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亲水性表面改性的岩溶隧道土工布防结晶淤堵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学富 管少杰 +3 位作者 肖煜瀚 刘士洋 陈昱池 王铖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9-935,共7页
为解决隧道防排水中的土工布结晶堵塞问题,基于表面改性技术开展土工布亲水性表面改性试验,探索亲水性表面改性土工布减缓碳酸钙结晶淤堵形成的可行性。1)通过表面改性法,制备PEG改性土工布和硅溶胶改性土工布,2种亲水物质均能够较好地... 为解决隧道防排水中的土工布结晶堵塞问题,基于表面改性技术开展土工布亲水性表面改性试验,探索亲水性表面改性土工布减缓碳酸钙结晶淤堵形成的可行性。1)通过表面改性法,制备PEG改性土工布和硅溶胶改性土工布,2种亲水物质均能够较好地附着在土工布纤维表面,土工布的亲水性和透水性得到提高;2)2种改性土工布表面附着非离子型粒子且排水能力得到提升后,都有不同程度减缓结晶淤堵的能力;3)2种改性剂在3种材质土工布上的阻垢率大小均表现为复合土工布>长丝土工布>短纤土工布,PEG改性土工布的阻垢率要高出20%~30%,能够更好地起到缓解结晶淤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土工布 碳酸钙结晶 亲水性表面改性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空位自掺杂黑色TiO_(2)超亲水表面的构建用于可见光驱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2
作者 高佳琦 杨存玙 +4 位作者 谢岩钰 王朔 李勇 马腾 赵亚丽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49-257,共9页
目的针对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毒染料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研发高效光催化水处理技术已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焦点。基于缺陷工程原理,设计并构筑了氧空位(OVs)可调控的黑色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B-TNT-x),旨在强化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目的针对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毒染料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研发高效光催化水处理技术已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焦点。基于缺陷工程原理,设计并构筑了氧空位(OVs)可调控的黑色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B-TNT-x),旨在强化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方法通过阳极氧化结合铝热还原法调控氧空位浓度,系统研究了氧空位对材料表面特征、晶体与电子结构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形貌规整的TiO_(2)纳米管阵列。电子显微学观测表明,OVs主要富集于催化剂表面,并诱导晶格重构,导致催化剂表面粗糙度增加。光电性能测试显示,OVs显著拓宽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并提升了电荷转移效率;此外,氧空位修饰赋予催化剂超亲水表面特性,在亚甲基蓝降解实验中,B-TNT-450样品表现出最优性能,降解效率达91.1%。结论归因于适量OVs通过形成局域缺陷能级缩小了TiO_(2)带隙,同时作为电荷分离中心提升了载流子迁移率,抑制了光生载流子复合,且与超亲水表面结构产生协同效应,进而显著提升了氧空位自掺杂黑色TiO_(2)光催化性能。本研究为缺陷工程调控半导体光催化剂表面功能化及光降解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氧空位 黑色TiO_(2) 亲水性表面 表面调控 缺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射流用塑料磨料的表面亲水性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崔黎 李志涛 +1 位作者 魏无际 黄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3,共4页
以不饱和聚酯树脂(UPR)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水射流用塑料磨料,考察了Al2O3用量、不同亲水性共聚单体及用量对磨料表面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2O3用量的增加,磨料的水接触角增大;加入亲水性共聚单体后,磨料的表面亲水性增强,其中... 以不饱和聚酯树脂(UPR)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水射流用塑料磨料,考察了Al2O3用量、不同亲水性共聚单体及用量对磨料表面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2O3用量的增加,磨料的水接触角增大;加入亲水性共聚单体后,磨料的表面亲水性增强,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时效果最显著;以100份UPR、6份HPMA与30份Al2O3悬浮聚合制备的塑料磨料,其表面水接触角为24.2°,可以满足水射流工艺的要求,已获得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 塑料磨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 表面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润湿过渡的玻璃表面亲水微结构的理论设计与制造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亮 王志兴 王琦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8-164,共7页
目的为实现一种仿生蜂窝状的微结构的理论设计与制造,达到对接触角的理论预测,并进行试验的测量验证。方法通过建立蜂窝状微结构的理论模型,基于润湿的Cassie-Baxter态到Wenzel态的转化理论,采用数值仿真程序对该结构接触角进行预测。... 目的为实现一种仿生蜂窝状的微结构的理论设计与制造,达到对接触角的理论预测,并进行试验的测量验证。方法通过建立蜂窝状微结构的理论模型,基于润湿的Cassie-Baxter态到Wenzel态的转化理论,采用数值仿真程序对该结构接触角进行预测。采用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在玻璃表面加工出蜂窝状结构。结果通过首次建立蜂窝微结构理论模型可得到接触角的表达式,在满足物理约束(重力、拉普拉斯压力、内外压差)的条件下可得到最优的边界条件。利用数值仿真程序,得到的接触角预测值和纳秒激光技术加工后的测量值吻合良好,误差均小于5°。同时,表面接触角随着蜂窝状结构尺寸的减小而减小,在蜂窝状结构边长约为10μm时达到超亲水状态。结论基于润湿过渡理论建立的蜂窝状微结构理论模型是可行的,可以准确预测微结构的表面亲水性(表观接触角)。通过纳秒激光的吸光材料辅助烧蚀技术,可以在玻璃表面准确地加工出微米级的蜂窝结构。利用生物学仿生技术设计的蜂窝微结构,能够起到减小表观接触角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改善玻璃表面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表面 C-W态转变 纳米级激光 蜂窝结构 数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海洋防污材料的表面构筑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文杰 陈子飞 +3 位作者 莫梦婷 曾志翔 乌学东 薛群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1,共18页
海洋生物污损已成为影响船只与装备在海洋环境中服役性能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发展高效、广谱、环境友好的防污材料势在必行。借鉴海洋生物表皮具有的天然防污特性,人们通过对材料的表界面组分、形貌设计,获得了一系列环境友好型防污材... 海洋生物污损已成为影响船只与装备在海洋环境中服役性能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发展高效、广谱、环境友好的防污材料势在必行。借鉴海洋生物表皮具有的天然防污特性,人们通过对材料的表界面组分、形貌设计,获得了一系列环境友好型防污材料。文中系统归纳和评述了低表面能材料、表面亲水性材料、表面织构化材料和表面植绒材料等依靠表面物化性能调控来获得具有优异防污表现的绿色防污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当前绿色防污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 亲水性表面 表面织构 表面植绒 防污 绿色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氧化处理对不锈钢表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旭晖 司海娟 +3 位作者 柏海燕 吴忠军 吕冲 夏道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1,共3页
研究了化学氧化处理对不锈钢(1Cr18Ni9Ti)表面亲水性、表面自由能及表面化学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此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氧化处理可以有效改善不锈钢的表面亲水性,且亲水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佳工... 研究了化学氧化处理对不锈钢(1Cr18Ni9Ti)表面亲水性、表面自由能及表面化学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此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氧化处理可以有效改善不锈钢的表面亲水性,且亲水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佳工艺条件是处理温度为75℃,处理时间为8min;经化学氧化处理后,不锈钢的表面自由能γgs及其极性分量γgsp显著增大,使不锈钢表面呈现出极强的亲水性;多功能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表面自由能γgs及其极性分量γgsp的增加与表面及一定厚度范围内含氧极性基团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氧化 不锈钢 表面亲水性 表面自由能 表面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表面接枝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丹 李夏倩 +1 位作者 蒋姗 俞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97,共4页
采用紫外光辐照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PP)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接枝聚丙烯酸(PAA)。用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表征隔膜表面PAA的接枝情况,并考察了单体浓度、光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此外,采取静态水接触角测试隔膜表面的亲水性,... 采用紫外光辐照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PP)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接枝聚丙烯酸(PAA)。用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表征隔膜表面PAA的接枝情况,并考察了单体浓度、光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此外,采取静态水接触角测试隔膜表面的亲水性,通过测试Gurley值来观察隔膜的透气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隔膜表面形貌进行观测。研究了PAA接枝率对隔膜的表面亲水性、形貌、透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膜表面成功地接枝PAA;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以得到目标接枝率,改性隔膜的亲水性明显提高,同时不会明显影响隔膜多孔结构,隔膜仍具有较高的透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微孔膜 表面亲水性 紫外辐照 接枝聚合 微孔结构 透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等离子体对氟橡胶F2311表面的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永刚 黄明 +1 位作者 黄忠 罗顺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2-494,共3页
利用氩气等离子对氟橡胶F2311进行表面亲水改性处理,通过接触角测量、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改性后的F2311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氩气等离子体处理可通过等离子体聚合在F2311表面形成含碳、氧、氮的覆盖层,可较好地改善F2311的表面亲水性,... 利用氩气等离子对氟橡胶F2311进行表面亲水改性处理,通过接触角测量、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改性后的F2311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氩气等离子体处理可通过等离子体聚合在F2311表面形成含碳、氧、氮的覆盖层,可较好地改善F2311的表面亲水性,并有较好的表面动力学性质,获得的表面亲水性可以保持很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 氟橡胶F2311 表面改性 氩气等离子 表面结构 表面亲水性 表面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use of an oxidized carbon nanotube film to control Zn deposition and eliminate dendrite formation in a Zn ion battery
9
作者 LI Pin-xiang YI Zhe-han +3 位作者 WANG Ye-xing HE Chang LIANG Ji HOU Fe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6,共13页
Aqueous zinc ion batteries ar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due to their high safety,cost-effectiveness,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However,uncontrolled zinc den... Aqueous zinc ion batteries ar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due to their high safety,cost-effectiveness,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However,uncontrolled zinc dendrite growth and side reactions of the zinc anode decrease the sta-bility of Zn batteries.We report the synthesis of an air-oxid-ized carbon nanotube(O-CNT)film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in air which is used as a protective layer on the Zn foil to suppress zinc dendrite growth.The increase in the hydrophilicity of the O-CNT film caused by air oxidation facilitates zinc deposition between the film and the anode instead of deposition on the film surface.The porous structure of the O-CNT film homogenizes the Zn^(2+)ion flux and the electric field on the surface of the Zn foil,leading to the uniform deposition of Zn.As a result,a O-CNT@Zn symmetric cell has a much better cycling stability with a life of more than 3000 h at 1 mA cm^(−2) with a capacity of 1 mAh cm^(−2),and values of more than 2000 h and 1 mAh cm^(−2) at 5 mA cm^(−2).In addition,a O-CNT@Zn||Mn^(2+)inserted hydrated vanadium pentoxide(MnVOH)full cell has a better rate per-formance than a Zn||MnVOH cell,achieving a high discharge capacity of 194 mAh g^(−1) 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8 A g^(−1).In a long-term cycling test,the O-CNT@Zn||MnVOH full cell has a capacity retention of 58.8%after 2000 cycles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5 A·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anotubes Zn metal anodes Dendrite-free HYDROPHILIC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体结构的TiO_2薄膜的制备及表面性能研究
10
作者 胡石琼 王向晖 +2 位作者 刘恩庆 史芹 余文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4-140,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TiO_2薄膜,研究了环境湿度、基体材料和催化剂酸种类等条件对薄膜质量(如完整性和晶体结构的单一性等)的影响,并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下分别制备出了具有单一锐钛矿相和单一金红石相的均匀致密的纳米...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TiO_2薄膜,研究了环境湿度、基体材料和催化剂酸种类等条件对薄膜质量(如完整性和晶体结构的单一性等)的影响,并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下分别制备出了具有单一锐钛矿相和单一金红石相的均匀致密的纳米晶TiO_2薄膜,结合表面能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两种不同晶体结构的TiO_2的表面性能,结果发现锐钛矿型TiO_2和金红石型TiO_2表面都能捕获-OH基团,锐钛矿型TiO_2表面有更多的-OH基团,表面能更高,表面亲水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溶胶凝胶法 锐钛矿相 金红石相 表面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玻璃
11
《中国光学》 CAS 2004年第6期67-67,共1页
FQ171.68 2004064444 室温Si玻璃直接键合技术研究=Research on siliconglass direct bonding at room temperature[刊,中]/黄腾超(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沈亦兵…∥光电子·激光.—2004,15(5).... FQ171.68 2004064444 室温Si玻璃直接键合技术研究=Research on siliconglass direct bonding at room temperature[刊,中]/黄腾超(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沈亦兵…∥光电子·激光.—2004,15(5).—512-515 将表面亲水性处理过的玻璃和Si片在室温、大气的环境下干涉,进行温度为150℃以下、时间为20~200h的预键合。预键合后,Si和玻璃基片表面能有显著的提高,水分子和Sj表面Si—OH原子团中的O原子连在一起,OH^-团数量增加了许多,形成较多的H键。预键合的Si-玻璃基片在200℃下退火,消除由Si、玻璃热膨胀系数和热传导系数差异引起的诱导应力。2基片的Si—OH间发生聚合反应,产生水及Si—O键,使得基片键合的表面能得到了更好的提高。测量了室温键合时间对Si-玻璃表面能力的影响以及退火时间对键合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研究 玻璃基片 键合强度 表面 表面亲水性 数量增加 国家重点实验室 热膨胀系数 热传导系数 直接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