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B/C分子在口腔鳞癌中转录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少平 李龙江 佟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I类分子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改变。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LA_B C基因座特异性D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分别检测了2 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原发灶、10例鳞... 目的 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I类分子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改变。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LA_B C基因座特异性D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分别检测了2 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原发灶、10例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灶和 11例正常的口腔粘膜上皮组织中HLA_B CmRNA的表达 ,应用ImagePro软件检测杂交信号平均积分光密度 (IOD)值。结果 阳性杂交信号出现于正常上皮和肿瘤细胞的胞浆内 ;IOD值在原发灶组与正常粘膜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转移灶组的平均IOD值与原发灶组及正常粘膜组均未见统计学差异 ;相同患者原发灶与转移灶的平均IOD值也未见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口腔鳞癌的发展过程中肿瘤组织通过下调HLA_I分子的转录水平以最终逃脱宿主CTL的免疫监视功能 ,但肿瘤转移灶中HLA_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b/c分子 口腔鳞癌 转录水平 研究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2
作者 吴平凡 韩帮锋 +1 位作者 夏辉 李龙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MHC)Ⅰ类分子(HLA-Ⅰ,HLA-G)在腺样囊性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HLA-I、HLA-G特异性单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2例腺样囊性癌、30例正常涎腺组织内HLA-Ⅰ、HLA-G抗原的表达。结果:正常涎腺组织... 目的:探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MHC)Ⅰ类分子(HLA-Ⅰ,HLA-G)在腺样囊性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HLA-I、HLA-G特异性单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2例腺样囊性癌、30例正常涎腺组织内HLA-Ⅰ、HLA-G抗原的表达。结果:正常涎腺组织内HLA-Ⅰ抗原表达阳性,HLA-G抗原基本上不表达。腺样囊性癌内HLA-Ⅰ类抗原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涎腺组织(χ2=17.17,P<0.05),同时HLA-G抗原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涎腺组织组(χ2=13.18,P<0.05),但二者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分型并无明确的关系。结论:HLA-Ⅰ抗原表达降低和HLA-G抗原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腺样囊性癌的发生过程。HLA-Ⅰ、HLA-G抗原可作为腺样囊性癌发生过程中的标志物,对判断腺样囊性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 腺样囊 免疫逃逸 抗原呈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RT.BM1
3
作者 杨新 胡雪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 大鼠 母胎免疫耐受 Ⅱ类基因 抗原特异 免疫应答 Ⅰ类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Ⅰ类分子抗原递呈与病毒免疫逃逸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莹 王团结 +4 位作者 吴思捷 赵俊杰 康凯 万建青 姚文生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77,共7页
阐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递呈抗原过程,分析病毒干扰MHC-Ⅰ类分子抗原递呈所采取的策略,以期揭示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为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Ⅰ类分子 抗原递呈 病毒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结肠癌干细胞增殖并增强MICA/B的表达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君 刘军权 +1 位作者 吕小婷 费素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9-893,共5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结肠癌干细胞(CCSC)增殖、凋亡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由HCT116结肠癌细胞诱导培养CCSC,通过检测CCSC标志物CD133、CD44进行鉴定。MTT法检测Res对CCSC增殖的影响;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结合...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结肠癌干细胞(CCSC)增殖、凋亡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由HCT116结肠癌细胞诱导培养CCSC,通过检测CCSC标志物CD133、CD44进行鉴定。MTT法检测Res对CCSC增殖的影响;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CCSC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CCSC生长周期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相关链A/B(MICA/B)表达的影响。结果 HCT116细胞在无血清培养下成球生长。球形细胞中CD133+细胞占91.07%±1.79%,CD44+细胞占90.33%±1.78%。与对照组相比,Res能明显抑制CCSC增殖,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Res作用48 h后,CCSC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S期下降,呈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增加,CCSC的凋亡率增加,MICA/B的表达增强。结论从HCT116结肠癌细胞成功诱导培养出CCSC,Res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CSC的增殖,与阻滞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Res能增强CCSC中MICA/B的表达,增强其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结肠癌干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I类分子相关链A/b(MIc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8抗体协同表达MHC Ⅱ类分子的甲状腺细胞刺激自身T细胞增殖和活化
6
作者 李玉姝 杨帆 +6 位作者 周瑾 王楚媛 于晓会 关海霞 范晨玲 单忠艳 滕卫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的甲状腺细胞如何发挥抗原递呈功能。方法分离表达MHCⅡ类分子的转基因鼠和对照小鼠的甲状腺细胞,免疫磁珠方法分离其自身T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并加入抗CD28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 目的探讨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的甲状腺细胞如何发挥抗原递呈功能。方法分离表达MHCⅡ类分子的转基因鼠和对照小鼠的甲状腺细胞,免疫磁珠方法分离其自身T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并加入抗CD28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检测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的细胞因子浓度。结果单纯表达MHCⅡ类分子的转基因小鼠甲状腺细胞不能刺激自身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然而当加入抗CD28抗体后,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甲状腺细胞能刺激自身T细胞的增殖、活化及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而T细胞对野生型小鼠的甲状腺细胞无反应。结论加入协同刺激信号后,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甲状腺细胞也可刺激T细胞增殖活化及分泌细胞因子,具有递呈抗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Ⅱ类分子 抗原递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培珍 管剑龙 韩星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肌细胞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肌炎的启动因素,而肌炎的持续与发展则与机体免疫应答异常有关。皮肌炎以体液免...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肌细胞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肌炎的启动因素,而肌炎的持续与发展则与机体免疫应答异常有关。皮肌炎以体液免疫损伤为主,而多发性肌炎则以细胞免疫损伤为主。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在IIM的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抗原复合物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A的分型与检测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华 罗怀容 +2 位作者 张亚平 邱祥聘 叶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传统的强调抗原多态性的SLA分型方法主要是血清学、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各具特点的SLA分型技术不断涌现,如PCR RFLP法、PCR SSCP法、微卫星(MS)法、DNA序列的测定等,基于强调SLA的抗原多态性的分型和强调抗... 传统的强调抗原多态性的SLA分型方法主要是血清学、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各具特点的SLA分型技术不断涌现,如PCR RFLP法、PCR SSCP法、微卫星(MS)法、DNA序列的测定等,基于强调SLA的抗原多态性的分型和强调抗原保守性的功能学上的新分型技术(如SLA超型和超基序)进行了详细探讨,比较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指明了未来SLA分型的发展趋势。此外还指出了现行参考教材血清学SLA单倍型的编写错误以及重点强调了SLA DQB基因的准确分型技术必须借鉴于克隆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 抗原多态 分子生物学技术 血清学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