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Poser的个性化人体模型运动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7-79,共3页
根据服装工业对数字化动态人体模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建立人体动态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针对特定人体的三维扫描数据,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Studio实现个性化的三维人体NURBS曲面模型的构建,将完成后的人体曲面模型导入Poser软件,利用...
根据服装工业对数字化动态人体模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建立人体动态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针对特定人体的三维扫描数据,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Studio实现个性化的三维人体NURBS曲面模型的构建,将完成后的人体曲面模型导入Poser软件,利用人体特征点确定关节位置,建立相应的人体骨骼模型,并将人体表面模型与骨骼模型相匹配,实现人体运动仿真。实验证明,所建立的人体动态模型在外观形状和运动姿态上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人体
扫描
人体
曲面
模型
人体骨骼模型
POS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肌肉协同和肌肉力相对关系的人体行走下肢肌肉力计算方法
2
作者
张岭
黄岩
王启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5-596,共12页
针对现有计算肌肉力的方法中缺乏对运动过程中肌肉协同机制和肌肉力相对关系考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走过程中肌肉力相对关系与肌肉协同的肌肉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二次优化的基础上,将人体行走过程中一段时间的肌肉力以及不同肌肉收...
针对现有计算肌肉力的方法中缺乏对运动过程中肌肉协同机制和肌肉力相对关系考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走过程中肌肉力相对关系与肌肉协同的肌肉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二次优化的基础上,将人体行走过程中一段时间的肌肉力以及不同肌肉收缩力之间的关系纳入逆动力学计算中。在所建立的肌肉骨骼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得到行走过程中下肢主要肌肉的肌肉力,计算结果可以有效地反映人体运动规律以及行走过程中的肌肉协同机制。该计算方法可为人体运动形成机制、运动康复与训练以及仿人机器控制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肌肉
骨骼
模型
逆动力学计算
肌肉协同
肌肉力相对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用于单目视频的无标记三维人体运动跟踪
被引量:
11
3
作者
邹北骥
陈姝
+1 位作者
彭小宁
史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7-1055,共9页
在无标记人体运动跟踪过程中,由于被跟踪目标缺乏明显的特征以及背景复杂而使得跟踪到的人体运动姿态与真实值偏差较大,不能进行长序列视频跟踪.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形变外观模板匹配进行单目视频的三维人体运动跟踪算法,其中所...
在无标记人体运动跟踪过程中,由于被跟踪目标缺乏明显的特征以及背景复杂而使得跟踪到的人体运动姿态与真实值偏差较大,不能进行长序列视频跟踪.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形变外观模板匹配进行单目视频的三维人体运动跟踪算法,其中所用的人体外观模型由三维人体骨骼模型及二维纸板模型组成.首先根据人体骨骼比例约束采用逆运动学计算出关节旋转欧拉角;然后利用正向运动学求得纸板模型中像素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将这些像素根据摄像机成像模型投影到二维图像中得到形变外观模板;最后采用直方图匹配得到人体运动跟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一些复杂的长序列人体运动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跟踪结果,可应用于人机交互和动画制作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运动跟踪
逆运动学
人体骨骼模型
摄像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人机闭链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静
朱凌云
苟向锋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2,109,共9页
针对下肢康复外骨骼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运动偏差,基于人体-外骨骼运动模型与调整模型,完成了下肢康复外骨骼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运用人机偏差变量理论和人机相容理论,在人体-外骨骼运动模型上添加被动自由度,建立了人体-外骨骼调...
针对下肢康复外骨骼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运动偏差,基于人体-外骨骼运动模型与调整模型,完成了下肢康复外骨骼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运用人机偏差变量理论和人机相容理论,在人体-外骨骼运动模型上添加被动自由度,建立了人体-外骨骼调整模型。根据2种模型设计了下肢康复外骨骼,该外骨骼提供运动模式和调整模式,可通过人机滑动偏差检测装置切换使用模式。通过建立单侧外骨骼机械腿运动学模型,求解其运动方程和连杆变换矩阵。运用MATLAB和ADAMS软件对外骨骼模型和人体-外骨骼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并对比分析仿真结果。结果表明:下肢康复外骨骼在矢状面内的运动空间可以覆盖人体末端运动轨迹,该外骨骼各关节仿真运动趋势与理论运动趋势基本一致;调整模式能够补偿运动模式产生的运动偏差,验证了下肢康复外骨骼机构设计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基于人机闭链设计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构能够较好地补偿运动偏差,避免因人机滑动引起的人体二次损伤,为外骨骼的实用化设计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外
骨骼
人体
外
骨骼
调整
模型
结构设计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oser的个性化人体模型运动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燕
机构
武汉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7-79,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2007年科研重点资助项目(D200717002)
湖北省数字化纺织装备重点实验资助项目(DTL200607)
文摘
根据服装工业对数字化动态人体模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建立人体动态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针对特定人体的三维扫描数据,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Studio实现个性化的三维人体NURBS曲面模型的构建,将完成后的人体曲面模型导入Poser软件,利用人体特征点确定关节位置,建立相应的人体骨骼模型,并将人体表面模型与骨骼模型相匹配,实现人体运动仿真。实验证明,所建立的人体动态模型在外观形状和运动姿态上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关键词
三维
人体
扫描
人体
曲面
模型
人体骨骼模型
POSER
Keywords
3-D human body scan Human body Curved manikin Human body skeleton model Poser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P31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肌肉协同和肌肉力相对关系的人体行走下肢肌肉力计算方法
2
作者
张岭
黄岩
王启宁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
仿生机器人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5-59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73038)
北京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研究基金资助。
文摘
针对现有计算肌肉力的方法中缺乏对运动过程中肌肉协同机制和肌肉力相对关系考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走过程中肌肉力相对关系与肌肉协同的肌肉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二次优化的基础上,将人体行走过程中一段时间的肌肉力以及不同肌肉收缩力之间的关系纳入逆动力学计算中。在所建立的肌肉骨骼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得到行走过程中下肢主要肌肉的肌肉力,计算结果可以有效地反映人体运动规律以及行走过程中的肌肉协同机制。该计算方法可为人体运动形成机制、运动康复与训练以及仿人机器控制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人体
肌肉
骨骼
模型
逆动力学计算
肌肉协同
肌肉力相对关系
Keywords
human musculoskeletal model
inverse dynamics calculation
muscle synergy
muscle force relationship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用于单目视频的无标记三维人体运动跟踪
被引量:
11
3
作者
邹北骥
陈姝
彭小宁
史操
机构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7-105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730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715043)
+1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6JJ2065)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661)
文摘
在无标记人体运动跟踪过程中,由于被跟踪目标缺乏明显的特征以及背景复杂而使得跟踪到的人体运动姿态与真实值偏差较大,不能进行长序列视频跟踪.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形变外观模板匹配进行单目视频的三维人体运动跟踪算法,其中所用的人体外观模型由三维人体骨骼模型及二维纸板模型组成.首先根据人体骨骼比例约束采用逆运动学计算出关节旋转欧拉角;然后利用正向运动学求得纸板模型中像素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将这些像素根据摄像机成像模型投影到二维图像中得到形变外观模板;最后采用直方图匹配得到人体运动跟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一些复杂的长序列人体运动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跟踪结果,可应用于人机交互和动画制作等领域.
关键词
人体
运动跟踪
逆运动学
人体骨骼模型
摄像机
模型
Keywords
human motion tracking inverse kinematics
human skeleton model
camera model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机闭链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静
朱凌云
苟向锋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市现代机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2,10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65025)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6JCZDJC38500)
文摘
针对下肢康复外骨骼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运动偏差,基于人体-外骨骼运动模型与调整模型,完成了下肢康复外骨骼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运用人机偏差变量理论和人机相容理论,在人体-外骨骼运动模型上添加被动自由度,建立了人体-外骨骼调整模型。根据2种模型设计了下肢康复外骨骼,该外骨骼提供运动模式和调整模式,可通过人机滑动偏差检测装置切换使用模式。通过建立单侧外骨骼机械腿运动学模型,求解其运动方程和连杆变换矩阵。运用MATLAB和ADAMS软件对外骨骼模型和人体-外骨骼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并对比分析仿真结果。结果表明:下肢康复外骨骼在矢状面内的运动空间可以覆盖人体末端运动轨迹,该外骨骼各关节仿真运动趋势与理论运动趋势基本一致;调整模式能够补偿运动模式产生的运动偏差,验证了下肢康复外骨骼机构设计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基于人机闭链设计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构能够较好地补偿运动偏差,避免因人机滑动引起的人体二次损伤,为外骨骼的实用化设计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下肢康复外
骨骼
人体
外
骨骼
调整
模型
结构设计
运动学分析
Keywords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exoskeleton
human-exoskeleton adjustment model
structure design
kinematics analysis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Poser的个性化人体模型运动仿真技术研究
李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肌肉协同和肌肉力相对关系的人体行走下肢肌肉力计算方法
张岭
黄岩
王启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适用于单目视频的无标记三维人体运动跟踪
邹北骥
陈姝
彭小宁
史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人机闭链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构运动学分析
李静
朱凌云
苟向锋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