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阶段流动单元模型的建立及剩余油预测——以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彭仕宓 周恒涛 +2 位作者 李海燕 张文胜 胡海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21,251,共7页
针对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已经进入高含水期、产量递减较快、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的开发现状,以取心井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优选了与储集层岩性、物性及渗流特征相关的宏观、微观参数,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储集层划分为4... 针对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已经进入高含水期、产量递减较快、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的开发现状,以取心井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优选了与储集层岩性、物性及渗流特征相关的宏观、微观参数,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储集层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开发时期油田的含水特征,分3个开发阶段(开发初期、中期、后期),选用截断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不同含水期流动单元的三维模型,研究了注水开发过程中流动单元的变化,并结合开发后期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对剩余油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在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与储集层流动单元类型关系密切,在开发后期,工区3、4类流动单元储集层是剩余油分布的相对富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11断块 高含水期 流动单元 流动分层指数 剩余油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油田京11断块投球调剖技术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军 曾祥山 +1 位作者 王平 张丽淑 《油气井测试》 2007年第2期66-69,共4页
华北油田京11断块经过20多年的注水开发,综合含水已经达到85%,进入了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针对开发过程中如注水井套管变形无法实施分注、化学调剖成本高、有效期短等问题,2004年开展了投球调剖工艺技术的研究,并在华北油田京11断块注... 华北油田京11断块经过20多年的注水开发,综合含水已经达到85%,进入了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针对开发过程中如注水井套管变形无法实施分注、化学调剖成本高、有效期短等问题,2004年开展了投球调剖工艺技术的研究,并在华北油田京11断块注水井中进行了9井次的现场应用试验,成功率100%,达到了水井吸水剖面改善、油井降水增油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含水期 京11断块 调堵球 炮眼封堵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油田京11断块三元复合驱配方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先荣 袁红 +3 位作者 陈洪 吴行才 武珺 李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4,共3页
针对华北油田京 11断块油藏原油黏度低、酸值低、水驱采收率高和储集层黏土含量高等特点 ,优选得到适合于该油藏的最佳低浓度弱碱三元复合体系 :2SY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 0 .15 %) Na2 CO3( 0 .5 %) SY ( 1.5 g L)。采用实验方... 针对华北油田京 11断块油藏原油黏度低、酸值低、水驱采收率高和储集层黏土含量高等特点 ,优选得到适合于该油藏的最佳低浓度弱碱三元复合体系 :2SY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 0 .15 %) Na2 CO3( 0 .5 %) SY ( 1.5 g L)。采用实验方法 ,系统研究京 11断块环境因素对该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性质、流变性以及表面活性剂和碱剂吸附损耗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体系对矿化度、多价金属离子浓度变化以及稀释效应等环境因素影响的耐受性较强。物理模型驱油效率试验结果表明 :在水驱至含水 98%后 ,相继注入 0 .3倍孔隙体积最佳三元复合体系主段塞和 0 .2倍孔隙体积 1.2 g L聚合物溶液保护段塞 ,可提高采收率 2 1%以上。图 3表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田京11断块 三元复合驱 配方 研究 化学驱 界面张力 重烷基苯磺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脉冲中子氧活化技术指导京11断块大孔道治理
4
作者 商海兰 魏艳梅 +1 位作者 李志刚 林杰 《油气井测试》 2009年第5期66-67,共2页
由于京11断块大孔道的存在,使油井暴性水淹,油藏水驱效率大幅降低,对油田开发极为不利。应用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技术,依据氧活化剖面资料,实施大孔道封堵试验,对京11断块大孔道进行识别和治理,取得明显效果。
关键词 京11断块 脉冲中子氧活化 大孔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