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乏于世”的深意——论海德格尔“动物之思”的起源及其意义
1
作者 张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8,共10页
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并非海德格尔“动物之思”的真正起源,既有国内外研究并未深究这一问题,而且都遗漏了对一部重要作品的考察,此即《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阐释》。通过对此书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看清,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并非海德格尔“动物之思”的真正起源,既有国内外研究并未深究这一问题,而且都遗漏了对一部重要作品的考察,此即《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阐释》。通过对此书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看清,海德格尔“动物之思”的起源、海德格尔特有的“自由”概念的启动以及海德格尔“康德阐释”的正式开端,三者共同交织于此书中。海德格尔“动物贫乏于世界”命题的深意因而在于:我们可以从这一命题重新思考海德格尔思想的一段关键历程,即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开端进程。就此而论,海德格尔的“动物之思”绝非只是海德格尔思想的副产品,而应视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上的一种至深至远的本真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康德 动物 人与存在之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之开显——论海德格尔“费希特阐释”的原初语境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8,共11页
海德格尔1919年的“费希特阐释”虽然含蓄而简略,但却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的探讨既可使人看清其备受重视的1919年讲座的深层语境,又可使海德格尔1929年“德国观念论讲座”的真正依据得到澄清。为此进行的文本分析意在阐明早期海德格尔的... 海德格尔1919年的“费希特阐释”虽然含蓄而简略,但却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的探讨既可使人看清其备受重视的1919年讲座的深层语境,又可使海德格尔1929年“德国观念论讲座”的真正依据得到澄清。为此进行的文本分析意在阐明早期海德格尔的“费希特阐释”何以堪称一种“世界之开显”:它根本地意指以“人与存在之关联”来重新解读思想传统的契机之形成,即在极限性之思中追问同一者之道路的敞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费希特 洛采 康德 人与存在之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