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的协调度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晏冰 韩宝龙 +1 位作者 刘晶茹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578-5585,共8页
城市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是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的典型代表。城市人与自然协调度是认识人与自然耦合机制重要内容,对揭示城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导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水资源开发强度、土地开发强度、水资源... 城市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是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的典型代表。城市人与自然协调度是认识人与自然耦合机制重要内容,对揭示城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导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水资源开发强度、土地开发强度、水资源供给能力、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与碳排放强度五个方面分析城市人与自然协调度特征,评估城市建设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并评估了我国146个城市的协调度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经济规模、城市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生态地理区人与自然耦合协调度的关系。结果表明:2016年城市平均协调度指数为87.90,不同城市的协调度差距很大且协调度与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六大生态地理区中,西南地区协调度最高,协调度指数为92.81,西北地区协调度最低,协调度指数为82.25。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仍然较大,并表现为(1)我国城市发展总体仍处于高需求高排放的发展阶段;(2)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影响城市人与自然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在改善城市人与自然协调度中发挥作用。最后,从优化城市布局、提高水、能源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评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耦合系统 城市 协调度 城市规模 生态地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0
2
作者 左其亭 张乐开 +1 位作者 张羽 马军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5,65,共7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体系,包括研究对象、基本内涵、理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体系,包括研究对象、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并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的三方面应用实践,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的国家水网建设和人水和谐论及其应用,以期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理论体系 人与自然系统 应用实践 和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人地系统耦合研究动态及热点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金羽 萨娜 +4 位作者 田野 郑拴宁 付晓 吴钢 桑卫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60-2671,共12页
为深入探究人地系统的研究动态及热点,借助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基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数据库,对1994—2023年国际上人地系统耦合相关文献的逐年发表数量、主要研究力量、关键词共现情况及突现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 为深入探究人地系统的研究动态及热点,借助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基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数据库,对1994—2023年国际上人地系统耦合相关文献的逐年发表数量、主要研究力量、关键词共现情况及突现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运用活力指数(activity index,AI)和吸引力指数(attraction index,AAI)评价不同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效率和学术影响力。研究发现:(1)人地耦合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94—1999年)、波动增长阶段(2000—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2009—2023年),研究数量、尺度及方法都在不断提升。(2)中国在人地耦合领域的研究强度呈现迅猛增加的趋势,但学术影响力及国际合作仍有待加强。(3)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及管理是当前人地耦合领域的研究重点,未来应尤其注意中、大尺度的多要素、多系统耦合分析方法、框架及模型的研发,同时以要素间、系统间的耦合机制为科学基础,构建以自然保护为根本、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政策制度为重要手段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一体化管理模式。此外,应加强耦合理论、方法的实践应用,结合实例对耦合相关理论进行验证、优化与总结。结果将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人与自然耦合系统 可视化分析 VOSviewer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自然观到环境哲学──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郇庆治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34-40,共7页
从传统自然观到环境哲学──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现代意义郇庆治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和特点、人类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现代文明发展与人类自然观念更新等,就成为人们思考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并且正在形成一门专门以自然环境... 从传统自然观到环境哲学──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现代意义郇庆治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和特点、人类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现代文明发展与人类自然观念更新等,就成为人们思考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并且正在形成一门专门以自然环境价值及其与人类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新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环境哲学 辩证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 传统自然 人与自然系统 自然 自然环境 生产工艺 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巩杰 谢余初 +1 位作者 贾珍珍 钱大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0-397,404,共9页
总结了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研究及其环境效应、驱动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未来黑河流域土地变化科学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总结了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研究及其环境效应、驱动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未来黑河流域土地变化科学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多尺度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自然与人文因素与驱动机制辨析;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的水--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变化与环境效应;流域人与自然耦合系统高效管理与调控途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变化 多尺度时空过程 自然与人文因素 人与自然耦合系统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