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患者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黎明 李春香 +5 位作者 陈平 张业军 邓学辉 林丽 钟飞 龙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HNP1-3)在肺结核及耐多药肺结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对药物敏感(敏感组)与耐多药(耐多药/多耐药组)肺结核患者血浆HNP1-3的浓度,并观察敏感组和耐多药/多耐药组抗结核治疗...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HNP1-3)在肺结核及耐多药肺结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对药物敏感(敏感组)与耐多药(耐多药/多耐药组)肺结核患者血浆HNP1-3的浓度,并观察敏感组和耐多药/多耐药组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HNP1-3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血浆HNP1-3浓度:对照组、敏感组、耐多药/多耐药组分别为(87.6±8.7)、(141.7±21.3)(、41.0±10.9)ng/ml,敏感组>对照组>耐多药/多耐药组(P分别<0.05)。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血浆HNP1-3浓度:敏感组为(76.5±7.1)ng/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耐多药/多耐药组为(53.2±7.1)ng/ml,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血浆HNP1-3浓度与痰菌阳性持续时间及X线胸片记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5,-0.465,P<0.01)、与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4,0.728,P<0.01)。结论HNP1-3在肺结核及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HNP1-3水平降低可能是耐多药肺结核形成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分枝杆菌 结核 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通过NLRP3/caspase-1/GSDMD信号轴干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景鸿 韦丽莹 陈一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27-1333,共7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以及对NLRP3/caspase-1/GSDMD信号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治疗组(C),每组8只。用...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以及对NLRP3/caspase-1/GSDMD信号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治疗组(C),每组8只。用鸡卵清蛋白(OVA)结合脂多糖诱导的方法制作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动物模型。C组在每次卵蛋白激发前给予0.1%的1,25-二羟维生素D腹腔注射(4μg·kg^(-1))。进行无创气道反应性检测,收集肺组织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病理HE染色、AB-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和气道黏液分泌情况;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测BALF中IL-1β、IL-18、IL-17水平;Ly-6G免疫组化染色了解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BALF中IL-1β、IL-18、IL-17分泌较模型组减少(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肺组织病理提示气道炎症病变较模型组减轻,AHR明显降低;肺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能减轻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抑制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1,25-二羟维生素D3可能通过调节NLRP3/caspase-1/GSDMD信号轴改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中性粒细胞 1 25-二羟维生D3 NLRP3 CASPASE-1 GSD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通过上调Nrf2表达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韦丽莹 张景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013-2018,2023,共7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D]对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治疗作用以及对Nrf2表达、内质网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SPF级Balb/c小鼠24只,雌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组(B)、1,25(OH)D治疗组(C),每...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D]对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治疗作用以及对Nrf2表达、内质网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SPF级Balb/c小鼠24只,雌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组(B)、1,25(OH)D治疗组(C),每组各8只。用CFA+OVA(完全弗氏佐剂+鸡卵清蛋白)诱导的方法制作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C组在每次OVA鼻腔滴入激发前给予0.1%的1,25(OH)D腹腔注射(4μg/kg)。进行无创气道反应性检测,收集肺组织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病理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炎症变化;计数BALF中炎症细胞及分类,检测BALF中细胞因子IL-4、IL-17、IL-5、CXCL2、CXCL8水平;Ly-6G免疫组化染色了解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CHOP、GRP78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肺组织GSH、MDA浓度;RT-PCR检测肺组织NQO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25(OH)D治疗组BALF中各细胞因子分泌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比模型组降低,肺组织病理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可见比模型组炎症表现减轻,AHR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肺组织CHOP、GRP7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rf2蛋白水平升高,NQO1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可通过增强Nrf2蛋白的表达调节氧化应激,并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中性粒细胞 1 25-二羟维生D3 内质网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制备人和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各组分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永杰 齐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建立和应用连续酸 -尿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CAU- PAGE)纯化人和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组分(HNP- 1~ 3和 RNP- 1~ 5 )。 方法 :从人外周血或兔人工无菌性腹水中分离中性粒细胞 ,用 5 %冰醋酸直接提取 ,经 CAU- PA GE洗脱 ,获... 目的 :建立和应用连续酸 -尿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CAU- PAGE)纯化人和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组分(HNP- 1~ 3和 RNP- 1~ 5 )。 方法 :从人外周血或兔人工无菌性腹水中分离中性粒细胞 ,用 5 %冰醋酸直接提取 ,经 CAU- PA GE洗脱 ,获取纯化的 HNP- 1~ 3或 RNP- 1~ 5组分。以聚丙烯酰胺凝胶过滤作为参比方法。 结果 :1次洗脱电泳可从 5× 10 8个细胞中获得纯化的 HNP组分约 1.5 0 mg或 RNP组分 2 .5 0 mg,并保持天然的生物活性。 结论 :CAU- PAGE是一种较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 中性粒细胞 连续酸-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1、-2、-3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倩 王文梅 +3 位作者 王翔 叶沛 钱雅洁 黎景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49-952,957,共5页
目的:研究人β防御素(humanβ-defensin,hBD)-1、hBD-2、hBD-3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hBD-1、hBD-2和hBD-3在60例OSCC中的表达,软件测定其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A)... 目的:研究人β防御素(humanβ-defensin,hBD)-1、hBD-2、hBD-3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hBD-1、hBD-2和hBD-3在60例OSCC中的表达,软件测定其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A),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中分化和低分化组中hBD-2和hBD-3的MA值显著低于高分化组(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组hBD-2的MO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肿瘤直径≥2cm组hBD-3的MOD值显著低于肿瘤直径<2cm组(P<0.01)。结论:hBD-2的蛋白表达与OSCC的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hBD-3的蛋白表达与OSCC分化和大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β-防御1 Β-防御2 β-防御3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防御素-alpha1-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伟 顾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人防御素-alpha1-3(HNP1-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乳腺组织及59例乳腺癌组织中HNP1的表达,并结合乳腺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PR/ER/C-erB-2表达进行相关性... 目的探讨人防御素-alpha1-3(HNP1-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乳腺组织及59例乳腺癌组织中HNP1的表达,并结合乳腺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PR/ER/C-erB-2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HNP1-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为强阳性表达,表达率为95%;②HNP1-3在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强阳性表达为45%,而淋巴结未转移患者表达强阳性率81.08%(P<0.05),强阳性率在组织学Ⅰ级为85.71%,Ⅱ级72.22%,Ⅲ级45%(P<0.05);③HNP1-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患者年龄、临床分期、PR/ER/C-erB-2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NP1-3在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可能是反映乳腺癌预后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防御-alpha1-3(HNP1-3) 预后 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5
7
作者 何蔚 刘奕明 +1 位作者 陈汇 曾繁典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阻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 2h ,再灌注 2 4h模型。再灌注后 1h分别ip灯盏花素 5 0或...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阻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 2h ,再灌注 2 4h模型。再灌注后 1h分别ip灯盏花素 5 0或 75mg·kg- 1,再灌注后 2 2h重复给药 1次。再灌注 2 4h后干湿重法测定脑水肿 ,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区大脑皮质和尾壳核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大脑皮质和尾壳核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 ,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 ,缺血区大脑皮质及尾壳核MPO活性和ICAM 1表示显著增加 ,灯盏花素 5 0和75mg·kg- 1治疗用药能减轻脑水肿 ,降低MPO活性和抑制ICAM 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脑缺血 脑水肿 中性粒细胞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P/S1PR信号通路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王中英 谢如锋 +3 位作者 杨洁 任亚娜 杨懿铭 范华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9-99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1-磷酸鞘氨醇(S1P)对fMLP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的引发作用,检测粒细胞活化后发生呼吸爆发的产物,并探究S1P引发作用的信号通路。流式细胞术检测新鲜分离的中性粒细胞的状态;高铁细胞色素C还原法间接计算超氧阴离子(O2-)释放量... 本研究旨在检测1-磷酸鞘氨醇(S1P)对fMLP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的引发作用,检测粒细胞活化后发生呼吸爆发的产物,并探究S1P引发作用的信号通路。流式细胞术检测新鲜分离的中性粒细胞的状态;高铁细胞色素C还原法间接计算超氧阴离子(O2-)释放量;二氢罗丹明123流式细胞术检测粒细胞的呼吸爆发程度;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S1P预处理后fMLP活化的粒细胞所释放的O2-量明显增高;S1P引发的fMLP活化组中,罗丹明123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fMLP单独处理组;PI3K及Akt蛋白参与了粒细胞呼吸爆发的信号传递。结论:S1P是一种新的粒细胞引发试剂,较高浓度S1P(10-6μmol/L)能够引发fMLP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发生呼吸爆发;该信号通路可能为S1P与粒细胞上的S1P受体作用,活化下游的PI3K,再通过Akt传递信号,最终活化NADPH氧化酶,发生呼吸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呼吸爆发 1-磷酸鞘氨醇 超氧阴离子 磷酸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健脾化痰汤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及对HNP1-3、IL-17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建芳 周媚 +1 位作者 李秋 徐文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2,共4页
目的研究温阳健脾化痰汤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及对患者α-防御素1-3(HNP1-3)、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诸暨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缓解期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温阳健脾化痰汤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及对患者α-防御素1-3(HNP1-3)、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诸暨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缓解期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体位引流、盐酸氨溴索片等常规治疗,汤剂组加用温阳健脾化痰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分析两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检测两组肺功能、相关血清因子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OR)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的差异。结果汤剂组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0.70%,39/43)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汤剂组治疗4周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2.86±0.42)L]、用力肺活量(FVC)[(2.96±0.33)L]、FEV1/FVC(60.47%±6.8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HNP1-3、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汤剂组治疗4周后除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其他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GOR评分、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汤剂组治疗4周后6MWT[(394.11±70.14)m]长于对照组,SQRQ评分[(12.41±3.65)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健脾化痰汤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可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健脾化痰汤 支气管扩张 α-防御1-3 炎症因子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素钠对中性粒细胞哮喘小鼠炎性细胞因子和黏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晨凤 李淼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鱼腥草素钠(SH)对中性粒细胞哮喘(NA)小鼠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黏蛋白5AC(MUC5AC)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NC组、NA组、SH组、地塞米松(DXM)组、SH+DXM组。检测各组小鼠气道阻... 目的探讨鱼腥草素钠(SH)对中性粒细胞哮喘(NA)小鼠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黏蛋白5AC(MUC5AC)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NC组、NA组、SH组、地塞米松(DXM)组、SH+DXM组。检测各组小鼠气道阻力;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瑞氏吉姆萨染色分类计数白细胞;HE、PAS、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及气道周围炎症细胞分布、黏液分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IHC)法检测肺组织中MUC5AC的表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肺组织中MUC5AC mRNA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TNF-α、IL-1β、p-AKT/AKT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A组小鼠相比,SH组、DXM组、SH+DXM组小鼠气道阻力、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减少,肺组织及气道周围炎症、黏液分泌、纤维化减轻,肺组织及气道上皮细胞MUC5AC蛋白表达量减少,肺组织MUC5AC mRNA含量及TNF-α、IL-1β、p-AKT/AKT蛋白表达量减少(均P<0.05)。结论SH可通过抑制AKT磷酸化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及黏蛋白表达,缓解NA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中性粒细胞哮喘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 黏蛋白5AC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E法扩增梅花鹿β-防御素-1(siBD-1)全长cDNA
11
作者 唐娟 金鑫 +6 位作者 张曼 侯永跃 李军燕 田巧珍 刘骄 王云鹤 杨银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5-643,共9页
为了获得梅花鹿β-防御素-1(sika deerβ-defensin-1,siBD-1)cDNA全序列,本试验以梅花鹿舌黏膜组织内提取的总RNA为模板,根据前期已获得的siBD-1cDNA的已知部分序列设计引物,采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5′-和3′-末端序列,将... 为了获得梅花鹿β-防御素-1(sika deerβ-defensin-1,siBD-1)cDNA全序列,本试验以梅花鹿舌黏膜组织内提取的总RNA为模板,根据前期已获得的siBD-1cDNA的已知部分序列设计引物,采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5′-和3′-末端序列,将此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PCR、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出长度约为172和299bp的siBD-1cDNA 5′-和3′-末端序列,从而得到418bp的siBD-1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HM588696.1),其中包含89bp 5′-非翻译区(UTR)、192bp的开放阅读框(ORF)、终止密码子TAA、118bp的3′-UTR和Poly(A)16。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siBD-1cDNA与水牛的肠防御素(BEBD)同源性最高,为90.6%,与牛(EBD、LAP、TAP、BNBD-4)、山羊(GBD-1、GBD-2)、驯鹿(reBD-1)、绵羊(sBD-1、sBD-2)和骆驼(caBD-1)的防御素cDNA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3.2%、83.1%、87.3%、87.0%、87.5%、87.5%、84.4%、79.9%、77.1%和70.5%;与马(hoBD-1)和猪(pBD-1)的同源性较低,为60.3%和72.4%;而与人(hBD-2)的同源性最低,为16.0%。siBD-1成熟肽由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包含9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5′-RACE 3-RACE β-防御-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龚丽莎 房兆飞 +2 位作者 胡厚源 刘成海 孟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THP-1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THP-1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μmol/L ADP激活人血小板,采用流式细胞仪、瑞氏-姬姆萨染色检测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人中性粒细胞的结合情况,并研究TAP-SSL5的干预作用。结果 TAP-SSL5浓度在30 mg/L或以下时对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AP-SSL5(终浓度10 mg/L)能显著抑制KPL-1与THP-1细胞的结合;20μmol/L ADP激活的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结合率分别为(31.3±8.4)%和(35.6±5.9)%;细胞经10 mg/L TAP-SSL5预先处理后,其结合率分别降至(13.4±6.7)%和(10.4±6.4)%(P<0.01)。瑞氏-姬姆萨染色的结果表明,TAP-SSL5和SSL5均可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结合(P<0.05)。结论 TAP-SSL5可通过与PSGL-1的结合,而直接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粒细胞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P-选择糖蛋白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肺炎患儿血清β-防御素-2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涛 廖嘉仪 胡雁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37-30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β-防御素-2(human β-defensins 2,hBD-2)在反复肺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50例5~14岁反复肺炎和5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处理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D-2和IL-8浓度,应用电阻法检测血液中性粒细胞比例,... 目的:探讨血清中β-防御素-2(human β-defensins 2,hBD-2)在反复肺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50例5~14岁反复肺炎和5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处理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D-2和IL-8浓度,应用电阻法检测血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并分析hBD-2与IL-8、中性粒细胞比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反复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hBD-2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12,P=0.727)。(2)反复肺炎组IL-8浓度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5,P=0.00;F=1,P=0.00)。(3)反复肺炎组hBD-2与IL-8、中性粒细胞比例无相关性(r=0.02,P>0.05;r=0.13,P>0.05);IL-8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62,P=0.00)。结论:反复肺炎患儿急性感染期血清hBD-2表达水平没有升高,提示呼吸道防御功能存在障碍,这可能是反复肺炎患儿呼吸道容易发生微生物感染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Β-防御-2 细胞-8 中性粒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8及其受体CXCR1、CXCR2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PMNs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健 韩忠燕 周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5-379,38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s)上CXCL8及其受体CXCR1、CXCR2的表达。方法:以中性粒细胞分离液分离、纯化PMNs,检测患者血清HBe Ag及PMNs内HBV DNA,入选患者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S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患者PMNs...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s)上CXCL8及其受体CXCR1、CXCR2的表达。方法:以中性粒细胞分离液分离、纯化PMNs,检测患者血清HBe Ag及PMNs内HBV DNA,入选患者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S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患者PMNs内CXCL8及其受体CXCR1、CXCR2的表达。结果:S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XCL8主要位于PMNs胞浆中,CXCR1、CXCR2多见于胞浆和胞膜上。其中HBe Ag(+)者CXCL8、CXCR1免疫着色较深,而CXCR2免疫着色较浅;PMNs内HBV DNA(+)者CXCL8、CXCR1免疫着色亦较深,而CXCR2免疫着色亦较浅。患者CXCL8和CXCR1的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CXCR2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侵染中性粒细胞后可促进CXCL8分泌,使胞膜CXCR1表达进一步增强。CXCL8、CXCR1、CXCR2免疫组化染色程度与患者HBe Ag表达、HBV DNA载量密切相关。高表达CXCR1的中性粒细胞与CXCL8相互作用,趋化吸引更多PMNs至病灶,参与局部炎性损伤和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中性粒细胞(PMNs) CXCL8 CXCR1 CXCR2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卵白-生物复合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