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天麻素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明明 赵伟 +2 位作者 刘代成 纪文华 王晓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4-680,共7页
以天麻素为模板分子,α-1-烯丙基-2-N-乙酰胺基葡萄糖为新型亲水性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了对天麻素有高选择性的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吸附结果表明,MIPs能够特异性识别天麻素。对MIPs吸附剂性能的考... 以天麻素为模板分子,α-1-烯丙基-2-N-乙酰胺基葡萄糖为新型亲水性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了对天麻素有高选择性的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吸附结果表明,MIPs能够特异性识别天麻素。对MIPs吸附剂性能的考察证明,亲水性天麻素MIPs可作为固相萃取(SPE)吸附剂分离纯化天麻素。方法验证实验显示了良好的回收率(90.4%~97.1%)和精密度(3.3%~5.2%,n=5)。该文以新型亲水性功能单体为基础,建立了天麻素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天麻素 吸附性能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复杂食品基质中的检测
2
作者 李琳静 谢子奇 +2 位作者 齐小花 邹明强 罗云敬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2,共8页
本研究采用表面印迹技术,以Fe_(3)O_(4)@SiO_(2)为磁性内核,甲硝唑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了甲硝唑磁性印迹聚合物(Metronidazole-Magnetic 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MNZ-MMIPs)。经过对制备、吸附等实验条件的优化... 本研究采用表面印迹技术,以Fe_(3)O_(4)@SiO_(2)为磁性内核,甲硝唑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了甲硝唑磁性印迹聚合物(Metronidazole-Magnetic 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MNZ-MMIPs)。经过对制备、吸附等实验条件的优化实验,得到的材料具有吸附量高、识别特异性强、循环性好的优点。优化后的MNZ-MMIPs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建立了甲硝唑的分离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甲硝唑的检测在0.05~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5%~100.9%。本文建立了复杂食品基质中甲硝唑残留选择性分离检测方法,为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分子印迹技术 磁性印迹聚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牛灿杰 叶素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0-402,共13页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兼具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大比表面积、可设计性、功能多样性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预定性、选择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食品检测中,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兼具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大比表面积、可设计性、功能多样性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预定性、选择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食品检测中,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应用于构建食品快速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荧光传感器;一方面作为样品前处理材料应用于固相萃取、磁性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等前处理技术,并对该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在食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分子印迹聚合物 食品检测 传感器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4
作者 黄辰浩 程格格 +3 位作者 黄金福 韩丹妙 刘秀宇 黄钦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2-270,共9页
以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白杨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并对MIP进行理化性质研究、特异性吸附及固相萃取实验。结果表明,MIP已成功生成印迹层,且其球形良好、粒径均匀、热稳定性良好。MIP对白杨素的最大吸... 以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白杨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并对MIP进行理化性质研究、特异性吸附及固相萃取实验。结果表明,MIP已成功生成印迹层,且其球形良好、粒径均匀、热稳定性良好。MIP对白杨素的最大吸附量为43.8 mg/g,印迹因子为2.37,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同时MIP还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以MIP制备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能够高效分离纯化木蝴蝶中的白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选择性吸附 木蝴蝶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性尿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子选择性识别
5
作者 罗爱芹 刘赟 吴俐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78-882,共5页
研究亲水性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并考察其吸附、分离性能.以尿苷为模板分子,通过回流沉淀聚合方法(DPP)制备亲水性的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研究了模板分子UR与功能单体MMA之间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 研究亲水性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并考察其吸附、分离性能.以尿苷为模板分子,通过回流沉淀聚合方法(DPP)制备亲水性的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研究了模板分子UR与功能单体MMA之间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吸附动力学、吸附平衡以及吸附选择性,评价了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柱填料时对尿苷及其类似物的分离能力.UR分子印迹聚合物对UR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Freund lich等温方程能更好地拟合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尿苷的等温吸附数据;UR分子印迹色谱柱能够实现UR及其类似物的分离,对尿苷具有选择性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 亲水性分子印迹核-壳结构聚合物 吸附动力学 等温线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响应型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6
作者 马晓东 赵佳琪 +2 位作者 饶青青 袁炳楠 况燚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以柚皮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温敏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得到了一种温度响应型柚皮素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Nar/TSMIPs),并对其化学结构、微观... 以柚皮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温敏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得到了一种温度响应型柚皮素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Nar/TSMIPs),并对其化学结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磁响应性、吸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分析。通过不同时间、不同柚皮素质量浓度、不同pH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实验,探寻Nar/TSMIPs对柚皮素的最佳吸附条件,实现从复杂的天然产物体系中快速有效地分离柚皮素。实验结果表明,Nar/TSMIPs对温度变化响应灵敏,在30℃时吸附量最大,这种在临界温度附近的最大吸附能力体现了温度响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优越性;Nar/TSMIPs在pH为9时对柚皮素的吸附量最高,而pH进一步上升后,吸附量仅出现细微的下降,表明Nar/TSMIP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柚皮素质量浓度为450μg/mL,吸附时间为20 min时,Nar/TSMIPs对柚皮素的最大吸附量为24.62 mg/g,表现为单分子层吸附与多分子层吸附兼备的化学吸附模式;Nar/TSMIPs对柚皮素的印迹因子为2.01,远高于香叶木素(1.08)、白杨素(0.86)和茜素(0.93),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经过8次吸附⁃解吸循环后,Nar/TSMIPs对柚皮素的吸附量仍达17.95 mg/g,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加标回收率为88.53%~95.88%。本研究中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成功合成,为柚皮素的高效提取分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活性物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柚皮素 选择性吸附 磁响应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焦化废水脱除苯酚的亲水性多孔炭纳米球基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瑶 秦蕾 +3 位作者 崔燕 刘伟峰 刘旭光 杨永珍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0-231,共12页
以多孔炭纳米球(PCMSs)作为载体,采用双功能单体制备了一种亲水性表面分子印迹材料(AMPS-Am/MIP),提高在焦化废水中选择性吸附苯酚的能力。对AMPS-Am/MIP的表面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能进行了考察,并详细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吸... 以多孔炭纳米球(PCMSs)作为载体,采用双功能单体制备了一种亲水性表面分子印迹材料(AMPS-Am/MIP),提高在焦化废水中选择性吸附苯酚的能力。对AMPS-Am/MIP的表面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能进行了考察,并详细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再生性等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制备的AMPS-Am/MIP在180 min达到吸附平衡,此时对苯酚的吸附量为47.59 mg g-1;相对选择因子可达1.67,在5次吸附-再生循环后吸附量仍保持在80%以上,表明AMPS-Am/MIP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当p H值在8左右(接近焦化废水p H值)时,吸附容量维持在46.84 mg g-1,表明AM PS-Am/M IP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适用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材料 苯酚 亲水性 吸附 多孔炭纳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酚磁性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万古霉素的特异性吸附
8
作者 薛兴颖 齐志文 +3 位作者 周昊 陈虹霞 王志宏 王成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以Fe_(3)O_(4)纳米颗粒为磁性内核、聚合漆酚(PUs)为外壳、万古霉素(Van)为模板分子,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的漆酚磁性印迹聚合物(Fe_(3)O_(4)@PUs MIPs)。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磁... 以Fe_(3)O_(4)纳米颗粒为磁性内核、聚合漆酚(PUs)为外壳、万古霉素(Van)为模板分子,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的漆酚磁性印迹聚合物(Fe_(3)O_(4)@PUs MIPs)。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磁性分析等对该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吸附模型和在实际水样中应用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Fe_(3)O_(4)表面成功包裹PUs层,所得Fe_(3)O_(4)@PUs MIPs呈不规则方形,粒径约为381.2 nm,且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58.83 A·m~2/kg。Fe_(3)O_(4)@PUs MIPs对Van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当pH值为7.0、温度为30.0℃、Van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去除率达到98.8%,平衡吸附量为49.4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Fe_(3)O_(4)@PUs MIPs对Van展现了优异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对Van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四环素(TC)、环丙沙星(CIP)和布洛芬(IBP);经6次循环再生后,对Van的去除率依然维持在70%以上。此外,Fe_(3)O_(4)@PUs MIPs对自来水、湖水、养鸡场废水中Van的去除率均大于60%,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酚 纳米四氧化三铁 分子印迹聚合物 万古霉素 特异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聚合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构建并用于没食子酸定量检测
9
作者 徐璐 黄代政 毛宇昂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0,共9页
为了实现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没食子酸(GA)定量检测,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电化学定量检测。以玻碳电极(GCE)为基底,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镍金(Ni-Au)合金纳米颗粒;再以没食子酸为模板分... 为了实现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没食子酸(GA)定量检测,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电化学定量检测。以玻碳电极(GCE)为基底,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镍金(Ni-Au)合金纳米颗粒;再以没食子酸为模板分子,邻氨基苯酚为功能单体,制备没食子酸聚邻氨基苯酚膜,洗去模板分子后得到特异性识别没食子酸的分子印迹膜和镍金纳米颗粒修饰的玻碳电极(MIPs/Ni AuNPs/GCE)。在制备过程中采用方波伏安法进行条件优化,最终在pH为7.0的电聚合溶液中扫描30圈以电聚合MIPs,接着浸入硫酸中洗脱30 min得到不含模板的分子印迹膜,然后在含有没食子酸的溶液中孵育20 min再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优化检测条件下,该传感器对GA响应灵敏,线性方程为I pa=5.47×10^(-4) c+0.02507(R 2=0.986),测得GA的线性范围为1~900μmol/L,检测限为53 nmol/L。构建的MIPs/Ni AuNPs/GCE电化学传感器能够实现绿茶中没食子酸的检测,并且具有宽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 没食子酸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法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勤红 杨黎华 +2 位作者 王浩 王维之 朱艳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5,41,共8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拥有特定的印迹位点,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模板匹配,具有高特异性、高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等优势,越来越引起关注。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和法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样品前处理、分离纯化和传... 分子印迹聚合物拥有特定的印迹位点,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模板匹配,具有高特异性、高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等优势,越来越引起关注。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和法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样品前处理、分离纯化和传感。为了解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法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本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分子印聚合物在法医学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复合材料 法医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抗静电助剂研究开发进展
11
作者 虞美雅 Rahmatulloev Kishvar +4 位作者 毛丽娟 沈国建 吴晶瑾 刘诗仪 邹专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03-108,共6页
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抗静电助剂是富含亲水基团的有机聚合物,对高分子材料表面及其内部的静电荷具有抑制或消散作用。基于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抗静电助剂的结构及抗静电特点,介绍了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以及复合改性型亲水性高分... 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抗静电助剂是富含亲水基团的有机聚合物,对高分子材料表面及其内部的静电荷具有抑制或消散作用。基于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抗静电助剂的结构及抗静电特点,介绍了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以及复合改性型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抗静电助剂的开发进展及其在国内市场的商业化生产应用情况,指出复合改性是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抗静电助剂的发展趋势,建立其结构与应用性能间的构效关系是改善抗静电助剂应用效果和提高产品适应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分子聚合物 抗静电助剂 非离子型 离子型 复合改性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亲水性磁性分子印迹树脂的合成及其固相萃取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胜 李奂 施树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298,共6页
以绿原酸(CGA)为模板分子、间苯二酚和三聚氰胺为双功能单体、甲醛为交联剂在磁性介孔二氧化硅(Fe_3O_4@mSiO_2)的介孔中一步聚合形成亲水性磁性分子印迹树脂(MMIRs)。除去mSiO_2载体后,MMIRs具有多孔结构且印迹位点位于材料表面。透射... 以绿原酸(CGA)为模板分子、间苯二酚和三聚氰胺为双功能单体、甲醛为交联剂在磁性介孔二氧化硅(Fe_3O_4@mSiO_2)的介孔中一步聚合形成亲水性磁性分子印迹树脂(MMIRs)。除去mSiO_2载体后,MMIRs具有多孔结构且印迹位点位于材料表面。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振动样品磁强计、热重分析和水接触角实验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层成功地包覆在Fe_3O_4表面,MMIRs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磁固相萃取性能。MMIRs对CGA具有较强的吸附容量(50.87 mg/g)、较快的吸附速率(吸附平衡时间70 min)和较好的特异性吸附性能。将MMIRs用于杜仲黑茶中CGA的选择性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检出限为0.7 mg/L,回收率为93.1%~109.4%,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9.6%。结果表明MMIRs可简单、快速、高选择性地分离富集复杂水体系样品中的C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分子印迹树脂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绿原酸 复杂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性分子印迹纳米球的合成及药物识别与释放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莉 何建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4,69,共5页
以s-萘普生为模板分子(T),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药物识别与释放的调节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利用沉淀聚合法和环氧开环两步反应制备出亲水性的均匀球形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当n(T)∶n(MAA)∶n... 以s-萘普生为模板分子(T),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药物识别与释放的调节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利用沉淀聚合法和环氧开环两步反应制备出亲水性的均匀球形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当n(T)∶n(MAA)∶n(GMA)∶n(DVB)=1∶4∶4∶24时制备的印迹聚合物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832 nm,吸附实验表明该聚合物不仅可以在含水介质中对药物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萘普生 沉淀聚合反应 分子印迹聚合物 识别与缓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红细胞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用于牛奶中四环素的选择性富集
14
作者 商健 马林智 +4 位作者 雷超 苏新科 刘宇 王悦 高瑞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7-1125,共9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单位质量吸附容量是评价印迹材料吸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受红细胞双凹圆碟形貌比表面积大和优异稳定性的启发,合成了对四环素具有高选择性、大吸附容量、较快传质速率的类红细胞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RBC-SMIPs)。本工... 分子印迹聚合物单位质量吸附容量是评价印迹材料吸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受红细胞双凹圆碟形貌比表面积大和优异稳定性的启发,合成了对四环素具有高选择性、大吸附容量、较快传质速率的类红细胞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RBC-SMIPs)。本工作首先以SiO_(2)作为初始载体,广谱抗生素四环素作为模板分子,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将廉价易得的多巴胺功能单体包覆在SiO_(2)载体表面,然后通过牺牲载体刻蚀技术将SiO_(2)初始载体刻蚀去除,并调节多巴胺印迹层用量和包覆时间,调控所制备印迹材料的形貌,最终制备出大比表面积和优异选择性吸附性能的RBC-SMIPs。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解吸附等表征手段以及动力学、热力学、选择性、重复利用性等吸附实验证明该材料成功包覆聚多巴胺印迹层,所制备材料粒径均一、比表面积大、传质速率快(15 min)、重复利用性好、单位质量吸附容量和印迹因子分别高达76.16 mg/g和3.62。此外,将RBC-SMIPs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与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该方法在0.01~200μg/mL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5),在3个加标水平下(0.01、0.05和0.1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2.1%~95.3%,实现了对牛奶样品中四环素的高效吸附、富集和检测。本工作所开发的类红细胞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红细胞状分子印迹聚合物 表面印迹 四环素 选择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去除饮用水中硝基酚的双模板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伊雯 梁建军 高小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为高效去除4-硝基酚(4-NP)和2,4-二硝基酚(2,4-DNP),本实验采用4-NP和2,4-DNP作为模板分子,以衣通酸(IA)为功能单体,磁性纳米氧化铁(Fe3O4@SiO2)为载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表面分子... 为高效去除4-硝基酚(4-NP)和2,4-二硝基酚(2,4-DNP),本实验采用4-NP和2,4-DNP作为模板分子,以衣通酸(IA)为功能单体,磁性纳米氧化铁(Fe3O4@SiO2)为载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双模板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D-MIP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D-MIPs的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D-MIPs的吸附性能、可再生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D-MIPs成功地包覆在Fe3O4@SiO2载体表面,聚合效果良好,且具有特异的识别位点和良好的印迹性能,其直径为90 nm,形状均匀。4-NP-MIPs、2,4-DNP-MIPs和D-MIPs对目标分子的理论吸附量分别为103.97,73.14和123.99 mg/g,存在许多不同吸附能的吸附位点。D-MIPs在30 min内达到最佳吸附平衡状态,其最佳拟合模型为Freundlich吸附模型和拟二阶动力学模型,表明其吸附是通过化学吸附过程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样中,MIPs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识别和选择性吸附能力。经过8次再生循环后,D-MIPs的吸附能力仅下降7.51%,证实了MIPs具有优异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苯酚 2 4-二硝基酚 双模板 分子印迹聚合物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石榴皮中白藜芦醇的选择性富集 被引量:1
16
作者 热阳古·阿布拉 热萨莱提·伊敏 吴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3-39,共7页
本实验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四氧化三铁颗粒为磁芯、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多巴胺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制备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molecularly imprinting polymer,Fe_(3)O_(4)@MIP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 本实验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四氧化三铁颗粒为磁芯、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多巴胺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制备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molecularly imprinting polymer,Fe_(3)O_(4)@MIP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表面基团、颗粒形状、骨架结构及磁化强度进行表征,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Fe_(3)O_(4)@MIPs对白藜芦醇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_(3)O_(4)@MIPs具有较高的磁化强度和较稳定的形态结构,当吸附时间为150 min、白藜芦醇初始质量浓度为40μg/mL时,最高吸附量达35.101μg/mg,说明该材料对白藜芦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综上,以Fe_(3)O_(4)@MIPs为吸附剂,固相萃取石榴皮中白藜芦醇时,能够达到选择性识别及富集目标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白藜芦醇 吸附性能 石榴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及其对5α胆甾烷吸附性能研究
17
作者 原陇苗 马荣 +2 位作者 陈建珍 邵媛媛 吴应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8-1109,共12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胆固醇、去氧胆酸、β-谷固醇为虚拟模板,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甾烷类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空白分子印迹聚合物(NIP)。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胆固醇、去氧胆酸、β-谷固醇为虚拟模板,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甾烷类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空白分子印迹聚合物(NIP)。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BET)表征聚合物形貌和结构,并考察其对甾烷类物质的吸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甾烷类分子印迹聚合物尺寸均一、分散性好,是表面密布孔穴的球形纳米颗粒。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IPs对5α-胆甾烷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NIP,且三种MIPs相比,去氧胆酸、β-谷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5α-胆甾烷的吸附强于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MIPs对5α-胆甾烷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MIPs和NIP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Scatchard模型,表明MIPs对5α-胆甾烷具有特异选择性吸附能力,且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0.735 mg/g。表明胆固醇、去氧胆酸、β-谷固醇三种虚拟分子印迹聚合物均对5α-胆甾烷具有较高的分子识别能力及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烷类化合物 分子印迹聚合物 吸附性能 模板分子 功能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磁性胡桃醌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核桃青皮中目标分子的选择性富集
18
作者 热萨莱提·伊敏 热阳古·阿布拉 买买提·吐尔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0-47,共8页
本实验利用表面印迹技术,以氨基功能化Fe_(3)O_(4)纳米粒子为磁核,按胡桃醌、功能单体、交联剂物质的量比为1∶8∶40,采用一步法制备核壳磁性胡桃醌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Fe_(3)O_(4)-NH_(2)@MIP)。通过... 本实验利用表面印迹技术,以氨基功能化Fe_(3)O_(4)纳米粒子为磁核,按胡桃醌、功能单体、交联剂物质的量比为1∶8∶40,采用一步法制备核壳磁性胡桃醌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Fe_(3)O_(4)-NH_(2)@MIP)。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多种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结构、磁强度等进行表征;通过动力学吸附、等温吸附实验探究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Fe_(3)O_(4)-NH_(2)表面成功包裹厚度约为75 nm的印迹层,形状为类球状,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饱和磁化强度为48.50 emu/g,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5 s迅速得以分离;当吸附时间100 min、胡桃醌质量浓度为100μg/m L时,吸附性能较好,吸附量为32.89μg/mg,动力学吸附过程更接近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说明Fe_(3)O_(4)-NH_(2)@MIP可以高效地从核桃青皮提取液中分离富集胡桃醌。本研究对胡桃醌更多生物活性的开发以及拓展其在食品、药业等行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胡桃醌 分子印迹聚合物 磁相应性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性丁香菌酯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表征与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随心 霍云雷 +3 位作者 吴云鹏 李佳恢 陈波 王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77,92,共7页
本文以丁香菌酯为模板,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亲水性功能单体,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亲水性丁香菌酯分子印迹微球(HMIMs),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亲水性丁香菌酯分子印迹微球(HMIMs)和非印迹微球... 本文以丁香菌酯为模板,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亲水性功能单体,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亲水性丁香菌酯分子印迹微球(HMIMs),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亲水性丁香菌酯分子印迹微球(HMIMs)和非印迹微球(HNIMS)进行粒径、单分散性及形貌分析。通过动力学吸附、等温吸附和选择性吸附研究了HMIMs在水介质中对丁香菌酯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与交联剂形成稳定复合物的印迹微球摩尔比例为1∶6∶30,在此比例下制备的HMIMs中存在一种结合位点且外形良好、粒径排列紧密且具有单分散性。其准二级动力学模型(Pscudo-second-order-model)表明丁香菌酯与HMIMs的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在等温吸附实验中,HMIMs的Langmuir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3.35 mg/g(318 K)、41.69 mg/g(298 K)和39.42 mg/g(278 K),说明当温度为318 K时,吸附效率最高。且HMIMs在水介质中对丁香菌酯的吸附能力高于HNIMs,说明HMIMs与HNIMs相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Langmuir吸附等温线说明HMIMs对丁香菌酯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选择性吸附表明HMIMs对丁香菌酯具有高度特异性识别。环境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5.85%~8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菌酯 亲水性 分子印迹微球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氟哌酸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性质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卢春阳 马向霞 +3 位作者 何锡文 李文友 陈朗星 何海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56-1359,M008,共5页
以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支撑膜,氟哌酸为模板分子,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扫描电镜表征了膜的表面形貌.混合底物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中存在着由形状... 以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支撑膜,氟哌酸为模板分子,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扫描电镜表征了膜的表面形貌.混合底物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中存在着由形状和功能基团均与模板分子氟哌酸相互补的孔穴组成的通道,该通道可选择性地富集底物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 紫外光谱滴定 膜渗透 氟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