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与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及PASI评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柳巧玲 史飞 +1 位作者 聂双双 孟思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与血清炎症因子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讨其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各30例,EL...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与血清炎症因子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讨其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各30例,ELISA检测血清LRG1、TGF-β1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进行患者PASI评分。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血清LRG1、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LRG1水平血热证、血瘀证高于血燥证(P<0.05);血热证与血瘀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P<0.05)。患者PASI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P<0.05),血清LRG1、TGF-β1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血清LRG1、TGF-β1水平升高,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间血清LRG1、TGF-β1存在差异,提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依据,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中医证型 α-2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和亮氨酸增强普通补充剂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诸荣翔 邓国良 +2 位作者 朱铖凯 周鹏 唐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0-28,共9页
探究一款以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和亮氨酸(leucine,Leu)为主要功效成分的骨关节补充剂对关节炎大鼠软骨修复的可能机制。将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关节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普通补充剂组、WP+Leu补充剂组,干预30 d后测定血清炎... 探究一款以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和亮氨酸(leucine,Leu)为主要功效成分的骨关节补充剂对关节炎大鼠软骨修复的可能机制。将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关节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普通补充剂组、WP+Leu补充剂组,干预30 d后测定血清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软骨糖胺聚糖、软骨胶原蛋白,并对关节进行石蜡切片和番红O-固绿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关节炎大鼠血清促炎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显著上升,软骨糖胺聚糖和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组织切片显示软骨出现明显损伤,符合早期关节炎症状。补充剂干预使血清促炎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显著降低,软骨糖胺聚糖和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回升,关节炎症状有所恢复,且WP和Leu联用效果要优于普通补充剂组。进一步研究发现,肌肉与软骨之间存在物理相互作用和内分泌相互串扰,WP和Leu干预后一方面通过增加肌肉量和肌肉力量,增强对软骨的力学刺激,上调软骨整合素β1水平,刺激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mRNA和蛋白激酶B mRNA转录,促进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合成;另一方面提高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水平,促进软骨细胞的合成代谢,同时上调FGF-2水平和性别决定区域迁移组框转录因子9 mRNA表达水平,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增值和向软骨细胞的分化。该研究显示在普通补充剂基础上添加WP和Leu可以通过增肌作用,借助肌肉和软骨相互作用帮助关节炎软骨修复,从而增强普通补充剂的功效,为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关节炎 整合素Β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RG1及FGF-21水平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性
3
作者 罗忠 周鹤 +1 位作者 黄怡 董万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09/2022-09本院眼科收治的110例110眼NVG患者为NVG组(Ⅱ级23例、Ⅲ级44例、Ⅳ级4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 目的:探讨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09/2022-09本院眼科收治的110例110眼NVG患者为NVG组(Ⅱ级23例、Ⅲ级44例、Ⅳ级4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为对照组。ELISA检测血清中LRG1、FGF-2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LRG1、FGF-21水平与Teich分级、VEGF、PEDF、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NVG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LRG1、FGF-21、VEGF、PEDF、TNF-α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随着Teich分级的增加,NVG患者血清LRG1、FGF-21、VEGF、PEDF、TNF-α水平依次显著升高(均P<0.05)。NVG患者血清中LRG1、FGF-21水平与VEGF、PEDF、TNF-α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NVG患者血清LRG1、FGF-21水平显著升高,与VEGF、PEDF及TNF-α水平正相关,二者可能与NVG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α-2糖蛋白1(LRG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 Teich分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癌组织LDOC1、GNL3L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毛建娜 沈裕厚 +1 位作者 段花玲 高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904-3908,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亮氨酸拉链下调因子1(LDOC1)、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样3-样蛋白(GNL3L)表达水平及与患者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胃癌组)及对应癌...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亮氨酸拉链下调因子1(LDOC1)、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样3-样蛋白(GNL3L)表达水平及与患者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胃癌组)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LDOC1、GNL3L表达水平。采用χ^(2)检验分析LDOC1、GNL3L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胃癌组LDOC1阳性表达率(30.76%)低于癌旁组(61.52%),GNL3L阳性表达率(72.31%)高于癌旁组(43.07%)(χ^(2)=12.381、11.377,P<0.05)。低分化、肿瘤直径>3 cm、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LDOC1阴性率、GNL3L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直径≤3 cm、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LDOC1阳性表达患者3 a生存率(85.00%)高于LDOC1阴性表达患者(37.77%),GNL3L阳性表达患者3 a生存率(36.17%)低于GNL3L阴性表达患者(94.44%)(P<0.05)。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3 a生存率低于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HR=2.113,95%CI:1.425~3.133)、淋巴结转移(HR=2.625,95%CI:1.564~4.404)、LDOC1阴性表达(HR=5.607,95%CI:3.408~9.224)、GNL3L阳性表达(HR=2.930,95%CI:1.716~5.003)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DOC1在胃癌患者中呈低表达,GNL3L在胃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二者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预后 亮氨酸拉链下调因子1 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样3-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信号通路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向粒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琳琳 郭强 +8 位作者 朱肖肖 张振 赵霖 魏然 施引 尹训强 张云虹 姜国胜 李霞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信号通路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向粒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为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与途径。方法将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ATRA(2μmol/L...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信号通路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向粒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为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与途径。方法将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ATRA(2μmol/L)诱导HL-60细胞向粒细胞分化,对照组加入相同浓度DMSO;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11b表达,q-PCR法检测细胞STAT1、亮氨酸结构拉链转录因子ε(C/EBPε)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STAT1蛋白及磷酸化(p-STAT1)水平,q-PCR法检测细胞miR-155-5p,Pearson相关性分析STAT1与miR-155-5p、C/EBPε表达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诱导96 h后细胞体积变小,形状不规则,胞质增多,核浓缩,核仁变小或消失,分叶核显著增多。观察组ATRA诱导96 h时细胞表面CD11b阳性表达率为62.97%±1.90%,高于对照组的1.87%±0.08%(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TRA诱导后48、72、96 h细胞中STAT1 mRNA、C/EBPεmRNA、STAT1蛋白、p-STAT1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而miR-155-5p表达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胞STAT1 mRNA与miR-155-5p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0.90,P<0.05),与C/EBPε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96,P<0.05)。结论miR-155-5p反向调控STAT1信号通路,进而活化粒细胞分化转录因子C/EBPε,诱导HL-60细胞向粒细胞分化;STAT1活化可能是ATRA诱导HL-60细胞向粒细胞分化的关键机制之一,靶向调控STAT1信号通路可能成为诱导HL-60细胞向粒系分化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HL-60细胞 粒细胞 全反式维甲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微小RNA-155-5p 结构拉链转录因子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靶向亚基1在调节血管张力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小勤 杨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37-241,共5页
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靶向亚基1(Myosin phosphatase target subunit1,MYPT1)可通过其亮氨酸亚型转换和丝氨酸/苏氨酸(Serine/threonine,S/T)可磷酸化位点的磷酸化,调节血管张力。虽然MYPT1调节血管张力的功能研究较多,但针对其具体机制,... 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靶向亚基1(Myosin phosphatase target subunit1,MYPT1)可通过其亮氨酸亚型转换和丝氨酸/苏氨酸(Serine/threonine,S/T)可磷酸化位点的磷酸化,调节血管张力。虽然MYPT1调节血管张力的功能研究较多,但针对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现就肌球蛋白磷酸酶靶向亚基与调节血管张力有关的结构,疾病下该结构与张力调节的关系进行综述,为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PT1 血管张力 拉链结构 /苏化位点 NO/cGMP/PK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RG1水平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常俊佩 王艳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 rich-alpha-2-glycoprotein-1,LRG1)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早期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167例T2DM患者,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 目的:探讨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 rich-alpha-2-glycoprotein-1,LRG1)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早期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167例T2DM患者,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将患者分为肾损伤组(102例)和无肾损伤组(65例),另选择7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LRG1、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以及糖脂代谢、肾功能、炎性指标。结果:肾损伤组、无肾损伤组血清LRG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TGF-β_(1)、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UA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低于对照组(P<0.05)。肾损伤组血清LRG1、IL-6、IL-1β、TGF-β_(1)、HbA1c、HOMA-IR、BUN、Scr、UACR水平高于无肾损伤组(P<0.05),eGFR低于无肾损伤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RG1与IL-6、IL-1β、TGF-β_(1)、HOMA-IR、UACR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高水平LRG1、TGF-β_(1)、IL-6、IL-1β是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LRG1诊断T2DM早期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灵敏度84.31%、特异度89.23%。结论:LRG1可能通过TGF-β_(1)、IL-6、IL-1β参与T2DM早期肾损伤进展,可作为T2DM早期肾损伤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损伤 α-2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miR-135b和LZTS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岩 霍前伦 宁成栋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miR-135b(微小RNA-135b)和LZTS1(亮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六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术中切取的81对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存档组织... 目的:探讨miR-135b(微小RNA-135b)和LZTS1(亮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六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术中切取的81对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存档组织蜡块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81对组织蜡块标本均进行miR-135b和LZTS1检测。然后,对这81对标本的检测结果和标本所涉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从中找出肺癌组织中的miR-135b表达和LZTS1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这81对组织标本中,肺癌组织标本中miR-135b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肺癌旁组织标本中的miR-135b的阳性表达率,肺癌组织标本中LZTS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标本中LZTS1的阳性表达率,P <0.05。这81例患者肺癌组织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与其肺癌组织中miR-135b的表达和LZTS1的表达均密切相关,P <0.05;其肺癌组织中miR-135b的表达与LZTS1的表达呈负相关,P <0.05。结论:肺癌组织中miR-135b的表达明显升高,其中LZTS1的表达则明显降低,表示miR-135b可能通过下调LZTS1参与肺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35b 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 肺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ABA的甘草bZIP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及调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清 武立伟 +7 位作者 范潘慧 徐志超 罗红梅 孙伟 王瑀 郑司浩 宋经元 姚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6期1207-1217,共11页
目的:研究响应脱落酸(ABA)的甘草碱性亮氨酸拉链(GubZIPs)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差异,克隆并分析甘草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为解析bZIP转录因子调控甘草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甘... 目的:研究响应脱落酸(ABA)的甘草碱性亮氨酸拉链(GubZIPs)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差异,克隆并分析甘草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为解析bZIP转录因子调控甘草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甘草毛状根中GubZIPs转录因子基因在外源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及在3年生甘草中的空间表达差异;利用TBtools软件从甘草基因组中提取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并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启动子上潜在的关键调控元件。结果:甘草GubZIP1、GubZIP5、GubZIP33和GubZIP56基因在不同的ABA处理条件下表达模式不同,其中GubZIP1和GubZIP33的响应最为显著。分析GubZIPs基因在甘草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发现,GubZIP1和GubZIP5在根部高水平表达,GubZIP33和GubZIP56在叶中高水平表达。基于甘草基因组克隆获得甘草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查耳酮异构酶(CHI)、查耳酮合成酶(CHS)、β-香树脂醇合酶(β-AS)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HI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有2个G-box和1个A-box顺式作用元件,CH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有2个ABRE和1个G-box顺式作用元件,β-A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有1个ABRE和1个G-box顺式作用元件。结论:甘草毛状根中GubZIP1、GubZIP5、GubZIP33和GubZIP56基因对ABA均有显著响应,采用50 mg·L^(–1)的ABA处理3 h是研究甘草中ABA相关通路较为适宜的方案。此外甘草的关键酶基因启动子上存在可与bZIP转录因子结合和响应ABA等激素的顺式作用元件;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解析响应ABA的bZIP转录因子调控甘草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毛状根 拉链转录因子 空间表达 关键酶基因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Nrf2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志琴 李家富 冯健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3期96-98,共3页
氧化应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降低机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属于CNC 亮氨酸拉链转录激活因子家族,与家族中其他成员共有一高度保守的碱性亮氨酸拉链... 氧化应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降低机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属于CNC 亮氨酸拉链转录激活因子家族,与家族中其他成员共有一高度保守的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结构,含有7个高度保守的环氧氯丙烷(ECH)相关蛋白同源结构域[1]。其活性主要由抑制蛋白Keap1负性调节[2],是内源性抗氧化途径的中枢转录因子,能调节抗氧化因子的表达,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之一。近年来,有关Nrf2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比较多,现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 CNC拉链转录激活因子 NF-E2相关因子2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重构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miR-143-3p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艳争 佘坤 +3 位作者 郭青 季艳霞 王忠瑜 孙彩云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碱性亮氨酸拉链家族转录因子V-Maf鸟类肌筋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G-反义核糖核酸1(MAFG-AS1)、微小RNA-143-3p(miR-143-3p)表达变化,并探讨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胃...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碱性亮氨酸拉链家族转录因子V-Maf鸟类肌筋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G-反义核糖核酸1(MAFG-AS1)、微小RNA-143-3p(miR-143-3p)表达变化,并探讨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患者105例,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qPCR技术检测lncRNA MAFG-AS1、miR-143-3p表达。收集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分析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miR-143-3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miR-143-3p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miR-143-3p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均>0.05)。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表达与miR-143-3p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699,P<0.05)。以lncRNA MAFG-AS1、miR-143-3p相对表达量的均数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lncRNA MAFG-AS1高表达者55例与lncRNA MAFG-AS1低表达者50例、miR-143-3p高表达者48例与miR-143-3p低表达者57例。lncRNA MAFG-AS1高表达者3年总生存率低于lncRNA MAFG-AS1低表达者,miR-143-3p高表达者3年总生存率高于miR-143-3p低表达者(χ^(2)分别为4.783、5.383,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表达上调、miR-143-3p表达下调,二者表达变化与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碱性拉链家族转录因子V-Maf鸟类肌筋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G-反义核糖核1 微小RNA-143-3p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LETM1、HIF-1α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伟昌 马秀丽 +1 位作者 刘虎 王洪涛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胃癌患者95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ETM1和HIF-1α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胃癌患者95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ETM1和HIF-1α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5年,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LETM1、HIF-1α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LETM1和HIF-1α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胃癌组织中LETM1和HIF-1α表达与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及肿瘤直径无关(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LETM1和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362,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LETM1和HIF-1α检出结果阴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结果阳性的患者(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LETM1和HIF-1α表达均升高,二者协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检测二者表达有助于胃癌诊断及病情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 缺氧诱导因子-1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干细胞miR-520f-3p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霞 任玉嫄 +1 位作者 姜忠彩 周新刚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干细胞(CSCs)miR-520f-3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miR-520f-3p在40例份胶质瘤组织和20例份脑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胶质瘤组织中miR-520f-3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磁珠分选胶质瘤细胞系... 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干细胞(CSCs)miR-520f-3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miR-520f-3p在40例份胶质瘤组织和20例份脑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胶质瘤组织中miR-520f-3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磁珠分选胶质瘤细胞系U87中的CSCs。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CT4、Nanog、SOX2干性标志蛋白在CSCs中的表达;miR-520f-3p在CSCs中的表达;经脂质体分别转染对照NC和miR-520f-3p inhibitor,并分为NC组和miR-520f-3p inhibitor组,MTS法检测各组CSCs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CSCs转移能力。采用Targetscan 7.1预测软件预测miR-520f-3p的靶基因。qRT-PCR法检测miR-520f-3p对CSCs中癌症亮氨酸拉链下调因子1(LDOC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qRT-PCR结果显示,miR-520f-3p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其高表达与肿瘤直径及WHO分级有关(P均<0.05)。OCT4、Nanog、SOX2干细胞标志物在CSCs中表达显著上调;miR-520f-3p在CSCs中的表达高于胶质瘤细胞U87(P<0.05);转染miR-520f-3p inhibitor后,CSCs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均下降(P均<0.05)。TargetScan7.1预测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证实LDOC1为miR-520f-3p的靶基因,miR-520f-3p inhibitor组LDOC1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miR-520f-3p在胶质瘤组织和CSCs中均呈高表达,且高表达与肿瘤直径及WHO分级有关;miR-520f-3p可能通过负调控LDOC1增加CSCs的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微小RNA-520f-3p 癌症亮氨酸拉链下调因子1 肿瘤干细胞 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子超 刘振川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在肺癌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PV-900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及其正常肺组织中C/EBPα的表达水平。结果 C/EBP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肺组织表达...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在肺癌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PV-900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及其正常肺组织中C/EBPα的表达水平。结果 C/EBP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肺组织表达下调(χ2=28.71,P<0.05)。C/EBPα表达与肿瘤大小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C/EBPα表达是肺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低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期明显短于高表达患者。结论 C/EBPα在肺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肺癌的大小、分化程度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肺癌患者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α 拉链转录因子 肺肿瘤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7、USP10、LZTS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15
作者 谢芳芳 樊静 李建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8期73-79,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7(miR-217)、泛素特异性肽酶10(USP10)、亮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LZTS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08例作为...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7(miR-217)、泛素特异性肽酶10(USP10)、亮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LZTS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217、USP10、LZTS1水平:均给予个体化治疗,根据1年后随访病情分为疾病控制组与疾病进展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癌组织miR-217、USP10、LZTS1水平,分析miR-217、USP10、LZTS1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及预测价值,对比不同miR-217、USP10、LZTS1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晚期NSCLC患者癌组织miR-217、LZTS1 mRNA低于癌旁组织,USP10 mRNA高于癌旁组织(P<0.01);108例晚期NSCLC患者经治疗后,将44例部分缓解患者和33例稳定患者纳入疾病控制组,31例进展患者纳入疾病进展组;疾病进展组癌组织miR-217、LZTS1 mRNA低于疾病控制组,USP10 mRNA高于疾病控制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前后,miR-217、USP10、LZTS1均是晚期NSCLC患者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癌组织miR-217、USP10、LZTS1联合预测晚期NSCLC患者疾病进展的价值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miR-217、LZTS1低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为35.00%(14/40)、31.71%(13/41)低于高表达患者的69.70%(46/66)、72.31%(47/65),USP10高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为32.61%(15/46)低于低表达患者的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17、LZTS1在晚期NSCLC患者癌组织中呈低表达,USP10呈高表达,三者与其临床疗效独立相关,能有效预测临床疗效,且与生存预后联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 晚期 微小核糖核-217 泛素特异性肽酶10 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 临床疗效 预测价值 生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降糖补肾汤治疗3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5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杜冬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794-1796,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降糖补肾汤对3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巨嗜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 1,MIC-1)、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的影响。方法将90... 目的探讨自拟降糖补肾汤对3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巨嗜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 1,MIC-1)、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的影响。方法将90例3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降糖补肾汤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albumin,ALB)、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VEGF、MIC-1、LAP的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UAER、24小时尿蛋白定量、ALB、FBG、PBG、Hb A1c降低(P <0. 05);治疗后,研究组的UAER、24小时尿蛋白定量、ALB、FBG、PBG、Hb 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VEGF、MIC-1、LAP显著降低(P <0. 05);治疗后,研究组的VEGF、MIC-1、L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拟降糖补肾汤能显著降低3期糖尿病肾病患者VEGF、MIC-1、LAP的水平,减轻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降糖补肾汤 糖尿病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巨嗜细胞抑制因子1 基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