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5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β-防御素-2基因5′-端转录调控区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宇辉 黄宁 +1 位作者 吴琦 王伯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65-1566,共2页
关键词 人β-防御素-2基因 5′-端转录调控区 DNA片段 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钙素-2及其受体在不同年龄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内的表达变化
2
作者 乐航宇 齐苏梦 +4 位作者 孙义辉 严思恩 闫秋鹏 刘金梦 张皓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目的:探讨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疾病进展中,脊髓组织内脂钙素-2(LCN2)及其受体脑型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BOCT)表达的动态改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疾病进展的关系,为ALS早期抗炎干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本研究选用发病前期、早... 目的:探讨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疾病进展中,脊髓组织内脂钙素-2(LCN2)及其受体脑型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BOCT)表达的动态改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疾病进展的关系,为ALS早期抗炎干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本研究选用发病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出生后60、95、108、122 d)hSOD1^(G93A)转基因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WT小鼠)为动物模型,提取各组模型小鼠脊髓组织,应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多重标记检测LCN2、BOCT的表达变化。在BV2细胞中转染pcDNA3.1-G93A-SOD1质粒作为hSOD1^(G93A)BV2小胶质细胞模型,LPS刺激24 h后使用RT-qPCR和ELISA分别检测细胞中LCN2 mRNA以及培养基中LCN2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OC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同窝同时间点WT小鼠相比,108、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中LCN2 mRNA表达水平升高;60 d至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中LCN2和BOCT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结果显示,在95、108和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前角观察到LCN2及其受体与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共标记。在细胞模型中,LPS刺激后,hSOD1^(G93A)BV2细胞内LCN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培养上清中LCN2含量升高,但细胞内BOCT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ALS病程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合成并释放LCN2显著增加,可能参与神经炎症发生和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脂钙-2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HIPK2调节miR-7-5p/TCF4轴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谷君 任卫东 +4 位作者 李会贤 邓文娟 胡利梅 刘慧颖 蔡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1,267,共6页
目的研究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circHIPK2)调节miR-7-5p/转录因子4(TCF4)轴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共转染组、敲低circHIPK2组... 目的研究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circHIPK2)调节miR-7-5p/转录因子4(TCF4)轴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共转染组、敲低circHIPK2组、过表达miR-7-5p组、敲低circHIPK2+敲低miR-7-5p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10 nmol/L AngⅡ,构建高血压损伤模型,转染后测定circHIPK2、miR-7-5p和TCF4 mRNA表达水平;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表达、抗氧化酶活性、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凋亡相关蛋白和TCF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circHIPK2和TCF4 mRNA表达水平、凋亡率、ROS相对表达、IL-6水平、IL-1β水平、IL-18水平、Bax和TCF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活力、miR-7-5p mRNA表达水平、线粒体膜电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敲低circHIPK2、过表达miR-7-5p均可逆转上述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病理变化。敲低miR-7-5p可降低敲低circHIPK2对模型组细胞病理变化的改善作用。结论敲低circHIPK2可通过上调miR-7-5p表达而减弱TCF4表达,进而降低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最终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 miR-7-5p/TCF4轴 血管紧张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素2-1纯化、鉴定及抑菌机理研究
4
作者 李梦洋 车晓雪 孙庆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为了探究植物乳植杆菌L_(3)(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L_(3),L.plantarum L_(3))所产细菌素的基本性质及其抑菌机制,本研究利用MRS培养L.plantarum L_(3),采用乙酸乙酯萃取L.plantarum L_(3)发酵液,然后通过葡聚糖凝胶层析、阳离... 为了探究植物乳植杆菌L_(3)(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L_(3),L.plantarum L_(3))所产细菌素的基本性质及其抑菌机制,本研究利用MRS培养L.plantarum L_(3),采用乙酸乙酯萃取L.plantarum L_(3)发酵液,然后通过葡聚糖凝胶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再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鉴定;以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通过结晶紫染色,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分析,胞外碱性磷酸酶(AKP)、ATP、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等方法分析了该细菌素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植物乳植杆菌素2-1(P2-1)为一种新型细菌素,分子量为983.564 Da。P2-1对两种指示菌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8.5μg/mL。P2-1的抑菌过程包括抑制/清除指示菌生物膜;破坏细胞壁,导致AKP外泄;破坏细胞膜,引发细胞内容物(如ATP、LDH)的流出;结合指示菌的DNA并破坏其结构。综上,P2-1对指示菌能够造成多重损伤,并最终导致菌体死亡。上述结果为P2-1作为绿色生物防腐剂的开发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2-1 纯化 鉴定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镉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周志国 樊双虎 +1 位作者 邓晨 冯雪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4,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对镉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的生长特性、生理指标及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胡萝卜对镉抗性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胡萝卜‘红芯四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实验室水培的方法...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对镉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的生长特性、生理指标及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胡萝卜对镉抗性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胡萝卜‘红芯四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实验室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1、0.5、1和1.5μmol/L)2,4-EBR对CdCl2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生长特性、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胡萝卜幼苗在0.1mmol/L镉胁迫条件下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外源施加1μmol/L2,4-EBR可以抑制镉离子的吸收和转运,促进胡萝卜幼苗根长和株高的增加,提高叶片SOD、POD、CAT和APX的活性,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并提高叶片光合效率,抑制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DcHMA3、DcHMA4、DcCAX2、DcCAX4的表达,维持植物体氧化还原代谢途径平衡。【结论】2,4-EBR可促进胡萝卜根茎生长,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光合效率,调节GSH-PCs代谢途径以及调控相关基因表达量,从而缓解胡萝卜幼苗在镉胁迫下的伤害,而且最适宜的2,4-EBR处理浓度为1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2 4-表油菜内酯 胡萝卜 生长和生理特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1/A2β-酪蛋白基因型的鉴定及其消化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师行 徐洪涛 +6 位作者 李笑 孙美玲 杨鑫焱 项鹏宇 杨智浩 满朝新 姜毓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0-167,共8页
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由于一级结构上的差异,消化后产生的物质也不相同。为了更全面地探究其对人体可能产生的生物活性影响,通过分析和监测该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实现对A1/A2β-酪蛋白生物功能的探索。在本研究中,... 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由于一级结构上的差异,消化后产生的物质也不相同。为了更全面地探究其对人体可能产生的生物活性影响,通过分析和监测该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实现对A1/A2β-酪蛋白生物功能的探索。在本研究中,对采自某一牧场不同奶牛的牛奶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鉴别,并借助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牛奶分离出的β-酪蛋白进行纯化和鉴定,最后构建静态体外消化模型比较β-酪蛋白在消化性能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A1和A2β-酪蛋白的浓度分别为0.62 mg/mL和0.66 mg/mL,纯度分别为95.28%和96.60%。两种β-酪蛋白的最终消化率均在90%左右,差异不显著。A2β-酪蛋白自肠消化阶段开始直至消化结束表现出了更高的水解度,为25.34%。随着胃肠消化时间的增加,两种β-酪蛋白的粒径不断减小,电位绝对值不断增大,并且A2β-酪蛋白在粒径和电位上的变化程度大于A1β-酪蛋白。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A1和A2β-酪蛋白在静态体外消化过程中的理化特性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2β-酪蛋白可能具有比A1β-酪蛋白更好的消化性能,为进一步拓宽A2β-酪蛋白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 β-酪蛋白 A2 β-酪蛋白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体外模拟消化 消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防御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调控动物肠道屏障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卓 赵雨薇 +2 位作者 屠焰 刁其玉 崔凯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5-1005,共11页
肠道黏膜屏障是阻止外来病原性物质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完整性对维持肠道健康至关重要。β-防御素是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的小分子多肽,具有抗微生物、抗肿瘤、抗炎及免疫调节等生物学特性,且抗菌广谱、分子量小、不易产生耐药性... 肠道黏膜屏障是阻止外来病原性物质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完整性对维持肠道健康至关重要。β-防御素是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的小分子多肽,具有抗微生物、抗肿瘤、抗炎及免疫调节等生物学特性,且抗菌广谱、分子量小、不易产生耐药性。β-防御素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表达、肠上皮细胞抑菌物质的分泌以及肠黏膜免疫作用从而调控肠道屏障功能,维护肠道内环境的稳态。本文就β-防御素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β-防御素在调控动物肠道屏障上的作用、饲料添加剂对肠道β-防御素的调节作用三大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β-防御素在动物肠道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 生物学特性 畜禽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a-miR-1574-5p生物学功能预测及其与G3BP2基因靶向关系验证
8
作者 平玉宇 黄烜 +5 位作者 蔡清清 王强州 王佳兴 白皓 陈世豪 常国斌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81-2991,共11页
【目的】gga-miR-1574-5p是细胞营养匮乏反应相关的miRNA。本研究旨在分析gga-miR-1574-5p功能并鉴定其与G3BP2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为进一步解析gga-miR-1574-5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线工具miRBase获得gga-miR-1574... 【目的】gga-miR-1574-5p是细胞营养匮乏反应相关的miRNA。本研究旨在分析gga-miR-1574-5p功能并鉴定其与G3BP2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为进一步解析gga-miR-1574-5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线工具miRBase获得gga-miR-1574-5p的成熟序列;使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gga-miR-1574-5p的靶基因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预测其与G3BP2基因的结合位点;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gga-miR-1574-5p与G3BP2的靶向关系;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表达gga-miR-1574-5p对G3BP2基因表达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鸡巨噬细胞中gga-miR-1574-5p对G3BP2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GO功能富集显示,gga-miR-1574-5p的潜在靶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核、细胞质膜等细胞组分;RNA聚合酶Ⅱ的转录调控、RNA聚合酶Ⅱ的正向转录调控等生物过程;以及蛋白质结合、ATP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到卵母细胞减数分裂、TGF-β信号通路和线粒体自噬通路等。TargetScan数据库检测到gga-miR-1574-5p种子区与鸡G3BP2基因3′-非翻译区(3′-UTR)存在结合位点;与G3BP2-3′-UTR野生型质粒和NC-mimics共转染组相比,G3BP2-3′-UTR野生型质粒和gga-miR-1574-5p mimics共转染组的双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NC-mimics组相比,转染20 nmol/L gga-miR-1574-5p mimics后对G3BP2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而转染30、50 nmol/L gga-miR-1574-5p mimics组中G3BP2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gga-miR-1574-5p mimics(20、30、50 nmol/L)后G3BP2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低于转染NC-mimics组(P<0.01)。【结论】gga-miR-1574-5p与G3BP2基因存在靶向关系,且gga-miR-1574-5p能通过与G3BP2-3′-UTR特异性结合抑制鸡巨噬细胞中G3BP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a-miR-1574-5p 基因 G3BP2基因 应激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燕 王琦 +4 位作者 郑路 冯李慧 马丽 魏健 刘良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和rs8193036)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两组IL-17基因4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校正年龄、BMI、WC和血脂异常等因素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不同遗传模型下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T2DM组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FPG和HOMA-IR显著低于AG和GG基因型,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三组间BMI、FINS、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T2DM组rs3819024位点AA基因型WC、HOMA-IR显著高于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17基因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rs8193036多态性与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可能无关,IL-17 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rs3819024位点GG基因型分别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T2DM患者FPG和HOMA-IR、WC和HOMA-IR相关,可能是IL-17影响糖代谢的潜在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白细胞介-17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防御素-1的原核表达及抑菌效应分析
10
作者 国德洋 胡慧 +1 位作者 郑雪莉 姜艳芬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6-2846,共11页
旨在探究原核表达的猪防御素-1(porcineβ-defensin-1)的体内外抑菌作用,为临床乳房炎的治疗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本试验通过构建PBD-1的原核表达载体,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过量表达纯化后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并绘制杀菌动力曲线。分别用E.col... 旨在探究原核表达的猪防御素-1(porcineβ-defensin-1)的体内外抑菌作用,为临床乳房炎的治疗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本试验通过构建PBD-1的原核表达载体,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过量表达纯化后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并绘制杀菌动力曲线。分别用E.coli 13-1和S.aureus 4-1构建小鼠乳房炎模型,并用不同浓度的PBD-1进行乳房内灌注治疗试验,通过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及其载菌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BD-1的原核表达载体,重组PBD-1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为328.6 mg·mL^(-1)。体外抑菌试验显示,PBD-1对E.coli 13-1、S.aureus 4-1和S.epidermidis 25-1均有抑制作用,且MIC为82.15μg·mL^(-1)。乳房内灌注试验结果显示,1×MIC和2×MIC的PBD-1对S.aureus 4-1和E.coli 13-1小鼠乳房炎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重组PBD-1对3种细菌均具有体外抑制作用,且对S.aureus 4-1和E.coli 13-1的乳房炎模型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表达 乳房炎 防御-1 体外抑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防御素yTAP对小鼠肠道形态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11
作者 黎小银 刘萌 +2 位作者 武新学 罗璠 高彦华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79-2391,共13页
【目的】探究β-防御素牦牛气管抗菌肽(yak tracheal antimicrobial peptide,yTAP)对小鼠肠道形态和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揭示yTAP对肠道健康的作用及将其开发为新型抗菌制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菌(SPF)ICR... 【目的】探究β-防御素牦牛气管抗菌肽(yak tracheal antimicrobial peptide,yTAP)对小鼠肠道形态和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揭示yTAP对肠道健康的作用及将其开发为新型抗菌制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菌(SPF)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5 mg/kg yTAP组(LOW)和10 mg/kg yTAP组(HIGH)(n=8)。试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相应浓度yTAP,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0.5 mL/只。给药后正常饲养7 d,称重后处死小鼠迅速收集各脏器组织并称重,计算脏器系数。采集回肠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肠道形态变化。收集小鼠结肠内容物,提取基因组DNA并基于NovaSeq 6000测序平台进行16S rRNA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5和10 mg/kg yTAP对小鼠体重及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 yTAP组小鼠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显著升高(P<0.05);5 mg/kg yTAP组小鼠结肠菌群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10 mg/kg yTAP组小鼠结肠菌群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 yTAP组小鼠结肠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及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F/B)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5 mg/kg yTAP组小鼠结肠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P>0.05),10 mg/kg yTAP组小鼠结肠的臭气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5 mg/kg yTAP组相比,10 mg/kg yTAP组小鼠结肠的乳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5 mg/kg yTAP组小鼠结肠的优势菌为乳杆菌属和拟杆菌属,10 mg/kg yTAP组小鼠结肠中的优势菌为葡萄球菌目。【结论】本试验条件下,yTAP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其中10 mg/kg yTAP可改善小鼠回肠黏膜形态,显著降低结肠菌群的Alpha多样性;5 mg/kg yTAP能提高小鼠结肠乳杆菌属、拟杆菌属等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 牦牛气管抗菌肽(yTAP) 肠道形态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来源链霉菌中2-羟基苯基噻唑啉衍生物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12
作者 刘思妮 白猛 +5 位作者 朱义广 罗小卫 高程海 刘永宏 徐新亚 蒋晓东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2,共9页
文章探讨和分析了海南红树林沉积物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ardesiacus GXIMD 03502的次级代谢产物及相应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比对16S rDNA序列信息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其次级代谢产物,结合波谱数据分析... 文章探讨和分析了海南红树林沉积物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ardesiacus GXIMD 03502的次级代谢产物及相应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比对16S rDNA序列信息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其次级代谢产物,结合波谱数据分析与文献数据比对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该链霉菌中获得5个2-羟基苯基噻唑啉衍生物,经鉴定分别为(+)-(S)-pulicatin G (1)、pulicatin A (2)、aerugine (3)、pulicatin F (4)和(+)-(S)-dihydraeruginoic acid (5)。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技术对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定位及注释负责合成相应化合物的基因簇,并推导其生物合成途径。该菌株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其包含31个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基因簇11可能参与2-羟基苯基噻唑啉衍生物的生物合成,并推导了该衍生物的合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放线菌 链霉菌 2-羟基苯基噻唑啉 生物合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质粒编码的bla_(KPC-2)基因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
13
作者 白栓成 杨澜 +5 位作者 罗湘 黄丽雅 王雨欣 王熔 廖凤婷 廖晓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5,共10页
【目的】明确碳青霉烯酶编码质粒p21QH43K-KPC从肺炎克雷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转移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后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构建EZ-Tn5转座子突变文库、基因敲除、转录组测序和全基因... 【目的】明确碳青霉烯酶编码质粒p21QH43K-KPC从肺炎克雷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转移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后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构建EZ-Tn5转座子突变文库、基因敲除、转录组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WGS)等手段,探究bla_(KPC-2)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对美罗培南产生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通过构建接合子EC600/p21QH43K-KPC的EZ-Tn5转座子突变文库,获得1株对美罗培南耐药水平增强的转座子突变株EC600/p21QH43K-KPC-130(MIC=8.000 mg/L)。WGS结果和Mauve分析显示,该转座子插入到染色体ompR基因,同时发现了2个点突变基因ltrA和iron。基因敲除发现,只有ompR缺失突变体对碳青霉烯的敏感性降低,并且可以通过基因回补恢复这一表型。【结论】质粒编码的bla_(KPC-2)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与ompR对bla_(KPC-2)基因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OmpR基因 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2 碳青霉烯类药物 耐药性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2-苯乙醇及其糖苷含量与相关基因的表达
14
作者 史先鹏 宋敏 +3 位作者 武丞宇 刘立锋 程斐 马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07-214,共8页
以4个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品种(千禧、小红、T7、釜山88)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测定果实中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基于系统进化分析筛选潜在的... 以4个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品种(千禧、小红、T7、釜山88)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测定果实中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基于系统进化分析筛选潜在的糖基转移酶(UGT)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其表达模式,探究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的含量与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间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均表现为千禧>小红>T7>釜山88,其中,千禧中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906.69、5590.26 ng/g,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筛选出20个SlUGT基因,其中,SlUGT42、SlUGT54、SlUGT103、SlUGT104和SlUGT105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呈增加趋势。SlUGT103、SlUGT104、SlUGT105在千禧中表达水平最高,同时其2-苯乙醇及糖苷含量也达到最高水平;SlUGT103的相对表达量与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SlUGT104的相对表达量与2-苯乙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SlUGT103和SlUGT104是催化2-苯乙醇糖基化反应的关键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2-苯乙醇 糖苷 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 含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尿液中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和8-异前列腺素F_(2α)
15
作者 刘思佳 赵福荣 +4 位作者 张亚莲 孙晓宇 张萌萌 侯琨 曹云峰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2,3-地诺血栓素B_(2)、11-脱氢-2,3-地诺血栓素B_(2)和11-脱氢血栓素B_(2))和8-异前列腺素F_(2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尿液经盐酸酸化至pH 2.0~4.0,经C18固相萃取柱净... 建立了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2,3-地诺血栓素B_(2)、11-脱氢-2,3-地诺血栓素B_(2)和11-脱氢血栓素B_(2))和8-异前列腺素F_(2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尿液经盐酸酸化至pH 2.0~4.0,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测定。使用ACQUITY UPLC^(■) BEH Phenyl色谱柱(50 mm×2.1 mm,1.7μm),以含0.002%氨水的2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分析4 min,内标法定量。4种目标化合物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2,3-地诺血栓素B_(2)0.02 ng/mL,其余目标化合物0.01 ng/mL;定量限为2,3-地诺血栓素B_(2)0.1 ng/mL,其余目标化合物0.05 ng/mL;实际尿液中,4种目标物在定量限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1.48%~104.87%,低、中、高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2.95%~104.90%,日内精密度为2.79%~13.01%,日间精密度为4.45%~13.67%。应用该方法测定健康人群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和8-异前列腺素F_(2α)的含量,并用肌酐进行校正。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诊断,血栓素A_(2)(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加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8-异前列腺素F_(2α)的AUC为0.775,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有望辅助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筛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2 3-地诺血栓B_(2) 11-脱氢-2 3-地诺血栓B_(2) 11-脱氢血栓B_(2) 8-异前列腺F_(2α) 尿液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增强平欧杂种榛幼苗对盐碱胁迫耐受性的生理机制
16
作者 马超 陈炜青 +3 位作者 刘在国 郝晶 赵梦炯 芦娟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1-1556,共16页
【目的】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盐碱胁迫下平欧杂种榛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增强平欧杂种榛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方法】选择生产中广泛推广栽培的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种达维为试验材料,通过施加200 mmol·L^(-1)... 【目的】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盐碱胁迫下平欧杂种榛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增强平欧杂种榛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方法】选择生产中广泛推广栽培的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种达维为试验材料,通过施加200 mmol·L^(-1)NaCl∶Na_(2)CO_(3)(1∶1)的盐碱胁迫(SA)处理,并结合0.2μmol·L^(-1)EBR处理,评估平欧杂种榛幼苗的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离子平衡和有机酸代谢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与SA处理相比,外源EBR显著提高了盐碱胁迫下平欧杂种榛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了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活性氧含量,促进了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改善了离子平衡,提高了有机酸含量,并调节了内源激素平衡。【结论】外源EBR通过多途径调节,显著增强了平欧杂种榛幼苗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为盐碱地农业提供了新的植物生长调节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盐碱胁迫 2 4-表油菜内酯(EBR) 平衡 有机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2-AG通过电压门控钙通道拮抗大鼠尾核神经元损伤的电生理研究
17
作者 朱时钰 陆永利 +1 位作者 李自成 杨红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9-1266,共8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酸甘油(2-arachidonoyl glycerol,2-AG)对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损伤的大鼠尾核(caudate nucleus,CN)神经元电压门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VGCCs)电流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酸甘油(2-arachidonoyl glycerol,2-AG)对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损伤的大鼠尾核(caudate nucleus,CN)神经元电压门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VGCCs)电流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CN神经元上,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2-AG对K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及VGCCs电学功能的改变:包括电流密度、通道的电流-电压特性、通道的激活动力学特性和失活动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KA显著增强CN神经元的VGCCs电流密度,且改变VGCCs失活电学特性:降低其半失活电压,使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但并不影响VGCCs激活电学特性。直接给予2-AG或单酰甘油脂肪酶抑制剂URB602抑制2-AG降解而间接升高胞内2-AG水平,可通过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R)抑制KA诱导的VGCCs电流密度的增加和失活曲线的去极化方向移动。结论:内源性大麻素2-AG对K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通过CB1R途径调控CN神经元的VGCCs功能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花生四烯酸甘油 红藻氨酸 电压门控钙通道 尾核 大麻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西瓜幼苗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伟 杨国慧 于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622,共8页
【目的】研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西瓜幼苗生长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西瓜抗旱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西瓜品种齐红1号为材料,利用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3个处理... 【目的】研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西瓜幼苗生长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西瓜抗旱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西瓜品种齐红1号为材料,利用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3个处理CK(清水)、PEG和PEG+EBR,其中EBR的浓度为0.01 mg/L。检测不同处理后西瓜幼苗的生物量、光合作用指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喷施外源EBR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西瓜幼苗生长发育的抑制和损害程度,还可以通过增加应答基因的表达量,激活EBR信号转导途径,提高西瓜幼苗的耐旱性。喷施外源EBR西瓜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重较PEG胁迫分别增加了2.41%、36.76%、1.88%和3.42%;而且也增强光合作用各项指标,抗氧化酶(POD和SOD)活性。油菜素内酯(BRs)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应答基因BRI1、BIN2、BES1和DWF4的表达量也呈现不同程度变化,抗旱相关基因CDSP32和MYB101的表达量也有显著变化。【结论】外源EBR能够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西瓜幼苗造成的损害,从而提高西瓜幼苗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幼苗 2 4-表油菜内酯 干旱胁迫 生长指标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4-5p在不同体型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及靶基因验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斯日古楞 于雯 +3 位作者 降晓薇 李子怡 金君健 白浩宇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2-1032,共11页
【目的】探讨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miR-144-5p在脂质代谢中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不同肥瘦程度的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分离的外泌体进行形态学观察与鉴定。提取外泌体... 【目的】探讨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miR-144-5p在脂质代谢中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不同肥瘦程度的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分离的外泌体进行形态学观察与鉴定。提取外泌体总RNA后,进行高通量测序,鉴定筛选出在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应用TargetScan和miRWalk在线软件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并利用DAVID和KEGG在线分析系统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含靶位点的野生型载体和突变型表达质粒载体,通过miR-144-5p与293T细胞共转染进行双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检测,验证miR-144-5p与其候选基因的作用关系,探讨其在脂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呈杯状或圆形,直径约100 nm,粒径分布范围为30~150 nm;两组双峰驼外泌体间共有40个差异表达miRNAs,miR-144-5p是差异最显著的miRNA(P<0.01);miR-144-5p序列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预测其靶基因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PGC-1α),该基因主要参与胆固醇平衡和脂质磷酸化等过程,富集于甘油酯代谢、胆固醇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miR-144-5p对野生型PGC-1α-3′-UTR载体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在突变型PGC-1α重组质粒组中,转染后48 h时,miR-144-5p的荧光素酶活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miR-144-5p通过结合PGC-1α基因种子序列来抑制PGC-1α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揭示了miR-144-5p在不同体型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差异,并证实其通过调控PGC-1α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外泌体 miR-144-5p 脂质代谢 基因 双荧光酶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4基因在HEK293细胞中的转染表达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玉红 成胜权 +3 位作者 张光运 钱新宏 李如英 丁翠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人β-防御素4(humanβ-defensin 4,HBD 4)对多种病原菌有杀伤作用。HBD4的自然表达水平极低,体外获得难度较大且价格昂贵。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的HBD4成为研究的焦点。文中旨在构建HBD4真核表达载体,探讨真核细胞表达HBD4的可... 目的人β-防御素4(humanβ-defensin 4,HBD 4)对多种病原菌有杀伤作用。HBD4的自然表达水平极低,体外获得难度较大且价格昂贵。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的HBD4成为研究的焦点。文中旨在构建HBD4真核表达载体,探讨真核细胞表达HBD4的可行性。方法用PCR法从已构建的重组克隆载体pMD18-T/HBD4中扩增出HBD4全长编码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构建pEGFP-N2/HBD4重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2/HBD4导入HEK293细胞,采用RT-PCR、荧光显微镜、Western blot检测HBD4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对表达的HBD4进行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HBD4,经酶切鉴定、测序,证实插入的序列与Genebank中的HBD4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将pEGFP-N2/HBD4转染HEK293细胞,在转染细胞检测到HBD4mRNA表达。荧光显微镜下可在细胞膜及细胞质中观察到绿色荧光。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pEGFP-N2/HBD4转染的HEK293细胞及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了HBD4蛋白的表达。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证实表达的HBD4蛋白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HBD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出具有抗菌活性的HBD4多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防御4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