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水性聚氨酯宫颈扩张棒在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静坤 金毓翠 +1 位作者 蒋莹 叶云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33-36,共4页
初产妇30例,用亲水性聚氯酯泡沫宫颈扩张棒(简称“扩张棒”)作人工剥膜与破膜加催产素引产前扩张宫颈,同时以条件类同初产妇30例进行对照。扩张棒组置棒前宫颈成熟度评分为2.93±0.91,对照组为3.7±0.88,两组无显著差异:扩张后... 初产妇30例,用亲水性聚氯酯泡沫宫颈扩张棒(简称“扩张棒”)作人工剥膜与破膜加催产素引产前扩张宫颈,同时以条件类同初产妇30例进行对照。扩张棒组置棒前宫颈成熟度评分为2.93±0.91,对照组为3.7±0.88,两组无显著差异:扩张后宫颈评分为6.13±1.22,与扩张前有显著差异(P<0.05)。扩张棒组引产成功率为92.6%,而对照组为64.3%,差异非常显著(P<0.01),同时能缩短产程。本组用扩张棒组引产的30例,无一例发生产时、产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聚氨酯 宫颈扩张棒 张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学开发出新型亲水性聚氨酯压敏胶
2
作者 化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3,共1页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用于经皮给药系统的新型亲水性聚氨酯压敏胶。
关键词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亲水性聚氨酯 压敏胶 开发 经皮给药系统 高分子科学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及其在亲水泡沫中的应用
3
作者 郭勇生 张永 +2 位作者 伊浩 刘广臣 张文博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4,共6页
以聚乙二醇和己二酸为原料,通过酯化–缩聚反应制得分子链中含有酯键的聚醚酯多元醇(PGA),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色谱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亲水性聚氨酯泡沫材料,考察了PGA相对分子质量对亲水性聚... 以聚乙二醇和己二酸为原料,通过酯化–缩聚反应制得分子链中含有酯键的聚醚酯多元醇(PGA),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色谱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亲水性聚氨酯泡沫材料,考察了PGA相对分子质量对亲水性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PGA中兼具酯键和醚键,且当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100时,所制备的亲水性聚氨酯泡沫材料手感舒适,力学性能优异、溶胀倍率低、吸水性能好,可用于医用敷料、柔性传感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酯多元醇 酯键 醚键 亲水性聚氨酯泡沫 医用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涂层织物防水、透湿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旭凡 周小红 +1 位作者 蒋跃兴 王善元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防水性能和透湿性能达到和谐统一是防水透湿织物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里基于对微孔亲水性和非亲水性聚氨酯(PU)涂层织物的防水、透湿性能和结构参数等的测试和研究,来阐明织物防水、透湿机理,透过聚氨酯(PU)涂层织物的水气总量由气相... 防水性能和透湿性能达到和谐统一是防水透湿织物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里基于对微孔亲水性和非亲水性聚氨酯(PU)涂层织物的防水、透湿性能和结构参数等的测试和研究,来阐明织物防水、透湿机理,透过聚氨酯(PU)涂层织物的水气总量由气相的“孔隙扩散”、气相和液相的“吸附—扩散—解吸”和液相的“毛细管传递”组成,织物的防水性能与液相的“吸附—扩散—解吸”有关,并受到液相的“毛细管传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透湿织物 聚氨酯 透湿率 耐水压 亲水性聚氨酯 防水透湿织物 涂层织物 透湿性能 水性 和谐统一 结构参数 毛细管 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H改良砾石石渣边坡渗漏效果的现场试验
5
作者 盖皓茜 陈群 +2 位作者 李露 周成 罗祺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目的]探究添加不同浓度的改性亲水性聚氨酯树脂(W-OH)溶液对砾石石渣坡面渗漏的改良效果,为改良粗粒石渣的渗漏性能,减少其水分漏失以及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广西石漠化地区某公路石渣边坡为研究对象,在边坡现场... [目的]探究添加不同浓度的改性亲水性聚氨酯树脂(W-OH)溶液对砾石石渣坡面渗漏的改良效果,为改良粗粒石渣的渗漏性能,减少其水分漏失以及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广西石漠化地区某公路石渣边坡为研究对象,在边坡现场采用不同的来流量对添加不同浓度W-OH溶液的石渣坡面开展人工径流入渗试验。[结果]未经W-OH溶液处理的边坡渗漏严重,当来流量大于30 L/min时可形成坡面径流。且来流量为30 L/min时径流率仅占来流量的18.3%,有81.7%的水从坡体渗漏流失。经W-OH溶液处理后坡面的稳定径流率和稳定入渗率均随来流量和W-OH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用3%~6%浓度的W-OH溶液处理后坡面的稳定径流率较未处理坡面提高了200%~385.5%,且W-OH溶液的浓度越高,对坡面的处理效果越好。入渗径流比随来流量和W-OH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结论]采用W-OH溶液处理后可有效减少粗粒石渣边坡的渗漏量,提升坡体的保水能力,有助于边坡植被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边坡 石渣 坡体渗漏 石渣改良 改性亲水性聚氨酯树脂(W-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开发生物聚氨酯涂层
6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83-83,共1页
拜耳材料科技公司日前宣布,已研发出基于亲水性聚氨酯原材料的一系列生物材料并投放市场。新产品之一为医用润滑涂料,可用于导管、支架及其它医用产品,除了具备极佳的润滑性外,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聚氨酯涂层 拜耳 开发 亲水性聚氨酯 医用产品 材料科技 润滑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载体生物转盘处理微污染河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魏东洋 董磐磐 +1 位作者 李杰 许振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6-159,共4页
研究讨论了新型载体生物转盘处理微污染河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转盘上负载聚氨酯泡沫可强化生物转盘的处理效果.当生物转盘在转速为3r/min,停留时间为2h的条件下,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4.37%和86.22%.
关键词 生物转盘 纳米凹凸棒土复合亲水性聚氨酯泡沫 微污染河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载体材料的高效接触氧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董磐磐 魏东洋 +1 位作者 李杰 许振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3,共4页
针对平原河网区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任意排放问题,以海绵铁和纳米凹凸棒土复合亲水性聚氨酯泡沫为载体进行了高效接触氧化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接触氧化装置对农村生活污水的COD、TP、TN、NH3-N、SS均有较高的去除... 针对平原河网区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任意排放问题,以海绵铁和纳米凹凸棒土复合亲水性聚氨酯泡沫为载体进行了高效接触氧化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接触氧化装置对农村生活污水的COD、TP、TN、NH3-N、SS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为77.81%、67.93%、45.84%、83.35%、94.49%,出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每吨产水投资1 000元以下,直接运行费用在0.2~0.4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适合在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中进行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接触氧化 农村生活污水 海绵铁 纳米凹凸棒土 复合亲水性聚氨酯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材料助力水土保持治理
9
作者 《新疆农垦科技》 2019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针对传统生物措施生态环境修复周期长且盖度低、工程措施生态性差且缺乏适宜的生态环境修复用材料,东南大学和江苏大学吴智仁研究团队在揭示亲水性聚氨酯多因素严酷环境耦合作用下老化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纳米改性及分子链结构设计方法... 针对传统生物措施生态环境修复周期长且盖度低、工程措施生态性差且缺乏适宜的生态环境修复用材料,东南大学和江苏大学吴智仁研究团队在揭示亲水性聚氨酯多因素严酷环境耦合作用下老化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纳米改性及分子链结构设计方法,研发了生态环境修复用功能型聚氨酯复合材料。该材料可与任意水质的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良好弹性和力学性能的柔性体,可实现紫外线耐久周期从不足6个月提升至30年内自然降解可控,具有高度的环保性,其自然降解产物也不具生态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治理 新材料 聚氨酯复合材料 生态环境 亲水性聚氨酯 结构设计方法 修复周期 自然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