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产方式矛盾演化视角下马克思时间理论再认识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成进
-
机构
十堰市财政局
-
出处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1,共7页
-
文摘
基于当代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转换的分析方法 ,对建立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时间理论进行再认识、再发展,从生产方式矛盾转换的视角论述时间分配、使用的四个阶段及不同特征:第一阶段为资本主义工业化之前的自然经济阶段,生产方式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们顺应天时,按照季节变换进行生产活动,被动地接受自然时间的安排;第二阶段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生产方式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们的时间多用于生产物质产品和恢复体力;第三阶段为当代社会,尽管人们拥有大量的可自由支配时间,但受消费文化、客观条件、主观能力的限制,自由时间并不自由,更多的是被白白浪费掉;第四阶段为未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制度完善、文化先进,人们真正享有自由时间,时间对人的最大意义在于提升能力和修养、丰富阅历,时间成为财富本身。上述研究带来的政策启示:要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人类对必然的把握能力,这是人类真正享受自由的基础条件;要不断完善制度,避免因制度不完善而消耗人类宝贵的时间财富;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引导人们把时间用于提升自我,不断迈向时间分配、使用的自由王国。
-
关键词
生产方式
马克思时间理论
自由时间
工作时间
人与自我矛盾
-
分类号
F0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生产方式矛盾转变视角下的金融化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成进
-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财政局
汉江师范学院
-
出处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2,共6页
-
文摘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生产方式中存在的三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阐述三组矛盾的内涵及其发展,运用三组矛盾的转换与发展、特别是人与自我的矛盾分析方法来解释当前的金融化与经济增长特征。人与自然的矛盾分为生产力发展不足和过度消费下环境承载力不足两个阶段;人与人的矛盾表现为对物质产品的分配和在精神层面的炫耀、占有;人与自我的矛盾则体现在消费领域和投机领域。当代金融化的特征正是源于人与自我矛盾的发展——投机性需求从手段异化为目的而成为人的基本需求。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转换与交织中,经济增长表现为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面对当代金融化条件下人与自我矛盾尖锐而多变,经济波动加剧而增长趋缓,需要运用道德理性引导经济理性。
-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生产方式
人与自我矛盾
经济金融化
虚拟经济
-
分类号
F8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