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磁性葡聚糖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在尿激酶纯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董聿生 梁峰 +2 位作者 余向阳 郭立安 常建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
采用反相悬浮包埋技术合成多分散的粒径在 5 0目~ 30 0目的磁性葡聚糖微球 (MDMS)。MDMS经环氧氯丙烷活化后 ,分别键合氨基乙酸、6 氨基己酸和乙二胺作为间隔臂 ,以碳二亚胺为偶联剂 ,分别偶联L 精氨酸甲酯、对氨基苯甲脒和胍基己酸配... 采用反相悬浮包埋技术合成多分散的粒径在 5 0目~ 30 0目的磁性葡聚糖微球 (MDMS)。MDMS经环氧氯丙烷活化后 ,分别键合氨基乙酸、6 氨基己酸和乙二胺作为间隔臂 ,以碳二亚胺为偶联剂 ,分别偶联L 精氨酸甲酯、对氨基苯甲脒和胍基己酸配体 ,制备了 5种磁性亲和吸附剂。研究了分散介质及其粘度和密度、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将所制备的磁性亲和吸附剂应用于尿激酶粗品的纯化 ,并讨论了偶联试剂和配体对尿激酶纯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 ,尿激酶的活性回收率为 40 0 %~ 6 0 7%、纯化倍数为 14 9~ 32 8、吸附容量为 89mg/L~ 12 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磁性亲和吸附 制备 尿激酶 纯化 反相悬浮包埋技术 磁性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琼脂糖亲和吸附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聿生 梁峰 +2 位作者 余向阳 常建华 郭立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采用反相悬浮包埋技术合成了粒径在 43~ 2 95μm之间的磁性琼脂糖微球。磁性琼脂糖微球经环氧氯丙烷活化后 ,分别键合 6-氨基己酸、氨基乙酸和乙二胺为间隔臂 ,用水溶性碳二亚胺为缩合剂 ,分别偶联对氨基苯甲脒、l-精氨酸甲酯和胍基己... 采用反相悬浮包埋技术合成了粒径在 43~ 2 95μm之间的磁性琼脂糖微球。磁性琼脂糖微球经环氧氯丙烷活化后 ,分别键合 6-氨基己酸、氨基乙酸和乙二胺为间隔臂 ,用水溶性碳二亚胺为缩合剂 ,分别偶联对氨基苯甲脒、l-精氨酸甲酯和胍基己酸 ,制备了 3种磁性亲和吸附剂 ,并用于尿激酶粗品的分离纯化。测定了活性回收率和比活提高倍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糖 磁性亲和吸附 尿激酶 纯化 反相悬浮包埋技术 合成 活性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性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尿激酶纯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董聿生 梁峰 +2 位作者 金红霞 惠琦 常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13-1017,共5页
合成了磁性聚乙烯醇和磁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并以它们为基质 ,用环氧氯丙烷、羰基二咪唑或溴化氰活化后 ,分别键合氨基乙酸、 6-氨基己酸、乙二胺或己二胺为间隔臂 ,用 1 -乙基 -3 -(3 -二甲基氨丙基 )碳二亚胺盐酸盐或羰基二咪唑... 合成了磁性聚乙烯醇和磁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并以它们为基质 ,用环氧氯丙烷、羰基二咪唑或溴化氰活化后 ,分别键合氨基乙酸、 6-氨基己酸、乙二胺或己二胺为间隔臂 ,用 1 -乙基 -3 -(3 -二甲基氨丙基 )碳二亚胺盐酸盐或羰基二咪唑为偶联试剂 ,分别偶联对氨基苯甲脒、 L-精氨酸甲酯、胍基乙酸或胍基己酸配体 ,合成了 1 7种磁性亲和吸附剂 ,并用于尿激酶粗品的纯化 .与前文制备的 8种磁性亲和吸附剂作对照 ,研究了基质、活化试剂、间隔臂分子、偶联试剂及配体等因素对尿激酶纯化效果的影响 .这些磁性亲和吸附剂在尿激酶的纯化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大多数磁性亲和吸附剂的活性回收率在 40 %~ 70 %之间 ,纯化倍数为 1 5~ 40 ,吸附容量为 0 .0 8~ 0 .2 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亲和吸附 制备 尿激酶 纯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普生分子印迹拆分及亲和吸附平衡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雷建都 谭天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73-2075,共3页
A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for naproxen separation was prepared by means of molecular imprinting, in which acrylamide and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were copolymerized in the presence of template. Racemic naproxen ... A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for naproxen separation was prepared by means of molecular imprinting, in which acrylamide and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were copolymerized in the presence of template. Racemic naproxen was efficiently resolved on the 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 The concentration of acetic acid in the mobile phase was optimized. A new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model using molecular imprinting was established by which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mechanism controled the retention in thi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普生 分子印迹拆分 亲和吸附 平衡常数 测定 消炎镇痛药 分离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金属螯合亲和吸附剂的制备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晓军 范代娣 任妍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5-598,602,共5页
目的研究利用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亚氨基二乙酸(IDA)为螯合配基制备金属螯合亲和吸附剂的条件。方法戊二醛对壳聚糖进行交联,环氧氯丙烷法进行载体活化和螯合配基的偶联。键合IDA后与Cu2+螯合。结果采用0.22 mL/g(壳聚糖)戊... 目的研究利用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亚氨基二乙酸(IDA)为螯合配基制备金属螯合亲和吸附剂的条件。方法戊二醛对壳聚糖进行交联,环氧氯丙烷法进行载体活化和螯合配基的偶联。键合IDA后与Cu2+螯合。结果采用0.22 mL/g(壳聚糖)戊二醛对壳聚糖进行交联。交联壳聚糖加入0.4 mol/L NaOH与体积分数为0.5的二甲亚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匀,25℃下缓慢滴加1.2 mL(体积分数为0.3)的环氧氯丙烷,升温至40℃,170 r/min下振荡反应3h进行活化。之后,以4.26 g/g(壳聚糖)浓度的IDA进行连接反应,65℃下反应18 h。结论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金属螯合亲和吸附剂对Cu2+有较大螯合量,可用作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的固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金属亲和吸附 交联 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珠状纤维素亲和吸附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欣 李朝兴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94-999,共6页
采用反相悬浮包埋技术制备了粒径小于300μm、粒径分布窄和湿态孔度高(85%~90%)的高顺磁性珠状纤维素.经高碘酸钠活化后,与具有生物活性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偶联,得磁性亲和吸附剂(每克磁性珠状纤维素上固载300~4... 采用反相悬浮包埋技术制备了粒径小于300μm、粒径分布窄和湿态孔度高(85%~90%)的高顺磁性珠状纤维素.经高碘酸钠活化后,与具有生物活性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偶联,得磁性亲和吸附剂(每克磁性珠状纤维素上固载300~400I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促性腺激素 亲和吸附 绒毛膜 MCB M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去甲万古霉素的亲和吸附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庆香 阎虎生 +1 位作者 程晓辉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429-1432,共4页
通过交联聚丙烯酸甲酯与乙醇胺反应 ,形成聚 (N -羟乙基丙烯酰胺 )树脂 ,在酸催化作用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 ,形成含有 α-羟基氯乙基的树脂 .含 α-羟基氯乙基的树脂与 D-丙氨酸、L-丙氨酸或甘氨酸反应 ,分别得到含有这 3种氨基酸的吸附... 通过交联聚丙烯酸甲酯与乙醇胺反应 ,形成聚 (N -羟乙基丙烯酰胺 )树脂 ,在酸催化作用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 ,形成含有 α-羟基氯乙基的树脂 .含 α-羟基氯乙基的树脂与 D-丙氨酸、L-丙氨酸或甘氨酸反应 ,分别得到含有这 3种氨基酸的吸附剂 .这 3种吸附剂吸附 N-去甲万古霉素的结果表明 ,含 D-丙氨酸的吸附剂的吸附量最大 ,含甘氨酸的吸附剂的吸附量次之 ,而含 L-丙氨酸的吸附剂不吸附 N-去万古霉素 .说明前两种吸附剂对 N -去甲万古霉素存在亲和吸附作用 .含 D-丙氨酸吸附剂的最佳吸附 p H值为 5 .8,当吸附液中的盐 (Na Cl)浓度增加时 ,吸附量降低 .用 0 .4mol/ L Na2 CO3/ CH3CN(摩尔比 7∶ 3 ,p H=9.5 )作为洗脱剂可完全脱附被吸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吸附 N-去甲万古霉素 聚合物 抗菌素 分离 吸附 α-羟基氯乙基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亲和吸附剂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大鼠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邵阳 王翔 冯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213,共2页
观察固定化多粘菌素B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大鼠血液中内毒素、TNF α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将 2 4只Wistar大鼠分为固定化多粘菌素B组(LPS +HP+PMB组 )、空灌流组 (LPS+HP组 )和对照组 (LPS模型组 ) ,给大鼠一次性静注内毒素 (LPS) 0 5mg/kg... 观察固定化多粘菌素B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大鼠血液中内毒素、TNF α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将 2 4只Wistar大鼠分为固定化多粘菌素B组(LPS +HP+PMB组 )、空灌流组 (LPS+HP组 )和对照组 (LPS模型组 ) ,给大鼠一次性静注内毒素 (LPS) 0 5mg/kg,LPS+HP+PMB组、LPS +HP组于注入内毒素 4h后抽出血液 ,分离出血浆 ,将血浆经特异亲和剂灌流柱或未偶联亲和剂的空灌流柱进行血液灌流 ,灌流后血浆与血细胞混匀回输动物。测定血浆中LPS、TNF α水平及全血粘度和红细胞比容变化。结果发现 ,经特异性亲和灌流柱灌流 1h ,血浆LPS、TNF α水平明显下降 ,提示固定化多粘菌素B血液灌流能显著清除血浆中内毒素 ,改善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类 血液透析 血液流变学 多粘菌素B 脓毒症 大鼠 固定化亲和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壳聚糖多孔珠作为亲和吸附剂载体分离纯化猪凝血酶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肖丽霞 史永昶 姜涌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经等电点沉淀,得到的猪凝血酶粗品,用以壳聚糖多孔珠作为亲和吸附剂载体,以肝素为配基制成的吸附剂进行发离纯化,结果表明,通过一步亲和层析将猪凝血酶粗品提纯了11.5倍,获得了比活力1553.7U/mg的凝血酶,收率高达... 经等电点沉淀,得到的猪凝血酶粗品,用以壳聚糖多孔珠作为亲和吸附剂载体,以肝素为配基制成的吸附剂进行发离纯化,结果表明,通过一步亲和层析将猪凝血酶粗品提纯了11.5倍,获得了比活力1553.7U/mg的凝血酶,收率高达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凝血酶 壳聚糖多孔珠 亲和吸附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苯甲酰脲类农药的萃取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咏 梅萌 +3 位作者 刘祎 喻杰 黄晓佳 袁东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1-987,共7页
以3-丙烯酰胺苯硼酸(APB)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原位"聚合制备了聚(3-丙烯酰胺苯硼酸-二乙烯基苯)多孔硼亲和整体材料并作为搅拌饼固相萃取(SCSE-APBDVB)的萃取介质。以5种苯甲酰脲农药为目标化合物,详细考察了萃... 以3-丙烯酰胺苯硼酸(APB)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原位"聚合制备了聚(3-丙烯酰胺苯硼酸-二乙烯基苯)多孔硼亲和整体材料并作为搅拌饼固相萃取(SCSE-APBDVB)的萃取介质。以5种苯甲酰脲农药为目标化合物,详细考察了萃取过程中解吸溶剂、样品基底中pH值以及离子强度、萃取和解吸时间等实验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建立了环境水样和果汁样品中苯甲酰脲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在最佳条件下,在水样和果汁样品中,5种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LOD,S/N=3)分别在0.055-0.11μg/L和0.095-0.31μg/L之间,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理想的日内和日间重现性(RSD值均小于9.0%)。在对实际环境水样和果汁样品的测定中,不同加标浓度苯甲酰脲的回收率为75.6%-109%。研究表明,由于所制备吸附剂与目标化合物存在B-N配位作用、氢键和疏水等多种作用力,因此SCSE-APBDVB可对苯甲酰脲农药进行有效萃取,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吸附 搅拌饼固相萃取 整体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 苯甲酰脲农药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吸附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金玉 王绍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34-238,共5页
1 引言 亲和吸附是纯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最有效的分离方法之一,现已有多种形式,如亲和色谱、高效亲和色谱及高效免疫亲和色谱(High-performance ImmunoaffinityChromatography,简称HPIAC)等,它在工业中的应用还只是刚刚起步,... 1 引言 亲和吸附是纯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最有效的分离方法之一,现已有多种形式,如亲和色谱、高效亲和色谱及高效免疫亲和色谱(High-performance ImmunoaffinityChromatography,简称HPIAC)等,它在工业中的应用还只是刚刚起步,目前从工程角度对其认识还很不充分,而亲和吸附过程的优化和放大需要充分了解平衡关系,生物分子吸附等温线大多为非线性,除用Langmuir方程描述单克隆抗体系统的吸附平衡外,目前尚无公认的较全面地对亲和吸附平衡进行描述的模型。对于多克隆抗体系统,仅Sada等采用Pauling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但其表达式复杂,难以在动力学模型中应用。本文采用三参数平衡模型尝试对亲和力均匀和不均匀两类物系的平衡行为进行描述,以期为亲和吸附过程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吸附 平衡模型 吸附 蛋白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亲和吸附装置对胶原抗冻肽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阮功成 曹慧 +1 位作者 徐斐 于劲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23,共5页
抗冻肽是一类可以非依数性降低体系冰点的多肽,在生命体内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搭建了冰亲和吸附装置,并以微生物保护活性为指标,优化了其对猪皮胶原酶解复合物中胶原抗冻肽的吸附条件,同时对分离产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抗冻肽是一类可以非依数性降低体系冰点的多肽,在生命体内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搭建了冰亲和吸附装置,并以微生物保护活性为指标,优化了其对猪皮胶原酶解复合物中胶原抗冻肽的吸附条件,同时对分离产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胶原酶解复合物浓度为1 mg/mL,吸附时间为10 h,吸附温度为-5℃,吸附次数为2次的条件下,所获得的胶原抗冻肽对微生物的低温保护活性最强。经过冰亲和吸附后,胶原抗冻肽的主要洗脱峰之间的分离效果明显增加,其胶原抗冻肽的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小于1 000 Da、且富含甘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酶解复合物 胶原抗冻肽 吸附 亲和吸附装置 分子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脂质体固定对氨基苯甲脒及其对胰蛋白酶的亲和吸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凯 引彦 +1 位作者 胡宗定 周秀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7-80,共4页
将对氨基苯甲脒通过直接法和间接法固定到二十五-10,12-二炔-1-醇磷脂乙醇胺的聚合脂质体上,研究了聚合脂质体-对氨基苯甲脒对胰蛋白酶的亲和吸附作用.
关键词 聚合脂质体 对氨基苯甲脒 胰蛋白酶 亲和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为载体金属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雪峰 杨龙寿 陈天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7-331,共5页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亚氨基二乙酸(IDA)为螯合配基制备分别固载有Cu2+、Zn2+和Mn2+的三种金属螯合亲和吸附剂,其稳定性与机械强度均较好。实验表明,交联反应中戊二醛w=2.5×10-3时制得的上述三种吸附剂对牛血清白蛋...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亚氨基二乙酸(IDA)为螯合配基制备分别固载有Cu2+、Zn2+和Mn2+的三种金属螯合亲和吸附剂,其稳定性与机械强度均较好。实验表明,交联反应中戊二醛w=2.5×10-3时制得的上述三种吸附剂对牛血清白蛋白均具有最大吸附量,所得吸附剂膨胀度为8.46mL·g-1,对Cu2+的螯合量为70.61mg·g-1。对螯合配基亚氨基二乙酸与壳聚糖连接反应条件的选择表明:65℃、16h和CIDA=0.32moL·L-1时可获得对Cu2+最大螯合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金属亲和吸附 制备 性质 牛血清蛋白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Tetrodotoxin亲和吸附微珠的制备及其提取性能
15
作者 陈树桥 赵清良 唐梓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5,共4页
将横纹东方豚卵巢与醋酸乙醇溶液混合匀浆,经离心,加热,沉淀,脱脂等处理,制得粗提液,活性炭吸附粗提液得到粗毒液;以壳聚糖为载体合成亲和微珠分别来分离纯化粗提液和粗毒液,用传统的小鼠生物法检测TTX毒素量.潮湿活性炭对TTX的吸附量约... 将横纹东方豚卵巢与醋酸乙醇溶液混合匀浆,经离心,加热,沉淀,脱脂等处理,制得粗提液,活性炭吸附粗提液得到粗毒液;以壳聚糖为载体合成亲和微珠分别来分离纯化粗提液和粗毒液,用传统的小鼠生物法检测TTX毒素量.潮湿活性炭对TTX的吸附量约为2μg/g,潮湿亲和微珠吸附量约为10μg/g;亲和微珠吸附提取粗毒液,回收率达51%,直接吸附粗提液,回收率达到80%,同时蛋白也得到有效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壳聚糖微珠 亲和吸附 小鼠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碘酸盐活化葡聚糖凝胶制备亲和吸附剂的研究
16
作者 刘建华 徐章雄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用高碘酸盐活化的Sephadex与鸡卵类粘蛋白偶合制备分离纯化胰蛋白酶的亲和吸附剂。该方法比CNBr活化Sepharose 4B制备亲和吸附剂的方法具有操作安全,价格低廉等优点。活化载体在4℃保存较长时间不失去键合能力。该亲和吸附剂可制备得比... 用高碘酸盐活化的Sephadex与鸡卵类粘蛋白偶合制备分离纯化胰蛋白酶的亲和吸附剂。该方法比CNBr活化Sepharose 4B制备亲和吸附剂的方法具有操作安全,价格低廉等优点。活化载体在4℃保存较长时间不失去键合能力。该亲和吸附剂可制备得比活力为11228.8u/mgBAEE单位电泳单带纯胰蛋白酶,并能反复使用十余次,仍具有较强亲和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吸附 制备 高碘酸盐 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亲和吸附剂的研究(Ⅰ)──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配体固定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贤权 陈政 +2 位作者 陈友安 何炳林 杨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83-986,共4页
以醋酸乙烯酯为单体,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为交联剂制得大孔交联共聚物,以其为载体,氨基酸为配体制得一系列亲和吸附剂。探讨了溶剂用量和性质、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配体固定化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
关键词 亲和吸附 固定化 吸附 氨基酸 醋酸乙烯酯
全文增补中
南极磷虾抗冻蛋白的特异性亲和吸附提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庆保 陈雪忠 +3 位作者 刘志东 曲映红 汪一红 王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83-188,共6页
本文以南极磷虾蛋白为原料,以南极磷虾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的得率为指标,开展了特异性亲和吸附法提取南极磷虾AFPs的工艺研究。本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研究样品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吸附次... 本文以南极磷虾蛋白为原料,以南极磷虾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的得率为指标,开展了特异性亲和吸附法提取南极磷虾AFPs的工艺研究。本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研究样品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吸附次数对南极磷虾AFPs得率和热滞活性(Thermal Hytersis Activity,THA)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极磷虾AFPs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样品浓度1.0 mg/m L、吸附温度-1.70℃、吸附时间为11 h、吸附次数为2次。在上述条件下预测南极磷虾AFPs的得率为29.34%,THA为0.0805℃;验证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分别为2.66%和1.86%。这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南极磷虾AFPs的提取优化。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南极磷虾AFPs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抗冻蛋白 特异性亲和吸附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乙烯基咪唑为配基的内毒素亲和吸附剂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媛媛 周康 平郑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71-1376,共6页
通过乙烯基咪唑(VI)在硅胶粒子表面的自由基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种以聚乙烯基咪唑为配基的新型内毒素亲和吸附剂.用FTIR检测样品中咪唑基的特征吸收,用热重分析法(TGA)测定了PVI的接枝率.实验发现,PVI在吸附剂中的含量对内毒素的吸附率影... 通过乙烯基咪唑(VI)在硅胶粒子表面的自由基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种以聚乙烯基咪唑为配基的新型内毒素亲和吸附剂.用FTIR检测样品中咪唑基的特征吸收,用热重分析法(TGA)测定了PVI的接枝率.实验发现,PVI在吸附剂中的含量对内毒素的吸附率影响很大.当PVI的接枝率为2·5%左右时,吸附剂对内毒素的去除率最大.在离子强度小于1mol/L和pH=7的中性条件下,PVI吸附剂对内毒素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内毒素在该亲和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其吸附动力学为二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亲和吸附 乙烯基咪唑 接枝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吸附材料特异性清除肠源性内毒素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向勇平 崔辉 +4 位作者 刘丹 于杰 周立冬 杨建明 刘爱兵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本课题组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特异清除肠源性内毒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运用阑尾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犬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进行灌流治疗。实验过程中选取多个时间点,监测生命体征,采血检测内毒素含量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目的探究本课题组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特异清除肠源性内毒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运用阑尾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犬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进行灌流治疗。实验过程中选取多个时间点,监测生命体征,采血检测内毒素含量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灌流吸附1、2 h后内毒素含量为(0.49±0.22)、(0.034±0.00)Eu/mL,与灌流开始(7.25±1.18)Eu/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灌流2 h后平均清除率R=99.52%。灌注治疗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指标均有所下降,与灌流开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值均在正常值范围。灌流过程中犬的生命体征平稳。结论本课题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能高效清除实验犬血液中内毒素并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血液灌流 亲和吸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