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情到仁:孔子的“过程人情观”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云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59,共15页
从伦理学与社会学的过程视角看,孔子和儒家的人情观是一种“情本体”或“仁本体”的“过程人情观”,即从自然人情到仁爱之情的道德转化观。人情转化的方式、路径、过程与目标要放到“人—伦—礼—天”的儒家思想主体框架中才能被完整理...
从伦理学与社会学的过程视角看,孔子和儒家的人情观是一种“情本体”或“仁本体”的“过程人情观”,即从自然人情到仁爱之情的道德转化观。人情转化的方式、路径、过程与目标要放到“人—伦—礼—天”的儒家思想主体框架中才能被完整理解。它以自然人情/人性为起点,以天地万物为极致,以君子圣人为表率,通过角色、人伦和礼仪的日常实践,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天下和宇宙连成一体,并用“情为理/礼本”“情理和谐”的理想方式展现出来。以“亲子之爱”或“慈孝之情”为本源的人情/仁爱实践体系,集中表达了这种自然人情的道德实现逻辑及其内在的运行张力。从情到仁、释仁归情,透过人情与仁爱的互通和互释,人→仁情在“人—伦—礼—天”的运行框架中的枢纽位置与秩序意义得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
仁爱
君子
成人
人—伦—礼—天
慈孝一体
情仁互释
过程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情到仁:孔子的“过程人情观”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云龙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59,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家道德社会化路径研究”(16ZDA107),项目负责人:翟学伟。
文摘
从伦理学与社会学的过程视角看,孔子和儒家的人情观是一种“情本体”或“仁本体”的“过程人情观”,即从自然人情到仁爱之情的道德转化观。人情转化的方式、路径、过程与目标要放到“人—伦—礼—天”的儒家思想主体框架中才能被完整理解。它以自然人情/人性为起点,以天地万物为极致,以君子圣人为表率,通过角色、人伦和礼仪的日常实践,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天下和宇宙连成一体,并用“情为理/礼本”“情理和谐”的理想方式展现出来。以“亲子之爱”或“慈孝之情”为本源的人情/仁爱实践体系,集中表达了这种自然人情的道德实现逻辑及其内在的运行张力。从情到仁、释仁归情,透过人情与仁爱的互通和互释,人→仁情在“人—伦—礼—天”的运行框架中的枢纽位置与秩序意义得以凸显。
关键词
人情
仁爱
君子
成人
人—伦—礼—天
慈孝一体
情仁互释
过程视角
Keywords
renqing
renai
junzi
being human
ren-lun-li-tian
the integration of kindness and filial piety
inter-explanation of qing and ren
process perspective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情到仁:孔子的“过程人情观”
陈云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