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嵌入治理的激励与培养:乡镇人事结构再生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杜鹏
-
机构
南开大学
-
出处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6,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与生活治理机制研究”(22BSH074)。
-
文摘
乡镇人事结构是乡镇治理的深层基础。面对乡镇的一线治理场景,行政包干的人事整合机制具有社会激励与团队培养的效应,赋予乡镇人事结构以灵活性。而人事分流拓展了乡镇干部激励与培养的空间,且维系了人事结构的稳定性和公共性。乡镇人事结构再生产嵌入一线治理场景,实现了激励、培养与治理的统一,从而适应了乡镇治理的现实需要。乡镇机构改革须立足乡镇治理情境,在推进乡镇治理机制创新时注重发挥乡镇干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优化乡镇人事结构,激发乡镇治理活力。
-
关键词
乡镇治理
行政包干
人事流动
一线治理
人事结构
-
Keywords
township management
administrative contract
personnel flow
front-line governance
personnel structure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事在人为:乡镇治理机制创新的人事路径与组织调控
- 2
-
-
作者
杜鹏
-
机构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8,172,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与生活治理机制研究”(22BSH074)。
-
文摘
乡镇治理的机制创新既反映了中国党政体制的柔韧性,又折射了乡镇政权的独特性。人事结构是乡镇治理机制创新的深层基础,兼具制度性与社会性。乡镇最重要的资源是人,人的意向性限制了行政理性还原的边界。为此,治理机制创新须立足一线治理场景,经由党的组织过程实现人的意向性充分有序的表达。工作单元重构、工作动力激发与工作能力培养从不同维度构造了乡镇治理机制创新的人事路径,实现了人事结构的社会性整合,弥合了人事结构的制度缝隙,使主体的意向性表达汇入乡镇整体性的协同治理过程,从而提高了乡镇的一线治理能力。但是,治理机制创新的人事路径难以突破晋升的体制约束,过度聚焦年龄和身份的选人用人导向易导致人事分流的制度区隔,这要求强化人事流动的组织调控,实现激励与治理的相容。可见,社会性整合与制度性分化共同定义了人事结构的包容性,须通过党的组织引领维系人事结构的包容性,奠定治理机制创新的活力基础,从而平衡乡镇治理转型的规范化取向与灵活性要求。
-
关键词
治理机制
人事结构
组织引领
意向性主体
一线治理
乡镇政权
-
Keywords
governance mechanisms
personnel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intentional actors
frontline governance
township regime
-
分类号
D630.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