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胞壁酰二肽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青山 李峰 +1 位作者 曹琳 徐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919-923,共5页
目的:观察胞壁酰二肽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数种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胞壁酰二肽(MDP)按要求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进行处理,运用实时定量RT-PCR以及RT-PCR测定IL-1β,IL-8,MCP-1,IFN-α与IFN-β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与RT... 目的:观察胞壁酰二肽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数种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胞壁酰二肽(MDP)按要求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进行处理,运用实时定量RT-PCR以及RT-PCR测定IL-1β,IL-8,MCP-1,IFN-α与IFN-β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与RT-PCR方法研究MDP影响IFN-α,IFN-β表达的机制。结果:经MDP处理后,HAECs细胞中炎症因子IFN-α,IFN-β,IL-1β,IL-8和MCP-1的表达上调。结论:MDP可以通过上调HAECs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壁酰二肽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Es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章顺荣 高越 封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88-1693,共6页
目的:明确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是否可引起内皮细胞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和Mfn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AGEs用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代替。将购买的原代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株进行体外扩增、传代、分组,进行AGEs干预,分为对照组,不同... 目的:明确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是否可引起内皮细胞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和Mfn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AGEs用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代替。将购买的原代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株进行体外扩增、传代、分组,进行AGEs干预,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梯度的AGEs干预组(50 mg/L、100 mg/L和200 mg/L)和干预不同时间组(分别是100 mg/L的AGEs干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6 h、12 h、24 h和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AGEs干预后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Mfn1和Mfn2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对AGEs干预后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Mfn1和Mfn2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AGEs干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24 h可引起Mfn1和Mf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00 mg/L AGEs干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6 h,Mfn1和Mf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而干预12 h、24 h和48 h均引起人主动脉内皮细胞Mfn1和Mf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AGEs干预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12 h后其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和Mfn2的表达水平降低,提示AGEs可能引起内皮细胞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并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引起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异常,而导致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促进缺氧损伤后人主动脉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卢飞艳 丁燕子 +3 位作者 陈相健 卞智萍 吴恒芳 杨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4-1129,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缺氧损伤后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的保护作用及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AECs,8%O2制备缺氧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组、AS-Ⅳ治疗组...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缺氧损伤后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的保护作用及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AECs,8%O2制备缺氧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组、AS-Ⅳ治疗组,50μg/mL)。观察AS-IV对缺氧损伤后HAECs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迁移能力、增殖活性和体外成环的影响以及自噬在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缺氧损伤后与对照组比较,HAECs细胞上清释放的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浓度增加[(25.33±1.70)U/L vs.(5.33±1.25)U/L],细胞活力降低[(81.12±0.72)%vs.(100±3.07)%],细胞迁移能力降低,增殖能力降低,体外成环数下降[(30.91±3.78)个vs.(62.10±7.56)个],自噬相关蛋白Beclin及LC3-Ⅱ表达下调(P<0.05)。加入AS-Ⅳ治疗后,与缺氧组比较,细胞上清LDH释放量减少[(18.33±1.25)U/L],细胞活力提高[(85.71±2.48)%],细胞迁移能力增强、增殖活性增加,基质胶体外成环数增加[(48.64±4.80)个],自噬相关蛋白Beclin及LC3-Ⅱ表达上调(P<0.05)。结论:AS-Ⅳ可减轻缺氧对HAECs的损伤,可能通过激活自噬通路促进HAECs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缺氧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活化AMPK-eNOS减轻油酸所致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慧 刘敬 +8 位作者 侯文锋 王尧清 张文彦 许波 马成俊 李忌 孟庆国 孙喜灵 王振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3-219,共7页
目的:考察小檗碱对油酸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系(human aorta endothelial cells,HAEC)为受试对象;分别以油酸、油酸联合小檗碱、油酸联合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 目的:考察小檗碱对油酸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系(human aorta endothelial cells,HAEC)为受试对象;分别以油酸、油酸联合小檗碱、油酸联合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激活剂(AICAR)或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HAEC;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滴合成;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的水平,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探针检测细胞内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总AMPK、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及其磷酸化(p-AMPK、p-eNOS)水平。结果:油酸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增殖,小檗碱组各项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油酸联合小檗碱组的细胞活性较油酸组明显好转(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油酸组的脂质浸润程度明显,油酸在不同浓度下使内皮细胞的脂质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加入小檗碱可明显减少这种脂质堆积。油酸组的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小檗碱能显著抑制油酸所致的内皮NO水平的减少,并且减少由于油酸所致的ROS水平的升高;油酸抑制了AMPK的活化,使p-AMPK和p-eNOS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小檗碱可明显逆转油酸所致AMPK和eNOS磷酸化水平下降,Compound C可拮抗其作用。结论:小檗碱可减轻油酸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与其活化AMPK/eNOS信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油酸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改善过氧化氢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宇琼 孙东岳 +3 位作者 吴恒芳 卞智萍 陈相健 杨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9-954,共6页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HAECs经饥饿处理后分为对照组、H_2O_2损伤组及AS-Ⅳ治疗组。H_...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HAECs经饥饿处理后分为对照组、H_2O_2损伤组及AS-Ⅳ治疗组。H_2O_2损伤组细胞经H_2O_2(400μmol/L)持续损伤36 h,AS-Ⅳ治疗组细胞经H_2O_2损伤12 h后加入含50μg/m L AS-Ⅳ的培养基继续干预处理24 h。观察AS-Ⅳ对H_2O_2诱导的HAECs氧化应激损伤及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H_2O_2损伤后HAECs丙二醛(MDA)含量、NADPH氧化酶活性及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H_2O_2损伤的HAECs经AS-IV治疗后,HAECs的MDA含量、NADPH氧化酶活性及线粒体ROS含量明显降低,SOD和Mn-SOD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增高。结论:AS-Ⅳ对H_2O_2诱导的HAECs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高线粒体的抗氧化功能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线粒体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减轻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勇 苏晓红 +3 位作者 朱火兰 张凌霄 刘飞 刘仲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59-1364,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姜黄素预处理体外培养的HAECs,再以ox-LDL对细胞进行干预。MTT法和Ed U法评估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对培养液中白细胞...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姜黄素预处理体外培养的HAECs,再以ox-LDL对细胞进行干预。MTT法和Ed U法评估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对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以及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浓度进行检测;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评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结合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HAECs中磷酸化PPARγ、血红素氧合酶-1(HO-1)、HMGB1、IL-6、TGFβ1和RAGE的表达水平。结果:ox-LDL处理的HAECs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内PPARγ/HO-1信号被抑制,其下游HMGB1/RAGE炎症通路被激活,细胞分泌的IL-6、TGFβ1、HMGB1以及sRAGE浓度显著增加。不同浓度姜黄素预处理可激活ox-LDL诱导的HAECs内PPARγ/HO-1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下游HMGB1/RAGE炎症通路,降低IL-6、TGFβ1、HMGB1以及sRAGE炎症因子水平。结论:ox-LDL能够通过抑制PPARγ/HO-1而激活HMGB1/RAGE炎症通路造成HAECs损伤。姜黄素则能够通过活化PPARγ/HO-1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ox-LDL对HAECs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a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莫倩 李丹 凌文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观察miR-18a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将10 nmol/L miR-18a mimics和20 nmol/L miR-18a inhibitor转染至人主动脉内皮细胞,qRT-PCR法检测miR-18a表达情况并观察内皮细胞的迁移、黏附和管腔形成能力。结果:... 目的:观察miR-18a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将10 nmol/L miR-18a mimics和20 nmol/L miR-18a inhibitor转染至人主动脉内皮细胞,qRT-PCR法检测miR-18a表达情况并观察内皮细胞的迁移、黏附和管腔形成能力。结果:转染48 h后,miR-18a mimics组miR-18a表达为对照组的608倍(P<0.05);miR-18a inhibitor组miR-18a表达降低至对照组的31%(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8a mimics转染后迁移至Transwell小室下层的内皮细胞数目和毛细血管管腔形成数目分别减少60%和52%(P<0.01);而miR-18a inhibitor转染后分别增加100%(P<0.05)和84%(P<0.01),细胞黏附能力增加43%(P<0.05)。结论:miR-18a的表达水平与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相关,可能成为血管性疾病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a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何珂帅 章辉 +3 位作者 张俊杰 吴亚 武晓泓 邵永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4-738,共5页
目的:建立体外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提取和培养的方法。方法:从术中取下的人主动脉组织上剥离内皮层,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HAECs,利用显微镜观察其生长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流式细胞法鉴定及检测细... 目的:建立体外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提取和培养的方法。方法:从术中取下的人主动脉组织上剥离内皮层,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HAECs,利用显微镜观察其生长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流式细胞法鉴定及检测细胞纯度,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检测细胞吞噬功能并检测细胞在体外的血管生成能力。结果:0.1%及0.2%的Ⅰ型胶原酶,最佳消化时间均为50 min,2 h贴壁细胞数分别(25.2±2.1)×103,(40.5±3.8)×103)个。细胞融合后在倒置显微镜下呈"鹅卵石"样排列生长。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D31)及Ⅷ因子鉴定为阳性,细胞纯度达(96.43±4.12)%。细胞内吞ox-LDL及血管生成能力较好。结论:钝性分离主动脉内皮层,辅以Ⅰ型胶原酶消化是一种较好的HAECs获取方法,酶浓度及消化时间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内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靳天慧 陈亮 +4 位作者 刘叶红 盛瑛 周雨婷 宣诗怡 宗刚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9-1084,共6页
目的以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为研究对象,探讨敲减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β甘油磷酸、地塞米松、L-抗坏血酸诱导内皮间质转化(EndoMT)的保护作用。方法以(0、10、30、50)mmol/Lβ甘油磷酸联合100 nmol/L地塞米松和50μg/ml... 目的以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为研究对象,探讨敲减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β甘油磷酸、地塞米松、L-抗坏血酸诱导内皮间质转化(EndoMT)的保护作用。方法以(0、10、30、50)mmol/Lβ甘油磷酸联合100 nmol/L地塞米松和50μg/ml L-抗坏血酸诱导HAEC建立EndoMT模型。采用PCSK9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PCSK9)转染HAEC,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HAEC的PCSK9的mRNA和蛋白表达。将HAEC随机分为空白组、EndoMT组、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RNA的EndoMT组、转染si-PCSK9的EndoMT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VE-cadherin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α-SMA的表达。结果30 mmol/Lβ甘油磷酸诱导EndoMT效果最佳,发生EndoMT时,PCSK9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而PCSK9敲减后,α-SMA、FSP1的表达下调,VE-cadherin的表达上调。结论敲低PCSK9可抑制HAEC的Endo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间质转化(EndoMT)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GDF11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钙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盛瑛 张宸铭 +5 位作者 陈亮 徐佰达 靳天慧 刘叶红 叶挺 宗刚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89-1694,共6页
目的建立体外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钙化模型,探讨外源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钙化的影响。方法使用低浓度(10 mmol/L)/高浓度(30 mmol/L)β-甘油磷酸+100 nmol/L地塞米松+50μg/ml L-抗坏血酸刺激HAEC,筛选出有效钙化诱导方案;使用... 目的建立体外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钙化模型,探讨外源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钙化的影响。方法使用低浓度(10 mmol/L)/高浓度(30 mmol/L)β-甘油磷酸+100 nmol/L地塞米松+50μg/ml L-抗坏血酸刺激HAEC,筛选出有效钙化诱导方案;使用不同浓度GDF11(0、30、50、100 ng/ml)刺激HAEC不同时间(0、8、24、48 h),筛选出GDF11有效作用浓度与时间;将HAEC分为空白组、GDF11组、钙化组、GDF11+钙化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BMP4、GDF11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GDF11的表达;RT-PCR检测成骨细胞特异转录因子(Runx2)、Runx2下游基因Osterix及GDF11的基因表达;茜素红S染色检测钙化沉积。结果 (1)高浓度组的GDF11、BMP4、BMP2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浓度组的Runx2、Osterix、GDF11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高浓度组钙盐沉积较空白对照组增加;(2) 100 ng/ml GDF11预处理24 h后, BMP2、BMP4蛋白表达较钙化组下降(P<0.05);(3)与钙化组比较,GDF11+钙化组BMP2、BMP4蛋白表达下降(P<0.05),GDF11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钙化组比较,GDF11+钙化组的钙化沉积减少, GDF11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F11+钙化组Runx2、Osterix基因水平均低于钙化组(P<0.05),但GDF11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源GDF11可抑制HAEC钙化,可能与抑制HAEC成骨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1 血管钙化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减轻高糖高脂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晓玲 宋振蓉 +3 位作者 付媛 陈敏 师锐赞 张轩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22-531,共10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高糖高脂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MTT法选取合适的高糖和棕榈酸钠(sodium palmitate,SPA)损伤浓度以及UA预孵浓度。采用试剂盒检测NO、ROS的...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高糖高脂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MTT法选取合适的高糖和棕榈酸钠(sodium palmitate,SPA)损伤浓度以及UA预孵浓度。采用试剂盒检测NO、ROS的含量,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率以及抗氧化酶包括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以及GSDMD的蛋白表达情况。Hoechst33342联合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膜的完整状态以探讨焦亡发生情况。观察UA对HAEC的保护作用。结果:预孵UA(1μmol/L和5μmol/L)可以减轻高糖高脂(30 mmol/L GLU+0.1 mmol/L SPA)造成的HAEC损伤,提升HAEC活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增加NO的释放和eNOS的蛋白表达,减少黏附分子的蛋白表达,减少细胞焦亡。结论:UA可能通过减轻高糖高脂诱导的HAEC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细胞焦亡的发生,减轻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高糖高脂 氧化应激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42-3p靶向Rictor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丽 刘萍 秦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8-1937,共10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2-3p(miR-142-3p)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程中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HAECs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 目的:探讨微小RNA-142-3p(miR-142-3p)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程中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HAECs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作用后,采用RT-qPCR检测miR-142-3p的表达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使用TargetScan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42-3p的潜在靶基因,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2-3p与Rictor mRNA 3′-UTR直接靶向结合。结果:在ox-LDL诱导HAECs凋亡过程中miR-142-3p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过表达miR-142-3p促进HAECs凋亡,相反,抑制miR-142-3p的表达水平可以部分程度缓解ox-LDL介导的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Rictor为miR-142-3p的下游靶基因,沉默Rictor基因抑制了miR-142-3p抑制物(miR-142-3p inhibitor)的抗凋亡作用。Akt/eNOS信号通路参与了miR-142-3p对ECs凋亡的调控。结论:抑制miR-142-3p表达可促进靶基因Rictor表达并激活Akt/eNOS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凋亡的内皮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2-3p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RICTOR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通过PGK1糖酵解途径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维维 王博 +2 位作者 钟晴 张蓉 徐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8-484,共7页
基于磷酸甘油酸激酶1(phosphoglycerate kinase 1,PGK1)介导糖酵解途径研究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GA)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oxLDL(10... 基于磷酸甘油酸激酶1(phosphoglycerate kinase 1,PGK1)介导糖酵解途径研究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GA)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oxLDL(100 mg/L)损伤建立体外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的GA(10、20和40μmol/L)及PGK1激动剂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糖酵解关键酶PGK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己糖激酶(hexokinase 2,HK2)和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表达水平以及凋亡相关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乳酸和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内皮细胞葡萄糖消耗减少、乳酸分泌量增加,PGK1、GLUT1、HK2、PKM2、Bax、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oxLDL组相比,GA治疗组(10、20和40μmol/L)内皮细胞葡萄糖消耗增加、乳酸分泌量减少,PGK1、GLUT1、HK2、PKM2、Bax、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加入PGK1激动剂后可以逆转GA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GA通过抑制PGK1介导的糖酵解途径进而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次酸 PGK1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T在血管内皮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中的作用
14
作者 欧阳智 钟健 曾烨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2-362,共1页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AS)中泡沫细胞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探究中胚层特异性转录本(MEST)在AS动物模型血管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血管内皮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Apo E-/-小鼠,通过高脂饮食建立A...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AS)中泡沫细胞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探究中胚层特异性转录本(MEST)在AS动物模型血管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血管内皮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Apo E-/-小鼠,通过高脂饮食建立AS模型,同时设置正常饮食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管内MEST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流体剪切力异常之间的关系。通过sh RNA或si RNA技术稳定敲除或降低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中MEST的表达。使用BODIPY荧光探针评估细胞内脂滴的形成,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细胞泡沫化的程度。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泡沫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v WF)、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标志物(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主动脉弓区域有流体剪切力异常和AS斑块形成,且MEST表达显著下降。MEST敲降导致BODIPY标记的脂滴增加,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比值上升(由正常的32.58±1.530%增至53.27±2.025%,P<0.001),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已转化为泡沫细胞。与正常HAECs相比,泡沫细胞中CD31和v WF的表达降低,而CD68和α-SMA的表达增加。结论MEST的低表达与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MEST敲低促使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伴随着血管内皮细胞表型的丧失及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泡沫细胞 流体剪切力 免疫荧光技术 血管平滑肌细胞 巨噬细胞 胆固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皮损伤学说的通阳化浊方干预冠心病细胞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丽喆 胡镜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96-199,I0006,共5页
目的基于内皮损伤学说,探讨通阳化浊方干预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以灌服蒸馏水的大鼠血清为对照,在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H2O2,并在实验体系中加入灌服通阳化浊方、四妙勇安汤灌胃处理的大鼠血清... 目的基于内皮损伤学说,探讨通阳化浊方干预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以灌服蒸馏水的大鼠血清为对照,在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H2O2,并在实验体系中加入灌服通阳化浊方、四妙勇安汤灌胃处理的大鼠血清。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SOD、MDA和NO的含量;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检测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发生率,噻唑蓝(MTT)法检测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鬼笔环肽染色细胞骨架。结果 H2O2显著降低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SOD的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促进内皮细胞凋亡,使内皮细胞皱缩、细胞骨架排列紊乱。给药组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升高NO、SOD含量,与四妙勇安汤相比,通阳化浊方组血清增加内皮细胞活性效果更好,降低内皮细胞凋亡率,使内皮细胞骨架更加清晰;而灌服蒸馏水的大鼠血清则无此作用。结论通阳化浊方组的大鼠血清对H2O2造成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更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中药 通阳化浊方 四妙勇安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桉叶油素调节自噬改善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晓妹 杨红 +5 位作者 龙秋双 方官琴 高歌 甘诗泉 陈妍 沈祥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2-477,共6页
目的探讨1,8-桉叶油素(1,8-Cineole)通过调节自噬来改善高糖(HG)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G作用HAECs 60 h,不同剂量的1,8-Cineole进行干预,运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毒性,We... 目的探讨1,8-桉叶油素(1,8-Cineole)通过调节自噬来改善高糖(HG)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G作用HAECs 60 h,不同剂量的1,8-Cineole进行干预,运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毒性,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LC3-Ⅱ/Ⅰ、p62、caspase-3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及使用自噬抑制剂氯喹(CQ)作用HAECs后,检测Beclin1、LC3-Ⅱ/Ⅰ、p62、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1,8-Cineole提高细胞活力,减少LDH含量,激活自噬和抑制细胞凋亡。与空白组比较,CQ组的Beclin1、LC3-Ⅱ/Ⅰ、p62、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增加,同时观察到CQ+HG+CH组与CQ+HG组比较时,以上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8-Cineole对高糖诱导HAE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改善自噬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LIN1 内皮细胞损伤 高糖诱导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LC3 自噬 细胞活力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灭活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对ox-LDL诱导的HAEC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
17
作者 高静竹 朱文秀 夏效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2-279,共8页
目的:本研究以巴氏灭活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pasteurized Akkermansia muciniphila,PAKK)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 目的:本研究以巴氏灭活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pasteurized Akkermansia muciniphila,PAKK)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利用MTT法评价PAKK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并确定合适的剂量。建立ox-LDL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并通过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活性氧等评价PAKK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后通过测定抗氧化酶活力以及Nrf2抗氧化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等,探讨PAKK改善HAEC细胞氧化损伤的可能机制。结果:菌数为10^(5)和10^(6) CFU/mL的PAKK不影响HAEC细胞的活性;能显著降低ox-LDL诱导HAEC细胞的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显著降低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以及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上调细胞内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HO-1)、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以及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ine oxidoreductase-1,NQO1)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Nrf2、HO-1、NQO1蛋白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表明巴氏灭活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可缓解ox-LDL对HAEC细胞造成的损伤,且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Nrf2信号通路从而增强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本研究为开发基于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的可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益生菌相关产品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 巴氏灭活 氧化损伤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通过内质网应激ATF6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HAECs凋亡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宏民 李尚俭 +2 位作者 朱火兰 杨瑜 刘仲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49-1454,共6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高糖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以高糖培养基培养HAECs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同时以不同浓度(50、100和200μmol/L)的左卡尼汀对HAECs进行处理。以MTT法对细胞活力进行检测;Hoechst ...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高糖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以高糖培养基培养HAECs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同时以不同浓度(50、100和200μmol/L)的左卡尼汀对HAECs进行处理。以MTT法对细胞活力进行检测;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情况;比色法对HAECs的caspase-3活性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法对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蛋白及磷酸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高糖培养诱导HAECs产生凋亡并显著抑制细胞活力。高糖培养的HAECs中产生内质网应激,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需酶1(IRE1)及活化转录因子6(ATF6)信号通路均被显著激活,能够通过下游caspase-4/3级联瀑布反应诱导细胞凋亡。然而,左卡尼汀能够显著减少高糖诱导的HAECs细胞凋亡,使细胞存活率升高,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左卡尼汀可显著降低高糖培养HAECs诱发的内质网应激,通过下调位点1蛋白酶(S1P)及位点2蛋白酶(S2P)表达降低其对ATF6剪切形成的促凋亡因子ATF6 p50的水平;而左卡尼汀并未对PERK及IRE1信号通路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抑制高糖对HAECs凋亡的诱导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的ATF6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内质网应激 活化转录因子6 细胞凋亡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