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交换层析微柱法及亲和电泳法与液相色谱分析法对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斌 黄庆 府伟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24-1125,共2页
目的 探讨微柱法对HbA1C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法、电泳法与HPLC法分别对同一标本进行HbA1C含量测定 ,比较 3种方法对HbA1C含量检测结果。结果 微柱法精确度和重复性好 (批内变异系数CV <1.5 % ,批间CV <5 % ) ,与参... 目的 探讨微柱法对HbA1C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法、电泳法与HPLC法分别对同一标本进行HbA1C含量测定 ,比较 3种方法对HbA1C含量检测结果。结果 微柱法精确度和重复性好 (批内变异系数CV <1.5 % ,批间CV <5 % ) ,与参比方法HPLC经相关处理 ,其相关系数r =0 .945 ,两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P <0 .0 0 1)。结论 采用微柱法对HbA1C定量测定 ,无须贵重仪器设备 ,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 ,能在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液相色谱 离子交换层析微柱 亲和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同时测定纺织品和食品塑料包装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 被引量:3
2
作者 韦笑笑 周俭 白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品剪成0.5 cm×0.2 cm的细条,分取1 g,加入50 mL环己烷,密封后于50℃超声提取1 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用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分析,背景电解液为含30 mmol·L^(-1)CM-β-CD、20 mmol·L^(-1)DM-β-CD和40 mmol·L^(-1)硼砂的混合溶液(pH 5.0),荧光检测波长为325 nm。结果显示:16种PAHs的质量浓度在0.01~0.5 mg·L^(-1)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0.040 m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结果为91.4%~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40%~6.3%。方法用于3种纺织品以及5种食品塑料包装的分析,8种样品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PA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环糊精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多环芳烃 纺织品 食品塑料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茶碱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大炜 王怀锋 李发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测定茶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平衡常数。方法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 ,以 2 0mmol/LpH7 4的磷酸盐缓冲液 (含氨基乙酸 0 . 5mol/L ,EDTA 1mmol/L)为运行缓冲液 ,茶碱作为运行缓冲液的添加剂 ,样品为含 5 %丙酮的 30 μmol/L人血清白... 目的 :测定茶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平衡常数。方法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 ,以 2 0mmol/LpH7 4的磷酸盐缓冲液 (含氨基乙酸 0 . 5mol/L ,EDTA 1mmol/L)为运行缓冲液 ,茶碱作为运行缓冲液的添加剂 ,样品为含 5 %丙酮的 30 μmol/L人血清白蛋白溶液 ,采用更加可靠的描述性指标———淌度比 (M)估算了茶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平衡常数 ,检测波长为 2 14nm。结果 :测得的茶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平衡常数与文献值基本吻合。结论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可用于茶碱 蛋白结合常数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荼碱 结合常数 人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对盐酸维拉帕米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剑 张博 +2 位作者 唐一梅 匡元元 刘春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97-1702,共6页
本研究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Affinity capillary electrop Horesis,ACE)对维拉帕米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以BSA为样品,以添加不同浓度药物的磷酸盐缓冲液(p H7.4,20 mmol·L^(-1))为背景... 本研究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Affinity capillary electrop Horesis,ACE)对维拉帕米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以BSA为样品,以添加不同浓度药物的磷酸盐缓冲液(p H7.4,20 mmol·L^(-1))为背景缓冲溶液,采用以药物为添加剂的ACE方法,分别在25~oC和37~oC下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根据各组分迁移时间,由Scatchard方程计算两个温度下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常数K_b。实验结果表明,在ACE法中,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BSA与内标物的电泳迁移时间差值变大,由Scatchard方程计算得到维拉帕米与BSA在25~oC和37~oC时的K_b值分别为4.28×10~3M^(-1),ΔG为-20.73 k J·mol^(-1),ΔH为26.03 k J·mol^(-1),ΔS为157 J·mol^(-1)。在37℃时K_b值为6.43×10~3M^(-1),ΔG为-22.82 k J·mol^(-1),ΔH为26.03 k J·mol^(-1),ΔS为157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牛血清白蛋白 亲和毛细管电泳 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同功酶的分离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汪萍 钱晓霞 沈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3-485,共3页
目的分离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LP)同功酶酶谱并进行半定量扫描分析,用以探索骨型碱性磷酸酶(B_ALP)与骨矿化度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儿童血清B_ALP水平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方法①酶速率法(AMP缓冲液)测定ALP总活力;②麦胚植物凝集素(WGA)亲... 目的分离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LP)同功酶酶谱并进行半定量扫描分析,用以探索骨型碱性磷酸酶(B_ALP)与骨矿化度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儿童血清B_ALP水平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方法①酶速率法(AMP缓冲液)测定ALP总活力;②麦胚植物凝集素(WGA)亲和电泳法分离血清中B_ALP;③定量超声法(QUS)测定新生儿胫骨中端的超声传播速度(SOS)。结果①肝型、骨型ALP同功酶得到良好的分离效果;②新生儿的B_ALP水平与SOS存在负相关性(r=-0.575,P<0.01);③正常儿童的婴幼儿期血清中的B_ALP水平较高,随生长发育逐渐下降,到达青春期时再次升高。结论经麦胚植物血凝素处理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有效分离肝型、骨型ALP同功酶;B_ALP同功酶是判断儿童骨质发育的一个良好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同功酶 其临床应用 骨型碱性磷酸酶 琼脂糖凝胶电泳 B-ALP 骨型ALP 超声传播速度 亲和电泳法 植物凝集素 定量超声 植物血凝素 P水平 扫描分析 年龄增长 酶速率 分离血清 分离效果 负相关性 婴幼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