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男子背越式跳高助跑速度与身体总重心高度的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杨怀英
金丽颖
侯曼
矫纪庆
-
机构
山东体育学院
-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36-38,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2名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测试,从理论上论证了背越式跳高起跳时助跑速度与身体总重心高度的关系,从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掌握合理的运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起跳
水平速度
垂直速度
人体总重心
-
Keywords
Back layout,Take off,Horizontal speed,Vertical Speed,Body's centre of gravity
-
分类号
G823.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跳远远度运动学关系式的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蔡锡元
-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0年第23期26-31,共6页
-
文摘
一、前言对跳远远度运动学关系式的研究,是为了探讨决定跳远远度的运动学因素。从而揭示出跳远技术的力学原理,为跳远技术的教学、训练和科研提供力学的理论依据和在实践中应用;
-
关键词
跳远技术
运动学关系
远度
人体总重心
关系式
力学原理
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水平位移
射影点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器械体操摆动动作振浪技术探微
- 3
-
-
作者
张锡枝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系
-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9-83,共2页
-
文摘
器械体操摆动振浪技术是通过人体肩、髋关节屈伸的变化和上体与下肢的速度调配,充分利用诸运动肌群的合理伸长与收缩和外力(主要指重力和器械形变弹力)做功,获取理想的转动角速度与用力效果,激增身体离器械腾起瞬间的动力量值,将人体总重心抛向高远空间,高质量完成各类腾越。
-
关键词
振浪技术
器械体操
摆动动作
沉肩
肩角
兜腿
人体总重心
下垂线
后摆
远空间
-
分类号
G83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影响短跑途中跑前支撑阶段水平速度的主要因素
- 4
-
-
作者
许健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田径系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7-49,97,共4页
-
文摘
短跑途中跑前支撑阶段(缓冲阶段)的技术是田径运动和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依据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理论,寻找出影响前支撑阶段人体总重心水平速度的因素:(一)摆动腿大腿角速度;(二)着地角;(三)着地瞬间看地脚的向前水平速度;(四)前摆上臂角速度。
-
关键词
短跑途中跑
支撑阶段
水平速度
人体总重心
-
Keywords
horizontal velocity, total center of gravity, supporting phase, steady running of sprint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平衡木侧空翻接团身后空翻动作的技术分析与教法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赵荣敏
-
机构
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40-43,共4页
-
文摘
平衡木侧空翻接团身后空翻动作属高难度动作之一,其难度特点主要表现在两动作的连接技术上。本文旨在运用力学原理对动作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侧空翻和团身后空翻的主要力学机制,提出连接要求,确定较合理的动作要领,用以改进技术,指导训练。还根据作者自己的训练教学实践,对该动作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团身后空翻
侧空翻
平衡木
技术分析
连接技术
优秀运动员
动作技术
教法
教学与训练
人体总重心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人体体积中心的测定
- 6
-
-
作者
周华林
沈根娣
徐宝兴
龚明
邹亮畴
-
机构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体育学院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15-19,共5页
-
文摘
引言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人体在水中浮力的大小等于人体所排开同体积的水的重量,其浮心通过所排开同体积的水的体积中心垂直向上,当浮力与人体重力不在同一铅垂方向时,人体将在浮力——重力力偶下产生旋转运动,旋转角加速度与力偶大小成正比而与人体的惯性矩成反比。例如,当人体两手自然下垂,下肢自然伸直躺在水面上时。
-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角加速度
垂直向
重力矩
旋转运动
惯性矩
体积中心
成正比
人体总重心
浮力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苏联运动生物力学实验课的内容和方法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袁晋纯
-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106-111,共6页
-
文摘
一、运动生物力学教学中实验课的地位运动生物力学的教学在苏联已有50年的历史,不论在教材建设和实验课的实验作业方面都积累了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目前我国体育院系普遍把运动生物力学列为必修课程。因此,介绍国外有关运动生物力学教学实践的经验,对促进我国本课程的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主要是对人体运动中的各种力学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因此。
-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体育院系
理论知识
生物力学研究
人体运动
人体转动惯量
教学实践
研究方法
生物力学参数
人体总重心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关于排球运动的“滞空”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虞重干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4期77-79,共3页
-
文摘
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的重要性早已被广大教练员所知晓,广大运动员为了提高弹跳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助跑摸高已达3米70多,实跳130多厘米。但是,一位优秀运动员不仅要有杰出的弹跳能力,而且要有高度的滞空能力,以便获得尽可能长的滞空时间,达到最佳的动作效果。所谓滞空时间,顾名思义,就是运动员在空中停留的时间。然而,运动员一旦跳起,其实在空中的停留时间是固定的,这是因为在空中人体除重力外就不再受到任何其他外力的作用以改变其重心的运动轨迹。例如某人实跳起一米,则他在离地瞬间的速度为4.5米/秒(V<sub>o</sub>=2gh<sup>1/2</sup>=(2×10×1)<sup>1/2</sup>=2(5)<sup>1/2</sup>=4.5米/秒),从离地瞬间到落地所需时间为0.
-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排球运动员
滞空能力
弹跳力
运动轨迹
空时
人体总重心
弹跳高度
跳起
重要性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对“向后空翻四周”可能性的探索
- 9
-
-
作者
孟宪雍
-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4期45-48,共4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体操向后空翻二周和三周的资料分析,认为只要充分发挥水平速度,做到较大的制动,获得科学的踏跳角、起跳角和腾空角,可使身体总重心升到3米以上,在翻转过程中巧妙地调整翻转角速度,完成后空翻四周是可能的。
-
关键词
水平速度
起跳角
体操
转角速度
翻腾动作
主要技术
优秀运动员
人体总重心
后空翻
技巧运动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高低杠单臂特卡切夫的分析与训练
- 10
-
-
作者
范嗣光
刘昆久
贺辉
郭新民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6-19,29+49,共6页
-
文摘
单臂大回环在当前国际体操比赛中还没有人在高低杠上完成过。范学英在全国六运会上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动作,并获得国家体委创新一等奖。她用实践证明了单臂大回环在高低杠上发展的可行性,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
关键词
高低杠
特卡切夫
大回环
单臂
女运动员
动作
训练方法
人体总重心
支撑臂
重心运动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试论体操动作结构特点与练习中助力的关系
- 11
-
-
作者
何永康
-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38-41,共4页
-
文摘
正确、合理、适当的助力能帮助练习者更快地掌握动作的基本概念,学会动作,增强运动员完成动作的信心,对预防、减少运动创伤有着重要作用。提高体操教练员和教师保护与帮助的能力,除了反复实践具体的保护帮助方法与手段之外,了解和熟悉体操技术动作的一般规律及其各项目的技术特点。
-
关键词
动作结构特点
运动员
助力
保护与帮助
人体总重心
方法与手段
运动轨迹
体操技术动作
体操教练员
运动创伤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答《短跑的后蹬力理论动摇了?》
- 12
-
-
作者
陈有源
-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38-42,共5页
-
文摘
短跑是我国一项比较落后的运动项目,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重视短跑的理论研究。本刊第一期《学报》发表了陈有源同志《短跑动力的研究》一文后,收到了田一彬同志《短跑的后蹬力理论动摇了?》的商讨性文章。为了贯彻“双百方针”,此文在第三期《学报》上发表了。为了使论题进一步深入,达到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之目的,本期又刊发了陈有源同志答《短跑的后蹬理论动摇了?》一文。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为我国短跑运动冲出亚洲,早日腾飞世界尽力尽责。
-
关键词
后蹬跑
短跑运动
后蹬力
支撑反作用力
运动项目
共同提高
运动生物力学
田径
人体总重心
支撑阶段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纵马屈体腾越技术分析
- 13
-
-
作者
冯大立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66-71,共6页
-
文摘
现代跳马技术突出的表现在体操规则对第二腾空的高度和远度有较高的要求上。因此,跳马各个环节的技术都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推手和第二腾空技术的发展显得更加重要。根据体育院、系学生的实际情况。
-
关键词
第二腾空
纵马屈体腾越
推手技术
技术分析
人体总重心
推离
角速度
腾越动作
动作技术
身体姿势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跨栏步技术要点浅谈
- 14
-
-
作者
任杰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38-40,共3页
-
文摘
跨栏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跨栏跑全程速度的发挥。我们分析跨栏步的技术,正是从实现流畅的过栏技术和最大限度地保持平跑的水平速度的角度出发。跨栏步,是从起跨腿脚着地到摆动腿过栏后脚着地这一动作过程,包括上栏和下栏两个阶段。
-
关键词
摆动腿
跨栏步技术
技术要点
起跨腿
水平速度
跨栏跑
过栏技术
下栏
动作过程
人体总重心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是增大支撑位移,还是增大腾空位移
- 15
-
-
作者
马开坪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55-58,共4页
-
文摘
步长和步频是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保持步频增大步长,或保持步长加快步频,或两者同时增加,都可以加快跑速。本文就在一个单步中,人体重心前移的距离,来探讨增大短跑步长是靠增大支撑位移距离,还是增大腾空位移距离来实现。一、在短跑一个单步中人体重心位移距离的构成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长,步长就越大。在研究中。
-
关键词
人体重心
位移距离
着地点
后蹬阶段
支撑反作用力
腾空时期
重心前移
运动员
蹬地角
人体总重心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动量矩原理在体操动作技术分析中的计算和运用
- 16
-
-
作者
欧文勤
洪友廉
刘荣曾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2年第15期15-21,共7页
-
文摘
前言体操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体操技术水平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体操技术水平,对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不断地提高了运动生物力学在体操动作技术的创新和加快高难度动作的掌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此。
-
关键词
动量矩
技术分析
运动生物力学
体操动作技术
体操技术水平
转动惯量
人体总重心
定轴转动
难度动作
角速度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