cap/518经肌内途径免疫诱导产生的血清IgG抗体水平显著增加;经滴鼻和口服途径免疫诱导产生的局部黏膜部位IgA抗体水平显著增加。rAd/Cap/518经滴鼻、肌内和口服3种途径免疫诱导产生的CD3+T细胞百分率为46.60%~55.65%,经滴鼻免疫诱导产生的CD3+CD4+T细胞百分率为34.43%~37.29%,经肌内和口服途径免疫诱导产生的CD3+CD4+T细胞百分率为36.35%~41.58%,经滴鼻途径免疫诱导的CD3+CD8+T细胞百分率为12.39%~18.32%,经口服免疫诱导的CD3+CD8+T细胞百分率为16.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Ad/Cap/518经滴鼻途径免疫后,能诱导小鼠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细胞分泌IFN-γ。攻毒后免疫鼠体内病毒载量显著降低。综上,rAd/Cap/518经肌内途径免疫主要诱导全身性免疫应答,经滴鼻和口服途径免疫能诱导全身性和局部黏膜免疫应答,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黏膜免疫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 CAP蛋白 复制缺陷病毒 黏膜免疫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曾琴 曹丹枫 +4 位作者 杨红红 何坤 刘倩 吴玉珊 刘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47,共5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降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问世,将HIV感染从一种致命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显著延长HIV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WH)的生命,但该群体慢性合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降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问世,将HIV感染从一种致命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显著延长HIV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WH)的生命,但该群体慢性合并症(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我国的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1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本文中涉及的PLWH合并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指的是T2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 2糖尿病 发病机制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Ⅱ型ORF3基因缺失突变毒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晓农 郭万柱 +4 位作者 徐志文 朱玲 王新 曾秀 王小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94-1099,共6页
15头28~30日龄健康仔猪分成A、B、C3组(5头/组),分别肌注接种PCV2ORF3基因缺失突变毒株mPCV2-C、亲本毒株PCV2-CD以及生理盐水。用PCR-RFLP和PCR方法,分别从A组和B组屠宰仔猪的腹股沟淋巴结中特异性检测到mPCV2-C和PCV2-CDDNA,发... 15头28~30日龄健康仔猪分成A、B、C3组(5头/组),分别肌注接种PCV2ORF3基因缺失突变毒株mPCV2-C、亲本毒株PCV2-CD以及生理盐水。用PCR-RFLP和PCR方法,分别从A组和B组屠宰仔猪的腹股沟淋巴结中特异性检测到mPCV2-C和PCV2-CDDNA,发现mPCV2-C能够在仔猪体内复制增殖。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A组和B组腹股沟淋巴结、肝细胞及肺泡壁上皮细胞呈现病变,其中B组病变较严重,证实ORF3基因缺失未改变PCV2的组织嗜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动态检测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A组、B组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含量降低,而A组CD8^+细胞于免疫后第14天回升,高于B组和C组,表明ORF3基因缺失使病毒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有所减弱,并有诱导仔猪细胞免疫应答的趋势。上述结果提示ORF3缺失致使病毒的致病力有降低的趋势。PCV2抗体动态检测发现:mPCV2-C明显诱导了仔猪的体液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mPCV2-C可作为PCV2基因缺失疫苗候选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PCV2) ORF3基因 基因缺失 致病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对HIV-2嵌合结构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免疫反应
6
作者 李子健 张立树 +2 位作者 金宁一 江文正 李昌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0-734,共5页
将HIV-2嵌合结构基因gag-gp105插入到转移载体pUTA2复合启动子ATI-P7.5×20下游,构建出鸡痘病毒重组转移质粒pA-gg;经转染和BrdU加压筛选,以基因组PCR和Western blot法鉴定重组病毒;将获得的重组病毒大量制备并纯化后,肌肉注射免疫B... 将HIV-2嵌合结构基因gag-gp105插入到转移载体pUTA2复合启动子ATI-P7.5×20下游,构建出鸡痘病毒重组转移质粒pA-gg;经转染和BrdU加压筛选,以基因组PCR和Western blot法鉴定重组病毒;将获得的重组病毒大量制备并纯化后,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HIV-2抗体,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一株可稳定表达HIV-2嵌合蛋白Gag-gp105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g;该重组病毒免疫组小鼠的血清出现HIV-2抗体,脾T细胞亚类数量增加,并产生针对HIV-2靶细胞的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本研究提示,HIV-2 gag-gp105重组病毒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2) 结构基因 重组 鸡痘病毒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因子1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Th1/Th2细胞平衡的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杰夫 殷林波 +3 位作者 宋成博 傅雅静 姜拥军 张子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对T细胞因子1(TCF1)调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Ⅰ型辅助性T细胞(Th1)/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平衡进行研究,探讨在HIV感染中Th1/Th2细胞漂移的机制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目的对T细胞因子1(TCF1)调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Ⅰ型辅助性T细胞(Th1)/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平衡进行研究,探讨在HIV感染中Th1/Th2细胞漂移的机制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染TCF1-siRNA敲除TCF1的表达,检测CD4^+、CD8^+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情况。结果HIV感染者CD4^+T细胞IFN-γ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P=0.041),IL-4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与未敲除TCF1的对照组(TCF1组)相比,敲除TCF1(si-TCF1组)显著增加HIV感染者CD4^+T细胞内Ⅰ型细胞因子IFN-γ表达(P=0.048),减少Ⅱ型细胞因子IL-4表达(P=0.004)。敲除TCF1后,HIV感染者CD8^+T细胞内亦出现IFN-γ表达增加(P<0.001),IL-4表达减少(P=0.010)。结论敲除TCF1可使HIV感染者体内Th2细胞向Th1细胞漂移,为HIV感染免疫平衡提供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T细胞因子1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疱疹病毒Ⅱ型ORF4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8
作者 孟少东 姜新宇 +4 位作者 葛恒 胡光耀 杨大佐 张家林 李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3-398,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ORF4蛋白的功能,通过PCR扩增CyHV-2 ORF4基因,并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FastBac HTA-ORF4,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DH10 Bac感受态细胞后获得重组杆粒Bacmid-ORF4;采用脂质体法转染Sf9... 为进一步研究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ORF4蛋白的功能,通过PCR扩增CyHV-2 ORF4基因,并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FastBac HTA-ORF4,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DH10 Bac感受态细胞后获得重组杆粒Bacmid-ORF4;采用脂质体法转染Sf9细胞后,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采用His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并通过小鼠免疫试验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转染72 h后Sf9细胞逐渐呈现出细胞变圆、细胞核明显增大的形态变化;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中出现了明显的绿色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的CyHV-2 ORF4蛋白能够与抗His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小鼠免疫试验显示,纯化的CyHV-2 ORF4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研究表明,本研究中获得的CyHV-2 ORF4蛋白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CyHV-2 ORF4蛋白的功能解析提供了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CyHV-2) 杆状病毒表达 ORF4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控制猪圆环病毒Ⅱ型相关疾病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士兵(译) 邵嘉佳(校) David Burch(原作者)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9年第5期17-20,共4页
笔者对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及其相关疾病的了解主要来自临床研究而非基础研究,所以多年来一直受PCV2与两种和其感染相关的主要综合征[即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及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之关系的报道所困扰。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相关疾病 免疫控制 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基础研究 PCV2 猪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 CRF01_AE重组型gp120 V1/V2结构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楚鹰 宫祥丹 +5 位作者 高建伟 苏艾荣 陈德燕 宋红勇 吴喜林 吴稚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0-545,共6页
目的真核表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CRF01_AE重组型gp120蛋白的V1/V2结构域,制备其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抗原反应性。方法构建pTriEx-3-V1/V2CNE55真核表达载体,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V1/V2-His融合蛋白,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 目的真核表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CRF01_AE重组型gp120蛋白的V1/V2结构域,制备其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抗原反应性。方法构建pTriEx-3-V1/V2CNE55真核表达载体,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V1/V2-His融合蛋白,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ELISA筛选分泌抗V1/V2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型别以及效价进行鉴定。结果制备并获得一株稳定分泌抗HIV-1 AE亚型V1/V2结构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ELISA测定腹水效价高达1∶81 000,单克隆抗体类型属于IgG1/κ型。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单克隆抗体同样能够识别不同亚型的HIV gp120蛋白。结论成功制备出抗HIV-1 AE重组型gp120蛋白V1/V2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 gp120可变区1/2 单克隆抗体 真核蛋白表达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HIV-2 gp105和gp36的反应原性与抗原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应玖 金宁一 +3 位作者 王宏伟 黄薇 张东威 沈家骢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用ELISA方法分析由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表达的HIV 2外膜蛋白gp1 0 5和跨膜蛋白gp36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 .结果表明 ,二者均具有很好的反应原性和抗原特异性 。
关键词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外膜蛋白gp105 跨膜蛋白gp36 反应原性 抗原特性 基因表达 杆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Ⅱ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同平 叶财旺 陈艺娟 《畜禽业》 2009年第9期30-33,共4页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德国学者Tischer等1974年首次从PK-15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实验证明,它可以持续感染PK-15细胞,但不引起细胞病变。根据PCV的致病性与核酸序列的不同。可将猪圆环病毒分为PCV1和PCV2两个型。现...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德国学者Tischer等1974年首次从PK-15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实验证明,它可以持续感染PK-15细胞,但不引起细胞病变。根据PCV的致病性与核酸序列的不同。可将猪圆环病毒分为PCV1和PCV2两个型。现在认为PCV1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而PCV2所引起的疾病是当今养猪业中严重关切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它能造成猪的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同时侵害猪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引起其他疾病的大爆发,给世界各国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细胞病变 PCV2 重大传染病 免疫力下降 持续感染 核酸序列 生长缓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相关几种疾病的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晓静 王庆泽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4期88-88,共1页
目前猪圆环病毒病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之后发现的引起猪免疫抑制的重要传染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的传染病。现已知有2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圆环病毒Ⅱ型)为致... 目前猪圆环病毒病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之后发现的引起猪免疫抑制的重要传染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的传染病。现已知有2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圆环病毒Ⅱ型)为致病性的病毒,该病毒会严重侵害猪的免疫系统,导致患猪体况下降,形成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诊断 疾病 感染 圆环病毒 免疫抑制 PC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育舍以圆环病毒Ⅱ型为主的混合感染的诊治
14
作者 路利保 《今日畜牧兽医》 2011年第6期31-32,共2页
近年来保育阶段仔猪的健康成为养猪生产者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其中以圆环Ⅱ型病毒(PCV-2)为主要病原的混合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多,保育阶段仔猪死亡率达8%~40%.、给猪场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1发病特点PCV-2常导致猪场保育舍仔猪(... 近年来保育阶段仔猪的健康成为养猪生产者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其中以圆环Ⅱ型病毒(PCV-2)为主要病原的混合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多,保育阶段仔猪死亡率达8%~40%.、给猪场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1发病特点PCV-2常导致猪场保育舍仔猪(仔猪28天断奶)严重发病,发病时间主要在保育期间,即4~8周龄仔猪,个别猪可延续至10周龄以后,冬季为本病的高发期,发病率为同批次仔猪的30%~50%。PCV-2感染猪后,主要损伤机体的免疫器官系统,机体被病毒攻击后,免疫机能严重下降,其他病原会乘虚而入,引起交叉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病毒 混合感染 保育舍 PCV-2 诊治 保育阶段 发病特点 免疫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株HIV-1结构蛋白基因gag与gp120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文正 金宁一 +2 位作者 王宏伟 张应玖 金洪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 将中国流行株B亚型HIV 1结构蛋白基因gag和 gp12 0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进行融合表达。 方法 以酵母分泌型表达质粒 pPIC9为载体 ,构建含HIV 1gag和gp12 0嵌合基因的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PICGP。用SacI将pPICGP线性化后 ,电转化巴斯... 目的 将中国流行株B亚型HIV 1结构蛋白基因gag和 gp12 0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进行融合表达。 方法 以酵母分泌型表达质粒 pPIC9为载体 ,构建含HIV 1gag和gp12 0嵌合基因的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PICGP。用SacI将pPICGP线性化后 ,电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 ,用PCR的方法鉴定阳性酵母转化子。阳性转化子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以SDS PAGE和West ernblot进行分析 ,并对阳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  12个酵母转化子中共筛选到了 8个阳性酵母转化子 ,其整合率为 6 6 .7%。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显示 ,在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5 70 0 0处有 1条特异蛋白带 ,且能与抗p2 4单抗 (mAb)和抗 gp12 0mAb发生反应。酵母转化子在YPD培养基上传代 10次后 ,其外源基因未丢失。结论 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成功地表达了HIV 1gag gp12 0嵌合基因 ,且表达蛋白具有特异性 ,但其Mr较预计计算的值要小 ,说明嵌合基因中的 gp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结构蛋白 毕赤巴斯德酵母 融合表达 人工 免疫缺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ert HIV-1病毒载量检测系统用于HIV-1病毒载量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坤 王静 +7 位作者 李同心 李俊刚 李梅 罗福龙 邓仁麑 刘敏 聂晓平 陈耀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Xpert HIV-1病毒载量(Xpert HIV-1 VL)检测用于HIV-1病毒载量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Xpert HIV-1 VL和Abbott m2000 Real Time检测系统(Abbott m2000)同时检测191份血浆样本的HIV-1病毒载量。采用符合率、卡方检验和Kappa值... 目的探讨Xpert HIV-1病毒载量(Xpert HIV-1 VL)检测用于HIV-1病毒载量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Xpert HIV-1 VL和Abbott m2000 Real Time检测系统(Abbott m2000)同时检测191份血浆样本的HIV-1病毒载量。采用符合率、卡方检验和Kappa值等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定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相关性、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模型等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定量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均为10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分析的Kappa值为1.00(P<0.00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576,回归分析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R2=0.9170),Bland-Altman模型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检测有95.3%(164/172)的样本在95%一致性界限内。结论Xpert HIV-1 VL用于检测HIV-1 RNA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稳定性,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适合临床用于对HIV-1患者血浆样本中HIV-1 RN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病毒载量 Xpert hiv-1病毒载量检测 Abbott m2000 Real Time系统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感染者中HCV混合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阴宁 梅珊 +5 位作者 张林琦 周曾全 卢维全 何云 张福杰 曹韵贞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调查我国不同地区、通过不同传播途径感染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I型 (HIV 1)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及不同亚型的分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 HIV 1并以蛋白印迹试验 (Westernblot,WB)进行确认... 目的 :调查我国不同地区、通过不同传播途径感染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I型 (HIV 1)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及不同亚型的分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 HIV 1并以蛋白印迹试验 (Westernblot,WB)进行确认。采用DNA分支放大 (bDNA)技术检测HIV 1病毒载量 ,采用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 (FACs)作CD4和CD8细胞计数。抗 HCV检测采用ELISA方法。HCV基因亚型的测定采用实时 (real time)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结果 :共检测了 2 39例HIV 1感染者 ,抗 HCV阳性率为 5 6 .9%(136 / 2 39) ,其中经不同传播途径感染HCV的阳性率分别为 :静脉注毒 :42 .7%(5 8/ 136 ) ;经血液 :5 3.7%(73/ 136 ) ;性接触途径 :3.7%(5 / 136 )。静脉注毒者 (云南和新疆 )HCV感染以 1,3,4亚型最多 ,而输血人群 (河南省 )感染的HCV以 1,2亚型为主。结论 :HIV 1感染者中存在HCV混合感染 ,我国HCV基因亚型以 1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肝炎病毒 基因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感染过程中CD8^+T细胞PD-1水平增高与其活化状态正相关 被引量:12
18
作者 肖健 刘显 +5 位作者 郁晓磊 董原 王绪琴 冷静 杨荣阁 王盈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72-1377,共6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CD38、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及KI-67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探讨HIV-1感染过程中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与免疫活化和免疫耗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HIV-1...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CD38、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及KI-67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探讨HIV-1感染过程中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与免疫活化和免疫耗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HIV-1感染者87例,健康志愿者22例,密度梯度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CD8+T细胞PD-1、CD38、HLA-DR、ki67的表达水平;观察用抗PD-L1 m Ab阻断PD-1/PD-L1通路后CD8^+T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变化。结果 HIV-1感染者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D8^+T细胞PD-1水平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与CD4^+T细胞数呈负相关;CD8^+T细胞PD-1与CD38、HLA-DR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体外阻断PD-1/PD-L1通路后TNF-α、IFN-γ的表达量增加。结论 HIV-1感染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表达增加;PD-1过表达与HIV感染过程中CD8^+T细胞功能受抑、免疫耗竭及疾病进程相关;体外阻断PD-1/PD-L1通路可恢复CD8^+T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 CD8+T细胞 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免疫活化 免疫耗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gp41为靶标的小分子-多肽缀合物作为HIV-1融合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初筛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国栋 王潮 +4 位作者 史卫国 王昆 姜喜凤 许笑宇 刘克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00-2103,共4页
芳基吡咯类小分子化合物NB-2衍生物(Noc或Npc)与衍生于C34中的靶标特异性多肽P26所形成的缀合物具有低纳摩尔水平的融合抑制活性.本文通过不同长度或不同柔性的连接臂将Noc或Npc与衍生于C34的靶标特异性多肽P27缀合,探讨了C34中a位残基I... 芳基吡咯类小分子化合物NB-2衍生物(Noc或Npc)与衍生于C34中的靶标特异性多肽P26所形成的缀合物具有低纳摩尔水平的融合抑制活性.本文通过不同长度或不同柔性的连接臂将Noc或Npc与衍生于C34的靶标特异性多肽P27缀合,探讨了C34中a位残基I635和连接臂对缀合物活性的影响.人体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Env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多肽与小分子之间产生了强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1(hiv-1) 融合抑制剂 缀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体外抑制HIV-1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令斋 曾耀英 +3 位作者 黄秀艳 曾祥凤 林长乐 唐先高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QKL)体外抑制HIV-1的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QKL对H9/HIV-1ⅢB细胞(慢性感染HIV-1ⅢB的H9细胞)和MT-2细胞的毒性;采用荧光染料Calcein-AM标记的H9/HIV-1ⅢB细胞和系列稀释的QKL作用后,与MT-2细胞混合培养,2 ...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QKL)体外抑制HIV-1的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QKL对H9/HIV-1ⅢB细胞(慢性感染HIV-1ⅢB的H9细胞)和MT-2细胞的毒性;采用荧光染料Calcein-AM标记的H9/HIV-1ⅢB细胞和系列稀释的QKL作用后,与MT-2细胞混合培养,2 h后在荧光下计数融合细胞数目,评价QKL对两种细胞早期融合的影响;用MTT法检测QKL对HIV-1ⅢB急性感染的MT-2细胞的保护作用;用HIVp24抗原试剂盒检测HIV-1ⅢB感染的MT-2细胞的培养上清p24抗原的含量,分析QKL对HIV-1复制的影响。结果:QKL对H9/HIV-1ⅢB细胞和MT-2细胞的CC50分别为1/50.76和1/36.97;抑制H9/HIV-1ⅢB细胞和MT-2细胞早期融合作用的EC50=1/235.29,SI=6.36;对HIV-1ⅢB感染的MT-2细胞保护作用的EC50=1/144.93,SI=3.92;抑制p24抗原产生作用的EC50=1/175.44,SI=4.75。结论:QKL体外有抗HIV-1活性,作用机制可能是多靶点的,可抑制病毒进入细胞和胞内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细胞融合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