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防护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空气质量与人体安全性的评价与分析
1
作者 苏琛 徐新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122,共7页
为控制和改善化学防护机动卫生装备的舱室空气质量、保证舱室内人员的安全性,构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污染损失率法对某手术方舱整体和各人员位置处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舱室外HCN(氢氰酸)浓度为5 mg/L时,除左半区医生1... 为控制和改善化学防护机动卫生装备的舱室空气质量、保证舱室内人员的安全性,构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污染损失率法对某手术方舱整体和各人员位置处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舱室外HCN(氢氰酸)浓度为5 mg/L时,除左半区医生1安全性受到威胁外,其他人员安全状况良好;当舱室外HCN浓度增加到20 mg/L时,舱室内安全性程度明显下降,左半区医生1和麻醉师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其他人员作业能力受到影响。污染损失率法能较好地应用于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空气质量与人体安全性的评价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卫生装备 化学防护 舱室空气质量 人体安全性 评价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染色纺织品中纳米氧化物对人体安全性影响的研究”项目通过市科委验收
2
作者 郭建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共1页
由我校纺织学院姚金波教授等人承担的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在染色纺织品中纳米氧化物对人体安全性影响的研究”于2008年6月13日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
关键词 染色纺织品 人体安全性 纳米氧化物 科委 基础研究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辐射在皮肤中的传输仿真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欣缘 曾昊旻 +1 位作者 田昕 李松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9-1007,共9页
太赫兹辐射中的低频段由于具有很好的穿透性,在太赫兹安检成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增加了人体暴露在太赫兹辐射下的风险,也引发了对太赫兹辐射安全性的担忧。本文建立了皮肤的分层结构模型,计算了皮肤中各层组织的复介电常数和... 太赫兹辐射中的低频段由于具有很好的穿透性,在太赫兹安检成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增加了人体暴露在太赫兹辐射下的风险,也引发了对太赫兹辐射安全性的担忧。本文建立了皮肤的分层结构模型,计算了皮肤中各层组织的复介电常数和各种光学参数,然后利用蒙特卡洛仿真计算了太赫兹光子在皮肤组织中的传输过程,定量地给出了皮肤各层组织对不同频率太赫兹辐射的衰减倍数。针对穿透性最强的0.1 THz辐射,对光子的穿透深度进行了统计,发现99.9%的光子穿透深度小于0.55 mm,结果表明即使是功率高于损伤阈值的太赫兹辐射也很难传输到皮肤的真皮层下部,证明太赫兹辐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对体内器官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检测 太赫兹辐射 人体安全性 蒙特卡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安全性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发射线圈优化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贾智伟 颜国正 +1 位作者 石煜 朱柄全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57-862,共6页
针对为胶囊内窥镜供能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人体组织可能造成伤害的问题,进行了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发射线圈优化设计研究。分析了人体组织安全性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发射线圈之间的关系,提出用磁场均匀度、频率稳定度等指标... 针对为胶囊内窥镜供能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人体组织可能造成伤害的问题,进行了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发射线圈优化设计研究。分析了人体组织安全性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发射线圈之间的关系,提出用磁场均匀度、频率稳定度等指标来评价发射线圈性能,并建立了以能量传输效率为目标函数、以人体安全性和能量需求为约束条件的最优化模型。该模型可用来全面评价发射线圈性能,从而为发射线圈的设计提供依据。采用上述方法对4种类型的发射线圈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人体组织安全性 磁场均匀度 频率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技术的社会应用及其伦理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韩跃红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90-192,共3页
作者阐释了现代生物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概括了由此引发的多种伦理问题,说明现代生物技术突出的“双刃剑”特征,分析了当代生命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在建立生命伦理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寻求现实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人体安全性 生物安全性 道义论 功利主义伦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连续重新评估方法——改进的确定药物最大耐受剂量的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史丽君 陶剑 史宁中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在研究了新药第Ⅰ阶段临床试验最大耐受剂量估计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启动规则的逐步连续重新评估方法(CRM),并与传统的Up-and-Down方法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逐步CRM方法减少了受试人数,降低了受试者中毒人数的百分比,从而提高... 在研究了新药第Ⅰ阶段临床试验最大耐受剂量估计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启动规则的逐步连续重新评估方法(CRM),并与传统的Up-and-Down方法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逐步CRM方法减少了受试人数,降低了受试者中毒人数的百分比,从而提高了该方法的临床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耐受剂量 逐步CRM 启动规则 毒性 人体安全性 药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不锈钢”面世
7
作者 程成 《农产品加工》 2004年第4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材料 抗菌不锈钢 毒性 人体安全性 研制 中国科学院 铁素体钢材 奥氏体钢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