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均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1,41,共5页
以往的种种自然美理论 ,特别是“自然人化”说都程度不同地忽略了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它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主要由血缘决定的自然而然、发自内心、不言自明、近似本能性的特殊的情感关系。“黄金时代”史...
以往的种种自然美理论 ,特别是“自然人化”说都程度不同地忽略了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它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主要由血缘决定的自然而然、发自内心、不言自明、近似本能性的特殊的情感关系。“黄金时代”史前研究为其奠定了史前史的发生学基础 ,“归依体验”理论为其提供了审美心理学的印证 ,“回归自然”的主张和实际行动为其出具了历史实践证明 ,著名思想家的代表性论述为其积累了极富启迪的思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美
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
黄金时代
归依体验
回归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内蒙古林业》
2005年第3期46-46,共1页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共产党
实践经验
基
本原
理
和谐
相处
人与自然
胡锦涛
新阶段
理想
法治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艺术聚落性审美意识形成的二个途径
被引量:
1
3
作者
冯晓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1期40-44,33,共6页
中国哲学一贯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无法离开人的作用而独立存在的。在宇宙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两个自足体的并列关系,而是一种有机和谐、交融的关系。而“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它体现了人与自然...
中国哲学一贯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无法离开人的作用而独立存在的。在宇宙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两个自足体的并列关系,而是一种有机和谐、交融的关系。而“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同归于宇宙本原的思想和多维聚合为一维的思维特征。这种宇宙模式套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演变为人与社会协调合一,社会秩序与宇宙秩序协调合一的模式。具备这种模式限制的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审美
中国艺术
人与自然
的关系
宇宙模式
人与社会的关系
思维特征
中国哲学
宇宙
本原
社会秩序
宇宙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均平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1,41,共5页
文摘
以往的种种自然美理论 ,特别是“自然人化”说都程度不同地忽略了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它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主要由血缘决定的自然而然、发自内心、不言自明、近似本能性的特殊的情感关系。“黄金时代”史前研究为其奠定了史前史的发生学基础 ,“归依体验”理论为其提供了审美心理学的印证 ,“回归自然”的主张和实际行动为其出具了历史实践证明 ,著名思想家的代表性论述为其积累了极富启迪的思想资料。
关键词
自然
美
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
黄金时代
归依体验
回归
自然
Keywords
Beauty of Nature
original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Golden Age
inclination experience
returning to nature
分类号
B83-066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出处
《内蒙古林业》
2005年第3期46-46,共1页
文摘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共产党
实践经验
基
本原
理
和谐
相处
人与自然
胡锦涛
新阶段
理想
法治
正义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艺术聚落性审美意识形成的二个途径
被引量:
1
3
作者
冯晓
机构
福建师大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1期40-44,33,共6页
文摘
中国哲学一贯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无法离开人的作用而独立存在的。在宇宙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两个自足体的并列关系,而是一种有机和谐、交融的关系。而“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同归于宇宙本原的思想和多维聚合为一维的思维特征。这种宇宙模式套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演变为人与社会协调合一,社会秩序与宇宙秩序协调合一的模式。具备这种模式限制的思维。
关键词
性审美
中国艺术
人与自然
的关系
宇宙模式
人与社会的关系
思维特征
中国哲学
宇宙
本原
社会秩序
宇宙中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均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蒙古林业》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艺术聚落性审美意识形成的二个途径
冯晓
《东南学术》
CSSCI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