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亲缘关系指数的通用计算公式 被引量:1
1
作者 肖超 黄代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76-282,共7页
目的推导常用亲缘关系指数的通用计算公式。方法通过引入克罗内克符号,将不同基因型组合下同一亲缘关系指数的计算公式归纳为统一表达式。结果成功推导出多种鉴定情形下亲缘关系指数的通用公式,包括单方生母不参与或参与时两个体间的亲... 目的推导常用亲缘关系指数的通用计算公式。方法通过引入克罗内克符号,将不同基因型组合下同一亲缘关系指数的计算公式归纳为统一表达式。结果成功推导出多种鉴定情形下亲缘关系指数的通用公式,包括单方生母不参与或参与时两个体间的亲权指数、全同胞关系指数、半同胞关系指数、叔侄关系指数、祖孙关系指数、一级堂表亲关系指数和二级堂表亲关系指数,生母不参与或参与时祖父母与孩子间的祖孙关系指数,双方生母均参与时两孩子间的半同胞关系指数,三孩子间的全同胞关系指数,以及生母不参与、单方生母参与或双方生母均参与时三孩子间的半同胞关系指数。结论本研究给出的通用公式简化了亲缘关系指数的计算,便于通过编程实现快速准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公式 亲缘关系指数 亲缘关系鉴定 亲权指数 克罗内克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体组合半同胞关系鉴定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海霞 陈慧 +2 位作者 李燃 臧钰 孙宏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54-261,共8页
目的建立常见的三个体参与进行半同胞关系鉴定的分析方法。方法针对已知关系的母亲、爷爷或叔叔和两个有争议的半同胞参与的鉴定场景,分别设定两个对立假设,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家系重建,推导半同胞亲缘关系指数计算公式。通过实际... 目的建立常见的三个体参与进行半同胞关系鉴定的分析方法。方法针对已知关系的母亲、爷爷或叔叔和两个有争议的半同胞参与的鉴定场景,分别设定两个对立假设,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家系重建,推导半同胞亲缘关系指数计算公式。通过实际案件进行验证,并与两个体配对半同胞关系鉴定比较。结果在母亲、爷爷和叔叔分别参与的三个体半同胞鉴定场景,分别推算得到54、91及99种基因型组合的亲缘关系指数计算公式。实际案例分析结果显示,与两个体配对半同胞鉴定相比,三个体参与半同胞鉴定的亲缘关系指数均增大。结论增加已知亲属参与半同胞关系鉴定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遗传信息进行家系重建,提高半同胞关系鉴定的遗传证据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亲缘关系 家系重建 三个体组合半同胞鉴定 亲缘关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尺度和模型的小秦岭谱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牛帅 毕帅帅 +4 位作者 王雪颖 韩军旺 贾宏汝 叶永忠 袁志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502,共8页
为探索研究尺度、零模型与群落谱系结构的关系,在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建立1 hm^2样地,运用约束型、非约束型零模型分别从10、20、25 m 3个研究尺度上分析群落谱系结构,结果表明:(1)非约束型模型下,谱系结构聚集;约束型模型下,10、20 m尺度... 为探索研究尺度、零模型与群落谱系结构的关系,在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建立1 hm^2样地,运用约束型、非约束型零模型分别从10、20、25 m 3个研究尺度上分析群落谱系结构,结果表明:(1)非约束型模型下,谱系结构聚集;约束型模型下,10、20 m尺度上,谱系聚集,25 m尺度上谱系分散。对比发现,随研究尺度增大,谱系聚集程度降低,趋于分散,可能是由于环境异质性对物种分布的影响程度降低,密度制约作用增强所致。(2)空间因子对谱系结构的影响远远大于地形因子,随研究尺度增加,空间因子及地形因子的解释量逐渐增大。地形的不同营造了不同的空间差异,二者密切相关。因此,空间因子是影响谱系结构形成的直接因素,而地形因子是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结构 地形因子 空间因子 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 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伐干扰方式对热带山地雨林谱系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卜文圣 许涵 +3 位作者 臧润国 丁易 张俊艳 林明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1,共7页
以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老龄林及经过择伐和皆伐后自然恢复约40年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和样地环境因子测定,分析不同干扰方式对群落组成及谱系结构的影响,探讨不同干扰方式下环境因素对群落谱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历经40... 以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老龄林及经过择伐和皆伐后自然恢复约40年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和样地环境因子测定,分析不同干扰方式对群落组成及谱系结构的影响,探讨不同干扰方式下环境因素对群落谱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历经40年的恢复,2种方式干扰后自然恢复次生林不同径级(1≤DBH<5 cm为幼树、5≤DBH<10 cm为小树、DBH≥10 cm为成年树)树种的丰富度已接近老龄林水平,其幼树、小树的多度显著高于老龄林,但其胸高断面积依旧显著低于老龄林;从老龄林、择伐后恢复的次生林到皆伐后恢复的次生林,群落幼树和总体的谱系结构由聚集转向发散,而成年树的谱系结构则恰好相反,小树的谱系结构基本上是随机的;在老龄林中,群落各个径级的谱系结构均随着海拔的升高由发散转向聚集;在择伐后恢复的次生林中,除成年树外,群落的谱系结构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由聚集转向发散;在皆伐后恢复的次生林中,幼树的谱系结构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由发散转向聚集,而小树和成年树的谱系结构则由聚集转向发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组配 干扰体系 环境筛 采伐方式 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 径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